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我赤裸裸地来(罗丹传)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美)戴维·韦斯
出版社 金城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我赤裸裸地来(罗丹传)》以“我赤裸裸地来到人间,亦须赤裸裸地离去”为主线,暗示罗丹一生不平凡的经历与卓越的艺术成就,再现了一代宗师罗丹跌宕起伏而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作为世界顶尖级雕塑家,他对艺术的热爱近于痴狂;作为一个普通人,他有着典型的天蝎座男人的特质——表面的冷酷与内心的火热交织出他与 几个女人的悲悯爱情。在艺术与爱情、灵与肉的纠缠与搏斗中,他的人生一如他的作品,得到了完美的升华。作者戴维·韦斯是著名传记作家。

内容推荐

《我赤裸裸地来(罗丹传)》以“我赤裸裸地来到人间,亦须赤裸裸地离去”为主线,暗示罗丹一生不平凡的经历与卓越的艺术成就,再现了一代宗师罗丹跌宕起伏而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

作者戴维·韦斯生于美国费城的一个艺术之家,父亲是画家,母亲是作家,妻子既能写诗又善绘画,从小就受到文学与艺术的熏陶,不断汲取丰富的知识充实自己,成为著名传记作家。代表作有伊莎杜拉·邓肯的传记《灵与肉》、罗丹的传记《我赤裸裸地来》。本书以生动、通俗的文学笔法再现了世界艺术史上的重量级大师罗丹的传奇一生,一度畅销15个国家。

目录

第一部 家庭

第二部 艺术家们

第三部 旅行

第四部 归来

第五部 激情

第六部 思想者

尾声

试读章节

对于爸爸来说,这是一件严重的麻烦事:挣钱以维持生计是他一生中的主要任务;他担心他兄弟是对的,这孩子是没出息。然而奥古斯特已十四岁了;他必须学点手艺,家里经济还挺拮据,他必须能够自己养活自己。

爸爸对奥古斯特宣布他必须出去工作。

那是6月里一个可爱的星期天,是出去郊游和野餐的理想天气,在奥古斯特前往已经变成一座监狱的博韦之前,这可是他最喜欢的事了,可是他们今天还得在家午餐。这是爸爸的意思,一家人都在,除了克洛蒂尔德。

“问题是,”爸爸说,“干哪种工作呢?”

“我想画画。”奥古斯特说。

爸爸想走过去抽他一顿,后来又停下来;在星期天打人不合适。妈妈坐着做针线,保持镇静,但愿他们还会去野餐。而奥古斯特站在那儿,像石头似的,毫无变化,爸爸得找个什么借口来出出气。于是他就怪克洛蒂尔德午餐时不在家,尤其是并没得到他的许可,而午餐是他家庭生活的核心,这是他领略天伦之乐的一个时间。他对妈妈吼叫起来:“克洛蒂尔德呢?她从来都不在家。这可是我们所拥有的最好的家啊。”

妈妈说:“我不知道她在哪儿。”

“你应该知道!她总是出去!”他叫起来,感到受了欺骗,“一个闺女从来不在家,一个儿子想当个艺术家。越来越荒唐!我一有能力搬进大学区时就搬来了,我们离巴黎大学这么近,这是巴黎最有学问的地区啊,而我的儿子是个笨蛋,一个红头发的笨蛋。艺术家——我可没钱花在这些无聊的事情上。至少你要是能拼写,我还可以把你弄进警察局当个职工,可现在呢?……”他绝望地耸耸肩膀。

奥古斯特在思忖着。是的,这是我们所住过的最好的地方了。房子地势比圣雅克路还高些,可以看得见巴黎大学,可即使他学得并不算差,他也一样不能去那儿上学呀——爸爸没钱也没身份供他去那儿。奥古斯特盯着爸爸,坐在那椭圆形的长餐桌一端——盯着那个把他当做宠坏了的孩子看待的爸爸。

爸爸挺得意在这些房间里奥古斯特有一间自己的小屋,玛丽与克洛蒂尔德也有,不过奥古斯特必须自己挣钱谋生。白天他的房间是厨房,他姐姐们的房间是吃饭的地方,他的父母的房间便是起居室。

爸爸历数了他儿子可以去当学徒的各种行业,奥古斯特此时心里充满了感情,因为他在博韦时非常想家,甚至也想念爸爸,他努力以自己的理性去听进爸爸所有的话。爸爸还是老样子:宽肩膀,胸膛结结实实,胳膊有劲,一双方方正正的厚重的大手,手指关节处长满了一簇簇红色细毛。他的脸已经过早地有了皱纹。他的声音也还很响,高兴时吵吵嚷嚷,生气时粗声粗气。

