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大奸臣的那些招儿(上下)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王世华
出版社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大奸臣的那些招儿(上下)》是著名史学家王世华先生带领一批史学研究工作者,以史实和史识为基础,通过对中国历史上从秦至清的28个最著名大奸臣的生平史实、权谋伎俩、罪恶勾当、时代背景等进行深入浅出、生动活泼的描述和剖析,让人们看清奸恶之臣的真实嘴脸,对于今天人们了解历史,提高反腐倡廉、察辨忠奸的能力,具有参考价值和启迪意义。

内容推荐

提起历史上的奸臣,人们立刻会想到秦朝的赵高、唐朝的李林甫、宋朝的秦桧、明朝的严嵩、魏忠贤和清朝的和珅等。中国历史上,既涌现出无数的忠臣义士,也滋生过众多的奸佞之臣。奸臣是什么样的人呢?他们是一批“窃弄威柄、构结祸乱、动摇宗柘、屠害忠良、心迹俱恶、终身阴贼”之辈。

《大奸臣的那些招儿(上下)》选取从秦朝到近代二十几个较为典型的奸臣人物,以通俗活泼的文字描述奸臣一生的轨迹,再现奸臣阴暗的心理,狡诈的权术,丑恶的嘴脸,残酷的本性。书中虽不引用原始资料,但完全尊重历史事实,决非杜撰戏说。

撰写这本《大奸臣的那些招儿(上下)》的目的,意在通过对历史上奸臣活动的透视,加深我们对中国历史的认识,总结历史经验,汲取历史教训,认识假、恶、丑的本质,揭露奸臣给国家给人民带来的巨大危害,提高我们今天反腐倡廉的自觉性与识破奸谋的能力。唐太宗曾经说过:“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让我们牢牢记取历史上得失、兴替的经验教训,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贡献力量。本书由著名史学家王世华先生主编。

目录

做睿智有力的领导人

前言

一个贱奴的权术“魔方”

 ——秦末宦官赵高专权记

 沙丘矫诏:伙同另一个奴才选择了新的主子

 大开杀戒:假手主子把自己同伙也一并除去

 指鹿为马:把再也派不上用场的主子给杀了

 毙命斋宫:终于未能逃脱被他人所杀的下场

矫情饰伪 言善行恶

 ——西汉巨枭王莽发迹和篡政史

 拜官封爵——权贵门中的“孤寒孝子”

 沽名钓誉——温良恭俭让的“积善君子”

 计除政敌——大义灭亲的“忠直辅臣”

