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潘玉良画传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石楠
出版社 中国青年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石楠著的《潘玉良画传》是讲述著名女画家潘玉良生平的一本传记。在讲述的过程中,又着重讲述潘玉良的学习绘画的道路以及她所取得的绘画的杰出成就。潘玉良是一个传奇的女子,她的一生,是雏妓-小妾-女画家-女教授-世界著名女作家这样串成的道路。潘玉良的绘画,在题材和艺术上,都多有创新和开拓。本书还选用了潘玉良的彩墨画、素描、油画和雕塑作品共50余幅,并加入一些张她各个时期的照片以及自画像,以展示她一生的丰富波折的经历。

内容推荐

《潘玉良画传》是讲述著名女画家潘玉良生平的一本传记。在讲述的过程中,又着重讲述潘玉良的学习绘画的道路以及她所取得的绘画的杰出成就。潘玉良是一个传奇的女子,她的一生,是雏妓—小妾—女画家—女教授—世界著名女作家这样串成的道路。潘玉良的绘画,在题材和艺术上,都多有创新和开拓。“她具有深厚的情感和真纯的画艺……远立于偏重具体与抽象两派之间,她用中国书画的笔法来描绘万物,但不为中国传统书法所拘束,其对现代艺术的贡献已足够丰富了”(叶赛夫,法国巴黎东方美术馆馆长)。《潘玉良画传》还选用了潘玉良的彩墨画、素描、油画和雕塑作品共50余幅。并加入一些张她各个时期的照片。

目录

在巴黎,寻找潘玉良墓

第一章 命运良转

一、苦命孩子

二、卖入妓院

三、欲逃不能

四、酒楼初识

五、仗义营救

六、同心爱莲

七、美满姻缘

八、平等夫妻

第二章 上海美专学画

一、彩色的路

二、未琢璞玉

三、金榜落第

四、校长添名

五、浴室风波

第三章 八年海外学画

一、法国留学

二、艺术之旅

三、艺术丰收

第四章 回国任教

一、震动画坛

二、愤世之作

三、忧愁满肠

第五章 再涉重洋深造

一、再涉重洋

二、民族精魂

三、饥寒交迫

四、雪中送炭

五、艺术春天

六、他乡遇故

七、名满欧美

八、晴天霹雳

九、最大满足

第六章 魂归故里

一、病中思念

二、千缕情丝

三、回首往事

四、长眠异国

五、魂归故里

后记

附:潘玉良年表

试读章节

留学八年,潘玉良以优秀的成绩学成回国。船在吴淞口靠岸了,她正在拎起小提包,潘赞化就出现在舱门口,身后站着几个拿扁担、绳索的脚夫。在许多人面前,潘玉良尽力克制住自己的激动,没有扑进潘赞化的怀里,只是深情地打量着他,轻声地说了句:“你没变!”潘赞化一步跨进舱来,站在潘玉良的面前,也久久地注视着玉良,深情地说:“你瘦了!”他们就这样相视着,忘了身后还站着挑夫。挑夫站久了,有点不耐烦,又不敢催促,便用扁担头敲敲船板,潘赞化这才意识到该下船了,便说:“先把行礼挑下去。”他们很快经过了检查处,走出了码头。潘玉良眼尖,老远就发现了上海美专的老师王济远。她快步向王济远走去。他们的手紧紧握在一起。王济远端视着潘玉良,不无感慨地说:“你还是我过去的学生,穿着中国旗袍去,又穿着中国旗袍回。”

潘玉良兴奋得满脸绯红,她激动地抓住王济远的手臂说:“老师,劳您老远来接我,叫我如何担当得起?”

