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幸福跷跷板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闫玲月
出版社 台海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幸福跷跷板》收录了闫玲月创作以来的大部分优秀作品,其中不乏多次被转载及获奖的佳作,如《甜豆花,成豆花》《我去寻找路小丫了》《第三只眼》《矮子堡的男人们》《下一个心愿》《桃之夭夭》等。作者仰赖女性视角,却未过度沉湎儿女情长之中,作品风格或细腻饱满,或诙谐犀利,时而温婉如润物春雨,时而冷峻似刺骨严寒。

内容推荐

《幸福跷跷板》收录了闫玲月创作以来的大部分优秀作品,其中不乏多次被转载及获奖之作,如《甜豆花,成豆花》、《我去寻找路小丫了》、《第三只眼》、《矮子堡的男人们》、《下一个心愿》等,也有新近发表创作的《雅兰的爱情童话》及《宝贝对不起》、《你的疼痛我能懂》、《幸福跷跷板》三篇系列小小说等。《幸福跷跷板》中作者凭借女性的视角放眼社会百态,却不拘泥于儿女情长之中,作品或细腻感人,或触痛人性,或诙谐犀利,或魔幻新奇,相信会带给广大青少年朋友不同的阅读体验和人生思考。

目录

仰望幸福

第一辑 下一个心愿

一等功臣

谁让他不是老虎

茶花女

下一个心愿

推开那扇门

老蔫的醉话

甜豆花,咸豆花

沉默的夏天

回家

丑角

听海

送你一粒后悔药

那晚那车那人

两只蝴蝶

为什么生我

挥着翅膀的女孩

第二辑 矮子堡的男人们

恋上你的背影

神秘的中奖人

菊花残

尊严

天使之心

早间新闻

矮子堡的男人们

丑小鸭与白天鹅

第三只眼

庆典上的回礼

叫一声娘

寻梦

一江春水

年关

擎起你的爱

那一夜

第三辑 真心英雄

窗外

最香的菜

夜曲

桃之天天

大声说句我爱你

离婚理由

傻丫儿

如梦网情

真心英雄

做一回拉车的牛

如果我是你

深圳到底有多远

知心爱人

韩嫂

百灵鸟的歌唱

一尾迷失方向的鱼

第四辑 幸福跷跷板

我在马路边捡到一毛钱

不拒绝回眸

榕树下

你看你看月亮的脸

疯根

雷锋塔下压着谁

宝贝对不起

你的疼痛我能懂

幸福跷跷板

甜甜的烦恼

让我再送你一程

大院里的春天

泉水叮咚

心病

归去来兮

占理儿

第五辑 来自天堂的笑声

最后喊声娘

门前有座山

幸福宣言

找人说说话

来自天堂的笑声

颠倒的时光

求你别管我

温柔的绑架

一只蚊子的人生哲学

止于智者

父亲的钥匙

暖手

远亲

我是一个兵

和谁最亲

慰问演出

第六辑 我去寻找路小丫了

无限风光在险峰

娃娃不哭

停电之后

我去寻找路小丫了

用事实说话

谢谢你

好想有个家

卡奴喜刷刷

雅兰的爱情童话

常回家看看

不得不说的秘密

美人渔

口福

“扶贫”厕所

水饺里的复苏

笛声悠悠

后记:与你相伴

试读章节

一等功臣

“八一”建军节这天,昌顺老汉起得比哪天都早,老伴从箱子底翻出折叠得非常板正的旧军装,他用一双枯瘦的手轻轻抚摩着军装的边边角角,之后小心翼翼地打开一个铁盒子,望着里面排列整齐的功勋章,昌顺老汉的记忆仿佛又回到了硝烟弥漫的朝鲜战场,每一枚功勋章都在述说着一段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

昌顺老汉把一枚枚功勋章别好在军装的左前胸,穿上军装,一丝不苟地系好每一颗扣子。凝视着镜子中的古稀老人,昌顺老汉挺直身板,庄严地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临近中午,昌顺老汉的泥巴房外挤满一群孩子,稚嫩的脸上写满虔诚与渴盼。“滴滴——”,悦耳的鸣笛声由远及近,孩子们簇拥着手拄拐杖的昌顺老汉走到院门口,屏气凝神,目光聚焦在缓缓驶来的一辆黑色奥迪车上。

