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过同王的生活,还是乞丐的生活
有一天,我和晟豪一个初中同学的母亲在路上巧遇。互致问候之后,我们自然而然地谈起孩子们的事情。听到晟豪的近况,她露出难以置信的表情。
“晟、晟豪考上了延世大学?还获得了奖学金?”
我对她的反应并不感到惊讶。对小时候的晟豪有印象的人,大部分都会有这样的反应。因为在高中之前,晟豪对学习完全没有兴趣。他在初中得过最后一名,还堂堂正正地拿着这样的成绩单给我看!因为对学习兴趣全无,就算成绩垫底,他也不觉得丢脸。高中之前,我还一直为送他去职业高中还是普通高中而苦恼。最后他勉强考上了普通高中。对那时候的晟豪有印象的人,通过惯性思维,自然会得出晟豪没考上大学或者只是在地方大学或者大专混日子的结论。
“晟豪不是不喜欢上学吗?”她露出难以理解的表情。
晟豪的确不喜欢上学。理由很简单,他讨厌学习。
有一件事让我印象深刻,那是在晟豪刚上初中不久。
“妈妈,我不想上学!”
背着书包刚刚走出家门的晟豪突然一屁股坐在地上,放声大哭。到底发生了什么?被老师批评?还是被同学欺负?我的头脑中瞬间闪过无数想法。晟豪自顾自地哭了一阵,终于将藏在内心的不满发泄出来。
“怎么能把宝贵的一天都浪费在学校里呢?我都没有时间玩游戏啦!”
“这孩子……”
对只喜欢电脑游戏的晟豪来说,学校生活明显不在他的快乐计划之内。
看到一脸委屈的晟豪就像快被拖进屠宰场的牛一样,我哭笑不得。其实,我也对强迫孩子上学的做法有点怀疑。既然不喜欢学习,强迫他上学会不会只带来负面效果?思虑再三,我决定给班主任打电话,为晟豪请一个星期的假。我想在这一个星期的时间里慢慢消除晟豪对学校的抵触情绪。我认为这一个星期的时间值得投资。况且地球即使少了一个上课的晟豪,不也一样会转嘛!
弗朗西斯·培根曾说过:“合理安排时间,就等于节约时间。”节约时间就意味着无条件地去珍惜,在给定的时间内尽可能去做最多的事情吗?当然不是。如果能够主动而合理地安排时间,节约的概念也会变得不同。对学生而言,一个星期的时间就像干金一样宝贵,但如果无心学习,这段时间会像在地狱一般痛苦难熬。相反,如果自己做出选择并对此负责,即便只是去玩,也不算浪费时间。与坐在教室里像听天书一样听课、在枯燥和无聊中度过每一天相比,玩其实也等于节省时间。
做出让晟豪休学一个星期的决定后,我向他提了一个建议。
“我们去旅游吧!想想去哪里呢?嗯……济州岛怎么样?”
不对症下药,光用几句话或者在家休息是治不好病的,孩子的问题也一样,用几旬鼓励的话就想让他们豁然开朗?那才叫天方夜谭。实际情况往往是他们个个都“坚贞不屈”,死也要坚持自己想的那一套,说什么也不投降……很多母亲都有过类似的经历。孩子的问题光靠语言远远不够,必须要加上行动。不过,我所说的行动绝对不是指使用暴力。孩子生病了,我们就要送孩子去医院。同样,孩子出现了心理方面的问题,我们也要送孩子去并不熟悉、却对他们有帮助的陌生空间,这就是我的观点。
“哇,我们到了济州岛!妈妈你看,那是椰树!”
下飞机后,晟豪对济州岛美丽的风景非常兴奋。
“妈妈,我们要在哪里住宿?”
“交给妈妈吧!”
到济州岛的第一天,我们下榻在当地最高级的宾馆。看到比自己蒙还要漂亮百倍的房间,晟豪高兴得合不拢嘴。
将行李放在房间后,我们正式开始济州岛旅游。骑马,参观博物馆和民俗村,欣赏杂技表演,品尝海边的各种小吃,漫步在不知是上坡还是下坡的神秘之路,玩得非常尽兴。
P15-17
求知若饥,虚心若愚
正在为书的收尾工作而忙碌的时候,突然听到一个让人难过的消息——苹果公司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因病去世,这让我感到十分惊讶。一个从来谋面的外国人去世为什么会让我如此震惊,如此思潮起伏……
事实上,并不是只有我才有这样的感觉。电视和报纸连续数天都在报道他去世的消息,人们纷纷悼念。从这一点上看,他并不仅仅是提升了我们生活质量的人,他应该为我们留下了某种巨大的遗产。那究竟是什么呢?