 杀子求名——一朝失势的新都侯

 炮制祥瑞——东山再起的安汉公

 宰衡天下——杀子灭婿的假皇帝

 多行不义——碎尸悬首的新朝皇帝

窃弄权柄 祸国殃民

 ——东汉宦官张让惑主乱政

 一朝发迹的无赖

 瞒哄糊涂主子的奴才

 残害忠良的奸臣

 垂死挣扎的赌徒

阴险狡诈谋高升

 ——唐代“人猫”李义府

 初入仕途 攀附权贵

 见机行事 谄事太子

 奏立武氏 免遭贬斥

 修《姓氏录》 抬高门第

 擅弄权术 睚眦必报

 作威作福 终被流放

谄媚昭仪 构陷忠臣

 ——唐代奸佞许敬宗暮年发迹之真相

 参加科举 步入仕途

 丧失气节 苟且偷生

 卖弄文采 博取帝欢

 结交同僚 报复异己

 谄媚武氏 得遇恩宠

 构陷忠臣 遭人唾骂

“口蜜腹剑”的祖师爷

 ——唐代奸相李林甫

 因缘起家 谋取相位

 揽权固位 构陷贤臣

 上结天心 下阻言路

 打击异己 借刀杀人

 任用酷吏 屡兴大狱

 以奸制奸 尸埋荒郊

巧言令色惑皇帝 恣弄权威害国民

 ——唐代杨国忠是怎样成为政治暴发户的

 裙带关系 巧妙借力

 投主所好 获取宠信

 外示忠厚 内存机诈

 独断专行 终成大祸

邀功卸责 利己谋官

 ——北宋“瘿相”王钦若的无赖嘴脸

 抢功邀宠 谋得晋升

 贪污受贿 仗势欺人

 处心积虑 排斥异己

 助帝愚民 五鬼弄权

 恃宠邀官 奸邪险伪

溜须拍马 邀宠固位

 ——宋代“鹤相”丁谓的为官之道

 遮藏巧变 拍马有术

 陷害寇准 窃取相位

 是非曲直 历史为证

金殿五曾拜相 玉堂十度宣麻

 ——北宋大奸臣蔡京的变色术

 反复无常 投机政客

 贬居杭州 回朝夺相

 推行“新法” 打击异己

 取悦皇帝 作恶多端

 父子共政 滥用奸邪

 流放海南 路死潭州

亡国权奸的丑恶表演

 ——北宋末年“媪相”童贯

 逢迎主子 引荐权臣

 邀获边功 得掌兵权

 谎报军功 权比宰相

 镇压方腊 赂金图燕

 天怒人怨 死有余辜

 祸国殃民 流毒天下

巨奸大猾 遗臭万年

 ——南宋奸相秦桧发迹史

 天资狡险 得师真传

 科举入仕 官场钻营

 保存赵氏 欺世盗名

 南归为奸 伺机夺相

 谋复相位 和议初成

 破坏北伐 冤杀岳飞

 千夫所指 遗臭万年

为官有秘诀 谄媚获高升

 ——南宋丁大全是如何爬上权力顶峰的

 谄事内侍 谋得升迁

 排斥异己 培植死党

 控制言路 弹逐宰相

 “檐马丁当 国势将亡”

 隐匿军情 专权误国

兴国无方 谋权有术

 ——南宋“蟋蟀宰相”贾似道

 裙带关系 上升要位

 弄权有术 只为私欲

 假作战功 终至完蛋

 贾氏罪恶 万言难尽

无赖宦官 权倾朝野

 ——明代宦官王振是怎样专权的

 起用太监 无赖得利

 三杨辅政 权奸受抑

 敲诈勒索 宦官专权

 土木之变一锤丧命

逢迎贵妃起家 掌管西厂专权

 ——明代宦官汪直祸国记

 曲意献媚 迎合帝意

 皇帝昏庸 奴才专权

 东山再起 弄权误国

 多行不义 一朝败落

从贪污小吏到皇帝宠臣

 ——明代李孜省的钻营术

 投靠权贵 步步高升

 重用同乡 排斥异己

 失去靠山 身败名裂

一个小宦官 竟成“立皇帝”