奥迪车停稳后,从黑色的车门里走出一位西装革履的中年人,孩子们知道那是县上来的大领导,是专程看望他们村子里响当当的一等功臣昌顺爷爷的。后面的车子里鱼贯走出扛着摄像机的电视台记者、民政局长、乡长和村长等大小干部。县领导步履沉稳,走到昌顺老汉面前笑容可掬地送上一只白胖的大手,昌顺老汉忙腾出拄拐的瘦削右手伸了过去,一白一黑,一胖一瘦的两只手紧握在摄像机镜头前。

“我代表党和政府看您来啦!”县领导语气温和地说。

“好,好”,昌顺老汉激动地点着头,忙不迭地把众人让到了泥巴房内。

“老人家,身体还好吧?生活上有什么困难尽管提!”县领导一脸关切。

“身体棒着呢,没啥大毛病。感谢党和政府的关怀,没啥困难,一切都好,都好!”

不知是激动还是说得过快,昌顺老汉说到一半突然连声地咳嗽起来,老伴慌忙过来替他捶背,他挥挥手,连说没事,老伴轻叹_声走开了。

“怎么能让功臣住在这样简陋潮湿的泥巴房里呢?”县领导坐在炕沿上,扫了泥巴房一眼,脸上挂着一层愠色。

乡长刚要开口,被昌顺老汉抢了先,“不碍事,不碍事,几十年的老房子早就习惯了。乡里资金紧张,用钱的地方多着呢,还是把钱用在刀刃上吧!”

县领导舒展开紧蹙的眉头,“大家看看,这才是我们一等功臣的胸怀啊!”众人连声应和,乡长轻舒了一口气。

电视台记者请昌顺老汉讲一讲当年抗美援朝战斗中的英雄经历,于是昌顺老汉挑了一段智擒美军“舌头”的故事讲起来。

正讲到精彩处,县领导轻咳一声,站起身来。民政局长连忙把200元钱递到县领导手中,县领导郑重地把200元钱放到昌顺老汉手中,“这200元慰问金请您收下。”

昌顺老汉颤抖着双手接过来说,“不能再为国家做贡献,可党和政府还没有忘记俺,真是惭愧啊!”

“以后有什么困难尽管找乡里,乡里解决不了还有县里,总之一句话,绝对不能让我们的功臣受苦。”县领导把这句话说给在场的每一位,脸对着镜头做了一个果断的手势。

昌顺老汉的儿子卫国听到这句话,鼓起嘴巴刚要开口,昌顺老汉的两道目光如利剑般直刺过去,卫国立刻耷着头退了出去。

昌顺老汉目送黑色奥迪车卷起一条土龙消失在路口后,拄着拐杖返身走到院外的一棵老榆树旁坐下,孩子们呼啦一下子聚拢过来。有的摸摸他的军装,有的碰碰他的功勋章,一双双明亮的眸子里流淌出敬畏和羡慕的眼神,齐声央求他再讲讲当年英勇杀敌的战斗故事。昌顺老汉的心头被这些天真可爱的孩子们挠得痒痒的,于是开始绘声绘色地讲了起来。孩子们聚精会神地听着,早把爹妈让按时回家吃饭的告诫抛到脑后了。

不一会,远处传来水娃他爹的吆喝声,“小犊子,跑哪儿野去了?”待走过来看到昌顺老汉就挤出一丝笑,拽出水娃低声训道,“听故事能当饭吃啊?他的故事爹都听腻了,你还听!”水娃边挣扎边回应,“好听得很呢,你看昌顺爷爷的功勋章多气派,长大俺也要参军当功臣。”“当你个鬼,功勋章是能换来房子还是能换来地?弄个残废看你怎么说媳妇!”水娃爹不由分说,连拉带拽把水娃扯走了。

昌顺老汉年龄虽大耳朵却不背,水娃爹的话像炸弹直钻进耳孔,昌顺老汉的喉咙一痒,又剧烈咳嗽起来,有懂事的孩子用小拳头给他捶背,他摆摆手说,“好孩子,都回家吃饭去吧。”孩子们平时最听他的话,于是站起来恋恋不舍地走开了,边走边回头看,看他胸前熠熠发光的功勋章,因为只有这一天昌顺爷爷才会舍得戴它们。