有人说是创意,是革新。我觉得,那些被现实所束缚,每天身不由己的人们对他痴迷的原因,或许是他像一个为追求梦想而走在沙漠中的旅行者,虽然眼前尽是荒凉,但他始终相信自己最终能够到达美丽的大海,并为此而勇往直前!
之所以要在本书的最后谈论史蒂夫·乔布斯,是因为我迫切希望我的孩子能够向他学习。就算遇到惨痛的失败,我还是希望孩子们不被父母和社会的期望所累。我希望他们追逐自己的梦想,勇敢地去旅行,开刨属于自己的人生。
我一直烦恼用什么样的话来结束本书,虽然未得到已故的乔布斯先生的允许,我还是打算用他在斯坦福大学毕业典礼上的演讲稿中的最后一段话作为结束语。其中包含着我想对孩子们说的话,想对读这本书的所有父母说的话。
你们的时间很有限,所以不要将他们浪费在重复其他人的生活上。不要被教条束缚,那意味着你和其他人思考的结果一起生活。不要被其他人喧嚣的观点掩盖你内心真正的声音。还有最重要的是,你要有勇气去听从你直觉和心灵的指示——它们在某种程度上知道你想要成为什么样子,所有其他的事情都是次要的。……求知若饥,虚心若愚。
我相信我的孩子,还有我们的孩子们,会成为向着只属于自己的梦想前进的幸福的人。
父母的信任,影响孩子的一生
韩国父母最关心的事情是什么?备选项或许会包括住房、理财、事业等很多方面。不过,我相信绝大多数人会选择“孩子的教育”。每个月把半数以上的家庭收入用于子女教育,这在韩国国内已经司空见惯。然而,仔细观察大多数父母的教育方法后,我不禁心生疑惑,按照他们的方法究竟能不能将孩子培养好?在韩国的另一个“国民级”现象就是,很多父母都认为孩子们接受教育的地点只能是学校或补习班,而不应该是家。
从小学到高中的12年将会影响孩子的一生。这一点,很多父母都明白。可在当今社会,面对犹如洪水般繁多而迅猛的教育信息,大多数人都会茫然,毫无头绪,具有清晰教育哲学的父母越来越少。目前的教育政策还没有摆脱以考试成绩为主的模式,而大多数企业却将创意与成绩看得同等重要,对拥有领导才能和亲和力的人才更为渴求。这让夹在学校与社会中间的父母们感到无所适从。
恐怕这种外部环境最终会把韩国的父母们打造成超人,能想办法让孩子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又能培养孩子适合21世纪的各种素质,更重要的是能帮助孩子找到适合他们发挥的领域,面面俱到,直到孩子最终学有所成。孩子们也要成为铁人,不管应试教育还是素质教育,一切照单全收。
倘若现实真像“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那样,付出与收获成正比,那确实不用担心。可现状却是,父母们在培养孩子上费尽心机,孩子的成长却总是达不到父母的期望。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孩子不懂父母的心?父母们每天都为了孩子心急火燎,现实却让他们无法接受。难道这一切真的都是孩子的错?我们做父母的难道没有做错什么吗?对于这个问题,我们需要认真去思考。
作为一个游戏中毒者,我的儿子晟豪一回到家就玩游戏,吃完饭继续玩!通宵达旦玩游戏也丝毫不觉得疲倦,真是个“神奇”的孩子。他的游戏水平毫无疑问是全校第一,学习成绩在高中一年级之前也是第一,不过是倒数的。当初,这个“游戏神童”动不动就向我抱怨不想上学,甚至拿若只得了20分的数学考卷都不脸红。可就是这个晟豪,后来成为延世大学(在韩国综合排名第二的著名高等学府)电子电气工程专业的一分子,甚至获得大学四年全额奖学金。奇迹般的逆转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
我的儿时经历不堪回首。父亲是非常严厉的人,我们从没有进行过真正的交流。母亲的要求也很严格,成绩下降或犯错都会招致残酷的体罚,没有任何辩解的机会。“妈妈为什么这样对我?要是能慈祥地告诉我到底做错了什么,那该多好!”我甚至一度认为母亲是继母,因为邻居家的阿姨们对我非常温柔亲切,比母亲好得多。时至今日,我自然能体会母亲的一番苦心,可那些遭遇却令年幼的我伤心委屈,“妈妈为什么这样对我?”备受折磨的我甚至不止一次地想过自杀。
或许是过去痛苦的记忆一直萦绕在心头,当自己成为母亲、亲自培养孩子的时候,我既害,怕又迷茫。我读了很多和教育有关的书,试图让孩子们从心底里觉得“我很幸福,因为有妈妈”,这是我最大的愿望。我一直在思考,孩子在拥有具体的梦想之前,是不是应该首先对父母满意?为此,身为父母的我需要去做什么?