 ——明代刘瑾专权祸国实录

 历事五朝 窃柄司礼

 报复前怨 排斥异己

 强取豪夺 贪污受贿

 一代权奸 遗臭万年

昔日小奴仆 一变大总管

 ——明代钱宁的发迹史

 投机钻营 平步青云

 邀宠固信 导帝淫乐

 专擅朝政 贪婪之极

 勾结藩王 事败被诛

投机有术 兴衰无常

 ——明代江彬是怎样发家的

 镇压起义 得留京师

 呼朋引类 排斥异己

 邀宠固位 导帝巡游

 一朝失败 举家被诛

一意媚上 机肠满腹

 一明代巨奸严嵩兴亡录

 利用乡谊 为己保荐

 曲意献媚 博取欢心

 打通关节 谋得升迁

 邀宠皇上 诬陷恩人

 借刀杀人 谋夺首辅

 以曲求伸 陷杀政敌

 溺信恶子 培植死党

 父子为奸 酷贪成性

 揣度帝意 陷害异己

 祸国殃民 流毒天下

攀附权贵 黩货冒功

 ——明代奸贼赵文华权术剖析

 攀附权贵 仕途通达

 谋求权势 督兵东南

 “围魏救赵” 金蝉脱壳

 为逃追究 再出督兵

 失宠罢官 忧郁而亡

一个市井无赖是怎样成为“九千岁”的

 ——明代大宦官魏忠贤的发迹史

 为了赖账,他对自己切下令人心颤的一刀

 他赢得宫中一个特殊女人的欢心

 他在皇帝玩得正起劲时,故意递上章奏

 乘隙为奸是他的拿手好戏

 后宫嫔妃也难逃他的魔掌

 一场狂飚,险些把他掀翻

 他手下有一批豺狼鼠辈

 栽赃诬陷,企图把忠良斩尽杀绝

 势位已极,生祠遍于天下

 疯狂之后是灭亡

圆滑谨慎 机深刺骨

 ——明末温体仁以权术出任内阁首辅纪实

 揪人小辫 小题大作

 过河拆桥 谋害恩人

 阴谋各逞 恶行败露

马贼阮凶 狼狈为奸

 ——记南明双奸马士英、阮大铖

 金榜题名欢乐时 会试同年初相识

 马士英巡抚宣府 贪钱财东窗事发

 阮大铖初仕不利 久废职名挂逆案

 马阮齐聚南京城 相结甚欢谋再起

 周延儒奉召入阁 马阮跃跃欲再起

 甲申之变北京陷 士英拥戴弘光立

 马士英廷推入阁 史可法督师淮扬

 马士英引纳奸佞 阮大铖再次出山

 马士英发展势力 阮大铖打击异己

 马阮娱乐弘光帝 贪赃索贿肆无忌

 苟安江南力议和 国难临头仍吹牛

 黄仲霖面斥奸贼 马士英怀恨报复

 马与阮窥上行奸 左良玉移檄起兵

 御良玉撤兵淮扬 援西线南京告急

 逃亡如丧家之犬 降清朝身败名裂

骄横跋扈 贪婪蠹国

 ——清乾隆朝第一权臣和砷的发迹史

 获宠岂天意 入阁在人谋

 奉旨查贪官 巧计称上意

 督师征甘肃 委过保自身

 阴袒国泰营私 论功当仁不让

 机关算尽太聪明 反误了卿卿性命

从“半吊子”到“皇帝”

 ——清末民初袁世凯谋权窃国记

 不学无术 纨绔子弟

 投吴长庆 从戎发迹

 以怨报德 弃吴攀李

 逢迎权贵 巧取兵权

 欺君卖友 血染乌纱

 剿团保教 投靠列强

 以屈求伸 东山再起

 一箭双雕 乘机摘桃

 欺君犯后 逼宫抢权

 机关算尽 一枕黄粱

试读章节

就在李斯被腰斩的同一个月内,秦二世胡亥以郎中令赵高终于查清这桩谋反大案,为国家清除隐患有功,将他拜为丞相;凡军国之事,无论大小,均由丞相赵高一人决断。至此,赵高己事实上取代了胡亥,成为秦王朝统治的实际主宰。

赵高当上丞相后,因大小权力集中于一人之手,更进一步刺激了他那疯狂的杀人欲望。在他的煽动和鼓励之下,大小官员无不以“税民深者为明吏、杀人众者为忠臣”,人民摇手触禁,动辄陷刑,更加上一人犯法,罪及三族,一家犯法,什伍连坐,到处出现“刑者(囚犯)相半于道,而死人日成积于市”的惨状。与此同时,赵高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排斥异己,还把自己的亲信党羽安插在各个至关紧要的位置上。其中,赵成、阎乐二人与赵高最为亲近,也最受赵高的重用。

赵成是赵高之弟,自幼与赵高一起被阉割后送入宫中服役,后因赵高的得势,才摆脱了极其辛苦的杂活,当上宦官的小头目。赵高拜相后,渐渐顾不上那些宫廷琐事了,但他生怕外人当上郎中令,也像自己一样惑主窃权,自己反而落得李斯一般下场,因此把自己的亲弟弟一下子提拔为郎中令,以免他人在宫内随便插上一脚。至于阎乐,说是赵高的女婿,但赵高是个自幼“去势”(因阉割而丧失生殖能力)的废人,根本不能生儿育女,哪来什么女婿?也许是干女婿吧。不过,这个不知打哪冒出来的女婿对赵高还挺孝顺的,所以赵高便给他一个咸阳令的官做做,让他替自己掌管皇帝眼皮下的一块是非之地,不准公卿、百官及一般庶民乱说乱动。

