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现代社会所要求的人才类型也是素质型人才,所以素质教育的首要目的就是通过各种科学的教育途径提高民族素质。这是一项长远的发展要求。为了使青少年增加知识含量,提高青少年动脑思维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编者潘秀英精心编撰了《学习楷书指南(素质教育应用)》。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学习楷书指南(素质教育应用)/大课间实践技能培训 |
分类 | 文学艺术-艺术-书法篆刻 |
作者 | 潘秀英 |
出版社 | 安徽美术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现代社会所要求的人才类型也是素质型人才,所以素质教育的首要目的就是通过各种科学的教育途径提高民族素质。这是一项长远的发展要求。为了使青少年增加知识含量,提高青少年动脑思维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编者潘秀英精心编撰了《学习楷书指南(素质教育应用)》。 内容推荐 《学习楷书指南(素质教育应用)》(编者潘秀英)是“大课间实践技能培训”系列之一。 《学习楷书指南(素质教育应用)》收录了应用学习楷书基本知识;正确的执笔方法很重要;正确的楷书书写站姿;楷书基本技法讲解;硬笔楷书的书写特征;楷书是各种书法字体中的楷模等内容。 目录 第一章 楷书学习从选帖开始 第一节 初学者如何临帖 第二节 楷书的典范《多宝塔碑》 第三节 《多宝塔碑》原文 第二章 学习楷书临帖要旨 第三章 应用学习楷书基本知识 第一节 楷书的由来 一、什么是楷书 二、楷书的相关常识 第二节 楷书的诞生 第三节 楷书发展简史 第四章 楷书技法学习指南 第一节 正确的执笔方法很重要 一、教你如何执笔 二、几种常规执笔方法 三、高低适宜,松紧适度 四、运指、运腕与运肘 第二节 楷书书写的正确姿势 一、正确的楷书书写坐姿 二、正确的楷书书写站姿 第三节 楷书如何运笔 一、什么是笔法 二、什么是中锋运笔 三、什么是偏锋运笔 四、什么是侧锋运笔 第四节 了解笔法的各种术语 第五节 楷书基本技法讲解 一、横的写法 二、竖的写法 三、撇的写法 四、捺的写法 五、点的写法 六、钩的写法 七、挑的写法 八、折的写法 第六节 楷书如何谋篇布局 一、谋篇布局要点之一——参差 二、谋篇布局要点之二——匀称 三、谋篇布局要点之三——平正 四、谋篇布局要点之四——飞动 第七节 硬笔楷书的书写特征 一、讲究用笔 二、笔画分明 三、结构方整 四、钢笔楷书笔画书写要领 五、如何书写硬笔楷书笔画 第八节 粉笔楷书的写法 一、粉笔的选择 二、粉笔书写姿势 三、粉笔字的书写技巧 第五章 名家论楷书 第一节 楷书是各种书法字体中的楷模 第二节 楷书的声韵 第三节 楷书笔法精解 第四节 小楷的论述 第五节 楷书流派简论 第六章 楷书名家风范 第一节 钟繇 第二节 王羲之 第三节 王献之 第四节 郑道昭 第五节 智永 第六节 欧阳询 第七节 虞世南 第八节 褚遂良 第九节 薛稷 第十节 徐浩 第十一节 颜真卿 第十二节 柳公权 第十三节 苏轼 第十四节 黄庭坚 第十五节 米芾 第十六节 宋徽宗赵佶 第十七节 赵孟頫 第十八节 刘墉 第十九节 何绍基 第二十节 赵之谦 第七章 楷书名作欣赏指南 第一节 楷书欣赏的基本常识 一、书法欣赏需要反复地观赏玩味 二、书法欣赏的能动性 三、书法欣赏带有主观色彩 第二节 楷书美学思考 一、点画的线条美 二、结构的造型美 三、章法的整体美 四、全幅的风格美 第三节 楷书摹崖欣赏 一、经石峪《金刚经》 二、颜真卿《大唐中兴颂》 三、《宣示表》 四、《洛神赋十三行》 五、《九成宫醴泉铭碑》 六、《勤礼碑》 七、《瘗鹤铭》 第八章 楷书书写工具拾零 第一节 书写工具——笔墨纸砚 第二节 笔的基本常识 一、软笔的分类 二、选择合适的毛笔 三、珍惜毛笔 第三节 楷书用墨基本常识 一、墨的足迹 二、墨的分类 三、墨的选择方法 四、如何使用墨 第四节 楷书用纸的基本常识 一、书法用纸简史 二、楷书用纸的分类 三、纸的使用方法 第五节 砚台的基本常识 一、砚台的分类 二、正确选用砚台 三、正确使用砚台 第六节 文房四宝相互搭配的原则 第九章 书法收藏 第一节 书画作品收藏的原则 第二节 书画鉴定知识 第三节 书画作品收藏中的行话 一、拍卖、文物市场的行话术语 二、书画的每个部位的名称术语 第四节 书画保存的注意事项 一、书法作品保存时的注意事项 二、污渍处理方法 试读章节 有人说:“书法不就是学习写字吗,找本字帖学着写不就行吗?”