纳撒尼尔·霍桑的小说《人面巨石》(TheGreatStoneFace)中,主人公欧内斯特从他的母亲那里听到一个传说:和人面巨石长得一模一样的人将会成为这个时代最伟大最高尚的人。从那时开始,他就把人面巨石当作老师,待人真诚,谦逊有礼,最终成为了像人面巨石一样的人。由此,我也要将孩子培养成那样的人。
有感于此,我认为父母首先要成为孩子眼中的“人面巨石”。只有这样,孩子的人生才会变得像“人面巨石”一样精彩。我为此制定了下面的目标:
1.站在孩子的立场上看待问题。
2.相信孩子!相信,相信,再相信!给予孩子绝对的信任!
3.观察、喜欢并支持孩子的爱好!
4.让孩子从错误和失败中吸取经验,就像爱迪生经历无数次失败后,最终发明电灯,改变人类历史一样。
5.给孩子勇气和信心,告诉孩子:“Youcandoit!”
6.让孩子始终明白“父母因你而骄傲”。
实际上,刚开始的时候,我也犯过很多错误。当孩子做得不好时,我甚至很难用“没关系,下次你肯定能做好”之类的话来安慰他们。也有很多时候,孩子们觉得我的话不可信,明明自己表现很差却被我称赞,他们会因此而感到羞愧,反过来责怪我。每当这个时候,我就会认真地告诉他们:
“你们就是最优秀的。犯一次错误又怎么样?不要紧!爱迪生和爱因斯坦曾经学习也很差。妈妈认为你们就是天才!”
听到我的话以后,孩子们会觉得很有趣,忍不住哈哈大笑。但不知不觉中,他们也逐渐相信自己是天才,越来越有自信。
直到现在,我还无法忘记晟豪的班主任在他高中三年级的时候打来的电话:
“晟豪的妈妈,您的孩子得了全校第一!”
那一刻,就像电影中的情节。那一天,晟豪对我和丈夫说:
“爸爸妈妈,谢谢你们在任何情况下都相信和支持我。当我想成为职业电竞选手的时候,你们允许我抽出时间练习;就算数学只考20分,你们也会对我说‘你是天才,肯定能学好’。真的非常感谢你们。今后,我会做得更好。”
从那天以后,晟豪更加努力,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梦想!相信孩子,那么孩子必定不会让父母失望。晟豪的亲身经历验证了这个道理!白翎岛服兵役期间,他在给我们的信中写道:“爸爸妈妈,你们是我在这个世界最好的朋友,我爱你们!”其实,我们也要说声“谢谢”,晟豪帮助我们实现了成为好父母的梦想!
我一直相信孩子。相信,相信,再相信。这的确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但为了孩子,我一直努力去相信他。信任的种子最终结出了奇迹的果实。
家长们,我们要加油,去相信我们的孩子。父母的信任是对孩子成长最有帮助的养分。相信孩子不会让自己失望,这一点非常重要。孩子给父母带来的成就感将是任何东西都无法比拟的珍贵礼物。
《没关系妈妈相信你》是一本极具生活气息和最新教育观点的家教读物,整本《没关系妈妈相信你》的特点是以亲身体验和生活实例为基础,从中提炼出精辟的教育观念。作者本身即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又是这是一位资深的作自我主导学习培训班培训师,与很多“问题学生”和他们的父母交流,最终明白对父母和孩子最需要的是“充分的信任”。
同时,作者金玟暻的儿子洪晟豪就是一位沉迷于网络游戏极度厌学的孩子,从小学开始,作者就开始用尽招数“挽救”网络中毒症的儿子。经过一个艰难反复的过程,儿子洪晟豪迷途知返,努力学习,终于考上了韩国著名的延世大学。
作者以让人倍感亲切的真实事例展开内容,反思、总结教育方式的时候常常言辞恳切,让家长易生共鸣。
一个创造孩子从全校倒数第一到考上全国排名第二大学的奇迹!
一本风靡韩国、影响千万家庭的逆袭宝典!
一种优秀家长不可不知的全新教育手段,正解“熊孩子”的种种问题!
厌学逃学成绩差,惹是生非,沉迷网络……面对熊孩子的种种问题,有的父母采取简单粗暴的手段管教,有的父母干脆放弃:算了吧,我的孩子天生就不是能成才的料儿!
这是非常可怕的错误。韩国权威教育专家金玟对此做出回应:每个孩子都是世界上最珍贵的宝石,孩子的问题都是父母的错!改变孩子,先改变自己!
教不好孩子的原因在于90%以上的父母不懂得如何给予孩子真诚的信任:一边说相信孩子,一边只盯着成绩栏上的数字;一边说尊重孩子,一边对孩子的梦想妄加斥责;用呵斥代替鼓励,用专断代替了引导;用焦虑代替耐心,用放弃代替坚持。
信任的力量正是金玟暻、洪晟豪所著的《没关系妈妈相信你》要交给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