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漫话经济学
分类 人文社科-法律-法律法规
作者 张溪竹//张再金
出版社 中国法制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用工荒”和就业难为什么并存?为什么麦当劳派发优惠券,而不是直接降价?买房,有钱也要贷款吗?为什么肯德基旁边总有一家麦当劳?为什么餐厅会提供“免费续杯”?跳槽成本你算过了吗?为什么女模特比男模特收入高?要不要门当户对?要不要带闺蜜去相亲?张溪竹、张再金编著的《最有趣的经济学:漫话经济学》将为你解答。

内容推荐

《漫话经济学》共七章,分别为:第一章人人都是参与者——《新闻联播》中的经济学;第二章谁动了你的钱包——消费经济学;第三章用钱生钱的秘密——理财经济学;第四章身边的有趣现象——街头经济学;第五章做一个聪明的上班族——职业经济学;第六章谈低成本的恋爱——恋爱中的经济学;第七章实现利润最大化——管理经济学。

《漫话经济学》由张溪竹、张再金编著。

目录

第一章 人人都是参与者——《新闻联播》中的经济学

 钱为什么不值钱了

 节俭已经不是美德了吗

 人民币升值,是好事还是坏事

 2013,房价走势如何

 今天,你低碳了吗

 富人和穷人的差距在哪里

 你小录了吗

 大蒜和绿豆怎么飙到了天价

 油价上调,让汽车买得起养不起

 “用工荒”和就业难为什么并存

 与你息息相关的加息

 世博让城市更美好

 “摧残”民警的神奇山寨机

 只卖2.99美元的国产登山鞋

 住房为什么限购

第二章 谁动了你的钱包——消费经济学

 为什么麦当劳派发优惠券,而不是直接降价

 为什么网购更便宜

 为什么有的人只买贵的不买对的

 钻石真的值这个价吗

 别以为你占了商家的便宜

 买的永远不如卖的精

 为什么大部分电脑都装微软程序

 你会砍价吗

 看见别人买,你也会跟着买吗

 为什么沃尔玛能够实现天天平价

 人为制造的短缺——限量版诱惑了谁

 为什么很多酒吧喝水要钱,却又提供免费的花生米

 乔丹价值24150美元的红色战袍

 真的是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吗

第三章 用钱生钱的秘密——理财经济学

 为什么存钱反而“赔钱”

 为什么会有钱不知道花哪里了的感觉

 禁得住高息回报的诱惑

 为什么有钱人喜欢把钱交给专业理财人员打理

 保险,真的如推销员说的那么好吗

 为什么穷人更喜欢买彩票

 买房,有钱也要贷款吗

 暴跌后,股市还能投资吗

 你的钱多少年能翻一番

 炒金,不一定旱涝保收

 经济低迷时,应该购买债券吗

 鸡蛋到底要不要放在同一个篮子里

 为什么选择投资时机比选择投资什么更重要

第四章 身边的有趣现象——街头经济学

 果农丰收为何反招灾

 为什么她的水果店生意最好

 大家都知道全世界最便宜的东西在义乌

 上帝被“蓝森林”感动了

 为何一瓶水在超市卖两块钱,在五星级酒店却卖六十

 看似微小的事情,可能引来“龙卷风”

 为什么肯德基旁边总有一家麦当劳

 为什么餐厅会提供“免费续杯”

 黑比白贵,为什么苹果笔记本的颜色也值钱

 为什么晚间的门诊涨价,药店却不涨价呢

第五章 做一个聪明的上班族——职业经济学

 人才市场为什么会波动

 你为什么总是原地踏步

 萧何为何月下追韩信

 你懂得推销自己吗

 谁为变相裁员埋单

 看上去很美的高薪资

 跳槽成本你算过了吗

 怎样选择一个更有潜力的职业

 为什么女模特比男模特收入高

 带薪休假你享受了吗

 要挣钱但不是拼命

第六章 谈场低成本的恋爱——爱情中的经济学

 恋爱中,谁主动更有利

 该分就分,不在一棵树上吊死

 给你5000万,你和她分手吗

 为什么男人会喜新厌旧

 要不要门当户对

 花花公子的秘密

 我拿青春赌明天

 要不要带闺窨去相亲

 为什么不该找已婚男人谈恋爱

 研究生要不要和本科生谈恋爱

 你算过“单身成本”吗

 和他成为互补品

 为什么“三高女”嫁不出去

 你愿意为爱情付出多少

第七章 实现利润的最大化——管理经济学

 “众人拾柴火焰高”与“三个和尚没水喝”