有了赵成、阎乐以及一群爪牙的帮衬架势,朝廷上下,都城内外,还有谁敢明目张胆地与赵高公然作对?整个关中仿佛成了丞相赵高的自家庭院,想怎么着就怎么着,毫无忌惮,谁也奈何不得。

暂时放下关中之事不表,再说关东形势的变化。

自少府章邯率骊山刑徒仓促向起义军反扑不久,将军王离也奉命率领驻守长城沿边的军队赶来内地,配合章邯进攻关东各地的反秦武装。尽管秦军在战场上连连得手,反秦势力一度遭到严重挫折,但人民群众的反抗意识并没有因为刽子手的血腥屠杀而消沉,新的斗争高潮很快兴起。面对越来越汹涌澎湃的反抗斗争,章邯等人顾此失彼,应接不暇,不得不多次遣使向朝廷求援。此时,刚刚当上丞相的赵高在关中杀人兴致正浓,哪里还管什么关东形势的危急,不仅要饷没有、要兵不给,反而说来使散布谣言,准备抓起来治罪,吓得使者连夜落荒而去,才没丢掉性命。消息传到前线,秦军人人丧气,斗志大衰。

秦二世三年十二月,项羽率起义军渡过漳河,进攻围困巨鹿(今河北平乡)的秦军。起义军一过漳河,项羽便下令凿沉渡船,捣毁锅灶,每人只备三日口粮,以表明与秦军血战到底、义无反顾的决心。随即,项羽率全军将士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奔巨鹿,与围城秦军展开激战。当时,起义军将士人人奋勇,无不以一当十,呼声动地震天,经过九战九捷,终于大破秦军,杀其大将苏角,俘虏主帅王离,一举击溃了秦军主力,从根本上扭转了整个关东战场的形势。巨鹿之战后,章邯率残余秦军勉强与项羽军相持,屡屡退却,无力同项羽进行正面交锋。而丞相赵高却认为,只要章邯等将军一日领兵在外,就是对自己权力和地位的威胁。所以,他不断唆使胡亥派使者到前方责备章邯作战不力,而自己则早已精心设下陷阱,无论章邯等人是胜是败,必欲除之而心安。章邯非常恐惧,在项羽军队的连续沉重打击下,不得不于同年七月率众向项羽投降。至此,逞凶一时的秦军主力全部被消灭,秦王朝的灭亡已成定局。

当项羽率起义军将士与秦军主力在中原逐鹿之时,刘邦也率领一支起义人马踏上了向秦王朝的巢穴——咸阳进军的征程。二世三年三月,刘邦率众攻克陈留(今河南开封东南),夺取大量储粮,继续西进,后进攻洛阳失利,转而向南。六月,攻下重镇宛城(今河南南阳)。从此,刘邦起义军长驱而西,势如破竹。及至章邯率秦军向项羽投降之际,刘邦己日益逼近关中大门——武关(在今陕西商南境内)。

再说关中,自从胡亥拜赵高为丞相,把所有政事一古脑儿交给赵高去处置后,他自己成天深居内宫恣意荒淫佚乐,哪里知道关东形势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秦王朝已灭亡在即。有时,这个荒淫昏庸的皇帝也偶而问起关东战况,但赵高不是向他谎报秦军取得多少多少胜利,便是说什么关东盗贼已成不了气候,只是统军将帅不肯卖力作战,陛下若能下一道言辞严厉的诏书将他们责备一通,盗贼就能一举平定,等等。胡里胡涂的胡亥还以为赵高办事果然能干,不像从前李斯不断给他带来令人沮丧的消息败坏他的游玩兴致。而胡亥身边的一些宦官虽说多少知道一些关东军事吃紧的事,但他们或是赵高的爪牙,或慑于赵高的淫威,总之谁也没向皇帝吐露过一句实情。所以,蒙在鼓里的胡亥还真的以为天下即将太平无事,自己又能跟从前一样到处出巡游玩了。

