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未来发展的快慢,取决于能否打造持续的产业竞争优势。培育新的产业竞争优势,实现产业竞争优势转型,是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坚硬内核。
张其仔主编的这本《中国产业竞争力报告(2013版)No.3》多层次、多角度地对中国产业竞争力的总体走势、重点工业竞争力的最新变化进行了系统评估;揭示了国际产业竞争中的新变化、新风险、新挑战;是了解国内外产业竞争力最新动态的支撑平台。
本书比较了中国2000多个县(市)的产业竞争力变化,总结、提练了竞争力强县的成功经验,对如何提升县域产业竞争力具有启示和借鉴作用。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中国产业竞争力报告(2013版No.3)/产业蓝皮书 |
分类 | 经济金融-经济-中国经济 |
作者 | 张其仔 |
出版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中国未来发展的快慢,取决于能否打造持续的产业竞争优势。培育新的产业竞争优势,实现产业竞争优势转型,是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坚硬内核。 张其仔主编的这本《中国产业竞争力报告(2013版)No.3》多层次、多角度地对中国产业竞争力的总体走势、重点工业竞争力的最新变化进行了系统评估;揭示了国际产业竞争中的新变化、新风险、新挑战;是了解国内外产业竞争力最新动态的支撑平台。 本书比较了中国2000多个县(市)的产业竞争力变化,总结、提练了竞争力强县的成功经验,对如何提升县域产业竞争力具有启示和借鉴作用。 内容推荐 《中国产业竞争力报告(2013)No.3》包括5个部分:总报告、行业篇、国际篇、地区篇和专题篇。总报告对我国产业竞争力的总体状况进行了分析,对我国产业竞争力的走势进行了展望。行业篇重点分析了新能源、纺织服装、钢铁、水泥、采掘、汽车、机械、化工、电子信息、船舶、医药和航空航天工业的竞争力,并进行了国际比较。国际篇对全球产品空间的结构变化、工业化国家、新兴经济体和潜在新兴经济体的产业竞争力进行了分析。地区篇评估了地区间产品空间结构的差异和国家级园区的产业竞争力,重点评估了2000多个县的产业竞争力状况,并对位居前列的产业竞争力强县的经验进行了简要总结。专题篇对社会关注的部分热点问题进行了研究,包括第三次工业革命、绿色经济、国际贸易摩擦、中国企业“走出去”和中国产业的技术升级等。 主要结论如下。 第一,2012年中国产品的国际市场份额和贸易竞争力指数继续上升,但中国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目前仍不足美国1948年的50%。2013年中国虽然将面临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但国际市场的份额和贸易竞争力指数总体仍将处于上升阶段。 第二,中国产业的技术竞争力不断增强,在全球产品空间中的位置从边缘向中心移动,但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仍居全球30位之后,与发达国家存在很大差距。一些传统优势产业、新兴优势产业的竞争优势依赖于部分零部件的进口。传统优势产业在高端产品的制造上,仍缺乏竞争力。 第三,发达国家的再工业化迄今为止所取得的进展有限,其引领全球创新的作用在减弱;从产品空间的结构判断,发达国家的经济仍难出现强劲反弹,经济低迷的状态仍将持续;新兴经济体和潜在新兴经济体低技术含量产品出口将对中国构成挑战。 第四,中国东部地区产业竞争力仍居强势,但总体走势趋于下降,中西部地区产业竞争力趋于上升。 《中国产业竞争力报告(2013)No.3》由张其仔主编。 目录 Ⅰ 总报告 1 中国产业竞争力走势分析 一 中国产业竞争力的总体状况 二 中国产业的技术竞争力 三 2013年产业竞争力走势展望 四 政策建议 Ⅱ 行业篇 2 新能源工业竞争力 3 纺织服装工业竞争力 4 钢铁工业竞争力 5 水泥工业竞争力 6 有色金属工业竞争力 7 采掘工业竞争力 8 化学工业竞争力 9 机械工业竞争力 10 汽车工业竞争力 11 电子信息工业竞争力 12 医药工业竞争力 13 船舶工业竞争力 14 航空航天工业竞争力 Ⅲ 国际篇 15 全球产品空间结构的演化 16 工业化国家产业竞争力 17 新兴经济体国家产业竞争力 18 下一波新兴经济体国家产业竞争力 Ⅳ 地区篇 19 地区间产品空间结构的比较 20 县域产业竞争力的比较 21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产业竞争力分析 Ⅴ 专题篇 22 第三次工业革命对全球产业分工和中国制造业的影响 23 调整出口退税率对中国产业竞争力的影响 24 全球绿色经济发展与中国产业竞争力 25 国际贸易摩擦与产业竞争力 26 中国实现产业升级了吗 27 中国企业“走出去”与产业国际竞争力 Ⅵ 附表 28 附表1 产品的相对竞争力比较(2012) 29 附表2 中国产品出口占全球同类产品出口的比重 30 附表3 传统优势行业的显示比较优势指数 31 附表4 新兴的优势行业和消失的优势行业的显示比较优势指数 32 附表5 各细分产业中国具有比较优势产品的数量及其比重(2011) 33 附表6 中国比较优势演进潜力产品预测 34 附表7 2007年县级市产业竞争力排名 35 附表8 2007年县产业竞争力排名 36 附表9 2010年县级市产业竞争力排名 37 附表10 2010年县产业竞争力排名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