这时站在王济远身边的阿新插话说:“阿姨!阿爸、阿妈一听到你要回来的消息,真高兴,他们不能来接,派我当代表。”

潘玉良高兴地拍了拍他的肩膀,说:“哟!是阿新!长成大人了,差点认不出来了。”

不一会,潘玉良、阿新、潘赞化分别乘坐黄包车来到了她家。洪野拄着拐杖,洪师母扶着他站在门口。过去的老邻居,没有见过面的新邻居也挤在院子里,欢迎留洋归来的潘玉良。

潘玉良从旅行箱内拿出送给洪野的礼物:一件意大利绵羊皮背心。她记得洪野常常咳嗽,早就买好的。给洪师母的礼物是一双尖足胶皮鞋,她记得洪师母不论天晴下雨,早上都要上菜市场买菜,常常鞋子湿透。洪师母抱着礼物哭了起来,说:“玉良,不怕你笑话,我们这几年没工作了,阿新停学在做小工,我们现在能把饭吃饱都困难啦!”潘玉良安慰说:“老师,师母,天无绝人之路,请放心吧。我已回来了,刘海粟校长已给了我聘书,月薪四百元,我可以分一半给你们,阿新的学业不能停!”

“玉良!我的好……孩……子!”洪师母哭着扑向了潘玉良。

这天的晚餐,大家聚在潘赞化家里吃。女仆端上酒菜。王济远边饮酒,边兴致勃勃地说:“你回来的第一个任务,应该是办一个归国画展。”潘赞化建议最好不要展出裸体画。王济远哈哈大笑起来说:“潘先生,您支持玉良出洋学西画,还怕展出裸体画吗?一件新事物出现,都是伴随着异议和反对。现在需要的是更多的人为艺术呐喊啦!潘先生!”

上海美专的新学期开学了,潘玉良走上母校的讲台。

1928年9月8日,潘玉良第一次出席美专教务会议,会上通过了她起草的《西洋画实习教室规则》。她把西方画室的科学管理规则引进上海美专的教学之中。10月10日,她创办了艺苑绘画研究所。她一边上课,一边筹备她的画展,经过两个月准备,11月28日—12月2日,“潘玉良女士留欧回国纪念绘画展览会”在上海市西藏中路宁波同乡会四楼开幕。画展由蔡元培、张继、易培基和柏文蔚四人联名主持,蔡元培等在该日《申报》上发表《为潘玉良女士举行画展启》,将她郑重地推荐给国内同行:

西画专家潘玉良女士,游欧八载,专攻绘画,昔由巴黎国立美专毕业,即转入意大利罗马美术学院,本年以最优等毕业,曾得意政府奖状,且数将女士作品选入该国国家展览会,并由意教育部特赠奖金五千利尔,实为我国女画家获得国际上荣誉之第一人也。今夏归国,随带海外作品凡八十余件,经同仁等敦劝,举行留欧回国绘画公开展览会。兹定于十一月廿八至十二月二日为会期,会场在西藏路宁波同乡会,届时务请各界莅临,以广见闻,而重文艺,毋任欣幸。P85-88

序言

在巴黎,寻找潘玉良墓

找寻潘玉良墓地,给她送上一束鲜花,是我到巴黎要了的心愿之一。为之,行前我专程拜访了曾经去潘玉良墓地凭吊过的著名油画家鲍加先生,了解到她葬在巴黎的蒙帕那斯公墓。但忽略问墓地的区位。使我的寻找多花了很多时间。

1998年12月,我获得了法国政府35天的采访签证。到巴黎后。我把这个愿望对在巴黎研究绘画的中国美术学院的冯罗铮教授说了。她说她也想去,我们约好12月27日同往。

我拥有两张潘玉良墓地照片。一张是写《张玉良传》①前采访潘赞化家人时,他儿媳提供的。那是用黑色大理石雕制的扁方形墓碑,光洁照人。碑上镶有她白色大理石的浮雕头像,像下并排刻有五枚奖章,中间刻着竖排隶书“潘玉良艺术家之墓”和她的生卒年。前有同样石料的墓床,墓床上供有鲜花。另一张是《张玉良传》正热的1983年。今已故去的香港大导演李瀚祥从巴黎拍来送给我的。这张墓地照片与前一张有所不同。在墓碑中间“潘玉良艺术家”的左边,又添刻上了竖排的一行楷书“王守义之墓”,在潘玉良生卒年之下,用法文添刻了“王守义之墓”和他的生卒年份。李先生在信中告诉我,潘玉良晚年和王守义生活在一起,王守义死后与潘玉良合葬一墓。

