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曾国藩大全集(中兴名臣官场楷模的智慧全集曾国藩诞辰200周年珍藏纪念版)
分类
作者 曾国藩
出版社 武汉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曾国藩家书》记录了曾国藩在清道光三十年到同治十年的翰林院经历和从武的生涯,近1500封书信。所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小到人际琐事和家庭生计的指陈,大到进德修业、定国安邦之道的阐述,是曾国藩一生的主要活动和其治政、治家、治学之道的精要总结。由陈书凯主编的这本《曾国藩大全集(中兴名臣、官场楷模的智慧全集曾国藩诞辰200周年珍藏纪念版)》打破常规,不仅包括冰鉴、书信,而且还有曾国藩平生的一些军事谋略、格言联语等,可谓精选了他平生著作中各方面的经典部分,并且结合曾国藩一生做官、处世、用人等方面的具体事例针对性地进行了详细点评,希望读者在阅读之后能有不一样的收获。

内容推荐

“千古完人”曾国藩是中国历史上极具争议性和神秘色彩的传奇人物。“经商要学胡雪岩,做官要学曾国藩”,成功实现人生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曾国藩是中国无数成功者、准成功者借鉴与效仿的典范。

由曾国藩编著、陈书凯主编的《曾国藩大全集(中兴名臣、官场楷模的智慧全集曾国藩诞辰200周年珍藏纪念版)》收录了曾氏大量经典原著于一处,其中以识人宝典《冰鉴》、传世良言《曾国藩家书》流传最广、影响最深,涉及修身、为学、齐家、处世、从政、治军等诸多方面。《曾国藩大全集(中兴名臣、官场楷模的智慧全集曾国藩诞辰200周年珍藏纪念版)》以文白对照、图文并茂的形式详尽解析了曾氏“内圣外王”的睿智权谋,为国人倾力呈现最通俗透彻、简明实用的人生入世绝学与从政必读圣经。

目录

前言

曾国藩小传

冰鉴

 第一神骨

 第二刚柔

 第三容貌

 第四情态

 第五须眉

 第六声音

 第七气色

 深化阅读——面相背后的识人之道和用人之法

曾国藩家书

 修身篇

  一 禀父母:述赴京及抵京后事宜皆顺

  二 禀父母:谨守父亲保身之训

  三 禀父母:谨记节欲、节饮食

  四 禀父母:劝弟勿夜郎自大,除去骄傲习气

  五 致诸弟:切勿恃才自傲

  六 禀父母:谨守保养身体之训

  七 致九弟:勿长傲多言,不可强充老手

  八 致九弟:愿共戒骄傲、多言二弊

  九 致九弟:毋存郁损之怀

  一零 致两弟:早起乃健身的千金妙方

  一一 致沅弟:切忌骄矜之气、悖谬之语

  一二 致沅弟:古今庸人皆以惰败、才人皆以傲败

  一三 致两弟:满招损,谦受益

  一四 谕纪泽:毋滥服药、饭后散步乃养生要诀

  一五 致四弟:教子弟去骄气惰习

  一六 致沅弟:天下事常由命不由人

  一七 致两弟:望速来营忘身报国

  一八 谕纪泽:稳慎图之,不敢骄矜

  一九 致两弟:做人需谨记劳、谦、廉三字

  二零 致两弟:刚柔并用、不可偏废

  二一 致两弟:治身应以“不药”为药

  二二 致沅弟:死到沙场是善终

  二三 致沅弟:去忿欲以养体、存倔强以励志

  二四 致沅弟:处事修身全在明强二字

  二五 致九弟:恼怒如蝮蛇,去之不可不勇

  二六 致九弟:凡郁怒最易伤人

  二七 谕纪泽纪鸿:所看之书可放言详问

  二八 致澄弟:勤俭自勉以长保盛美

  二九 谕纪鸿:谨记修身三戒,力除傲、惰二弊

  三零 致四弟:述养身之法有五事

  【深化阅读】——用静心伏住“妄念”