一天,胡亥忽然提议要与朝中大臣在一起乐一乐。也许是他成天与那些妃子、宫女们玩得发腻,想换换口味玩玩吧。从名份关系上讲,胡亥毕竟是皇帝,是君主,而赵高不管咋的总是丞相,是臣子。皇帝既然已经开口,臣子自然不好阻拦,但赵高明白,只要胡亥与朝臣见面,自己的所作所为就不免有败露的可能,若真发生那种情况,则后果不堪设想。怎么办?赵高的脑子飞转起来。到底不愧为玩弄阴谋权术的行家里手,只见赵高稍稍打一下顿,便对胡亥说:“陛下至尊,轻易不与臣子混在一起,若陛下真想与臣子同乐,总得有个名正言顺的理由,要不然会遭到臣子们的轻视的。此事就交给为臣来办,保管让陛下心愿尽快实现,且又不损伤陛下的尊严。”胡亥听后,满心欢喜地说道:“那就有劳丞相替朕费心了。”

赵高虽然用好话将胡亥暂时稳住,但这事拖不了几天,胡亥对什么都马马虎虎的,唯有对玩乐十分认真,怎样才能做到既让胡亥与大臣们见面,又使大臣不敢当皇帝的面说自‘己的坏话呢?一连几天,赵高整天考虑着这事,最后到底想出了一个好法子。

八月初的一天,秋高气爽,丞相赵高在朝堂上设下了极其丰盛的筵席,美酒佳肴摆满了每一张食案,大堂正中有一些身穿蝉翼般薄纱的美姬翻飞舞动,廊下不时送来荡人魂魄的丝竹之声……君臣举杯畅饮,互致贺词祝酒。

原来,赵高事先对胡亥说,陛下即位已经有三周年了,文武百官无限感慕陛下的大恩大德,执意要为臣在陛下登基三周年之日,请出陛下,让他们目睹龙颜风采,当面向陛下表达无限敬意,为臣已替陛下备好赏赐之物,届时陛下只需过过手分发一下,让大臣更加感激陛下的恩泽浩荡,这样不就能督促他们日后更效忠于陛下吗?而赵高对百官们却说,大家得以高官厚禄,无比富贵,自然是托皇帝的洪福,转眼就是皇上即位三周年的日子了,做臣子的还不该准备点礼品表达一下感激之情,也好让皇上高兴高兴吗?P22-25

序言

提起历史上的奸臣,人们立刻会想到秦朝的赵高、唐朝的李林甫、宋朝的秦桧、明朝的严嵩、魏忠贤和清朝的和珅等。中国历史上,既涌现出无数的忠臣义士,也滋生过众多的奸佞之臣。奸臣是什么样的人呢?他们是一批“窃弄威柄、构结祸乱、动摇宗柘、屠害忠良、心迹俱恶、终身阴贼”(《明史·奸臣传序》)之辈。对这些奸臣,人们无不深恶痛绝,甚至恨不得食其肉、寝其皮。

人们为什么如此痛恨奸臣?究其原因,大略有以下几点:

其一,奸臣祸国。历史上无论哪个朝代,一旦奸臣当权,必然政治黑暗,吏治腐败,整个国家势必陷入灾难之中。这正如《新唐书·奸臣传》所说:“木将坏,虫实生之;国将亡,妖实产之。”奸臣就是这样一种祸国、亡国的妖孽,例如赵高专权,欺上压下,培植死党,毫不把国家大事放在心上,以致在他的手中,强大的秦王朝迅速被推往灭亡的深渊。宋朝秦桧当政,想的是如何讨好金朝主子,干的是投降卖国的勾当,在他控制朝政的几十年里,抗战派遭到打击,投降派受到重用,整个国家金瓯破碎,北伐无望。明朝严嵩执政二十年,北方蒙古贵族屡屡入犯,南方倭寇频频骚扰,国防大为削弱,国家灾难深重。历史证明,奸臣是国家的蛀虫,他们不仅会给国家带来灾祸,甚至能毁掉一个国家。

其二,奸臣殃民。奸臣和人民的利益是根本对立的。奸臣所求,无非是权和利。为了争权,他们可以不择手段,大玩权术,为了夺利,他们又能卖官鬻爵,贪赃枉法。自然,人民首遭其殃。像明朝的严嵩,就曾把天下的官位公开标价出售,一些人买官上任后,为了捞回本钱,必然要千方百计盘剥老百姓。还有一些地方官,为了讨好严嵩,向他行贿,这些银子当然取自人民的膏血。所以严嵩在嘉靖年间当权,民谣说:“嘉靖,嘉靖,家家皆净。”家家都被搜刮得干干净净,这就是严嵩的“德政”。清朝的和珅富可敌国,成了历史上最大的贪官,这些金银还不都是民脂民膏!历史证明,奸臣不除,国家受难,人民遭殃。

