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1975年秋天的那片枫叶(深圳当代短小说8大家)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南翔
出版社 海天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文学是灵魂的叙事,人心的呢喃。由南雁编著的《1975年秋天的那片枫叶》是深圳当代短小说8大家之一。这些小说的内容丰富,故事精彩,情节感人,发人深省,回味无穷。通过本书,能帮助读者领略中国二十一世纪中篇小说的魅力,打开一扇通往小说艺术世界的门。

内容推荐

南翔,本名相南翔。深圳大学文学院教授。一级作家。中国作协会员。

《1975年秋天的那片枫叶》包含微型小说、短篇小说和中篇小说三个部类。其中《世相》是五篇微型小说的组合,亦可称短篇小说,事实上,当初《文学界》发表及随后的《小说月报》转载《世相》,都是将其作为短篇的。

《1975年秋天的那片枫叶》是深圳当代短小说8大家之一。

目录

前尘

世相

1975年秋天的那片枫叶

老兵

伯父的遗愿

柳全保同学,你好

美丽的指甲

女儿床前的洋娃娃

博士后

后记

试读章节

临走的前两天,苏子和才将学校即日疏散的消息告诉母亲。入冬以后,母亲一直咳痰,一张脸咳得蜡黄,这几日服了庆仁药栈的指迷茯苓膏,饭量增了,气色也见得有几分好转。

母亲这才敏感,子和日常爱读的古籍都齐齐整整地码在那里,一只赭色的牛皮箱早已腾空,想必是装书用的。

南京失守以后,有种种骇人的传闻不胫而走。那些日,子和见母亲绞尽脑汁地藏匿金银细软,但得来探她的口风,是不是到四川亲戚家去避一避时,她却一口回绝:我都七老八十了,我哪里都不去!常说人老怕死,母亲却是在三年前就置齐了寿衣,是济生坊的驼子裁缝用手工精制的,做工就花了三块大洋。

自从父亲因脑溢血猝然撒手,母亲就把生死看淡了,常说若不是看重子女,早就随父亲去了。

子和娶妻生子当了大学教师,母亲依然不时给他熨裤缝制大衣,这些事她嫌女仆做不利索。

妻子如静是子和的中学同学,后来在市内一家大银行当职员,轧起账来心捷眼快,操持家务却手脚笨拙。

这也是母亲放心不下的,流露过妻子贤能在持家之类的意思。

好在苏家是个有底子的人家,祖父营商,曾把生意做到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即使后来不再有可观的进项,靠着积攒.苏家无论男女,都得了书读,仆役保姆也从未间断过。

苏母自己精明能干,针黹女红皆晓通,所以对男仆女役就不免有些挑剔。

男仆做粗活重活,还好些。

女仆的表现不在气力在勤快,也在_二看就知一点就破一学就会,总之在机敏聪慧。

母亲曾雇过一个十分中意的女仆叫金花。十八九岁的姑娘却瘦小得如同一个孩子,刚来时一脸怯怯,母亲哪里看得人眼。送来的人请她试试看,母亲就发善心把她留下了。

只端午节扎了一次粽子,母亲就服了。

母亲叫她洗净米淘尽沙把粽叶片片刷干净,问她会不会扎,她讲从来没扎过。母亲叫她跟着学,于是她就跟着卷叶、填米、扎丝。

两三只以后,她就手嘴并用,扎得飞快。令人啧啧称奇的是,她以后扎的每一只粽子都不重样,或禽、或兽、或抑、或坐,而且铁紧,拎一挂使劲摔,不散。

母亲后来说:天性聪明学不来。

母亲给金花的月薪超过了做粗活重活的男仆。

后来才晓得她是逃婚出来的。她父亲寻上门来,也不待他打骂,金花就知错了似的默默收拾了衣物去了。以后母亲打听到金花嫁人以后,因难产流血过多死去。母亲叹息道:’太机灵的女子,怕是难得善终的。

几个子女中,母亲最宠爱子和,叉知晓留他不住。日本人来了,谁晓得会有个什么结果,于是一边流泪一边为他打点行装。

吃饭的时候一边给儿媳如静搛菜,一边数落子和太不会照顾自己。如静不憨,听得出那是叮嘱自己以后多多照顾夫君的意思,如静少不得说几句叫母亲放心之类的话。

家中一个女仆前日才辞了,合适的一时半刻也未必找得到,男仆秉奎,母亲叫他们一定带了去。

子和不依,说这边家中需要一个能干的。秉奎高大结实肯下力做事,才过来个把月,母亲就用得顺手。

母亲说,这边我会继续去找,到了那边,,只怕是话也听不拎清的,找个好使唤的不容易。子和说,学校迁徙,路途遥远,一时半刻回不来的。母亲当下叫秉奎进来,问他愿不愿随了去。秉奎没费踌躇说,先生即使出洋,我也随了去。

如静笑道,那倒正好让你开眼!