其实不然,书法的学习是非常严谨和严肃的,必须根据初学者的自身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最合适的字帖,认真临帖,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才能取得进步。 选择大于努力。初看这样的话似乎并不正确,但是仔细想想,选择适合自己的道路去走至关重要。选择错误,做多少努力都不能达到最佳效果。学习书法也是一样,要根据自己的喜好特点和基础水平来选择临摹的帖子。学习楷书,一定要从临帖开始,千万不要像不会走路的孩子学跑步那样,这是从古至今学习书法的人都必须牢记和遵循的法则。一开始不去努力学习古人成功的笔法结构,而盲目地寻找捷径是不可行的。 初学者临什么帖好呢?人手一定要选字形比较大、点画比较清晰而有法度的楷书碑帖,可以先学唐碑或魏碑。柳公权的《玄秘塔》、颜真卿的《多宝塔》、欧阳询的《九成宫》这些大名鼎鼎的唐代碑刻是初学者很好的选择。 唐碑的优点是法度森严,点画精到,结构端庄,而印刷出来的宋拓本,字口清晰,锋颖毕现,神完气足,初学者尽可选用。 楷书碑帖中,还可以先选学清新刚健、结构奇逸、个性鲜明的魏碑。《张猛龙碑》是魏碑中的精品,但因只有明朝拓本,残缺和风化的字较多,所以并不适合初学者练习。对于初学者来说,北魏墓志是很好的学习典范,而且因为墓志一千多年来一直埋在土里,保存大都完整,字口清晰,可以取法。另外还有北魏造像,质朴浑厚,如果学习者感觉很对口味,也可以临写。但这需要有老师指点,而不能只写点画的外壳。《等慈寺碑》是初唐人所写,兼有魏碑与唐碑笔法,结体极有法度,亦可以做人手的范本。 写碑刻总不如写墨迹,流传到日本的《智永真草千字文》确是楷书从魏晋到隋唐的一大枢纽。文物出版社、上海书画出版社都有影印本。因为字比较小,初学者可用复印机放大后临摹。 写好楷书,很多名家都是从“摹帖”和“临帖”开始的,“摹帖”和“临帖”也有另一种青少年熟悉的称呼,就是“临摹”,而所谓的“临摹”用通俗的话解释就是“照着写”。这一过程也是初学书法的人练好书法的必经道路。虽然说是“临摹”,但细致划分的话,两者之间是有区别的。 先说“摹帖”。“摹帖”是在字帖上覆盖透明的薄纸,然后按照薄纸下面的底样描写下来。下面几种是描写的方法: 双钩是用细线将字的轮廓钩画出来,通过钩画这一过程了解这个字的用笔和结体,然后根据用笔的特点来填墨,这种做法也被叫做“双钩廓填”。一个好的双钩廓填与原作品是最为接近的。我们现在看到的王羲之墨迹,就是唐代采用这种“双钩”的方法流传下来的。 单钩是沿着笔画中间画一条单线,然后沿着单线运笔将要写的字写出。这种方法能让人对字体结构掌握的更加准确。 满摹。这种方法是将透明纸覆盖于帖上,然后直接运笔,一次描成。这种方法能锻炼用笔和掌握字体的结构。 在众多的字帖中,有一种字帖是红色的,练习者用一种印作为红色的字帖,用笔把醒墨描为红色,叫做“描红模”,这样也能达到同样的目的,还能避免看不清底样的缺点。如果买不到红模,可以用复印的方法代替。摹写的一个好办法叫做“速写台”,他们将一块玻璃嵌在桌子面上,下面装上一个电灯,摹写的时候将要复印的字帖放在玻璃上面,然后再用写了字的纸覆盖上,开灯照亮,字形就可以清楚地显现出来,这样就可以进行临摹了,这种方法,不仅方便,而且没有弄脏字帖的顾虑。 “临帖”的方法是把字帖放在一边,看着字帖上面的字,直接在纸上写出来,所以临帖和摹帖比起来更为先进。临帖的方法有下面几种: (一)对记。对记主要是将字帖放在一旁,按照上面的用笔和结构写。孙过庭《书谱》上说“拟之者责似”,意思就是越像越好,这就是对临摹的基本要求,临帖的时候不能看一笔写上一笔,那样很容易支离破碎不连贯,而是要看一个字写一个字,写完之后再加以对照,有什么不像的地方就写上一次,如果还是不像,就再写,直到写得很像为止。这样一来,是比一个字只写上一次的印象更加深刻,收效也很大。一个字一个字的写得正确了之后,就可以一起看两个字、三个字甚至一行字,之后写得速度会越来越快,越来越好。 (二)背临。也就是默写,等到一行行的临写比较熟悉了之后,就可以不用看字帖,全部凭靠自己的记忆背写下来了,写完之后进行对照,也就和对临的一样,进行反复的修正。 (三)意临。对临和背临的目的在于继承,也就是我们常常说的“先与古人合”。而意临就是把所要临的帖子加上自己的意思,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发挥创造,让古人书迹为我所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后与古人离”。我们把苏东坡临王羲之的《讲堂帖》、米芾临王羲之的《元日帖》、王铎临王羲之的《远嘉兴贴》和王羲之的原作之间进行对照,可以清楚地看出他们是如何通过意临加以发挥的。同时它也告诉我们,意临决不是随心所欲信笔发挥,没有一定的功力和成熟的构思是办不到的。P2-4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