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故人何寂寞(风雨中的民国故居1)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叶克飞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民国名人的小闲事与微生活,厅堂上的独立精神、闺房中的耳鬓厮磨、院落里的家长里短……

史量才、萧军萧红、沈从文、阮玲玉、林觉民、胡蝶、张爱玲、周瘦鹃、吕美荪、梁实秋、台静农、杨唤、周璇、蔡元培、王度庐、老舍、赛珍珠、闻一多、洪深、拉贝、曹禺、林语堂、章太炎、严复、康有为、潘天寿、顾颉刚……名人故居背后历史的印记,是一个城市的体温。那个逝去的时代,其实从未离开。

《故人何寂寞(风雨中的民国故居1)》全彩图,展现故居中最美的人。本书由叶克飞著。

内容推荐

建筑是盛满了历史的容器,名人故居虽已风流不再,但蛛丝马迹间也可见钩沉,隐约间绽放着华彩。

名人故居背后历史的印记,是一个城市的体温。那个逝去的时代,其实从未离开。

《故人何寂寞(风雨中的民国故居1)》采取散文配彩色插画的形式,选取青岛、上海、杭州、厦门、天津、台北等城市的数十处名人故居,以此为切入点,写故人旧事。

《故人何寂寞(风雨中的民国故居1)》全彩图,展现故居中最美的人。本书由叶克飞著。

目录

自序

第一部分 情事

1.杭州秋水山庄

2.青岛萧军萧红故居

3.青岛沈从文故居

4.杭州风雨茅庐

5.上海阮玲玉故居

6.福州林觉民故居

7.上海胡蝶故居

第二部分 避世

1.上海张爱玲故居

2.苏州周瘦鹃故居

3.苏州程小青故居

4.苏州范烟桥故居

5.青岛吕美荪故居

6.盖叫天故居

第三部分 客居

1.青岛梁实秋故居

2.青岛台静农故居

3、青岛杨唤故居

4.上海周璇故居

5.青岛杨振声故居

6.上海蔡元培故居

第四部分 传世

1.王度庐故居

2.青岛老舍故居

3.南京赛珍珠故居

4.青岛闻一多故居

5.青岛褐木庐

6.青岛洪深故居

第五部分 旧事

1.杭州春润庐

2.青岛赵太侔故居

3.台北素书楼

4.南京拉贝故居

5.青岛曹禺故居

6.杭州林风眠故居

7.青岛王统照故居

第六部分 终老

1.台北林语堂故居

2.苏州章太炎故居

3.福州严复故居

4.青岛康有为故居

5.杭州潘天寿故居

第七部分 初生

1.绍兴蔡元培故居

2.福州林纾故居

3.苏州顾颉刚故居

试读章节

别人去绍兴,总说鲁迅故居不可不去,我倒是专为蔡元培而去。

蔡元培是绍兴人,青少年时代都在这里度过,故居在著名的笔飞弄,是典型的江南宅院,与极度喧闹嘈杂的鲁迅故居相比,这里倒算清静,不过因为也已辟成景点,亦有几个游客。

我一向不喜欢喧闹的故居,最好是仍作民宅使用,清静惬意,有生活气息,若能与老住户们唠唠家常,问问陈年旧事,更是乐事,唯一隐患就是保护问题,生怕它哪天被好大喜功又短视的城市建设者拆掉。若是弄成小小展览馆,与旅游团绝缘,只有慕名而来的背包客,倒也是一种保护的好办法,起码少了被拆之虞。至于搞成景点,甚至变成“一条龙”旅游项目,边上还弄一排商店,卖各种无美感纪念品,那就为我不喜。我一直认为,大师名家的身后事,高悬光耀的应是作品与思想,至于那些生活痕迹,应淡了无痕,越寂寞越好。

可这个国度却恰恰相反,若一个名人是中小学课本里常出现的主流人物,便往往成为后世的推广工具,故居被弄成景点,俗不可耐。来往游客都知道这里住过个大人物,可说到这大人物到底干了什么,有何成就,却往往一知半解。至于将思想学术拿来为今所用,更是免谈——有时不但不拿来所用,甚至还背道而驰。

蔡元培便是一例。岁月不减其声名,动荡无损其根基,但多年后的北大,却再也找不出一个像他这样的校长,人们甚至根本说不清他的思想。

绍兴笔飞弄13号的蔡元培故居是蔡家祖业,为其祖父蔡嘉漠在道光年间所置。笔飞弄之名,源于另一位绍兴名人王羲之的传说,相传王羲之曾为一位老婆婆写字,结果写了一张,对方还要一张,王羲之便不高兴,将笔掷出窗外,结果穿过弄堂,落于桥背,后世称那条弄堂为笔飞弄,桥为笔架桥。故居大体是砖木结构,共有三进,第一进坐西朝东,第二进和第三进则拐了个弯,坐北朝南。走进第一进,天井极宽阔,竟有篮球场大小,阳光洒在地面上,更显空间之大。曾有人说天井大小与宅子的气象息息相关,这种旧时风水之说倒也并非无稽,甚至可以跟心理学拉扯上关系,毕竟环境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人,长期在逼仄空间里,人不免束手束脚,可若厅堂阔大,终日见阳光,心情自然也会不同。