妈妈是亚麻色头发,灰眼睛,面容呆板。她十分虔诚,总是有一种悲哀的表情,仿佛她深知活着实在是困难而又罪过的。奥古斯特注意到她还是穿着他在几年前去博韦时所看到的那件衣服,洗了这么多次,衣服已经破烂了。

玛丽太瘦了,也太弱了,奥古斯特思忖着,她那金红色的头发和苍白的脸颊具有中世纪雕像般的神情,她甜美的表情往往现出一种听天由命的神气,就像妈妈似的。然而当玛丽兴高采烈时——正如她和他在一起时经常会这样——她倒显得挺漂亮。那时她那小小的鹅蛋脸和蓝眼睛就都焕发着光彩,她的外形也显得明媚照人,不管她穿得有多古板。这当儿,奥古斯特注意到,她穿着一件样子朴素的黑衣服,戴着整整齐齐的白色高硬领——简直像个修女。

克洛蒂尔德才是个美人儿呢。克洛蒂尔德是爸爸已故前妻的女儿,跟家里任何人都不一样。她很活泼,肤色微黑,绿眼睛,还有一头黑发。

玛丽和克洛蒂尔德两人,他都喜欢,即使她们恰恰都是他的姐姐。

他们坐下来,这时玛丽帮着妈妈端来午餐。

爸爸又开始唠叨克洛蒂尔德不在家吃饭。然后他看见奥古斯特坐着动也不动,不吃,也不说话,一副呆滞的样子。爸爸光火了。“你对你那些糟糕的分数就不觉得害臊吗?”

“我不要当个警察局的职员。”

“呆子,要给政府做事还得用脑子呢!”

“我知道我可以做个艺术家。”

“你把一个路易不当回事吧?干活挣它一个。这块漆布我还花了五个路易呢。”虽然漆布已显得油乎乎的了,他们还是只在星期天吃正餐时才把它铺起来。

“我应该上艺术学校。”奥古斯特像是自言自语。

爸爸挖苦地说:“毫无疑问是去美术学院吧,罗丹先生?”

“不,爸爸,那还早。我需要基础训练。”

“当然啦。谁也没法说最终你会到哪儿去。”

“在我得到正规训练之后就进美术学院。”

“我只有一个儿子,”爸爸悲哀地说,“而他要变成个呆子了。”

玛丽凝视着她那神情严肃的弟弟:他那没长胡子,还显得孩子气的脸,他那宽宽的前额,他端正的五官,他那长长的漂亮鼻子,还有他那有毅力的嘴。他自己以为由于自己声音文雅,身材矮小而显得软弱无能,其实这是骗人的,玛丽思忖着,实际上他有着非常执拗的意志。她说话了,这是这一整天里她所说的第一件事,“爸爸,也许他该去艺术学校。”

“不行,”爸爸回答说,“不过他发育良好的臂膀和长长的鼻子看上去倒的确是有点艺术家相,可是下一步他就会认为自己是个绅士,还要穿礼服大衣,戴高礼帽啦。”

“或许他到美术学院就会变得挺好的。”

在爸爸开始发怒想挖苦人的时候,他那健壮的脸就都鼓起来了。“那么,先生,要是你考不取美术学院怎么办呢?”

“我不会失败的。”奥古斯特说话时带着一个十四岁孩子的满腔自信,他面对着一个正是为了让他去征服而存在的世界。

“你连拼写都不会,”文盲的爸爸说,“亚历山大说他从来没有见过像你这样拼写得那么糟糕的人。”

奥古斯特回答说:“拼写错误就像其他的人在绘画方面也犯错误一样。爸爸,我也不在你的绘画上挑毛病。”

“呆子!”爸爸举起手想惩罚他,但是妈妈把肉菜推到他面前,这是不经常有的一种奢侈,他抵挡不住这种好味道。于是他满嘴塞满小牛肉,宣告着:“光是巴黎就有好几千个艺术家,可他们能吃上这种像样的伙食吗?”

“巴黎是属于画家的城市。”奥古斯特说,“这就是他们为什么都居住在这里。而且我们离美术学院还挺近。”

“去他的美术学院!”

