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田光代所著的《我被爸爸绑架了》反省了被物质与成功绑架了的亲子关系,它提醒了我们,在今天以快速的方式定义一个人、淘汰一个人的世界,每一个父母想要在他们的子女面前,维持“成功”的地位,是如何艰难。有着遥远的、微小的、看起来和路人没两样的父母,是大多数人的经验,这样的经验在书中得到抒发。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我被爸爸绑架了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作者 | (日本)角田光代 |
出版社 | 译林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角田光代所著的《我被爸爸绑架了》反省了被物质与成功绑架了的亲子关系,它提醒了我们,在今天以快速的方式定义一个人、淘汰一个人的世界,每一个父母想要在他们的子女面前,维持“成功”的地位,是如何艰难。有着遥远的、微小的、看起来和路人没两样的父母,是大多数人的经验,这样的经验在书中得到抒发。 内容推荐 《我被爸爸绑架了》由角田光代所著,《我被爸爸绑架了》的内容如下: 暑假的第一天,小春被爸爸绑架了! 爸爸没钱、没耐心,又靠不住,带着小春“逃亡”的路上,他常为了食宿开销斤斤计较,也时有不靠谱的旅程安排。爸爸就是如此困窘又孩子气,可他还是竭尽所能让小春体验旅行的乐趣:去郊外放烟火,夜晚漂浮海上、借宿山顶寺庙…… 旅程的终点就要到了,那个内向、爱使性子的小春长大了,也爱上了这个穿着脏T恤、晒得黝黑的爸爸,即使他是那么普通无奇。 试读章节 暑假的第一天,我被绑架了。 我没有任何计划,家里一个人也没有,我躺在家里看到电视广告里的新品冰淇淋似乎很好吃,就出门打算去买。拐过冈田牙科医院的转角,看到了对面的7—11便利店。就在这个时候,后面开过来一辆车,在我的身边放慢速度后停在了前面。驾驶座旁的车窗打开,一个男人从里面探出头来:“小妹妹,坐车吗?” 他这样招呼着。我看着这个男人,慢吞吞地走到车边,拉开了副驾驶座的门。车里凉爽宜人,买不买冰淇淋已经无所谓了。 “你长高了,小春。”驾驶座上的男人说。绑架犯知道我的名字呢。 “是吗?”我也认识这个男人。因为这个戴着一副硕大墨镜的男人,就是我的爸爸。 “这辆车是怎么回事?”我问。爸爸的车经过7—11,沿着两边绿树成荫的住宅街道往前开。明亮的阳光透过树叶间的缝隙,几乎刺痛了双眼。 “啊,这个,是从别人那里拿来的。” “我最喜欢坐车了。可惜妈妈没有驾驶执照。上次我坐了小百合爸爸开的车。对了,小百合是班上的同学,长得很漂亮,我坐了她家的车真开心。喂,我想去家庭餐馆。” 我叽呱个没完。每次都是这样,我只要一紧张,话就涌上喉咙停不下来。紧张是因为我已经很久没有见到爸爸了。 “在家庭餐馆能吃到很多东西,附近开了一家,就在大街上,大家一起去吃过一次。啊,大家就是妈妈和她的几个妹妹。你知道的,就是亚纱子阿姨和裕子阿姨。可是走路去那种地方你不觉得很丢脸吗?别人都是开车去的。” “听好了,”前面正好是个红灯,爸爸停下车看着我说,“我要绑架你,你暂时回不了家,做好心理准备哦。” “嗯,好。”我前后左右打量着车内,漫不经心地回答。后视镜旁挂着几个颜色搭配俗气的护身符,仪表盘上贴着一张吐着舌头的小熊图案。这辆车是从谁那里弄来的呢? “反正今天开始放暑假,我也没事做。” “那你就乖乖被我绑架,对吧?”爸爸问我。 “嗯,我尽量乖乖地被你绑架。” 听到我的回答,爸爸咧嘴笑了。 爸爸总是喜欢这样开玩笑,即使是应该严肃的时候,也净说些没头没脑的话。