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耐基的说话之道(全集)》由卡耐基所著,美国历任总统、欧美白领阶层争相学习的黄金课程!《纽约时报》等众多媒体鼎力推荐的大师经典!令亿万读者受益终身的口才训练权威读本!
卡耐基的说话之道是全球顶级说话高手都在践行的真知灼见!从心态到技巧,从实例到分析,聚焦语言艺术的诸多微妙。让你一开口就引人注目,一说话便打动人心。
掌握了卡耐基的说话之道,你会欣喜地发现:从前你一开口,对方就紧皱眉头、抵触反对的情形消失了,你说出的话,不会再被人所排斥、所嘲笑,而是被人所聆听、所接纳。从此,你的说话就会像悠扬美好的圆舞曲一般,以你为中心,一圈圈地散播开来,让周围的人们如沐春风、心情愉悦,与你相处时水乳交融、和睦融洽。说话,会变成一种完美的艺术,而你,正是那位万众瞩目、处处受人欢迎的艺术家。
《卡耐基的说话之道(全集)》由卡耐基所著,每个人都有一张嘴,为什么有的人一开口,就能让人侧耳倾听、频频点头,而有的人一张嘴就让人双眉紧锁、心生敌意。由于不善表达,升职、加薪的机会一次次与你擦肩而过。求人办事成了你的心病,让你备受煎熬,甚至屡屡受挫。卡耐基的说话之道,与其说是一种口才的艺术,不如说是人际关系的艺术。通过说话,你的人际关系会由生涩变为融洽,由艰难变为顺畅,由狭隘变为广阔无垠。卡耐基的说话之道,由术入道,深入浅出,已经臻于完美,无可挑剔。卡耐基的说话之道体现了一种对人性善恶的洞察和人心微妙的把握,相当实用,可对症下药,一书在手可以让你的人际关系无往而不利。《卡耐基的说话之道(全集)》总结了卡耐基近百年来为全球亿万人们所争相奉行的说话之道,上至美国总统,下至平民百姓,大家都在运用的说话之道。
1931年5月7日,在美国纽约发生了一起骇人听闻的凶杀案。经过几个星期的追捕,号称“双枪”克劳雷的杀手终于被捕了,警察在西区大街——该杀手的情妇的寓所里逮捕了他。
150多名警察把克劳雷包围在该公寓的顶层。警方在屋顶凿了个洞,想用催泪弹逼克劳雷出来,还在该公寓周围的建筑物上安排了狙击手。这片高级住宅区上空很快便充满了刺耳的枪声,一直持续了一个多小时。克劳雷手握短枪藏在一个沙发椅后面,不停地向警方射击,成千上万的群众都目睹了这一场面。
警方逮捕了克劳雷之后,警察局局长马罗尼说:“这个‘双枪暴徒’是纽约治安史上最危险的罪犯之一。”“他会被判处死刑,他杀人像切葱一样。”
但是“双枪”克劳雷是怎样评价自己的呢?当警察向他所在的那座公寓开火时,他正在给“有关人士”写一封信。他写信之时,伤口流出的血染在那封信上。克劳雷在信中说:“我的衣服下面是一颗疲惫的心,但它是善良的——它不愿伤害任何人。”
可就在这件事情发生前不久,克劳雷驾车行驶在长岛的一条乡村小路上,当他停下车和女友调情时,一名警察突然走到他的车旁对他说:“请出示您的驾驶执照。”
克劳雷一句话都没说,拔枪便是一阵短射。当警察倒地时,他又跳下车来,抢走了这名警察的左轮手枪,并朝尸体上补放了一枪。就是这样的杀人犯竟然还说:“我的衣服下面是一颗疲惫的心,但它是善良的——它不愿伤害任何人。”
克劳雷被判电刑。当他被押赴纽约新新监狱准备受刑时,他是否会说:“这就是我杀人的下场?”不,他一直在说:“我这么做,完全是正当防卫啊!”