昌顺老汉慢吞吞地挪着步子,感觉身体有些发沉。刚要推开泥巴房的门,儿子卫国的大嗓门传到耳中,“一等功臣又能怎么样,照样过着紧巴巴的日子。把俺送到部队受了几年苦,回来还不是个庄稼汉么。现在还有几家住这样的泥巴房,领导既然问咱有啥困难,咱就实话实说呗,可他倒好,每年都是那句话,感谢党和政府的关怀,啥困难也没有!如今他的病要做手术才有希望,可他为啥就不给政府提呢?是不是老糊涂了?”

“你就少说两句吧,你爹的脾气你不是不知道,一辈子都这么过来了,咱就认了吧!”老伴的叹息声接着传过来。

一层薄雾漫上昌顺老汉的双眼,胸中似有千军万马在奔腾,只听“哇”的一声,鲜血喷了一地,里面的声音戛然而止。

昌顺醒过来的时候已是晚饭后,黑白电视里正播放着白天县领导走访慰问他的专题新闻,题目是“一等功臣的胸怀”,电视里的泥巴房和县领导都显得格外醒目。

一年后,昌顺老汉知足地走了,走之前的那个“八一”建军节,昌顺老汉破天荒地给慰问他的县领导提了一个要求,那就是今年一定要把村小学即将倒塌的校舍翻修好。县领导当场拍板责令乡长负责好此事。

P2-4

序言

仰望幸福

(代序)

胡帝

今天的生活里,文学书写是一件令人忧伤而寂寞的事。我们每天都在目睹青翠流失、红尘泛起的现实,在声色里蛰行,日渐雍容或粗鄙。我们忧伤,是因为经历了生活与情感的苦难;我们寂寞,却因为现实的冰冷、坚硬与无趣。但无论如何,咀嚼回味往昔,我们反刍的仍将是幸福甜蜜。

苦难与幸福相依,成为了我们文学书写的母题。

初识闫玲月,是在2006年夏末。我和闰玲月因小小说相识,同在深圳,倍觉亲切,遂有了往来。后来,读到她更多的文字,晶莹剔透纤尘不染。心里略略有些担忧,觉得才华依附在一位如此恬静温暖的女性身上,容易带来世俗偏见。

书写是一位女作家才情最好的展演,许多女性会据此把生活过成双份,一份在现实里穿针引线柴米油盐,一份则寄寓文字将生活以血肉丰满化,赋予生活文学柔软的外衣,模糊并缓解世俗强加于生活的种种知觉与耻感。闫玲月也是如此心性,在客散离席收拾妥帖之余依然烹茶吟诗,怀揣一帘紫色幽梦,将一颗芳心暗系文学。这种寄托,恰如寒冬腊月花开,忧伤得清澈又寂寞得纯粹。情感亦有安放,不再无枝可依。

文学是隐在心底的爱与坚持,写作尤是。疏远与惫懒容易让才情如水土般流失。不是自来水的枯竭,而是水塔的崩裂坍塌,再也无法聚拢水源。

闫玲月无疑是爱并坚持的,她低调却才情深邃,仿如地下水默默汇流成井,涓涓不息。贾平凹说,泉水太露,容易污染,井水太隐,则永远甘甜。值得一提的是,除了追逐这种文学本分,闰玲月更将身体匍匐在生活的必经之路上,每每书著笔椽,这昭’示她的文学作品注定芬芳迷人。

闫玲月原籍黑龙江,数年来一直旅居深圳。曾历时八年新闻写作;,开始小说创作也是近几年的事情。这期间,她已积淀了丰厚的文字经历。数十篇作品入选小小说的年度权威选本,并先后斩获第七届、第八届全国微型小说(小小说)的年度大奖等多个奖项。有耕耘就有收获,她用自己的文字诠释了这句话的内涵。

本书收录了闰玲月创作以来的大部分优秀作品,其中不乏多次被转载及获奖的佳作,如《甜豆花,成豆花》《我去寻找路小丫了》《第三只眼》《矮子堡的男人们》《下一个心愿》《桃之夭夭》等。作者仰赖女性视角,却未过度沉湎儿女情长之中,作品风格或细腻饱满,或诙谐犀利,时而温婉如润物春雨,时而冷峻似刺骨严寒。