第二进如今是陈列室,有蔡元培雕像,两侧有“学界泰斗,人世楷模”等对联,最抢眼的自然是美国学者杜威的那句话:“拿世界各国的大学比较,牛津、剑桥、柏林、哈佛、哥伦比亚等等,这些校长中,在某些学科上有卓越贡献的不乏其人。但是,以一个校长身份,而能领导那所大学,对一个民族,一个时代起到转折作用的,除蔡元培而外,恐怕找不出第二个。”第三进则是蔡元培出生和少年时居住的地方。

院内都是青石路面,屋墙为青砖,开有雕花木棂窗,院墙上的砖雕颇为精细,但不少已经残破,想是多年前所毁。

站在冷清的院内,忽觉感慨。陈列室里那些赞誉、对联、摆设,真的可以说清蔡元培这一生?何况,又有几个人会来看看这故居里的陈列室?那些来绍兴的游客,若非背包一族,恐怕只会在导游的小旗下如赶鸭般聚集在鲁迅故居的那条街上,叫叫嚷嚷,拍照留念,然后在门口立着孔乙己雕像的咸亨酒店里吃一顿并不地道的绍兴菜,随即拍屁股离去。

没来由想起了杭州,那里有他牵头创办的国立艺术院,也就是如今中国美术学院的前身,他虽非校长,但首任校长林风眠也坚持兼容并包。那时,林风眠要“融合中西”,潘天寿欲“传统出新”,艺术之树就此分叉,却同样挂满了可载于史的师生名字。可如今我漫步于西子湖畔时,心里感应到的依然是盛极一时后的凋零。

蔡元培的思想,其实已经丢了。

当年,蔡元培大有用武之地,哪怕只是昙花一现,已绚烂如斯。他入主前的北大,思想僵化,制度混乱,不问学术,换过五任校长,仍局面难改。1917年1月9日,蔡元培发表就任北大校长的演说,提出三点要求:抱定宗旨、砥砺德行、敬爱师长,“入法科者,非为做官;入商科者,非为致富”。

在他治下的北大,保守派、维新派和激进派共存,拖着长辫穿着长袍的老先生与一身西装的新派人物并坐讨论,还有《新潮》与《国故》打对台戏。他选择教师,只看学问不看资历,梁漱溟当年投考北大落选,但发表《究元决疑论》后得蔡元培赏识,聘其讲授印度哲学,做不成学生,反倒成了老师。

这一切,早已不再。

在绍兴街头,我还曾见到蔡元培广场,旁边还有“孑民电影院”,“孑民”是蔡元培的字。以名人元素装点城市,已成俗例,只是,故人想必孤独,恰如那个“孑”字。P202-205

序言

年少时,我在青岛长大,那时,它是一个遍布着欧式庭院的城市,一栋栋老房子依坡而建,眺望大海。

那时不知这个城市的美,因为那是我眼中的全世界,没有对比,就没有美丑。我只管背着小书包,在一个个院子里游荡,爬墙爬树。捉虫打鸟。

外公外婆家也是这样的老庭院,近十户人家挤在一栋三层老房子里。院内有两棵高大的银杏,我还曾在树下挖出一窝小刺猬,一个个蜷缩着,刺极软。

后来,我离开了那里,随父母返回故乡中山。再后来,我懂得了一个道理:离开才会想念。也正因为对青岛的想念,我喜欢上了建筑。

又过了很多年,我才知道,那些我视若无睹的老庭院老房子不仅美丽,还有着无数故事。比如,它曾是一家餐厅:比如,它曾是一个官邸:又比如,它是某个人的故居——如今居住在里面的人们,往往并不知道过往的故事,哪怕他们在此居住了几十年,生儿育女,从壮年到白发,熟悉这楼里的每一块木地板。

可我对此有着莫大的兴趣,于我而言,建筑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外观,也在于故事,不管是沧桑悲凉,还是美丽动人。

我庆幸自己在这样一个城市中长大,就在我出生的五十年前,这里曾名家云集,是当时中国的人文重镇,梁实秋、沈从文、闻一多、洪深……我在青岛寻找着一个个名人故居。再后来,我不局限于这个城市,开始背着包在其他一个个城市中晃荡,或做足功课专程拜访,或无心插柳只盼惊喜,每当我在民国史料中见到一个或熟悉或陌生的名字时,我便想去他的故居看看——那也许是最好的沟通,只要我的手触摸故居斑驳的墙,彼此时空便可重合。

寻访故居,已成我旅途的最大目的。

这些年来,去过的民国名人故居已有一二百处,像上海、青岛、杭州、苏州、天津和南京等城市,建筑均富特色,名人故居也最为集中。本书选择了四十处故居,并无特别脉络,只是信马由缰,想到一个便写一个。青岛的略多些,权当我“私心作祟”好了,毕竟,谁人不思乡?

书中的插画是必须要提的,感谢这些宛如梦幻的美丽插画,它们不仅仅画出了故居的神韵,也让我的记忆完美盈满。  叶克飞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3 3:4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