 劝学篇

  一 致诸弟:明师益友虚心请教

  二 致诸弟:读书要有志有识有恒

  三 致诸弟:勉在孝悌上用功

  四 致诸弟:进德修业全由自主

  五 致诸弟:勉读书行事以有恒为要

  六 致诸弟:勉事事应勤思善问

  七 致诸弟:劝宜力除牢骚

  八 致诸弟:读名人文集足以养病

  九 谕纪泽:读古文之要义

  一零 谕纪泽:读书须能涵泳体察

  一一 谕纪泽:望雪父平生三耻

  一二 谕纪泽:宜习天文,以慰我心

  一三 谕纪泽:谈读书作文之要义

  一四 谕纪泽:教导用笔、作文之法

  一五 致诸弟:就纪泽所问作复

  一六 谕纪泽:论书法南北两派之长

  一七 谕纪泽:看书要有所择,了解治学之道

  一八 谕纪泽:读经要胸怀博大,不可无恒

  一九 谕纪泽:读书要求个明白

  二零 谕纪泽:作文写字,应以珠圆玉润为主

  二一 致季弟:望讲求将略品行学术

  二二 致诸弟:习字须先摹欧字

  二三 谕纪泽:文章雄奇之道

  二四 谕纪泽:全靠尔自己扎挣发愤,扬长避短

  二五 致两弟:论沅弟字及季弟挽联

  二六 谕纪泽:尔须读唐宋诗,作五言诗

  二七 谕纪泽纪鸿:唯读书可变化气质

  二八 谕纪泽:手抄与摹仿宜并进

  二九 谕纪泽:洁身自持,应效法王、陶

  三零 谕纪泽:钻研古义望读顾江等六家之书

  三一 谕纪泽:诗文立意,须超群脱俗

  三二 谕纪泽:宽闲岁月,切莫错过好光阴

  三三 谕纪泽:好文章须熟读成诵

  三四 谕纪泽纪鸿:少年文字,总归气象峥嵘

  【深化阅读】——读书是生命的重要部分

 从政篇

  一 禀祖父母:与英国议和事宜

  二 禀父母:详述国库巨案

  三 禀父母:欣喜诸弟皆得中试

  四 致两弟:堂上诸大人已受封

  五 致诸弟:得派为举人复试阅卷

  六 致诸弟:办盗匪案须相机图之

  七 致诸弟:不可以为有损架子而不为

  八 致诸弟:为政不可骄奢淫佚

  九 致诸弟:但愿不张虚名,不进官阶

  一零 致四弟:劝乱世应不露圭角

  一一 致九弟:军事无常、危疑之际愈当澄心定虑

  一二 致九弟季弟:以勤字报君、以爱民报亲

  一三 致四弟:总以谦谨为主

  一四 致沅弟:一字攸关生死荣辱

  一五 致九弟:只问积劳不问成名 

  【深化阅读】——左右逢源的官场智谋

 治军篇

  一 致九弟:交人料理文案

  二 致九弟:带兵治军要得法

  三 致九弟:带勇以能打仗为第一义

  四 致九弟:目前须重濠工巡逻之事

  五 致九弟:注意平和二字

  六 致九弟:宜以求才为急

  七 致沅弟:为政优于统兵

  八 致诸弟:殷望沅弟速来商定大局

  九 致两弟:目前敌势尚不足制

  一零 致四弟:心无愧悔可生可死

  一一 致四弟:宁国被围仍不能援救

  一二 致沅弟季弟:随时推荐人才

  一三 谕纪泽:若克复大局必有转机

  一四 致四弟:愿死疆场,不愿死于牖下

  一五 致两弟:目下不可言战,应勉守待机

  一六 谕纪泽:不急得失,寻转旋之机

  一七 致沅弟:公牍中须有一记事册

  一八 致沅弟:极盛之后应加倍小心

  一九 致季弟:询巢县贼是否有意投诚

  二零 致两弟:望沅弟来援,力保上海重地

  二一 致沅弟:可分可合,不伤和气

  二二 谕纪泽:责任重大,如履薄冰

  二三 致九弟季弟:述筹办粤省厘金

  二四 致九弟:述抽本省之厘税

  二五 致九弟:宜多选好替手

  二六 致沅弟:宜休养锐气不遽进兵

  二七 谕纪泽:推诚相与,吏治或可渐有起色

  二八 致沅弟:积劳而使人不知其劳为佳

  二九 谕纪泽:各路请援,应接不暇

  三零 致沅弟:治事勤军之外须豁达冲融

  三一 致沅弟:三城可构成角之势坚守

  三二 致沅弟:无形之功不宜形诸奏牍

  三三 致沅弟:商军情并鼓励磨炼文笔

  三四 谕纪泽:审问李秀成已毕,于初六正法

  三五 谕纪泽:查明战功,论功行赏