作为一名知识女性,闫玲月的小小说自然能让不同读者产生不同的阅读预期。我较为关注的是,她在书写中,并未掩饰其对情感以及人性的追寻与叩问,即便这些关键词碎裂一地,她依然会让它们苏醒和归来。

在《甜豆花,成豆花》的深沉叙述里,我们或能品味出几许人间真情的甜成冷暖,以及舔舐爱情破碎远离后的凄婉、冰冷与心酸。《我去寻找路小丫了》情真意笃、俏皮灵动的细节描写,远胜靡丽千言。幼小的路小丫,虽看不透大千世界,却参悟了爱恨亲疏,有了对幸福种种的抚摩和取舍。《下一个心愿》笔书了一对母子的亲情教化。母亲埋首街边擦鞋维系生活,并满足了儿子一个又一个心愿,最终却阴差阳错滋长了儿子欲望并将他送入高墙。纵观本文,并未深掘对子女培养方式上的质疑,而是借从高墙归来的儿子的觉醒,捕捉到了那一缕伦情的回归。

文学对生活是管窥,也是烛照。参与现实,廓清迷雾,还原真相,也能让我们更好地以文学的方式拥抱生活。《第三只眼》语言丰满诙谐,想象夸张大胆,让人在啼笑皆非之余,忍不住发问:如此纷乱浮躁的俗世,怎样做才能独善其身?与《第三只眼》类似,《矮子堡的男人们》也是一篇想象佳作。富足而坚强的矮子堡的男人,拒绝外界对矮的审美颠覆与科学救助,并引排污水源自戕,最终落得既矮又傻的悲凉结局。固守与颠覆、愚昧与科学、美与丑的碰撞,在短短的篇幅中展现得淋漓尽致。

在《雅兰的爱情童话》里,我则读到了爱情与俗世的兼容与对立。爱情在一定意义上,虽如向日葵一般向阳,怀抱希望,直指信念,却是世俗土壤培植的结果。雅兰憧憬爱情,可与植物人丈夫的爱情并没能赋予她一个可触摸到的家,终日只能在虚无欲望里浮游和飘摇,奔赴衰老,莫名的恐慌让她内心战栗不已。坚强的瓦解抚慰的缺失,加剧了她的孤零感,催生了她的动摇。她开始抱着侥幸重新审视婚姻与爱情这个敏感命题,甚至迈出了步伐。可结局怎样呢?我们看见雅兰在世俗舆论的壁垒下无处可遁,连最初支持她放弃的父母也妥协了,劝她算了。她被编织进了一层层隐形的阻挠里,状如“活死人”,一如她的爱情,被连根拔起,在风中滑落,日渐枯萎。

最能将作者野心具化的作品,要我说,当属“幸福”系列的三篇小小说,依次是《宝贝对不起》《你的疼痛我能懂》《幸福跷跷板》。这些作品像一颗颗毛茸茸的流星,启亮我们对拐卖儿童这个题材关注的同时,也在试图让我们参与到对幸福归属的平衡与裁定中来。在儿童由亲人身边出走、被拐卖儿童得到解救、儿童被谁领养以及牵引出的贫与富孰能给予幸福这条非常线条性的逻辑外,不同人物角色的内心起伏、情绪波澜,更是一曲暗流。人性的复杂,让生活有了丰饶的交互性。其实,一声声在字里行间穿流的呼唤与叹息已为我们答疑,幸福早在开始便已界定。

闰玲月的作品除了对情感的诉求、对现实的关照,以及对命运的思索外,还有很多文字是关于哲思、置疑、迷惘、温暖的,这里不再一一赘言。

可以这么说,闰玲月以文学的方式推演生活,即便只是尝试,也是一种离幸福愈来愈近的努力。幸福是什么?幸福便是从此岸到彼岸的温和与朴素,是让人怦然心动的婉约与相思。

与文学的合而为一,这便是幸福。

读闰玲月的这部书稿,反复慢品,我读到更多的是闰玲月的恬淡和才情,思索和态度,勤奋和坚守,当然也能感知闰玲月文学创作的蓬勃潜力。这里,我以最真挚的情感,祝愿闰玲月在文学道路上走得越来越远,也越来越幸福。