这个故事的关键之处在于:“双枪”克劳雷一点儿都不知道自己有什么可自责的地方。
这是不是罪犯中存在的一种特殊态度?如果你认为是,请听听下面这段话:
“我用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为人们带来欢乐,帮助他们过得更好,可是我所得到的却全部都是辱骂,我成了一个不容于人的罪犯。”
这是美国人民的头号公敌阿尔·卡邦说的话。他是芝加哥一带横行的最凶恶的匪首之一。可是,他自己却并不这么看,他认为自己是一个有益于公众的人,但他不受赏识,而且处处被人误解。
纽约另一个令人发指的罪犯达奇·舒尔茨在被执行枪决前接受记者采访时也曾说过,他是一位有益于公众的慈善家,并对此深信不疑。
我曾经和路易·劳斯有过几次有趣的通信,他在纽约著名的新新监狱做了很多年狱长。他说:“新新监狱的罪犯和你我一样,很少有人承认自己是坏人。所以他们不停地辩解。他们会告诉你,为什么他们必须撬开保险柜或开枪杀人。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试图用合乎逻辑的理由证明自己的反社会行为是合情合理的,他们从来不认为自己应该进监狱。”
如果大家都像“双枪”克劳雷、阿尔·卡邦和达奇·舒尔茨以及所有被关押在监狱中的暴徒一样不知道自责的话,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这些普通人又怎么会例外呢?
已故的美国商人约翰·沃纳梅克曾经承认:“30年前,我就明白责备他人是愚蠢的事。我本身就有许多缺点需要改正,所以,根本没时间抱怨上帝分配给每个人的智慧并不均匀。”
沃纳梅克很早就明白了这一点,而对我来说,过去我一直在犯这种错误,直到30多年之后才恍然大悟:无论人们犯了多么严重的错误,99%的人都不会因为任何一件事情来责备自己。
批评是徒劳无功的,因为它使一个人处于防御状态。并且常常使他们努力去为自己的清白辩解。批评也是危险的。因为它会伤害到一个人的自尊心,并激起他的反抗。
我们从历史中可以找出许多徒劳无功的“批评”的例子。比如发生在罗斯福和塔夫特总统之间那场著名的争论,造成了共和党分裂,使威尔逊入主白宫,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留下了勇敢、光荣的史迹,改写了历史。
让我们回忆一下当时的情形:
1908年,罗斯福搬出白宫时,支持塔夫特做总统。然后,他就去非洲猎狮了。当他回来的时候,却反悔了。他指责塔夫特过于保守。同时,他还想连任第三任总统并组织了“进步党”,这个举措几乎毁灭了共和党。就在那次选举中,塔夫特和共和党只获得两个州的支持——佛蒙特州和犹他州,这是有史以来共和党遭遇的最大的一次失败。
罗斯福谴责塔夫特,但塔夫特自责了吗?当然没有。塔夫特含着泪说:“我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
谁应该受到谴责?罗斯福还是塔夫特?坦白地讲,我不知道,我也不关心这个答案。但我要指出的是,罗斯福的所有批评只换来了塔夫特极力地维护自己,而没能让塔夫特承认自己错了。它只是让塔夫特为了证明自己的无辜而热泪盈眶地重复着:“我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
以蒂波特山的石油舞弊丑闻为例。在1920年早期,它使整个新闻界不断地愤怒着,还使整个国家受到震荡。在美国人的记忆中,他们的公众生活中从未有过这种情形。这件舞弊案的经过是这样的:
哈丁总统时期,内政部长阿尔伯特·福尔被委派掌管政府在爱尔克山和蒂波特山的石油储备出租权——那是政府用做未来海军用油的保留地。
但福尔却在接受了他的朋友爱德华·杜黑尼的1亿美元贿赂后,将保留地租给了他。福尔用刀枪赶走了那些保留地上的竞争者,可那些竞争者不甘心,他们跑进法院,揭发了蒂波特山1亿美元的舞弊案。事情暴露后,全国为之哗然,影响恶劣得几乎摧毁了哈丁政府。福尔被判入狱,共和党也几乎垮台。
福尔被斥责得焦头烂额,几乎没有人在公众生活中经历过这样的斥责。可他后悔了吗?从来没有!几年后,胡佛总统在一次公开演讲中暗示,哈丁死于精神焦虑和忧郁,是因为福尔出卖了他。当福尔夫人听到这个消息时,从椅子上跳了起来,哭泣着,徒劳地挥舞着拳头尖叫道:“什么?哈丁是被福尔出卖的?不可能!我丈夫从不出卖别人,即使有一屋子黄金,也不会使他动心。他一定是因为别人的背叛才死的!”
