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人往事并不如烟》作者狸美美,翻看全书,有一种与年龄不甚相称的成熟与老到。她的文章既有“意义”,又有“意思”。所谓有意义,是说她所涉猎的题材不论大小,均有益于世道人心,都能从一个特定的角度启人心智、发人深省;所谓有意思,是说她的文字背后,能见出一番匠心独运,能看出精妙构思的内在努力。她的表述是简洁而单纯的,语言不无诙谐幽默。有些观点以斩钉截铁的口吻说出,有些看法以商量和设问的口气表达。行文舒缓有致、张弛从容,既有年轻人特有的朝气,也不无老记者的老辣和从容。这样的文章让人会心一笑之余,总能受到某种启迪。
《网人往事并不如烟》是近几年中国社会各种热点,焦点的集大成者,又可谓是最鲜活的“网络史记”。作者狸美美是资深香港媒体人,又是个地地道道的北京“土著”,视角独特,行文精当,虽是专栏小事,她却写得大气、幽默。更难得的是,作者浸淫纸媒与电媒多年,既有一位“主流媒体”的操守,又有一个“网络高手”的通达,能把这二者结合起来的作者不多。能第一次结集其文在内地出版,亦实可谓是一件幸事、好事。这是一本可遇而不可求的书!
《网人往事并不如烟》作者狸美美。
卖萌请适度
事实再一次证明,什么事情都有个度,度这边,一片大好;度那边,惨不忍睹。
“你骗人!你骗人!你骗人!才不是因为尔康不是你的菜呢!因为伦家尔康是真真正正地喜欢五阿哥的呀!那日你故意与我独处,却言尔康之爱……”、“伞伞,你应该懂的,尔康不是我的菜……”暂且收拢您受惊的小心脏,请您告诉我,以上对话应该出自哪里?某“脑残非主流”(网络流行语,指言行出位的年轻人)的QQ?错,这是成都武侯区跳伞塔派出所官方微博与另一微博的对话。天雷滚滚啊。
犹记得一年多前,上海徐汇警方官方微博在本就不是很多的政务微博中,第一次尝试着抛弃生硬的“官语体”,改用当时大热的“淘宝体”推出一档“最萌通缉令”,让所有网民为之惊喜兴奋;一年之后,中国政务微博认证账号已接近8万个,这是一年前的4倍,两年前的11倍。数量激增本就让官微不再稀罕,而最要命的是,在这些井喷的政务微博中,网民们逐渐发现,原本应该代表着“官方意见”的它们,越来越没个官样,有时甚至连个人样都没有。究其原因八个字:不干正事,只会卖萌。
如果说当年的最萌通缉令让网友眼前一亮,那现在各个政务微博的卖萌招数往往是让网民心中一惊。淘宝体、咆哮体、凡客体,再到最新最流行的元芳体,所有体例如今都能在各种政务微博中看见,不少官微管理员更相当“亲民”,一会儿转个帖,一会儿跟粉丝聊几句,更有甚者如“伞伞”般在官微上打情骂俏、掀口水战、或者干脆讨论中午吃什么……如果说,当危机到来时,这些政务微博能第一时间做出反应,迅速发布权威信息,迅速表明政府立场和态度,那它平时卖点儿萌也无所谓,不仅无所谓,反而更可爱,就算卖萌过头,大家也一定能忍——关键时刻没掉链子就行了。可问题在于,目前太多的政务微博都停留在“只会平日卖萌,一遇危机就失声”的状态,让人不得不有所怨气。就像学者邹建华总结的:“政务微博最大的价值,就是在第一时间介入突发事件以引导舆论和公众情绪,与小道消息和谣言赛跑。不论你政务微博的民生服务做得多好,不论你平时多么降低身段说话,网络语言用得多好,多有人气,只要面对突发事件时沉默失语,政务微博的公信力和影响力就丧失殆尽。”
有数据称,政务微博明年将继续井喷到20万至30万个,面对如此庞大而新兴的一个群体,有关部门实在应该抓紧备战,除了探索落实政务微博的真正职能外,至少还该出台个“政务微博发帖审核制度与编辑行为规范”吧,让萌卖得别那么随便,才能让偶尔卖出去的葫含金量高。
2012年11月
淘时代
前几天看到一条有趣的新闻,说某男相亲时觉得对面的姑娘哪里都好,正暗自窃喜之时,却得知姑娘的淘宝ID已是“皇冠”级(淘宝网用户的的级别根据购买经验多寡,由低往高依次显示为“桃心”、“钻石”、“皇冠”等),马上打消所有念头,理由是“对方看来经常购物,自己肯定配不上她”。某男的这段经历,经微博传播后确实得到了不少屌丝(网络潮语,意为草根)男士的认同,但更多的吐槽之声则指某男不仅武断而且落伍,完全没有跟上如今的“淘时代”。
在某男的段子之外,这几天还有另一则新闻,说广东清远的一位幸运儿在“双11网购节”中成为当日支付宝(内地著名的第三方网络支付平台)的第1亿名用户,从而赢得支付宝给出的20万元奖金。而这个奖项,据说是支付宝在当日交易量达8千万笔时的“临时起兴”,而在该项有奖活动公布后,马上又有阿里巴巴旗下的网店及支付宝移动平台分别“加码”20万。换句话说,这位第1亿名幸运儿有可能一举拿到60万元奖金。“说给就给的60万奖金”加上“单日交易量超过1亿笔”,仅这两组数字,应该就已经让没跟上以淘宝为代表的网购时代的某男们所不理解了。P213-215
成长
三年前,受友人之邀,开始在《香港文汇报》上每周撰写一个固定的栏目《网人网事》。友人当时的想法是,互联网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因互联网而起的热点正越来越多,且越来越“有意思”;对于一份传统报纸,他们需要补充一些新兴的、时髦的、鲜活的、“有意思”的网络热点小文章。
于是,平日里相对“擅长上网”的我,接下了这个活儿;而友人口中再三出现的“有意思”,成为了我选材的一个主要标准。