妈妈吃了贝类海鲜肚子痛,频繁地往卫生间跑,爸爸却胡说什么“真是可喜可贺,小春要有弟弟妹妹了,可是爸爸却什么也不知道,这到底是谁的孩子”,直到把妈妈气哭。他还把没熄灭的烟头扔进垃圾桶,害得家里满是烟雾,他却开心地直嚷嚷说“舞台烟雾”,还把妈妈的围巾裹在身上模仿时装表演,妈妈气得两天没和他说话。 爸爸明知道后果严重却屡教不改。惹毛了妈妈的爸爸实在可怜,我决定陪在爸爸身边,管他有没有意思。我已经关了电视机的总开关和空调,妈妈肯定很快就会回家,晚一点回去应该没关系。我暗自寻思。 穿过林荫道,看到了车站前的环岛,高中生在那里哄闹着。爸爸的车开过车站,沿着铁路往前行驶,熟悉的风景不断被甩在车后。 “小春,吃了午饭吗?” “没有,所以你带我去家庭餐馆嘛。” “好,知道了。从现在开始,每天都吃好吃的,想吃多少就吃多少。”爸爸大声回答。 我靠在座椅上,瞥了_一眼爸爸的侧脸。我并没有长高,如果仅仅两个月就能长高,我就不用总是站在队伍的最前列用手叉着腰,而是可以站在队伍后面模仿前面同学的动作。爸爸这样说肯定是因为一时不知该说什么是好,就像我其实不饿,却说想去家庭餐馆一样。 我好久没见过爸爸了,最后一次见面时,梅雨季节还没有开始。可就算是在那之前,我也不知道爸爸是不是在家,哪怕在家也是我睡着以后才回来的。我醒来时,爸爸要么早就出门了要么还在睡觉。从去年开始,我怀疑爸爸也许根本没有回家。晚上和妈妈坐在饭桌边,我说:“爸爸回家真晚啊。”妈妈只回答一句“他很忙”;早上看不到爸爸,我问:“爸爸呢?”妈妈的回答是“他已经出门了”。爸爸又不是圣诞老人,却每天在我睡觉后进来,在我起床前离开,真是匪夷所思。 因此有时候在星期天的早上,下楼突然看见身穿睡衣的爸爸,我惊讶得简直要跳起来。甚至,一起吃早饭的时候,我几乎不知道该说什么,眼睛该看哪里。我逐渐意识到,只有每天见面的人才谈得上“喜欢”还是“不喜欢”。我自己也不清楚究竟喜不喜欢爸爸。 就这样,两个月前,爸爸真的再也没有回来了。早上、晚上、星期天,家里的任何一个角落都没有爸爸的身影,妈妈告诉我爸爸工作太忙,所以在外面租了一间工作室,还给我一张写了电话号码的纸条,让我有话想说的时候打电话给爸爸。我当然没有打过电话,三分之一的原因是怕麻烦,还有三分之一是觉得害怕,最后三分之一是因为没有特别想说的话。我把那张写了八位数电话号码的纸条塞进了桌子的抽屉里。 P1-5 序言 “暑假的第一天,我被绑架了。”《我被爸爸绑架了》一书就是这样开始的。“绑架犯”是叙述者小春的爸爸。小春已经很久没见过爸爸了,妈妈用各种谎言掩饰夫妻已经分开的现实。“只有每天见面的人才谈得上‘喜欢’还是‘不喜欢’。我自己也不清楚究竟喜不喜欢爸爸。”而到了故事的最后,爸爸“在我眼里却不可思议地散发出光芒,仿佛被金色胶囊包裹着”。这是一个有关成长和亲子关系的故事,作者为日本当代著名作家角田光代。此书曾获日本路旁之石文学奖、产经儿童出版文化奖,后获得台湾地区《中国时报》开卷好书奖。能得到这样的认可,是因此书出色地描述了一个既独特又普遍的成长故事。 成长是写不完的话题,甚至可以说是人类唯一值得书写的故事。每一个人,都要经历慢动作的蜕变,脱离上一辈的影响,成为独立的人。不管我们来自什么样的家庭,成长都会发生。其过程并不全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那么简单。幸福的家庭会产生不幸的孩子,不幸的家庭也会育成快乐而成功的孩子。这正是人生的复杂与诡异之处。 此书描述的是一个破裂家庭的成长。一个孩子,在其人生的开端,抓了一手烂牌,还得继续打下去。到后来,要么和父母断裂关系,要么和父母达成默契。