李瀚祥提供的情况在我到巴黎后的采访中得到了验证。这和我在《张玉良传》中写的有所出入。我把王守义写成了潘玉良的学生,也学美术的,小她十岁。实则是他长她一岁。不是学美术的,也非她的学生。1919年,他赴法勤工俭学,在巴黎和邓小平、何长工、周恩来一起学习过,和聂荣臻是同班同学。他很能吃苦耐劳,在巴黎开了家饭馆,生意不错。他又为人诚恳,乐于助人,在华人中威望很高,很长时间担任旅法华人俱乐部副主席。他关心同胞,不管哪个遇到困难,都倾力相助,帮助过很多旅法艺术家。张大千首次去巴黎,受到他热情接待,他为张大千举办画展到处奔波。著名油画家常玉煤气中毒而亡,因没家小,王守义为他买地安葬。纳粹占领巴黎期间,潘玉良卖不出画,生活陷入困境,他解囊相助。她的画室遭暴风雨袭击,窗毁房摧,他为她张罗修复,并多次帮助她举办画展。在患难中,他们成了相依相伴的知己。她去世,他悲痛万分,以10万法郎重金,在蒙帕那斯公墓租了为期100年的一块墓地,又为其举办了隆重的葬礼。潘玉良去世第二年,他带着她临终重托,把她的一张自画像和她一直珍藏、嵌有潘玉良和潘赞化照片的鸡心项链带回祖国,亲手交给了潘赞化的后人。

这些情况,我在写《张玉良传》时都没法了解得到,甚至连有没有王守义这个人也没有充分的把握。我把他写进潘玉良的生活,唯一的线索是潘玉良的雕塑作品中有座王守义头像和一张葬礼上的照片。那照片上有位手持一支康乃馨的悲痛老人,问其姓名,只说姓王,从而我推测他和潘玉良的关系不一般。他到底为谁,我无从得知,我为之绞尽脑汁。分析她雕塑的人物头像,都是赫赫名人,唯有王守义名不见经传,我由此推断出,王守义就是在潘玉良墓前手持鲜花悲痛欲绝的那个老人。这个人物的产生完全出自我捕风捉影的推断。我虽然推想出他们的关系不一般,但我不敢明写他们同居。除了传统意识对我的影响外,还因为这仅仅是出自推断。

当我从一些华侨老人口中了解到这些时,我就急切地想要去他们的墓地,除了要表示我的歉意外,就想告诉他们,如果有机会,我将捡回遗落的笔墨,还他们真实的感情生活,让王守义华人领袖形象更为丰满一些。

一夜雨声淅沥,天亮方住。我一早就起来了,上花市买了束鲜花,早早就赶到和冯教授相约的地点。我们到达蒙帕那斯公墓时,太阳刚升起,公墓守门人给我们两份说明书,我们看不太懂,便向他询问潘玉良墓区位,他又听不懂我们的话,我们只好采取拉网方式,分头一个区一个区地去搜寻。

公墓很大,一个多小时才搜索完西片墓区,没有找到。冯教授产生了疑惑,问我她是否真的葬在这里。得到我肯定的答复后,她毅然表示,只要在,就能找到。我们开始搜寻东片墓区,找了两个钟头,眼睛都看花了,整个公墓快找完了,仍然不见潘墓。我也发急了。这时冯教授在七区喊我:“石楠,找到了。”

