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历史与看客(精)/知识分子丛书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张鸣
出版社 重庆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历史与看客(精)》写出最火的大学教授张鸣,道尽历史坏脾气。

最热的知识分子心肠,深挖国人劣根性。

皇帝、太后、丞相、军官、诗人、伶人、俘虏……笔笔勾勒冷漠看客;体制、法律、道德、把戏、交易、排场、奴性……篇篇道尽学者良心。书中的文章类似于项庄舞剑,其意不在小故事,而在于通过小故事来说明一个道理。于是乎,谈笑间,小到为人处世,大到治国为吏,读者均受启迪。

内容推荐

《历史与看客(精)》是张鸣教授的历史随笔集。《历史与看客(精)》涉及了中国不同年代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作者视角另类,笔调生动,勾勒出历史中形形色色的大小人物和不为人知的奇闻轶事,剖析历史深处所隐藏的秘密和真相。“历史与看客”,有历史八卦,有历史揭秘,有历史翻案,有史事反证,还有对世态民生、草根阶层、农村问题的关注。张鸣教授始终不脱离历史学家的本色,在这本《历史与看客》中,他游刃有余地行走于历史与现实之间。书中的文章类似于项庄舞剑,其意不在小故事,而在于通过小故事来说明一个道理。于是乎,谈笑间,小到为人处世,大到治国为吏,读者均受启迪。

目录

知识分子丛书总序

历史·人物

世纪末的看客

别把诗人的话当真

偏不说自己是俘虏

簧声戏影里的西太后

两个糊涂丞相的故事

老外喜欢的梅郎

林则徐的澳门之行

吃猪肉看猪跑

从将军到村长

有关名人和辫子的故事

诗人加能吏的仕途悲剧

名士与老妈子之间不得不说的事

历史·故事

鸡犬升天之后

借口的故事

乾隆的威仪与英国人的半跪

沐猴而冠的衍生故事

脆弱的人,难免神经过敏

吃溺与排场

有为政府的代价

地震、态度

天子也得以食为天

钱柳遗事的话外音

进化论PK帝王权威

“五四”传统与军阀余荫

古人的选美大赛

当上之所好具有正面价值的时候

神仙与皇帝

豆腐跟革命的一点不寻常的关系

末世贵胄的货与色

八国联军与妓女以及“女人救国论”

土匪绑票的特别赎金

古代的钓鱼执法

历史·回音

“义和团药方”为何再现江湖

做皇帝的故事

财富,模糊的边界

农民式的权力制约方案

艺人的立场

民意何如官意

神不迷人官自迷

速成病及其经济

私塾消失背后的黑洞

当众人都跪的时候

拜金女与耀富男的搭配说明了什么?

为什么总是好人倒霉?

贵族与农民

被权力毒化的日常生活

言官逸事

清末新政,改革的危局

被格式化的“大商人”

军国与民国的两套逻辑

乡绅与精英

试读章节

叶名琛在历史上已经被定位为带有强烈贬义的“怪人”。洋人打上门来,只管关起门来扶乩请神,在僚属面前,装得什么事都没有,学谢安以示“镇定”。可惜,等不来“小儿辈破贼”,等来的却是鬼子进村,洋人打破了大门,把他抓了去。当时人就说他“不死,不降,不走;不战,不和,不守。古之所无,今之罕有”。

然而,换了我们,如果处在叶名琛的地位,又能怎么样呢?战,没有本钱;和,没有授权;守,自然是守不住。走(逃)的话,清朝法度,地方官守土有责,如果弃城而走,日后是要掉脑袋的。一介县令尚且不能逃,何况堂堂的两广总督?走尚不可,降就更不行了,自己丢人不说,家族的脸面都没了,多少年多少辈抬不起头来。当然,死是可以的,只是一来,洋人的炮弹没长眼睛打到总督大人,二来叶名琛自许名臣,有“疆臣抱负”,要为朝廷分忧,国家外患未了,不能死。

再说,如果说叶名琛表现不好,那么当时有谁表现好呢?广东巡抚柏贵,在洋人据城之后,依然开衙视事,按洋人的旨意行事。僧格林沁倒是战了,冒充土匪攻击人家使团在先,在八里桥摆好队伍跟洋枪洋炮对阵在后,换来的,不过是自家士兵的屠戮和京师的沦陷。