(胡帝,湖北洪湖人,现居深圳。曾在《美文》《芳草》《特区文学》《红豆》《百花园》《岁月》等刊物,发表中短篇小说和评论作品多部。著有长篇小说《九里十八岗》,随笔评论集《文泉坊里》,系深圳市作家协会会员。2005年创办中华文学复兴网。)

后记

与你相伴

早在学生时代,我就与小小说有着某种机缘,记得入学后写的第一篇习作《丑妻》,被老师打了全系最高分,评语是“趋于成熟的小小说”。三年里也曾写过一些类似文字,但只是作为爱好偶尔为之。毕业后面对全新的新闻写作,小小说被抛在了视野之外,这一抛就是十年。

自踏上南国的红土地那一刻起,从事八年的新闻工作也宣告结束。陌生的环境里孤独和失落占据了原本充实的内心,缘分的天空下我与小小说再度携手,在这个广阔的舞台上倾情演绎着属于自己的另一种人生。

重新拿起笔不由百感交集,短短的千余字里饱含着自己对人生百态的描摹和思索,对小小说艺术的渴求和探寻,也负载着同学朋友一份沉甸甸的期盼。

最初在小小说作家网汲取养分,得到一些老师朋友的真诚指教,我的一些作品如《第三只眼》等开始陆续发表,虽然已是写作多半年后才见的一点曙光,还是按捺不住那份收获的喜悦,暂时忘记了曾为一个个构思夜不能寐,曾为一个个情节反复推敲的苦闷。没想到,偶然从电视中一则关于电子眼的新闻获得灵感,写出了具有魔幻色彩的《第三只眼》。小说是生活的一面镜子,可以是平镜,也可以是凹凸镜,《矮子堡的男人们》就是凹面镜下现实生活的变形写照。

有朋友说,女性写官场讽刺类题材挖掘不会太深刻,不如尝试写擅长的情感类作品,毕竟女性的情感细腻丰富与生俱来。我后来采纳了朋友的建议,从《叫一声娘》《甜豆花,咸豆花》《茶花女》《雅兰的爱情童话》一路走来,一个个情感故事由平面走向立体,一份份情与爱拨动柔软的心弦。

我不仅是一名作家,同时也是一位母亲,这决定了我的作品更多关注到青少年成长中的喜怒哀乐,《下一个心愿》《我去寻找路小丫了》。《最香的菜》等篇目折射出教育、亲情、友情诸多困扰孩子和家长的问题。时常看到新闻里有拐卖儿童事件发生,造成了一个个家庭的不幸,折射出许多社会问题,为此我写了一个系列《宝贝对不起》《你的疼痛我能懂》《幸福跷跷板》,希望能体现单纯与复杂的人性、痛苦与幸福的交织、良知与道义的碰撞。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这是对小小说的生动描述。在写作过程中,我深切地感受到,小小说虽然没有长篇小说的波澜壮阔,却是人生的浓缩,与长篇小说一样有着人物的命运与思想,有着变换的情节和深远的主题,让读者在阅读时体会到形形色色的人生境遇,为之兴叹,为之思索。

作为一名小小说作家,我在创作中同样可以感悟色彩斑斓的人生,大到社会现象,小到身边普通人的生存状态,展现讽刺当中的诙谐犀利,描摹爱背后的悲欢离合,用我的笔触轻抵他们的灵魂深处,与他们进行心灵的对话,并通过他们与读者进行一次无声胜有声的情感交流。感谢小小说,给了我一种在现实世界里难以获取的精神财富。

时光飞逝,转眼几年过去,我在小小说创作上也取得了一些小小的成绩,作品多次被转载人选本以及获奖,令我欣喜催我奋进。面对着高手如云的小小说舞台,我虽然有过怯懦和动摇,但我愿意用自己手中的笔,继续抒写我眼中的人生,为了心中那份蕴藏已久的真爱。

请让我以自己曾发表过的一首歌词结束此文吧!

“蓝天与白云相伴,描绘静美的画卷;森林与小鸟相伴,奏响动听的音弦;沙漠与绿洲相伴,传递生命的信笺……与你相伴,让心灵插上翅膀,让未来不再彷徨。”

闫玲月

2011年春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13:3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