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知名作家马原曾是先锋派的开拓者之一,其著名的“叙述圈套”开创了中国小说界“以形式为内容”的风气,影响了一大批年轻作者。《马原中篇小说选》是新经典文库丛书之一,收录了马原的冈底斯的诱惑、虚构两部中篇小说。书中冈底斯高原神秘的风土与人情,西藏那被宗教气氛包围的神话般的世界,以及变幻无穷的叙述层次与神秘莫测的故事内核,微妙地传达了西藏神话世界和藏民原始生存状态对现代文明的“诱惑”。
《马原中篇小说选》中《冈底斯的诱惑》和《虚构》是马原作为先锋文学的领军人物让人惊艳并记住名字的作品。书中冈底斯高原神秘的风土与人情,西藏那被宗教气氛包围的神话般的世界,以及变幻无穷的叙述层次与神秘莫测的故事内核, 微妙地传达了西藏神话世界和藏民原始生存状态对现代文明的“诱惑”。
我知道这么晚来找你你要骂我,要骂你就骂吧。这次我是非来不可,知道要挨骂我还是来了,我说你到底开不开门?啊?!下雨呢,我不骗你,你到窗前来听听。不是我撒尿,一泡尿哪有这么长久的?哎哎,起来嘛。真的有要紧事,天字第一号重要的大事,是世界最大的事。快开门,我都给淋透了,我打哆嗦呢。别装睡了,我停自行车你才关灯的,你知道我又来找你了。不是扰你,是真有事,真的。
我也是刚刚听说,听了就睡不着了,我激动得心里一个劲儿发抖。这事太重大了,我不能站在雨地里隔着门板告诉你,隔墙有耳。谁故弄玄虚?!骗你是那个。哎呀!我三十来岁的人跟你起誓还想怎么的?我直说了吧,是叫你参加我的探险队,我是组织者也是队长,还有个顾问。我们需要几条枪,两架好一点的照相机,几个有胆子的汉子。你是我头一个想到也头一个来相邀的。我知道你是个有种的。我看过关于你和你弟弟的那篇传奇故事,陆高是那些血性男儿们的偶像——你看我在当面捧你了,本来我讨厌这样。我们认识十年,时间不算很短了,我没有当面说过你一句好听的。现在我来找你,你不开门我才说了这句话。也许你以为我也是个姚亮吧。是又怎么样呢?虽然我不是。姚亮讲了关于你和陆二的故事,姚亮使我们知道了你,为了这一点我感谢姚亮。
可我一直闹不清楚,姚亮为什么要说——
《海边也是一个世界》
呢?我不明白这个也字是什么意思。莫非姚亮早知道陆高将来要上大学?知道你大学毕业要到西藏?
P2-3
中篇小说的发展与鼎盛是新时期文学的一条线索。当众多作家青睐创作长篇小说而怠慢短篇小说时,认识中篇小说这一文体在小说中的独特价值是件有意义的事。编辑“新经典文库”之中篇小说系列,便是试图做这样的工作。
小说的长度也许不应该成为一个问题。长、中、短本身并无固定的尺码,只要适度,小说文体当是长短不论的。如果一概而论地说“愈短愈好”,或者一概而论地说“代表作家创作水平的是长篇小说”,恐怕都不妥当。任何一种文体都需要尊重和倾心。
夹在长和短之间的中篇小说在新时期文学史上别开生面。有趣的是,近二十年来一些重要作家在文学史上的痕迹常常与他(她)的中篇小说有关。比如,《棋王》之于阿城,《透明的红萝卜》之于莫言,《爸爸爸》之于韩少功,《小鲍庄》之于王安忆,《商州初录》之于贾平凹,《北方的河》之于张承志,《冈底斯的诱惑》之于马原,《苍老的浮云》之于残雪,《妻妾成群》之于苏童,《枣树的故事》之于叶兆言,等等。翻阅水平参差不齐的中国当代文学史著作,你可以发现学者们常常津津乐道的是小说家们的中篇。这样一个事实,似乎说明了新时期小说艺术成熟在中篇小说之中,九十年代以后一些成熟的小说家写作长篇小说与他们由此获得的自信与锻炼不无关系。
因此,重温中篇小说经典之作,是在回溯新时期文学的发生史。我们要询问的是:中篇小说对小说家的艺术积累有何要求?中篇小说有多大的思想与艺术容量?中篇小说的叙事与形式与短篇、长篇小说的区别何在?新时期文学制度对中篇小说的发展起到怎样的作用?当文学生产方式发生大的变化之后中篇小说这一边缘性的文体何去何从?当我们集中阅读这批中篇小说经典之作时,有可能获取新时期文学最激动人心的记忆,摸索一条走向小说艺术殿堂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