不过令我没想到的是,中国互联网的这个“有意思”,在三年的时间里竟然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先是“挺有意思”,然后是“有点意思”,到了现在,已经是“大有意思”了。
为了这本书的出版,我又重新整理了近三年来的文章。一路看下来,看到了两个成长:
一个是我个人的。每周紧跟时事、大量阅读、挑选素材、组织语言、提炼观点的结果,就是三年的时间里我收获了三件礼物:写得相对更好,看得相对更远,想得相对更深。这不关聪颖愚笨,这是日子有功。
另一个,则是这个社会的成长,更确切点说,应该是网络民意的成长。
百余篇小文,贯穿了2009年8月到2012年8月整整三年的时间。如果按时间顺序看,会很轻易地发现,网络民意正在呈现一个由表面到纵深、从偶发到频繁的特点。在“早些年间”,网络上的“热点”多为“搞笑的、单纯的个人行为”,比如“犀利哥”、“凤姐”这样的网络红人,比如“囧”啊“雷”啊“杯具”啊这样的网络潮语,比如“你妈喊你回家吃饭”、“春哥纯爷们”这样的恶搞事件,这些,基本可以算是“挺有意思”;随着时间推移,像“‘人肉时代’的‘删贴公司’”、“手表会泄密”、“官不聊生:《领导出镜须知》,’这种稍带讽刺、暗含锋芒的社会事件开始成为网民关注议论的热点主流,且网民的意见成为会影响事态发展的因素,这时,“网人网事”已演变成“有点意思”;2011年7月前后的郭美美事件和温州动车事件可以算是一个重要标志,在这两起事件中,推动网络公民社会形成的重要平台——微博发挥了淋漓尽致的作用。在那之后,网络民意明显变得犀利许多,网络热点频繁地集中出现在重大的社会及政治事件上,网民的意志已经不仅可以影响单独事件的发展,甚至开始影响整个国家更深层面的东西。至此,网络涉及的人与事,已经“大有意思”。
而网络与现实的分别在这些年中亦越来越小——到了现在,已经没有什么事是跟网络没关系的。这让我很有一番感慨——关于“可写素材”的感慨。基本上,这三年里,我文章取材的“宽广度”是在呈现一个“抛物线”:最初和网络相关的人事相对少,所以可写的内容也少;后来有一天忽然发现,所有现实中的事情,在网络上都会有所反应,网民都会参与,都会讨论,都会行动,所以“任何人与事都变成了网人网事”,都变成了可写的内容,这正是抛物线的顶端;再后来,现实中越来越多的热点反过来变成是由网民制造的,而网络的特性又决定了这些网民制造的焦点越来越“敏感”,于是,不是没的写,而是不能写,否则就有可能被“和谐”,这就是抛物线的另一端了。
一路写过来,感慨非常多。比如,网民关注的焦点从一开始的流行恶搞发展到现在的反腐议政,这中间诚然有网络民意不断成熟壮大的因素,亦有因我自己的思想变化而导致选材不同的结果,但另一方面也不可否认,我们这个国家这几年来到底发生了什么?
一路写过来,我对网络民意的正能量感受得极其充分。从汶川地震到北京大雨,从三聚氰胺到地沟油,从小伊伊到小悦悦,每一场危机面前都是微博在挺身而出,而每一个事件又都在推动着网络公民社会不断成长。
但是,一路写过来,我也越来越忧虑。深感网络民意确实是一把双刃剑。在为公民社会向前推进而雀跃的同时,太多的人忽略了对这种群体意识的警惕与反省,包括自省。尤其是微博时代,从没有这么多的意见领袖,从没有这么方便而直接的民意表达,这使得制造网络群体性事件变得越来越容易,也越来越频繁。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许纪霖教授曾经提出过一个非常值得深思的问题,通过微博所产生的民意压力和民粹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而与传统的现实组织不同,这些聚集起来的网络力量并没有一个成熟的制度或一个足够强力的领袖来约束和控制,这就使得这股强大力量的走势变得不可测。网络公民的另一面也在产生着网络暴民。这其实是很危险的。
在本书付梓之前写了这么多,其实,一方面愈写愈觉得话还没说完,一方面又觉得愈来愈说不清了。概因互联网这门学问实在是博大而精深,同时又动态发展着,又前途莫测着,我们普通人能做的,也只能是跟着它一起边走边看。倒是一些“有关部门”,应该尽快的、大力的、好好地研究它,因为说它关系到我们这个国家我们这个社会的命运一点也不夸张。只希望未来,“大有意思”不要变得“没意思了”才好。
狸美美
二零一二年九月 于香港
女儿的凡胎甫一问世的时候,我曾经彻夜不眠地为她起了好几十个名字,其中之一是“狸照我”。可时到如今,她在网络方面的用心用笔,早已“超我”何只十万八千里了!我不能不又一次地为此彻夜不眠。
欣慰之余,想到请我的两位老友来给小女的结集文字作序。窃意无它,只是确信老友们的文字操守与专业水准一定会对初登文字舞台的小女有示范之效。事实也果然如此,面对两位前辈的肯定与鞭策,小女除谢之以诚,更欲以“网人往事”把“网络史记”续写下去,她说,这是她们这一辈人应该对前辈们所做的历史性承诺。
女儿尚且如此,狸老豆更当意欲有为。首先就是对两位老友慨允为小女此著作序再一次致谢,衷心地感谢!
狸老豆
2013年1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