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滨孙漂流记》是笛福的代表作。小说写了鲁滨逊在海上遇难后,在荒岛生活了28年,与自然作斗争,在这期间收留了“星期五”,救了—位遇难的船长,最后返回了英国的故事。
作品主人公鲁滨孙是一个成功而且生动的人物形象,小说赞扬了鲁滨孙敢于与大自然作斗争的勇气,以及在恶劣环境中仍然奋力拼搏的精神。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鲁滨孙漂流记/对中国青少年影响最大的10大世界最畅销励志名著 |
分类 |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
作者 | (英)笛福 |
出版社 | 吉林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鲁滨孙漂流记》是笛福的代表作。小说写了鲁滨逊在海上遇难后,在荒岛生活了28年,与自然作斗争,在这期间收留了“星期五”,救了—位遇难的船长,最后返回了英国的故事。 作品主人公鲁滨孙是一个成功而且生动的人物形象,小说赞扬了鲁滨孙敢于与大自然作斗争的勇气,以及在恶劣环境中仍然奋力拼搏的精神。 内容推荐 英国人鲁宾孙不顾海上的风险和父亲的反对,三次出海经商,在巴西建立了种植园。不安分的天性促使他将种植园托付给友人,从巴西再度搭上商船前往非洲。途中商船遭遇飓风,触礁沉没,船上人员悉数遇难,仅鲁宾孙一个幸存。他漂流到商美洲海上的一个孤岛,凭借自己的才智和勇气,利用破船上残留的一切物资和工具,修建住所,种植粮食,驯养家畜,制造器具,缝制衣服,并多次伐木做舟,试图回到大陆。一次,他从一群吃人的土著人手中解救了一个野人,为他取名为“星期五”,并教他说英语,向他传播基督教教义,使“星期五”成为他忠实的仆人和朋友。后来,他们帮助一个被判变的水手抛弃的船长,巧施计谋,夺回了船只。鲁宾孙终于结束了二十八年的与世隔绝的生活,重返故土。 试读章节 我于一六三二年出生在约克市的一个上流社会的家庭里,可是我并不是当地人,我的父亲是来自德国不来梅市的外国人。他起初在英国的赫尔市定居,通过贸易得到一个大庄园,离开生意后,父亲就住在约克,在那里他与我的母亲结婚了。母亲家姓鲁滨孙,鲁滨孙家族在当地是一个名门望族,因此我就叫鲁滨孙·克罗伊茨内了,但由于英国人说“克罗伊茨内”这个德国姓时发音走了样,结果现在我们被叫做“克鲁索”,而且我们自己也这样叫、这样写,所以我的同伴们也都这样叫我。 我有两个哥哥,一个是驻佛兰德斯的英国军队的中尉,起初在有名的洛克哈特上校的旗下听候命令,后来在敦刻尔克附近与西班牙人作战时牺牲了。我的另一个哥哥是什么样的情形我从来就不知道,就像我的父母后来不知道我的遭遇一样。 作为家中的第三个儿子,我没有被教育成做生意的人,而是头脑里很早就充满了杂乱的奇怪想法。我的父亲已经非常老了,他决定让我学习知识,包括家庭教育和当地的免费学校教育,并设计让我学习法律。但我除了走向大海外不对任何事感兴趣,我的这种倾向使得我极不情愿接受父亲的命令,强烈地反对我妈妈和其他朋友的恳求和劝告。好像在那种自然的倾向中有某种致命的东西,直接地导致了将要降临到我身上的痛苦生活。 我的爸爸头脑聪明、做事谨慎。预见到我的设想会给我带来厄运,就给我提出一些严肃有益的劝告。一天早上,父亲把我叫进他的房间,当时他得了痛风,行动不方便,关于这一话题他同我激烈地争论了一番。他问我,除了漂泊流浪的癖好外,我还有什么理由要离开深爱我的父母远走他乡。而在家里,可以有熟人推荐我一份好的工作,可以通过勤奋努力来提高我的社会地位,过上安逸富足的快乐日子。他告诉我,外出选择探险的不外乎两种人:一种是绝望无助、穷途末路,只得孤注一掷的人;另一种就是财大气粗、野心勃勃的人。他们不惜冒险一搏,想以此来使自己名扬千古。这两种人不是远比我高,就是远比我低,而我正处于中间地位,或者可以说是处于平民生活的上层地位。父亲从长期的经验判断这是世界上最好的阶层,最能使人幸福。他们既不像下层的劳苦大众那样经历艰难困苦的劳作却食不果腹,也不会像上层人物那样骄奢淫逸、野心勃勃而身心俱疲、尴尬窘迫。他告诉我,我可以从下面的事实中判断这种中间地位的幸福感。那就是,这种地位是人人羡慕的,即使是很多帝王将相都会时常痛惜高贵出身给他们带来的悲惨命运。他们多么渴望自己是处于两个极端地位的中间阶层——贫贱与高贵之间。明智的人也证明,中间阶层的人能获得真正的幸福。《圣经》中的智者也曾祈祷:‘使我既不贫穷也不富裕。” 