“无论怎样我还进不去呢。”

“为什么不?”爸爸忽然觉得被冒犯了。

“我没准备好。还没有。”他把手浸到冷水里,仔细地洗着。手变得很重要了。

这会儿,克洛蒂尔德进门了。“哦,我不吃饭了,”她说,“有人请我出去吃饭。”

“在星期天?”爸爸勃然大怒,“你才十九岁。你要上哪儿去?那个小伙子是谁?”他的自尊心大大地受伤了。

奥古斯特认为今天克洛蒂尔德那苗条轻盈的体态,柔软温暖的肌肤和她亲切的风度显得格外动人。

她戴着一顶插着鸵鸟毛的帽子。

“时髦!”爸爸讥笑着。

她回嘴说他是个小气鬼。

爸爸滔滔不绝地说下去:“你打扮得太过分说明你不够老实——你是坐多讲究的马车回家的啊?马车是不是正在圣日耳曼林阴道拐角那边等着你哪?”克洛蒂尔德已经变成一个可爱的黑发少女——而且作为他的女儿,也未免太漂亮了。这使他很别扭。她不想当一个女裁缝,或甚至一个女帽商。她决不再穿简单的便装了。如今她傲慢得很,对爸爸想知道她刚才在哪儿的那种命令式的口气根本不屑于理睬。他声明说:“要是这样继续下去,我就只有一个女儿了。”他穿上他那粗糙的棕色外衣。“现在,别让妈妈等着了,吃你的饭。”P11-14

序言

1993年2、3月间在北京中国美术馆门前出现了高达182厘米的雕像《思想者》引起了人们好奇的注视。这是由法国罗丹博物馆破例首次借给中国,作为介绍罗丹作品系列的展览使用的著名雕塑艺术品。这之后在上海这个《思想者》又一次引起了轰动。那个时候我也曾幻想《我赤裸裸地来》这部托海外老同学好不容易为我找来的罗丹传记英文原著也能够以中译本的形式早日在国内问世。事与愿违,直到1999年乍暖还寒时,这部大师传记的中译本几经周折才由江苏译林出版社接过来,当时的领导独具慧眼,毅然决定将它交给读者,虽然只印了5000册,但对于我们这几个译者也已是如释重负,感激之情难以言表了!

时光又流过十几年,我们赶上了十年改革的突飞猛进,承蒙北京蜜蜂出版公司和金城出版社又将这部尘封多年的厚书捡起,不怕麻烦,重新照排修订成书,再次出版,这确是我们梦想不到的。我们这些人——找书、译书、校对——大都早已辞世,当年两个青年研究生如今已步人中年早已在国外工作定居了。这里只我一人,已虚度93岁,宛如风中之烛,一吹便灭。

我希望国内有志于雕塑艺术的读者们从这部大书之中了解罗丹,寻找他童年、青年、中年,以致老年的足迹,理解他幼年时的抱负,青年时的理想,以及他一生受挫、怀才不遇,乃至最后的绝望和孤独。我更希望国内对罗丹原本一无所知的年轻的爱好艺术的读者们接纳罗丹,他不是一个完美无缺的人,但是他一生执著,不畏艰苦,心甘情愿地扑向雕塑艺术!

在此,联想起本书作者戴维·韦斯在书中引用的罗丹的话:“我活得时间越长,我就越觉得,人似乎是在做好准备之前,就过早地开始思索了。”

艺术是悠久的,生命却是短促的。我们这些人既是热爱生命,也就当然该懂得珍惜生命。尽管我们的至亲好友随着时光飞逝也会迫于自然规律,一一告别人生,但是永远铭刻在人们心里的仍是他们的音容笑貌!活着的人应该互相勉励,绝不浪费生命!在有生之年,欣逢盛世,我们希望能做出一点贡献,为了我们的国家,也为了所有的愿为艺术献身的“志愿者”,我在此祝福!

杨苡

2012年12月“立冬”

书评(媒体评论)

我不要他们三年以后再接受,我现在就要!我不愿重新开始。要是沙龙连我最好的作品都不入选,那我再雕塑别的作品又有什么用呢?我把我的一切都花在这件作品上了,而你们却要我为明天再投入时间和精力,仿佛明天就是太平盛世。可我等不及了,再过三年我就是四十岁的人了——谁知道我还能雕塑出几尊塑像来?

——罗丹

人们终有一天会认识这位伟大艺术家所以伟大之故,知道他只是一个一心一意希望能够全力凭雕刀的卑微艰苦劳动而生存的工人。这里面几乎有一种对于生命的捐弃;可是正为了这忍耐,他终于获得了生命:因为,他挥斧处,竟浮现出一个宇宙来呢!

——里尔克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5:3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