孩子要在与对方和解或独自和解之间选择,有时候这双重和解同时发生。奥斯卡·王尔德曾称:“孩子开始爱父母,长大以后论断父母;有时候会原谅父母。”小说中的小春,最后理解了父亲,与之和解,甚至说希望有更多的“绑架”。孩子自己,也在这个过程中,从舒适区里走了出来,开阔了生活的境界,可以说这绑架带来的是双重的救赎。 破裂的家庭里,亲子关系更为微妙。家庭破裂,会让所有人成为受害者,孩子所受伤害通常最大。父母亲也都是有局限的人,在对峙中,有时候会忘掉孩子是二人爱的结晶,是共同培育与关爱的对象,不是一方的财物。分手后,孩子或许由一方抚养。这种情形下,若处理不善——如夫妻沟通不流畅,拿孩子当信使探听消息,或是教唆孩子仇恨对方——会对孩子的心灵造成更大的伤害。孩子懵懵懂懂,慢慢去悟出成人世界的丑陋,尚留几分幻想,或许还好一些。如果懂事太早,担负与童年所需不相称的情感和心理负担,虽是迫不得已的后果,不是任何人故意为之,但对孩子很不公平。 孩子在父母之间的为难,通常是父母双方价值观和生活习惯差异太大。绑架之后,爸爸第一个想到的是问:“小春想去哪里?山上?海边?温泉?牧场?”而小春长时间和妈妈、两个姨妈和外婆等女性在一起,想到的是去大型商场玛克和斯班塞。夫妻双方都很穷,两个人合伙过日子,压力还没有那么大。分手了,同样收入要支撑两个家庭,穷困自然接踵而至。妈妈的价值观被物欲绑架,期盼很多东西,但买不起。孩子有很多盼望,到了爸爸这里也无法实现。爸爸也很穷,住到有露天浴室的旅馆,看到露天浴室和桑拿,他“兴奋得像个孩子”。 面临同样的现实,我们的取舍显出了做人的高低。这个爸爸并没有在窘迫现实前自惭形秽,他关注的是如何让小孩学习面对。“你们总以为到处都有出租车,到处都有餐厅,相信自己无能为力的时候马上会有人出手相救,饿了总会有饭吃,喉咙渴了就去找自动售货机,这些都是理所当然的。”他从自己的背景出发,给了女儿新鲜而有益的启迪:“你要记住,也会有这样的事。没有出租车,不能坐在有空调的餐厅里等上菜,也不能想回头就回头,只能一直向前走。” 在外人的眼里,这样一个落魄的父亲或许不负责任。小说让我们看到这种论断的粗暴。我们看到了他的困难和纠结,他的挣扎和努力。他带给女儿的人生财富,或许比其他“拼爹”家庭中孩子的所得更多:“但凡有什么没有顺从你的心意,你就怪别人,小春你的一切都可能会变得不如意。” 他也充满想象力。他的想象力,以及背后的创意,让生活出现新的排列组合,现实因此容易承受,甚至值得享受。父女两人躺在“果冻般柔软”的温暖海水里,在无边的幽暗之中,看着天上的星星。他们跑到庙宇里去住宿,听驼背老奶奶讲鬼故事。这样的经历,对于未来就是说不尽的回忆,有几个“正常”家庭的孩子能够享受到呢? 说到这里,或许我应该自我纠正一下:没有一个家庭是“正常”的。每一个家庭都有自己的问题。小春的外婆家貌似幸福,但姨妈裕子,得到的关爱比较少,心里面就裹着忧伤。即便相对“正常”的家庭,对孩子有时也是披着糖衣的诅咒。“外婆家完全没有这样悲惨的情况,所以我乐意去那里。大人们常常聚在客厅里专注于自己的闲谈,我被扔在一旁,可是我并不为此苦恼。”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妈妈,没有经过摔打,她的爱是浅薄的。她对孩子只知说教,不懂去主动理解。“至少我希望妈妈这样问我,小春,现在开心吗?在哪里?过得好吗?不要紧吧?每个问题后都加一句‘开心吗?”’这位母亲爱孩子,但跨不出自己的局限,无法“穿越”到孩子的视角,按照孩子的方式去关心他们。从前她的父母也只是发自本能地去爱,没有培育爱的能力。