父亲提醒我,只要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上层社会和下层社会的人都是多灾多难的,而中间阶层的人灾祸最少,也不像上层社会和下层社会的人那样,经历生活的兴衰枯荣。而且,一方面中间阶层不会像那些极度奢华、荒淫残暴的上层阔佬那样身心俱疲、浮躁不安;另一方面也不会像穷人那样由于日夜劳作、衣不蔽体、食不果腹而疫病流行、苦不堪言。唯有中等人享尽人间的快乐幸福,常年过着平安富足的生活。温和、谦虚、文静、健康、擅长交际,各种消遣娱乐都是中等人的福分。这种生活方式使人一生都平静安乐、怡然自得,不受劳神费力之苦。他们既不为每日吃喝生计而辛苦劳作,也不会为窘境而烦恼伤神,又不会因为嫉妒而烦心,或因野心勃勃而急火攻心。中间阶层的人可以心平气和地度过一生,尽情地体验甜美的人生,没有辛酸,只有幸福,每一天的经历都会使他们更深刻地感觉到这种快乐。 然后,他态度诚挚地深情地紧握我的手,以最慈爱的行动告诉我不要耍孩子脾气,不要急于使自己陷入痛苦的境地。因为,不论从人之常情,还是从我所出生的家庭来说,都不会让我受罪,我没有必要去为生计而奔波,父亲会为我安排好一切,并会努力为我安排好上面所说的中间层次人的生活。如果我不能在世上过上安乐幸福的生活,那一定就是我的命运或我所犯的过错导致,他没有什么可自责的。他尽力来向我提出忠告,因为他预见到我所要采取的行动将会给我带来灾难。总之,如果我像他所说的那样安心在家,他愿为我尽最大努力作出安排。他从不愿意我远走他方,如果我将来遭遇不测就怪不得他了。快谈完话时,他告诉我应吸取大哥的教训,他曾同样中肯地劝过大哥不要参加佛兰德斯的那次战争,但是他从不听劝告。当时他年轻气盛、热血沸腾,参了军,结果在战场上丧了命。虽然父亲说他会永不停歇地为我祈祷,但他敢说,如果我迈出这愚蠢的一步,上帝将不会保佑我。并且当我求救无门、欲哭无泪时就会悔恨当初没有听从他的劝告。 依我看,我父亲的最后几句话真的就是对我的预言,虽然我相信他当时并没有想到他会不幸言中。我看到他老泪纵横,特别是当他说起我哥哥不幸丧命,说起我求救无门、后悔莫及时,更是隋难自抑而中断了谈话,他告诉我,他太激动了,话也说不下去了。 我被这次谈话深深打动,真的,有谁还能无动于衷呢?我决定不再想出海的事了,而是按照父亲的意愿安心在家。但是,天哪!仅仅几天的工夫我就忘得一千二净了!简单地说,为了摆脱父亲进一步的说教,几周后我决定远离他。然而我并不是匆忙行事,头脑发热想干就干,而是在一次母亲心情较好时,告诉她我是如此强烈地想到外面看看,以至于除此之外我什么都下不了决心,父亲最好同意我的想法,这总比逼我离家出走要好。我现在已经十八岁了,去商行当学徒或给律师当秘书都太晚了。我确信,如果我做了也会不等到期满就从师傅那里逃跑出海的。如果母亲能劝说父亲让我出海一次,如果我回家后不喜欢出海我就不再出去了,我许诺我会加倍地努力来弥补我所浪费的时间。 这使母亲大为震怒,她对我说,她知道拿此类话题去跟父亲说毫无用处,因为他太清楚我的这个兴趣对我的利害关系,决不会同意让我做任何伤害我自己的事情。她说她很不理解,在我与父亲进行了那样语重心长、循循善诱的谈话后又怎么还会有这样的想法。总之,如果我要糟蹋自己那谁也帮不了我。我可以相信,我永远得不到他们的同意。拿她自己来说,她决不愿意对我的毁灭插手。我也永远没有机会说,尽管当时我的父亲不赞成,而我的母亲却是同意的。 虽然我的母亲拒绝替我向父亲游说,然而后来我听说她把所有的谈话都汇报给了父亲。父亲听了深为忧虑,叹息着对母亲说:“这孩子如果呆在家里也许会很幸福的,但如果他要到海外去就会成为有史以来最悲惨的人,我决不会同意他这样干!” P1-5 序言 如果世上真有什么值得公诸于世的普通人的冒险经历,并且发表之后还会受到公众的欢迎,那么编者认为,非这篇自述莫属。 编者认为,主人公离奇的生活遭遇,实在是前所未闻的;他那富于变化的生活,也实在是世间罕有的。 主人公在叙述自己的亲身经历时,处处采用质朴严肃的态度,而且像所有明智的人那样,在叙述其遭遇的事件时与宗教信仰联系起来,现身说法地开导别人,告诫我们无论处于何种境遇下都要相信和尊重上帝的智慧,让一切顺其自然。 编者相信,这本书是忠于事实的记载,毫无半点虚构的痕迹。这篇故事无论就消遣性能来说,还是就教育意义来说,都可以同样地得到益处,无需再对其进行加工润饰。所以,编者认为,把这本书出版发行就是对读者的一大贡献,不用再多说什么客气话了。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