其三,奸臣害忠。奸臣和忠臣,势不两立。在封建社会,忠良正直的官员为了国家的利益和地主阶级的长远利益,总是把奸臣视为仇敌,和奸臣进行不懈的斗争,揭露他们的丑恶嘴脸,抵制他们的阴谋行径。而奸臣为了争夺更大的权势,也总是处心积虑要除掉忠良,消灭政敌,而且手段极其残忍毒辣,制造出一幕幕人神共愤的悲剧。宋代秦桧当政时岳飞的惨死,明代严嵩残酷迫害杨继盛,魏忠贤一手酿成的前后六君子之狱,都是这样的悲剧。历史证明,奸臣和忠臣不共戴天。

奸臣祸国、殃民、害忠,是封建国家肌体上的毒瘤,但为什么除之不绝,割而复生呢?从根本上说,这是封建专制制度的必然产物。只要家天下存在,奸臣就不会绝迹。

具体而言,奸臣之所以能售其奸,无不有一套狡诈的权术和阴险的手段。虽然他们各人的经历不同,面临的情势各异,但是狡诈的权谋则是一样的。当他们处在低位时,为了向上爬,总是一味逢迎上司,溜须拍马,讨取欢心。当他们处于不利境地时,又会趋利避害,以退为进,或蛰伏待变,以屈求伸。当他们一旦大权在握,为了邀宠固位,则瞒上压下,对皇帝千方百计投其所好,大奸似忠,骗取宠信;对下则一方面培植死党,拉帮结派,一方面打击迫害异己,残忍无比。明代张学诗在论及大奸臣严嵩时曾指出:“(严嵩)权力足以假手下石,机械足以先发制人,势利足以广交自固,文词便给足以掩罪饰非。而精悍警敏,揣摩巧中,足以趋利避害,弥缝缺失。私交密惠,令色脂言,又足以结人欢心,钳人口舌。”严嵩可谓封建社会奸臣的典型,他的权术很具代表性。

当然,狐狸再狡猾,也难免露出尾巴。奸臣再会耍弄权谋,也逃不过人们的眼睛。历史上的奸臣,在他们耍弄权术“魔方”之时,无不受到人们的揭露。但由于皇帝昏庸,往往置若罔闻,波澜不惊,即便是英主在位,一方面由于好谄护短心理,让偏见蒙住眼睛,一方面由于奸臣千方百计遮掩蒙蔽,往往得以蒙混过关。

但历史毕竟是公正的。奸臣无论怎样狡诈阴险,也只能得逞于一时。不是不报,时候未到。一旦真相大白,水落石出,那些奸臣或则生前就身败名裂,或则死后被揭露。总之,无不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如今时代不同了,作为封建社会习见的奸臣现象已不复存在了,但只要阶级存在,政治、经济上的奸诈行为就不会绝迹。因此,对奸臣的揭露和批判,不仅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封建社会的本质,而且可以提高我们对现代种种奸诈行为和腐败分子的识别和防范能力。

为此,我们选取从秦朝到近代二十几个较为典型的奸臣人物,以通俗活泼的文字描述奸臣一生的轨迹,再现奸臣阴暗的心理,狡诈的权术,丑恶的嘴脸,残酷的本性。书中虽不引用原始资料,但完全尊重历史事实,决非杜撰戏说。囿于编者学识水平,书中不当乃至错误之处在所难免,敬祈读者批评指正。

我们撰写这本书的目的,意在通过对历史上奸臣活动的透视,加深我们对中国历史的认识,总结历史经验,汲取历史教训,认识假、恶、丑的本质,揭露奸臣给国家给人民带来的巨大危害,提高我们今天反腐倡廉的自觉性与识破奸谋的能力。唐太宗曾经说过:“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让我们牢牢记取历史上得失、兴替的经验教训,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贡献力量。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2 21:1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