广州城破之后,叶名琛做了俘虏。洋人还算“文明”,没有给我们的总督大人五花大绑,上铐戴镣,甚至连碰都没碰他,还让他带上日用品,甚至食用的粮食并若干仆人,因为叶大人既不打算吃洋人的饭,也不打算用洋人的东西,当然更不用说使唤印度人了。就这样,叶名琛被带到了船上,一路漂泊,到了印度的加尔各答。在那里,叶被关在一栋小楼里,每天写字作画,以海上苏武自许。据说,他的钤有“海上苏武”印章的字画,大半都送给了洋人(这成为日后国人鄙夷他的一个重要理由),是否真确,不好说,可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他老人家只吃自己带去的粮食,一年后粮食吃光了,他便不食而死。这时候中国和英法联军的战事尚未结束,国内的反叛遍地烽火,朝廷上下焦头烂额,自然没人想起这位海上的苏武。按说,死在加尔各答的叶名琛,如果非要类比哪个古人的话,往好一点说,倒更像不食周粟的伯夷叔齐,因为他真的不食“洋”粟死掉了。虽然同在异域,苏武是汉朝的使节,被扣押在匈奴,放了十九年的羊,叶名琛是清朝的疆臣,城破做了俘虏,两人的境遇好像根本挨不上。不过,仔细想想,叶的自许也不无道理。按清朝的制度,虽然总督实际上是疆臣,但名义上却是上面派下来的中央官员,而两广总督,一向是负有跟洋人打交道办交涉的使命的,在鸦片战争之后,这种职责更是明确,所以,叶也可以说是具有使臣的身份。作为使臣办交涉而交涉不明白,进而被野蛮的洋鬼子扣押,所以,他当然是苏武,为了不辱使命,打定主意不食洋粟,可是加尔各答没有羊可牧,带来的米又不够多,只好不食而死了。

叶名琛的“怪”,事实上是两个文化差异巨大的世界碰撞之初很容易产生的现象。当时的中国人,实在不知道该怎样跟洋人打交道, “刚亦不吐,柔亦不茹”,人家软硬不吃。打又打不过,谈吧,又不是一种话语体系,自己很是放不下天朝上国的架子,心里总是拿洋人当本该给自家进贡的蛮夷。就是在叶名琛被俘的同一场战争中,英法联军派出的使者同样被文明的大清扣了,关在天牢里,罪名一项居然写的是“叛逆”,分明是人家都兵临城下了,还拿人家当自己的属国。当时的皇帝和满朝文武,其实没有一个比叶名琛更明白,更有章法。从这个意义上说,真正可笑的算不上不战不和不守,后来又以海上苏武自居的叶名琛,而是那个咸丰皇帝和那个看起来十分强悍的蒙古亲王僧格林沁。叶名琛之所以看起来可笑,仅仅是因为他的处境。他不幸的是一个特别有抱负的旧式士大夫(科门高第,翰林出身),却撞上了新时代的门槛,他绝非贪生怕死之徒,但却遭际了比死还屈辱千百倍的难堪,换来了百多年的笑骂(早知如此,还不如城破时一刀抹了脖子,这个胆子,我想叶名琛是有的)。虽然算是清朝大员中第一个坐过洋船的人,又在洋人的地盘上生活了一年有余,但是他到死也没有明白他的对手是些什么人,只有按照古书上的古人模样行事,学伯夷叔齐,自许苏武,即使是把字画给洋人,其实也算不得失节,因为那毕竟是洋人自己来讨的:在洋人看来是好奇,在叶名琛则是教化——让这些蛮夷见识点中华文化。

我没有为叶名琛翻案的意思,作为历史人物,叶名琛其实无案可翻,他做的事情,没有被历史给添加过什么,有过多少污蔑不实之词。只是,在那个时代,他没有做错什么,他的被人笑骂,除了他自我的不甘平庸之外,仅仅是由于暴露了在那个文化碰撞的时刻,因为隔膜所致的可笑,这种可笑,任何一个民族都在所难免,只要你赶上了那种时刻。P1-4

序言

在“乱书渐欲迷人眼”的当下,我们出版人最大的期待就是读者能够向理性阅读回归——同时我们深知,出版人有义务引领这种回归。基于此,我们策划出版了这套李银河老师主编的《知识分子丛书》。该丛书的作者们是活跃在当代中国知识界、思想界的著名知识分子,他们各自精选十余万字超出自己专业领域之外的,关注社会、关注思想、关注人生的优秀作品奉献给读者朋友。这些学者的研究领域不同,作品风格各异,有散文、有随笔、有杂文、有回忆录,或向读者传递他们的知识,或向读者展示他们的思想,或向读者讲述他们的生命体悟,从不同的方面给我们启迪。当然,这些文字是作者们对自己生命历程和精神历程的私人记录,其中的观点只是一家之言,并不“代表”谁,对读者而言亦是见仁见智之事。

让图书成为人的精神家园和智慧源泉,让高品质的阅读成为人的精神享受与生活方式,这是我们一贯的出版主张。我们相信这套书是奉献给读者的精神盛宴;希望籍由这套书,让知识分子阶层的阅读成为一种风气,让这种阅读提升我们的人文素养与精神境界。

李银河老师为组织、选编本丛书多方奔走,耗费心力甚巨,在此谨致敬意;王水博士、郑红霞老师为本丛书的策划、选编做了大量具体而细致的工作,至为感谢!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3 14:1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