  三六 谕纪泽:无一人独坐之位,无一刻清静之时

  三七 谕纪泽:酬庸之典,此次最隆

  三八 谕纪泽纪鸿:驻临淮先救皖北之急

  三九 谕纪泽:皖南闹饷竟日忧灼

  【深化阅读】——行军之道贵在人和

 处世篇

  一 致诸弟:告兄弟相处之道

  二 致诸弟:交友拜师以专一为要

  三 致诸弟:良友须殷勤接近

  四 致诸弟:常存谦虚敬畏之心

  五 禀叔父:不辞劳苦料理朋友的丧事

  六 致诸弟:交友须勤加来往

  七 致诸弟:切勿占人便宜

  八 禀父母:述接待朋友之法

  九 致九弟:圣门教人不外敬恕

  一零 致九弟:劝宜息心忍耐为要

  一一 致九弟:患难与共勿有遗憾

  一二 谕纪泽:读书当勤勉,做人需忠恕

  一三 谕纪泽:岳家凋败,宜往宽慰

  一四 谕纪泽:做人要有气量

  一五 致两弟:交人带回字帖等物各得所用

  一六 致两弟:人无完人,不可强求完美

  一七 致四弟:不宜非议讥笑他人

  一八 致九弟季弟:述有负朋友

  一九 谕纪泽:安危之际,不可为一己之身名计

  二零 谕纪鸿:凡岁考科考,须有老成者照应

  二一 谕纪鸿:船行沿途不可误挂帅旗

  二二 谕纪泽:如涉外事请子密作缄相告

  二三 谕纪泽:凡认证皆发给盘川,以示体恤

  二四 谕纪鸿:为人以谦敬二字为主,择交要慎重

  二五 谕纪泽纪鸿:须按月接济邵宅

  二六 谕纪泽纪鸿: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

  二七 致沅弟:与他人交际,须省己之不是

  二八 谕纪泽:构怨太多将毁仕途

  二九 致九弟:必须逆来顺受

  三零 谕纪泽:勿与权贵相交及银两用度事宜

  【深化阅读】——为人处世,刚柔并济

 齐家篇

  一 禀父母:闻九弟不作归计

  二 禀父母:询所寄之物及试帖温习

  三 禀父母:述家和万事兴

  四 致诸弟:药品要慎用,银两安排要得当

  五 禀祖父母:先馈赠亲戚族人

  六 禀父母:禀近服补肝之品

  七 致诸弟:劝四弟须奉勤为先

  八 致诸弟:贤肖不在高位而在谨朴

  九 致诸弟:钱物可由叔父收存

  一零 致诸弟:勤敬方能兴家

  一一 谕纪鸿:读书明理、勤俭自持

  一二 谕纪泽:勿浪掷光阴,应勤劳持家

  一三 致诸弟:诸事不可不尽心

  一四 谕纪泽:思将儿女婚嫁早早料理

  一五 谕纪泽:应早起、有恒、举止厚重

  一六 谕纪泽:时记勤敬二字

  一七 致两弟:修建祠堂等具体事宜

  一八 谕纪泽:治家八事,缺一不可

  一九 致两弟:时以子侄辈骄傲为虑

  二零 谕纪泽纪鸿:须努力读书,不可积钱买田

  二一 致四弟:子侄须教以谦勤

  二二 致四弟:继承祖父“三不信”家风

  二三 谕纪泽纪鸿:屋后栽竹,复其旧观

  二四 谕纪泽纪鸿:谨遵八本、三致祥

  二五 致四弟:傲为凶德、惰为衰气

  二六 谕纪泽:处乱世须以戒奢侈为要义

  二七 谕纪泽:惟勤俭可以持久

  二八 致季弟:弟妇仙逝兼述长江厘卡太多

  二九 谕纪泽:望宽待袁婿,俟其改过

  三零 谕纪鸿:衣食起居,勿沾富贵习气

  三一 致沅弟:勿望各逞己见

  三二 致两弟:宜早起、务农、疏医、远巫

  三三 致澄弟:盛时宜作衰时想

  三四 致澄弟:望教子侄习劳早起

  三五 致沅弟:所得赐物概藏于先大夫庙内

  三六 谕纪泽:劝诫大妹三妹以耐劳忍气为要

  三七 致澄弟:累世俭朴之风不可尽改

  三八 谕纪瑞:勿忘专心读书、勤俭持家

  三九 致四弟:惜福贵乎勤俭

  四零 谕纪泽纪鸿:撑持门户,宜自端内教始

  【深化阅读】——齐家之道,家和万事兴

附录

 曾国藩遗嘱

 曾国藩经典语录

试读章节

第一印象的形成,往往是根据对方的相貌、姿态、仪表和服装等形成的印象,但这些外在的条件,往往都会带有很大的偶然性,这就决定了我们对他人所形成的第一印象往往不够客观、不够全面。

