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世芳编著的《中国共产党口述史料丛书(第3卷)》为第三卷,即文化卷,收录了穆欣、龙新民、张复等人的回忆、口述文章64篇。本卷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近些年来中央党史研究室在党史资料征集、特别是口述历史资料征编方面所取得的成果。本卷主要是从近几年出版的《百年潮》杂志、《中共党史资料》丛书中精选出来的,也吸收了一些最新的征集成果。这些口述史料的作者多为党和国家领导人、老一辈革命家以及重大历史事件的亲历者和见证人,丛书记录了中共党史、国史土的许多重大事件的始末,以及一些重要人物的事迹。这些史料在发表时曾经过认真考订和印证,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对历史文献的补充作用。 阅读本书,将会使亲历者迫忆细节,使见证者感悟得失,使思想者升华经验。既可为史学研究者提供第一手的历史资料和鲜为人知的历史细节,也能为广大党史爱好者提供一部生动鲜活、可读性较强的党史读本。
关于北方左联的一份珍贵史料——略谈陈沂回复我的一封信/陈漱渝
为鲁迅抬棺的出版家——父亲吴朗西与鲁迅的交往/吴念鲁
但开风气不为师——我所认识的胡适之先生/胡邦定
纪录片《南泥湾》的诞生/钱筱璋
父亲王林和张寒晖/王端阳
西南联大往事杂忆/胡邦定
回忆华北大学政治十一班/苏星
《长江日报》诞生记/黎辛
珍贵文物为中南海增辉/张宝昌
毛主席与中南海文化学校/柳伦
周总理关心京剧事业的几件事/王志勤
在宋庆龄领导下创办《中国建设》杂志/鲁平
馨香祝嘏哭晗师——吴晗先生诞辰一百周年、殉难四十周年祭/胡邦定
胡华与《中国历史概要》/张传玺
艾思奇破格授学历/赵迦颐
《和平和社会主义问题》杂志创办始末/俞邃
一篇未曾发表的爱新觉罗·溥仪访问记/张颂甲
追忆老同学梁从诫及其父母/周承恩
大型革命回忆录丛书《星火燎原》/黄涛
《内部未定稿》漫忆/王梦奎
话剧与京剧《八一风暴》的幕后/刘云晓雄涓迅
中南海内部电影/张宝昌
父亲田家英的收藏人生/曾 自
《新建设》编辑生涯拾零/谭家健
话剧《霓虹灯下的哨兵》上演前后/张颖
我和“三家村”始末/李筠
我了解的有关杨献珍的哲学“罪案”/艾恒武
毛泽东与《光明日报》报头的由来/穆欣
《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产生前后/刘志坚
“破四旧”运动中人民大会堂文物何以保存/杨亚人
诗风词韵诉心声——红旗杂志“五七”干校别样生活/苗作斌
向世界开放的一个信号——北京开办外语广播讲座的回忆/龙新民
爸爸姜椿芳狱中酝酿《中国大百科全书》/纪恒俊姜廷
安东尼奥尼与影片《中国》的风波/杨正泉
《中国青年》复刊风波/孙兴盛
中国人民大学从停办到复校/宋涛
为王实味平反的前前后后/宋金寿
祖父许德珩与吴阶平的一段往事/许进
法制讲座走进中南海/邹瑜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建成前后/顾迈男
我眼中的周扬/张复
科技体制改革与“863”计划/杨培青
想起徐雪寒/鲁志强
怀念启功先生/许进
胡乔木与《中国大百科全书》/宋木文
费孝通和英国前首相联袂飞苏北/朱通华
作为长者和学者的季羡林先生/钱文忠
文字改革的方向在哪里?/刘导生
穆青与《嘹望》周刊/陈大斌
中国“付费电视”是怎么开启的/田聪明
司机眼中的黎澍老人/侯永大
任继愈先生叫我“要做学术出版家”/郑文林
“村村通广播电视”的提出与实施/田聪明
我所认识的章含之/鲁志强
10部进口“大片”引进前后/田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