 不要迁怒于下届——踢猫效应

 别让最差的拖后腿

 为什么职场新人受冷落

 破了一角的窗户会更加破

 为什么本田公司要“中途聘用”生力军

 “少数服从多数”的危险——阿罗不可能性定理

 省力又赚钱的模式——外包

 懒不是问题——懒蚂蚁效应

 别让臭肉害了满锅汤——酒与污水定律

 让它简单些、傻瓜些——奥卡姆剃刀

 会讲笑话的“垃圾桶”——南风法则

 国际标准IQ测试题

试读章节

钱为什么不值钱了?

33年前,四川成都汤阿婆省吃俭用攒下了400元钱,存进了银行。400元钱;在那个年代算得上是“巨款”,因为当时面粉0.185~0.22元/斤,猪肉0.85~1元/斤,中华香烟0.55元/盒,茅台酒8元/瓶……也就是说,当年这400元;钱可以买下1818斤面粉,400斤猪肉,727盒中华香烟或者50瓶茅台酒,还有一 套大房子。

如今汤阿婆把钱取出来了,连本带息仅仅只有835元整,按现在的物价仅仅可买420斤面粉,69斤猪肉,40盒中华香烟或者l瓶茅台酒,连一扇房门都买不起。

这下汤阿婆就弄不明白了,说:“我的钱明明多了,人民币也升值了,可为啥这钱却越来越不值钱了呢?”

其实,正是通货膨胀让我们的钱“贬值”了。通货膨胀,是指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因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导致货币贬值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地上涨现象,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

简单来说,就是一个商品以前只要1元钱,现在商品没有变,市场上的钱却增加了,所以,这个商品需要2元钱才能买到。比如,以前8元钱能买一斤猪肉,可是现在却需要15元。这样的话,原来的钱就不值钱了,我们手里的钱都缩水了。

通常,通货膨胀都是不知不觉发生的,当我们环视四周,看到绝大部分商品都涨价时,就可以断定发生了通货膨胀。当通货膨胀非常严重时,有再多钱也可能一物难求。比如,“二战”前德国的通货膨胀严重,一个妇人推着满满一手推车的钱去买食品,谁知一个盗贼趁她不留神,一下抢过手推车,迅速把一车的钱倒在地上,然后拼命地推着车跑了。这看似可笑,却是非常残酷的事实。

节俭已经不是美德了吗

王浩收入颇丰,家庭生活富足,唯一烦恼的是母亲与妻子在花钱问题上总有矛盾。王妈妈过于节俭,为了省电看电视从不开灯,理发都要走半个城找义务理发摊儿,过生曰从不到饭店,总说在家割斤肉下点面实惠,怎么劝都不听。而王太太呢?名牌包买了一个又一个,鞋子多到鞋柜放不下,双休日一定要到高级饭店搓一顿。对丈夫和婆婆的不赞同,她却振振有词道:“现在提倡消费,我这么敞是扩大内需。”

其实,这里面有一个经济学问题——节俭悖论。

节俭悖论最早是由经济学家凯恩斯提出的,指节俭对于个人来说可能是件好事,可以增加个人财富,但是如果整个国家的人都节俭,那么将会使每个人都变得很贫穷。据说,18世纪,《蜜蜂的寓言》一书里讲到一群蜜蜂为了追求豪华的生活,大肆挥霍,结果蜂群很快兴旺发达起来。后来,新蜂王崇尚节俭,蜜蜂们就放弃了奢华的生活,结果却导致整个蜂群的衰败。凯恩斯正是从故事中看到了刺激消费和增加总需求对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在我国,节俭一直是一种美德,我们坚信“省一分钱就是赚一分钱”。但是,这种古老的美德怎么会变成新时代的罪恶呢?

首先,在经济学中,一加一并不一定等于二。对一个人有利的事情,并不一定对全体有利,某些时候反而对全体有害。其次,在一个充分就业的状态下,我们越节俭,就越能积累资本。但在经济不景气的社会条件下,越是储蓄节俭,国民收入就会越少,经济越萧条。而增加消费、减少储蓄,会通过增加总需求而起国民收入增加,从而促进经济繁荣。

P2-4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18:1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