我飞跑过去,果然是我在李瀚祥送的那张照片上见到的墓地。碑上的奖章雕刻得很精致,油彩依然鲜艳,只是她的浮雕像不见了:平滑如镜的墓床上没有鲜花、蔬果的供奉,只有被盗去雕像后的墓碑孤零的倒影。我静静地立在他们墓前,一缕哀伤竟从心底涌起。我虔诚地把鲜花供奉在墓床上,不由想起了潘玉良跌宕的人生和渗血的足迹。倏问,墓碑在我模糊的泪光中幻化成大海上一叶漂泊浮动的风帆。墓园静得叫人心悸,几声鸦叫,碜人心脾。我骂了声:可恶的不祥之鸟!冯教授却说,在法国,听到鸦叫是瑞祥之兆,说不定这乌鸦是他们灵魂的幻化,来向我们表示欢迎和祝福呢。

也许吧!我应着。为了我们三个半小时的寻访和我们虔诚的心。

石楠

后记

《潘玉良画传》让我终于了却了一个心愿,捡回了《画魂——潘玉良传》中遗落的笔墨。在这部书中,我详实地记述了潘玉良为了深爱的艺术。为了争得做个普通人的权利和人格的尊严,不屈不挠地与苦难较量的一生,还原了潘玉良和王守义的真实情感和真实生活。

《画魂——潘玉良传》是我的处女作,面世距今已三十年。那时我在图书馆古籍部工作,从一位常来看书的老先生那里知道7潘玉良的故事。我的心被她这样一个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妇女,经过自己的奋斗,成为中国最高学府的教授、中国数一数二的女画家的人生足迹撞击得昼夜不安。我的眼前幻化出她艰难前行的背影。她的身后是串长长的渗血足迹。那些带血的足迹,让我激动不已,遂决定为她立传。可自潘玉良1937年二次出国后,国人早已遗忘了她,除了从与她没谋过面的潘赞化儿媳彭德秀女士那里了解的她的一点情况外,我无处寻觅到她的资料。我只得以小说的表现手法来还原她的生活和她顽强的求索精神。我写她,只是为了要说,只有追求,才有获取,追求可以改变命运。在学业上、事业上,基础薄不足怨,只要有崇高的理想、执著的追求,刻苦进取,就能得到自己想要得到的东西。这东西就是人生的价值!因为无处能采访到更多的资料,只能虚构了一些细节和情节,但她的人生经历是绝对真实的。我对她更多的了解,是小说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强烈影响之后,她过去的熟人、学生、同行们读了这本书后纷纷发表的意见,给我写信提供的他们所了解的她的情况。特别是13年前,我去巴黎采访旅法油画家杨光素,在曾担任过旅法华侨俱乐部副秘书长杨荣贵先生的帮助和支持下,我了解到潘玉良和王守义更多的真实生活,以及他们最后时日的诸多细节,杨先生不但参加过潘玉良的葬礼,他还亲自参与过王守义后事的处理。我将近三十年中新搜集和掌握的新资料,通过去伪存真的研究过滤处理,还原了她的艺术人生和感情生活。这得首先感谢中国青年出版社,给了我一个这样的机会。

在这部《潘玉良画传》中,除了有时她作品的鉴赏和背后的故事的记述外,还编撰了较为完整的年表、作品创作年代。在编撰年表的过程中,我参考了徐永升先生和董松先生的研究成果,在这里我向他们表示真诚的谢意。我还要向远在巴黎的杨荣贵先生和所有给我写信提供潘玉良资料的读者和艺术家们表示我真诚的感激,是他们让我更多地了解到一个真实的潘玉良。在这里,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书评(媒体评论)

张大千(现代画家、国画大师)

宋人最重写生,体会物情物理,传神写照,栩栩如生。元明以来,但从纸上计生活者以每况逾下,有清三百年更无进者。今观玉良大家写其所豢猫,温婉如生,用笔用墨的为国画正派,尤为佩也。

徐悲鸿(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

夫穷奇履险,以探询造物之至美,乃三百年来作画之士大夫所为不能者也——士大夫无得,而得于巾帼英雄潘玉良夫人。

刘海粟(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

潘玉良的作品,内容健康,技法娴熟,笔力道劲,而不失灵动之气,无女画家纤柔的缺陷,在同辈西画家中是第一流的人物。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17:5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