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英国情报组织揭秘
分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世界政治
作者 王谦
出版社 时事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1915年底至1916年,英国陆军总司令基钦纳勋爵在重组英国陆军部之际,为了提升陆军情报的实力,任命乔治·麦克多诺(George Macdonogh)上校为陆军情报部长(这一职务已取消达10年之久),尚未发展成熟的秘密勤务局国外部也重新划归陆军部,成为军情一局C处(M11C,在一战后发展为秘密情报局,或称军情六局,即M16),第五军事情报组织(M05)则改组为军情五局(M15)。陆军部还建立了其他类似的情报组织如负责无线电破译的M18,负责邮检的M19等等。至大战结束前夕,陆军情报部长下辖的情报单位有十个(即有十个MI),需要指出的是,当时的M16与今后大名鼎鼎的秘密情报局(M16)并无太大的联系,只是名称上的巧合罢了。

在进行改组的同时,军情五局和军情一局C处在大战中还取得了十分突出的战绩。在战前,军情五局就已掌握了德国在英国间谍网的详细情况,因此在大战爆发的当天,就一举逮捕了22名德国间谍。诚然,德国人的愚蠢、自负和间谍的手脚笨拙使军情五局的工作进行得很顺利,但这个年轻的情报机构的功绩仍然是十分可观的。由于上述行动,在将近一年的时间里,德国人未能在英国开展任何有效的间谍活动。这致使英国远征军横渡英吉利海峡时,德国竟一无所知。但英国报纸还是刊登了一些耸人听闻的消息,散布说英国有大量的德国间谍,而且说还会有更多的德国间谍伪装成比利时难民,陆续来到英国,这使英国出现了一股间谍恐慌潮,这种情况在英国是空前的。有关间谍的报告(大多数是荒诞无稽的)在有关部门内堆积如山。英国内政部不得不发表声明,第一次承认军队内有反间谍机构,并指出大部分德国间谍在战争爆发后不久就被拘留。

当德国间谍被一网打尽后,过了许久,德国情报机构才意识到自己的间谍网被消灭殆尽了。在一片慌乱之中,德国情报机构派了一批间谍赶赴英国。而如果说德国在战前派往英国的间谍的能力比较低下,那么战争爆发后派去的间谍就更不值一提了。因为在大战期间,德国人宁可要一些为金钱卖命的人,所以其雇佣的间谍很少有出于爱国动机而干这项工作的。他们选人的本领十分拙劣,招募来的尽是些画家、音乐家、甚至一些犯有轻微罪行的人。这些人根本没有受过搜集任何有价值情报的训练。这些人当间谍完全是为了冒险猎奇,而大多数人是为了酬金。其中德国人寥寥无几,大部分来自中立国。用这样的间谍为自己效命,德国人确实花了相当长的时间及相当大的努力才建立起一个新的、但不太见效的间谍网。从1915年5月底到6月,又有7名德国间谍在英国被捕,其中大多数是军情五局发现的。由于军情五局工作出色,从那时到大战结束,英国再也没有受到德国间谍过多的威胁。到战争结束之时,军情五局已有人员844人,其中央登记处制定了二十五万张卡片和两万七千份个人案卷。军情五局的人骄傲地说:“政府每个部门都向我们索要情报,帝国及盟国的安全部门也是如此。”

与军情五局相比,军情一局C处为战争作出的贡献也是可圈可点的。在战争期间,向敌占区进行渗透、获取秘密情报的重任落在了年轻的军情一局C处的身上。在敌占区法国和比利时的特工人员的工作,主要由从英国南海岸福克斯分站调去的塞西尔·卡梅(代号“伊夫林”)领导的秘密情报网负责。战争初期,无线电还处于萌芽时期,英国情报人员还使用气球运送军事情况调查表到敌占区,要求人们捡到表格后,当顺风时用气球送回。出乎意料,用这个方法竟然获取了一些有价值的情报。在瑞士苏黎世和巴塞尔也有英国情报站,他们日夜不停地监视着运往德国的军火物资。在荷兰,军情一局C处的间谍更是比比皆是。其中一个叫“廷斯利”的组织格外引人注目。廷斯利本人是鹿特丹一家海运公司的经理,同时他又是皇家海军后备军的一名中校。他就地建立了一个庞大的情报网,其雇员达300余人,划分为4个组,分别负责搜集军事情报、海洋情报及破坏和宣传。除了西线战场外,军情一局C处在所有主要战场都设有情报主任,其中最大的海外站设在开罗。

出于战局的需要,军情一局C处还与法国、比利时的情报机构在秘密情报搜集上展开了情报合作。德国的军事运输,特别是大规模运输和长途运输都得靠火车来进行。德国一方面利用原有的铁路,另一方面在战略要地和铁路缺乏的地区又修筑了许多新的铁路来满足战争的需要,并雇佣大批被占领地区的铁路职工和老百姓。英国及盟国的情报机构就利用被占领地区人民仇恨德国的心理,派间谍渗入其中,组成了火车行动监视网,对德国火车的情况进行记录,将记录通过信鸽或其他途径送过边境。在早期,他们最主要的一个网络叫“弗朗基诺尔”,它以主要组织者的姓名命名,以分布在比利时和法国北部二十几个火车监视站为基础组成,但于1916年被德国破获。军情一局C处及其合作伙伴在敌占区内最大的情报网络代号为“白衣女士”,设在比利时的列日,其一直活动到1918年11月停战时为止。在高峰时,该网络拥有总数达51个的火车运行监视站,向12个情报处理站送情报。送到那里经过核对、打字并译成密码以后送过前线。上千名老百姓被吸收入该组织,只有55人被德国人逮捕,一人被处决。据统计,在战争最后的18个月里,“白衣女士”担负了75%来自敌占区的情报。