因此,你可以明白,这是人类的天性。人在做错事时只知道责怪别人,唯独不责怪自己,我们也是如此。所以,以后当我们想要批评别人时,想想阿尔·卡邦、“双枪”克劳雷和福尔吧。你要意识到,批评正如迷途的鸽子,它们总会回家的。往往我们所批评和谴责的人会拼命地为自己辩护,并且还会反过来谴责我们或者像绅士般的塔夫特说的那样:“我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
P2-5
说话对于正常人来说,就跟呼吸一样必不可少。无论是抒发情感、表达意愿、争论辩解,还是与他人沟通、达成目的,说话都是最为重要的“工具”之一。
几乎每个人都会说话,可是有的人,却能够依靠说话步步高升、登王封侯,取得令人瞩目的大成就;有的人,只能依靠说话阿谀奉承、勉强糊口,事业几乎停滞不前;更有的人,因为口无遮拦而结仇结怨,落得家破人亡的下场。
为什么人人都会说话,但是得到的结果却大相径庭呢?
这除了天时地利之外,最重要也是最主观的一个因素,就是有没有掌握说话的艺术。
市面上有许多讲述说话之术的书籍,通过引申不同的情况,分析不同的遭遇,教授读者们如何“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这种“术”的分析,往往也能起到一时的作用,教会读者们在特定的情况下如何应对。但是,这些特定的情况一旦有所变化,那些针对性的“术”就无用武之地了,甚至有可能会因为情况变化而起到反效果。
所以,我们真正需要的,是卡耐基的说话之道。
卡耐基的说话之道,由术入道,深入浅出,已经臻于完美,无可挑剔。从术的层面上看,每一招都相当实用,可对症下药;从道的层面上看,每一招都体现了一种对人性善恶的洞察和人心微妙的把握,并形成了规律,可举一反三。
本书总结了卡耐基近百年来为全球亿万人们所争相奉行的说话之道,上至美国总统,下至平民百姓,大家都在运用的说话之道。
为什么说,学习本书总结的说话之道可以令你的人际关系无往而不胜呢?
首先,本书与你在市场上所见的绝大多数口才、演讲、表达一类的书籍都不甚相同,这本书能够帮你了解说话背后的规律。
其次,本书不但告诉你应该怎样说话,更重要的是告诉你为什么要这样说。而这个为什么,正是体现了说话背后的“道”之所在。
再次,本书还会与你分享各种成功与失败的经典鲜活案例,每一个案例都来自于真实的职场与生活。不管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你一定都能够在里面找到自己的影子。阅读本书,是一段轻松愉悦、充满共鸣的旅程,而这本书,也一定会带给你除了说话之外的更多收获。
通过说话,懂得把别人放在心上,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从而感动他人,让大家心甘情愿地帮助你、拥护你,这就是卡耐基的说话之道。
掌握了卡耐基的说话之道,你会欣喜地发现:从前你一开口,对方就紧皱眉头、抵触反对的情形消失了,你说出的话,不会再被人所排斥、所嘲笑,而是被人所聆听、所接纳。从此,你的说话就会像悠扬美好的圆舞曲一般,以你为中心,一圈圈地散播开来,让周围的人们如沐春风、心情愉悦,与你相处时水乳交融、和睦融洽。说话,会变成一种完美的艺术,而你,正是那位万众瞩目、处处受人欢迎的艺术家。
究其本源,卡耐基的说话之道,与其说是一种口才的艺术,不如说是人际关系的艺术。通过说话,你的人际关系会由生涩变为融洽,由艰难变为顺畅,由狭隘变为广阔无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