怎样才能全面而准确地看出一个人的性格和品行?曾国藩提出的以“神骨”相人法就很值得我们借鉴。

“神骨”是什么?“脱谷为糠,其髓斯存”;“山骞不崩,唯石为镇”。意思是说,去掉外壳的稻谷,其精髓就露出来了,它并不会因为少了这一层外壳就不是稻谷了,这里的“精髓”就是稻谷之所以是稻谷而不是其他的本质所在,它就是稻谷的“神”:山岳表面的泥土常常被雨水冲刷走,这样支撑山岳的岩石就露出来了,但山岳并不会因为少了表面的泥土而分崩离析,而起支撑作用的岩石就是山岳的“骨”。

也就是说,稻谷中没有大米,就像一个人没有精神:山岳中没有石头,就像一个人没有了最坚硬的骨头,所以神骨对人的重要意义,可见一斑。这是与第一印象不可相提并论的,一个人可以换掉服装、甚至可以通过整容换张脸来改变我们对他的第一印象,但他的精神,他的气骨,是无论怎样也换不掉的,因此这就成为我们认识人的关键所在。

具体到人身上,神和骨具体是指什么?“一身精神,具乎两目;一身骨相,具乎面部。”眼睛是心灵的窗口,是能直接反映一个人精神状态的器官;而面孔就是人的门面,它最能体现一个人的骨骼是否丰俊。

不能不说曾国藩观人是细致入微的。平常我们认识一个人、了解一个人,也会主动对此人多多观察,但多停留在表面,只是看看他外观特征而已,只有极个别人才喜欢观察别人的眼神,观察别人头骨的习惯更是少而又少了。戏剧舞台上的化妆就是根据这个道理来诠释角色的。比如说,有的演员就喜欢用眼神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观众往往也是通过这些眼神来判断他们的性格,比如说一个扮演一肚子坏水的店小二或者土财主,他在动什么歪脑子的时候,眼睛总是滴溜溜转:扮演小丫鬟的演员被人审讯,在表现左右为难而又诚惶诚恐这种复杂心理时,也往往是通过游移不定的眼神来传达给观众。

当然,我们都知道,戏剧都是夸张的,演员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便于观众理解剧情。现实生活却不是这样的。比如说,有时候,一个人越是安详沉稳,眼神越是无辜,他可能越是坏人。我们看电视剧《黑洞》里的聂明宇,在公众眼里,他就是一个成功的企业家,一个有爱心的慈善家,一个充满艺术气质的儒商,一个好丈夫。但仔细观察,当刘振汉质问聂明宇有没有做过亏心事时,他却目光游移闪烁不定,不肯作出正面回答。类似的还有<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中的龙小羽,开始在大家面前他也是一位纯洁如天使般的人物,但最后被律师问到痛处时,却也不敢再抬头正眼直视。

也就是说,在现实生活中,目光淡定眼神迷离的人,多是有故事、让我们猜不透的人。相反,经常用眼神来表达自己情感的人,比如说焦急、喜悦、活泼等情感,就越是容易被理解、被掌握的人。所以有些人就更喜欢跟直肠子人打交道,不喜欢跟讳莫如深的人交往,前者让我们感到轻松和安全,后者令我们没有把握。相信这也是大多数人的生活习惯。

怎样才能判断一个人是否容易交往?其实有时候我们自己也能通过相处感觉出来,谁让我们感到轻松、谁让我们感到害怕。但如果是刚认识一个人,初次见面,我们就不容易把握这一点了。在此,曾国藩也讲了一些这方面的识人准则,今天看来,多数还是比较准确的。

曾国藩说:“欲辨邪正,先观动静:静若含珠,动若木发;静若无人,动若赴的;此为澄清到底。”翻译成白话文就是说,若想知道一个人是正人君子还是卑鄙小人,就要先观察对方眼神的动静状态。若一个人安静的时候眼神安详,像嵌着一颗珍珠一样沉稳,行动的时候目光灵活,像春木发芽一样活泼;或者安静的时候,目光安静,旁若无人;行动的时候有爆发力,像蓄势待发的箭。具有这些特征的人,都是光明磊落的正人君子,我们可以放心地与他们交往。