除了搜集情报外,军情一局C处还开辟了战俘逃亡路线。军情一局C处在德占区内建立了许多秘密交通站并规定了特殊的接头暗号。1916年,这种逃亡路线已经建立,偷运了大批军事人员到英国防线内,很多逃回人员还带回了有价值的情报。当然,在战争的初期,大部分英国情报网与军情一局C处的秘密交通站的联系时续时断,又无安全保障,常常陷入困境。德国人善于在敌人阵营里安钉子、设暗探;有时以他们的特工人员冒充逃跑的战俘,这样他们就破坏了一些逃亡路线。但这些惨痛的教训使英国的秘密情报活动在战争后半期能更好地组织起来。大战结束时,共有235名协约国特工人员被德国判为有间谍行为,其中约55名被认为是替军情一局C处工作的,但仅3人具有英国国籍。P39-42

目录

第一章 英国情报组织的历史演变

 第一节 萌芽时期的英国情报组织

 第二节 走向世界的英国情报组织

 第三节 现代情报体制的雏形

 第四节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英国情报组织

 第五节 两战期间英国情报组织的发展

 第六节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英国情报组织

 第七节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英国情报组织

 第八节 “情报门”事件后的情报审查

 第九节 新世纪的英国反恐情报工作

第二章 英国当前的主要情报组织

 第一节 对内情报的龙头——保安局(军情五局)

 第二节 对外情报的主导者——秘密情报局(军情六局)

 第三节 信号情报的主宰——政府通讯总部

 第四节 军事情报系统的领袖——国防情报参谋部

 第五节 情报与执法的合体——都市警察局(苏格兰场)

 第六节 反恐情报的枢纽——联合恐怖主义分析中心

第三章 英国当前的情报体制

 第一节 情报管理与协调体制

 第二节 情报分析体制

 第三节 情报监督体制

 第四节 情报预算体制

第四章 英国情报组织的招募与培训

 第一节 为情报人员正名

 第二节 情报官员的招募

 第三节 情报官员的培训

 第四节 情报人员的招募

 第五节 情报人员的培训

第五章 英美特殊关系下的情报合作

 第一节 英美战时联盟关系下的情报合作

 第二节 英美特殊关系正式确立与完善下的情报合作

 第三节 英美特殊关系衰退与重振下的情报合作

 第四节 冷战后更加紧密的英美联盟与情报合作

第六章 英国情报组织的经典案例

 第一节 击溃“天朝上国”的另一视角:鸦片战争中英国的情报活动

 第二节 美国加入一战的导火索——英国40号房间巧用齐默尔曼电报

 第三节 令英国情报机构蒙羞的“北极行动”

 第四节 双十委员会对双重间谍的运用

 第五节 情报是否可以决定战争进程——“超级机密”与二战西线战局的发展

 第六节 英国“高卢”号间谍渔船之谜

 第七节 马岛战争中的英国情报支援

第七章 英国情报组织的著名人物

 第一节 女王陛下的情报利器——沃尔辛厄姆

 第二节 作家笛福的情报生涯

 第三节 神秘王牌间谍西德尼·赖利

 第四节 粉碎纳粹核梦想的“秃鹰”——保罗·洛斯伯德

 第五节 潜伏秘密情报局的间谍王子——金·菲尔比

 第六节 英国首次公开任命的女情报头子——保安局局长斯特拉·里明顿

第八章 英国情报组织运转的主要影响因素

 第一节 外部影响因素

 第二节 内部影响因素

参考文献

内容推荐

本书沿着英国近、现代情报体制建立与发展的历史脉络,以英国政府、议会的相关调查报告等官方文献为线索,同时结合各情报机构,尤其是M15、M16、GCHQ、DIS、MP等主要机构近年来的解密档案资料,对英国情报界的主要成员进行分析介绍。同时,本书对影响英国情报发展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重要的情报思想进行深入剖析,并对英国情报界的人才招募与培养、对外情报合作等方面内容作比较系统的梳理。在此基础上,本书对影响英国情报界运转的主要因素作一总结,以期我们更好地把握英国情报界的历史轨迹和总体发展特点。

编辑推荐

英国的情报活动源远流长。进入世界近代史以后,在“日不落帝国”光环的笼罩下,英国情报界成为世界上首屈一指的“情报帝国”,堪称世界各国情报机构争相效仿的典范。

本书沿着英国近、现代情报体制建立与发展的历史脉络,以英国政府、议会的相关调查报告等官方文献为线索,同时结合各情报机构,尤其是M15、M16、GCHQ、DIS、MP等主要机构近年来的解密档案资料,对英国情报界的主要成员进行分析介绍。同时,本书对影响英国情报发展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重要的情报思想进行深入剖析,并对英国情报界的人才招募与培养、对外情报合作等方面内容作比较系统的梳理。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7 4:0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