科伦·麦凯恩所著《转吧,这伟大的世界》里,格洛丽亚回忆自己父母相亲相爱,自己婚姻却屡屡失败的时候曾称:“我过去总想,父母相亲相爱,对孩子来说其实是很难的事,很难超出这一层爱之茧,因为有时候,处在这样的爱之下实在感到舒适,你都懒得去培育自己的爱了。” 反过来,书中的爸爸老家很复杂很乱,亲戚很多,爸爸“经常和他的爸爸吵架,嗓门很大,还相互扔东西……总之。爸爸的老家是个地狱。我从心底里恨自己是个孩子,因为我不得不待在那种恶劣的环境下。”有趣的是,在这样环境里长大的爸爸心地善良,更有同理心。厄普代克曾称,在复杂大家庭长大的人,往往心智更成熟,更能成熟地应对世事。厄普代克来自一个复杂的大家庭,他的家如美国的横断面。世间好多问题和应对的方式,提前在大家庭里预演过,孩子未必都能理解,也没有必要完全理解,但是这样的家庭,是未来世界的一个“原型”,给孩子日后人生的闯荡埋下了伏笔。 破裂的家庭,也不应成为一个人自暴自弃的理由。蚌泪为珠,人可以把成长中的不幸,化作人生的财富。没有人希望体验这痛苦的过程,但“心想事成”的生活,终究是邮件里的祝福。环境顺风顺水,也不值得一个人去夸口。人生有无光荣,在于我们从各自的起,占’上,向前迈进了多少。这涉及到我们各自经营生活和自我提升的能力。这样的成长,是个人的事,但也离不开大人的帮助和引领。大人自己有时候纠结在自己的矛盾里,忘了孩子的需要,如对爱和关注的渴求。和其他孩子一样,小春不惜代价地追求爱和关注,爬山的时候她耍小脾气,故意拉在后面不走:“如果在这里遭遇不幸被毒虫和蛇咬了,被熊和狼吃了而丢了小命,爸爸一定会深刻反省吧。反省口不择言激怒我又扔下我,反省绑架了我。这样一来,爸爸这一辈子就算爱上了妈妈以外的人,就算有了很多比我可爱的孩子,也不会忘记我吧。”这样童真的叙述,让人读之动容。 《我被爸爸绑架了》以平淡的文字,让我们反思成长的烦恼和几代人的关系。书里的故事,抵得上汗牛充栋的道理。这是一本温情的小书。书里虽矛盾重重,但找不到什么刻意的“坏人”。妈妈和爸爸之间时有冲突,但妈妈对孩子、对爸爸的关切溢于言表。爸爸即便离开了妈妈,但是和孩子在一起商量点菜的时候,想的都是妈妈过去做的肉糜卷、炸肉饼、夏天的冷馄饨和特制奶汁烤泡菜。 这本书以一种举重若轻的方式,启迪我们思考家庭关系这个永恒话题。人和人的沟通和理解是困难的,是需要一辈子去琢磨的事。同样环境下长大的兄妹,也会冲突不断,何况陌生人结成的夫妻。即便亲如父女者,如果不去经营好关系。也只能产生深深的隔阂。如何带着差异相处,如何让孩子合理应对,这是一门技艺,需要花心思长期打磨。在心理学发达的一些国家,如美国,很多这样的矛盾冲突,被心理学家用清晰的文字表述出来。心理顾问和各种专业人士,帮助孩子甚至大人应对不同情境下的关系问题。东方人在这方面比较含蓄,很多事情说得没有那么透。而成长中面临的问题是互通的,同样需要应对的方法。 这本书写的是一次奇异的绑架之旅,情节并无多少起伏跌宕,风格平淡,但是值得一再回味。书中最戏剧化的场面,不过是小春报警,爸爸被警察抓了起来。惊慌之中,爸爸叫警察验血,鉴定DNA,其状诙谐。这个可怜的“绑架犯”被释放后,不责怪假报案的女儿,而是懊恼没有吃到电视里说的警察局问讯室的炸猪排饭。 小说触及到了成长中的很多道理,语言充满诗意,如“飘浮在繁星之间的我们,在认识之前,既不是父女、母女,也不是兄弟姐妹,甚至互不相识,只是被分开的一群人,完全不知道对方的存在,轻轻飘浮在夜空中。”关于道理的部分,通常是点到为止,如海明威说的冰山那样,小说只写水面之上的部分,甚至只是从小春一人的视角来写。 但这是很必要的视角。有多少时候,我们能停下来,俯下身子,去听听孩子们在说什么,去问问他们想什么呢?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