“静若萤光,动若流水,尖巧而喜淫;静若半睡,动若鹿骇,别才而深思。”这是另外两种人,他们安静的时候,目光像萤火所发的光那样微弱,并且闪烁不定;活动的时候,目光像流水那样游移,有这两种眼神的人,就是小智小奸之人,一生成不了什么大器。若安静的时候目光看什么都很不经意,像要睡着一样,活动的时候像受了惊吓的小鹿,目光惶惶不可终日,有这两种眼神的人,很可能是心中有不光彩的事担心被人知道,这种人多会把自己隐藏得很深,含而不发。总体来说,人的眼神只要有了这些特征,他就不是一个胸怀坦荡的人。我们在与这类人交往的时候,哪怕他的神情非常认真严肃、在众人面前表现得非常谦卑,也要特别小心,提防他有什么别的心思。

仅仅知道相人的原则是不够的,还要能够灵活应用,因为越是奸佞的小人,越善于隐藏自己的真实想法。历史上的王莽,他之所以臭名昭著,并不仅仅是因为他谋权篡位,还在于他故意装成一副很容易交往的样子欺骗周围人的感情,隐藏自己的真实目的,所以人们便以“沽名钓誉”来讽刺他。如果当时人人都长了一双慧眼,都会通过细枝末节来辨人识人,那么人们一定会看到他狡诈的眼神,让他的阴谋无法得逞。

P26-28

序言

在曾国藩逝世后,经后人整理,他的著述文字总计超过1500万,包括了书信、奏稿、诗文、日记、案牍、散文、书札等多种文体。

“经商要学胡雪岩,做官要学曾国藩。”作为“晚清第一名臣”,曾国藩识人、用人的才能绝对是值得后人借鉴的。而在曾国藩所有著作中最直接介绍这一点的就是《冰鉴》一书,此书带有部分迷信色彩,但其中诸如介绍“观其神骨而识人”、“恒态”与“时态”等,仍然是有很大学习价值的。

在曾国藩的著述中,以书信部分流传最广,后人从他的书信中收集了极具教育意义的一部分编纂成《曾国藩家书》,对后世影响颇深。《曾国藩家书》记录了曾国藩在清道光三十年到同治十年的翰林院经历和从武的生涯,近1500封。所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小到人际琐事和家庭生计的指陈,大到进德修业、定国安邦之道的阐述,是曾国藩一生的主要活动和其治政、治家、治学之道的精要总结。曾氏家书行文从容镇定,形式自由,随想而至,挥笔自如,在平淡家常事中蕴涵真知良言。尽管曾氏著作留传下来的太少,但仅一部家书足以体现他的学识造诣和道德修养,从而赢得“道德文章冠冕一代”的称誉,并成为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尊精神偶像。

在《曾文正公全集》的编辑上,后人多认为是由李鸿章之兄——湖广总督李瀚章所编辑,事实上的编纂者,乃是承袭侯爵的曾国藩之子曾纪泽。《曾文正公全集》也不是如署名的“门人张裕钊、黎庶昌”所编,而是由定居长沙的曹耀湘、王定安实际编校的。<曾国藩家书>的首次编刊,是在光绪五年由传忠书局印行。据查考,编校者为曹耀湘。后来又出现了多种版本,其中以岳麓书社出版的《曾国藩全集·家书》最为有名。至于曾国藩的日记,包括了治道、军谋、文艺、鉴赏、颐养、游览等十类,便于即类考求。虽无日期,但它毕竟为世人提供了一个深知曾氏进德修业、治军辅民的基本面貌的蓝本。赵烈文责其简,刘声木讥其滥,皆不免于求全责备。此外,曾国藩还有奏疏、批牍为人盛赞。曾国藩的奏疏,明快简练、凝重沉稳,不过,在不同的具体环境中,随着他本人性格与作风的变化,它们又各具特色。具体说来,便是前期憨直、激切而又倔强,后期则绵里藏针、缜密老到而又平淡质实。至于他的批牍则是老成周密、宽严适度,既不同于胡林翼的切直纯真、肝胆照人,也不同于左宗棠的凌厉明快、巨细无遗。

另外,曾国藩也可勉强称得上是一名诗人和古文家,因为他的创作风格处于宋诗派与桐城文派两大阵营中。但无论是他的作品,还是他的理论,都带有较为明显的功利目的与山头意识,既比不上龚自珍、魏源等人的叛逆精神与启蒙意识,也比不上黄遵宪、康有为等人的创新追求与维新倾向。在那新时代即将到来的时刻,曾国藩的诗文多少显得有些陈旧与苍白。

我们所编的这本《曾国藩大全集》打破常规,不仅包括冰鉴、书信,而且还有曾国藩平生的一些军事谋略、格言联语等,可谓精选了他平生著作中各方面的经典部分,并且结合曾国藩一生做官、处世、用人等方面的具体事例针对性地进行了详细点评,希望读者在阅读之后能有不一样的收获。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22: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