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进南极,九进北极,置身于尘世之外,搏击于冰雪之中,站在世界边缘,展望天地苍生,以一个旁观者的视角,从宇宙的起源,到地球的生成;从大气层的重要,到南北两极的作用;从生命世界的演化,到人性真谛的反思;从自然规律的探索,到人类文明的追踪;上下求索,今古驰骋,在时空隧道里漫游,到科学王国中旅行。
作为最先登上南极大陆的少数几个中国人之一,最早与爱斯基摩人广交朋友的第一个中国人,第一个在北极越冬的中国科学家,位梦华在这本《科学精神之旅》将科普知识寓于作者进行两极考察的经历之中,书中还包括作者了的一些考察随感。
《科学精神之旅》简介:他,是首先登上南极大陆的少数几个中国人之一;是第一个进入南极中心地区(南纬80度以南)的中国人。他,也是第一个进入阿拉斯加北极地区的中国人;第一个与爱斯基摩人广交友的中国人;第一个携夫人两次在北极越冬的中国科学家;第一个对爱斯基摩人的历史和文化进行了深入研究的中国人;第一个作为总领队,组织率领中国首次远征北极点科学考察队,胜利到达北极点的中国人。到目前为止,也是对北极考察次数最多(九次)、在北极居住时间最长(总共三年多)的人;是发表和出版有关南极、北极的科普文章和科学专著最多的中国科学家。
他,就是位梦华,一个极具传奇色彩的中国科学家。《科学精神之旅》收录位梦华在两极考察经历中所写的一些科学散文,以及考察随感。
上帝的影子
无论承认与否,几乎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会有一个上帝。不过,有人认为上帝离他很近;有人认为上帝离他很远;有人认为,上帝确实存在;有人认为,根本就没有那回事。然而,即使不承认上帝存在的人,也很难逃脱上帝的影子。
有一年在西雅图,遇到了一位年轻的华人女士,她每时每刻都会感觉到上帝的存在。有时候上帝会站在她身边,她能察觉得到;有时候上帝会跟她说话,她能够听得清清楚楚。我问她,上帝都对她说了些什么,她说这是天机,不能泄露。我觉得她生活得太苦、太累,每天都被上帝压得喘不过气来。而她自己却觉得,她所有的一切的一切,都是上帝赐予的;她所有的遭遇,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也都是上帝安排的。因此,她和上帝是无论如何也分不开,所以不能谈恋爱,只能是单身,但她并不是修女。
爱斯基摩人本来是多神论者,即萨满教,认为什么都有灵魂。那时候,爱斯基摩人对死看得非常平淡,认为死了以后,灵魂照样存在。西方牧师来了以后,把他们的巫师统统捉了起来,强迫他们改信基督。现在,大部分爱斯基摩人也都变成了一神论者,只能相信上帝。但是,《圣经》的发源地是在中东,里面的故事很难和北极挂起钩来,传教士们便因地制宜,编造出一些故事来引诱爱斯基摩人上钩。例如,爱斯基摩朋友本尼告诉我说:“你知道吗?《圣经》里说的发大水,我们爱斯基摩人的祖先也经历过。但是,他们并不是靠诺亚方舟生存下来的,而是躲到了南方的布鲁克斯山顶上。”
“他们吃什么呢?”我问他。
“吃鲸啊!”他说,“那时候,弓头鲸都游进了大山里,游到了人们的身边等着被捕。”说到这里,他强调说,“所以,我们爱斯基摩人是靠鲸生存下来的。据说,现在在布鲁克斯山顶上,还可以找到那时吃过的鲸骨呢!”
“噢?真的?”我吃惊地望着他,“你看到过吗?”
“没有。”他摇了摇头,“这些都是听牧师说的。”
看着他那认真的样子,知道他是上了牧师的当了。牧师们为了迫使爱斯基摩人信基督,编造了许多故事。例如,他们知道爱斯基摩人有个传说,说他们的祖先是兄弟两个,一个脸黑一些,一个脸白一些,后来走散了,白脸的弟弟走丢了。牧师们便借题发挥说,后来来到北极的白人,就是那个走丢了的白脸弟弟的后裔。
汤姆·奥尔伯特博士是我最好的朋友。他是生物学家,却也相信上帝。但是,他并不像有些人那样,认为上帝决定着人的一切:人的一举一动,上帝都看在眼里;人生的每一步,都是上帝早就安排好了的。汤姆认为,上帝只干两件事,一是给每个人以特性和天资,使有的人漂亮,有的人丑陋,有的人聪明,有的人糊涂;二是记录每个人的行为,然后来一个秋后算账,等死了以后,干好事的进天堂,干坏事的下地狱。至于每个人想要干什么,全靠自己去决定,上帝是管不了那么多的。正如家长一样,给孩子钱,让孩子受教育。但是,孩子拿到钱以后,是去买酒喝,还是买书读,全是由孩子自己来决定,家长不可能成天跟在后面盯着他。
有意思的是,汤姆是一个虔诚的天主教徒,而他妻子玛尼,则是基督徒。玛尼曾不止一次地告诉我说,汤姆每逢遇到难题,拿不定主意,难以抉择的时候,就会跪下来祈求上帝的教诲。
“你从上帝那里得到过指令吗?”我问汤姆。
“没有。”汤姆摇了摇头,幽默地说,“我从来没有收到过上帝的传真或者口头指示。”
“那你怎么办呢?”我笑了,“也许你应该给上帝发个E-mail。”
“没有关系。”他坦然地说,“我只有按照自己的灵感去做,而这灵感,也许就是从上帝那里得来的。”
我觉得有点难以理解,作为一个科学家,汤姆怎么能相信上帝呢?但是,如果仔细地回想一下,我自己的身边,似乎也有上帝的影子。我小的时候,常常跟在祖母的身边。她老人家虽不信教,却也认为有个上帝,叫做“天老爷”。
P3-5
一个科学家的精神漫游与人性探索,能回到哪里呢?
位梦华,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美国探险家俱乐部国际成员,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研究员,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有突出贡献的科学家。1981年,作为访问学者赴美国进修。1982年,从美国去了南极,成为最早登上南极大陆的少数几个中国人之一。1983年回国后,率先对南极进行综合性研究,出版《奇异的大陆——南极洲》、《南极政治与法律》等著作,并发表大量与南极有关的科普文章。
20世纪90年代始,又将目光转向北极。1991年至2005年,先后9次进入北极进行综合性科学考察,成为广交爱斯基摩人朋友并关注其文化与生存状态的第一个中国人,阿拉斯加北坡自治区政府和阿拉斯加爱斯基摩捕鲸委员会分别于1994年和1996年授予其杰出贡献奖。1995年,作为总领队,率中国首次远征北极点科学考察队胜利进入北极中心地区,将五星红旗插上了北极点,为中国加入国际北极科学委员会创造了条件。1998年,在北极工作了8个月,成为第一个在北极越冬的中国科学家。
为在科学与文学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以科学文学的语言创作了大量综合介绍南极和北极的“科学散文”,并结集为《北极的呼唤》、《两极探险史话》、《最伟大的猎手》等20余种出版,在读者中,尤其是青少年读者中产生了广泛影响。
2011年5月,作者的科学家探险传奇——《巨怪追踪》之《北极天书》问世。小说所要表达的思想是:世界是恐怖的,不仅现在,过去和将来亦如此,恐怖不仅来自人类,同样也来自自然界和宇宙空间。那么,人类将往何处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