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东编著的这本《鸦片经济(以中国东南亚和印度为视域1602-1917)》以中国鸦片问题产生为切入点,以贸易联系为纽带,将近代印度、中国和东南亚的鸦片生产和消费看做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借鉴经济学一般原理,尤其是供给与需求的基本原理,分析生产与消费的相互影响与联系,进而从经济视角解释近代中国鸦片泛滥的原因所在。
连东编著的这本《鸦片经济(以中国东南亚和印度为视域1602-1917)》浓缩了上迄明成化年间,下至民国初年,涉及中、印及南洋11个国家的鸦片贸易历史。
《鸦片经济(以中国东南亚和印度为视域1602-1917)》最大亮点在于首次提出了“一个产地、两个市场的鸦片三角贸易格局”,并划分了这一格局演进的三个历史过程。此外还从价格因素及市场供求互动关系入手,探讨了中国鸦片问题的成因及泛滥过程;考察了印度的鸦片生产过程、生产体制、鸦片种植农的生活处境以及印度自身的鸦片消费等问题。
前 言/1
一 缘起/1
二 学术史中的鸦片经济/3
第一章 鸦片问题的肇始/17
一 罂粟与鸦片的传播/17
二 自给自足的印度鸦片/25
三 鸦片“三角贸易”的早期萌芽/35
第二章 初步形成时期的“三角贸易”(1602~1790年)/46
一 烟草与鸦片消费方法的改变/47
二 东南亚鸦片市场的形成/54
三 中国鸦片市场的初步拓展/59
四 孟加拉鸦片垄断体制的建立/65
五 鸦片“三角贸易”的初步形成/96
第三章 孟加拉鸦片与麻洼鸦片竞争时期的“三角贸易”(1790~1843年)/108
一 孟加拉鸦片垄断体制的转型/108
二 竞争中的英国鸦片政策/131
三 英国鸦片政策对“三角贸易”关系的影响/157
四 东南亚的鸦片销售模式/192
五 中国的鸦片销售模式/200
六 孟加拉鸦片与麻洼鸦片竞争的终结/214
第四章 印度鸦片与中国土产鸦片竞争时期的“三角贸易”(1842~1917年)/220
一 中英鸦片战争及战时的“三角贸易”/220
二 中国土产鸦片的兴起/227
三 中国土产鸦片兴起后的“三角贸易”格局/237
四 中国土产鸦片的“苦涩胜利”与“三角贸易”的终结/246
余 论/251
附录一 鸦片战争前后中国市场上的鸦片种类/264
附录二 东印度公司统治印度时期历任印度总督名单/269
附录三 度量衡/271
主要参考文献/273
后 记/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