子和孝心,说原本就拖儿带女的辗转不便,多带个人,学校是难以答应的。

母亲鼓捣着一双小脚就要去找校长求情,母亲和校长都是四川老乡呢,逢周末,校长常携了酒来吃母亲烧的麻辣鸡。

只好依了母亲。

千里辗转,来到黔南。

山清水秀的一个县城,不算大也不算小。

这是一所大学的分校,拢共百余名教职员工,几百名学生,安扎在城东南的一片开阔地,却是依山傍水,,比行前想象的蛮荒大有不同。

子和跟如静说,这使我感觉,离家其实不远。早知这般风景,那是该把母亲一块拽来的。

如静撇嘴?。你母亲哪舍得那栋青砖大瓦房,还有那么一个宽阔场院!

子和及时给母亲拍了份电报,以报平安。

母亲回了一份电报,却是这样几个字:速雇女佣。

子和擎了电报对如静说,我妈疼你。

如静不领情地说,怕我不能干,委屈了她的宝贝儿子呢。

如静曾想在这边银行续上一份职业,寻_上门去,没承料是极不起眼的一副门脸,里头连管事的在一起也不过两三个人,哪还有空余的位置呢!

闷坐在家里无聊,自然也得下厨,得空带儿子小乃到屋后竹园里玩玩,粗杂活由秉承应承,一时也没觉得特别缺个女佣。

不久,子和就说如静身上有股洗不净的烟膏气,床榻上,她身上那股能撩人情欲的淡香没有了,香水徒然。

如静见他几次慵懒疲软,心里也好没意思,说,一日三餐泡在厨房里,这地方又烧柴,而且是烟灰特多的松脂柴,身上能好得了!腊肉也架不住这么日日熏的。

子和又嫌如静做的饭菜没滋味,不可口。

于是决定找女佣。

其时,如静已经结识了街镇上的一个好裁缝冯嫂,委托她代找一个能干的;工钱贵点也可以。.

三五日以后,冯嫂就领了一个叫玉珠的女子来。

却是很斯文也很娉婷的一个姑娘。

冯嫂说,她还读过两年学堂的,今年才刚十七岁。

细间下来,才知玉珠祖籍江西樟树,从曾祖辈起,一直做药材生意。家中原本很有一点积蓄,祖父和叔祖染上了抽鸦片,从此一蹶不振。父亲被土匪绑票,土匪言而无信,‘得了钱还把父亲打成重伤,日日需汤药侍奉,家境从此一路困顿。

见玉珠一把瘦骨,一副伶俐模样,子和心下早已软了,当即留下。P2-5

后记

这本短小说集包含微型小说、短篇小说和中篇小说三个部类。其中《世相》是五篇微型小说的组合,亦可称短篇小说,事实上,当初《文学界》发表及随后的《小说月报》转载《世相》,都是将其作为短篇的。字数的多寡只是小说三大类的一个并非截然的分界,近见素以非虚构见长的作家章诒和第一个小说单行本《刘氏女》,仅四万多字,是一个蛮标准的中篇篇幅,单行本出一个中篇,已然少见,易让人误以为是长篇。本人的这本《1975年秋天的那片枫叶》集子,人选者大半散见国内文学刊物,未曾收集,但有一篇是例外,《前尘》曾收入《前尘——民国遗事》回眸是一层意思;再,有读者在不同的时段,向我导找这些个中短篇,为便于寻找,纳入一集。

发表更早的几十个中短篇,看来是无法收集了,1998年我从江西(南昌)失学调至深圳大学,行程匆遽,一应家什及书籍悉数堆在南昌。三姐雇车将书拉至她家,堆满闲置屋及地下室,她后来告诉我,因为霉湿,有些书刊已经卖了。我一惊之余,随即淡然。那些散见在刊物上的中短篇,如果不及时收集出版,其命运就不难想见,如果刊物不存;再想寻找,难矣哉!以我的怠惰,再到大型图书馆去寻找“旧面”复印,结集,想必可能性很小。

遥想1970年代,我在铁路局当工人时开始写诗,宿舍前是一块“湿地”,泥泞的菜地之上,昼夜都是蝶蛾飞舞。我常常关起门窗,在一只樟木床头柜前写诗,全不管近在咫尺的站台上时或驶停的蒸汽机车,其凿空而来的巨大吼声和笼罩一切的白色气浪定会吓坏神经衰弱者。一韵到底的诗歌皆长.充满那个时代高遏行云的亢奋、虚热与虔诚。一旦发表,得到的报酬是一本当年的“流行”小说《雁鸣湖畔》之类,后来有了一两块、三五块不等的稿酬。大学期间因为写作课得了八十五分,乃全班之首,得到鼓励,于是弃诗转行,做小说。时光不居,一晃三卡年过去了,当年在大学教写作课并给我高分的卢启元老师不久前去世了,犹记他的讲课和他的性格一样平和,沙汀的《在其香居茶馆》被他香烟熏黄的手指,点拨得茶香袅袅。我在没有书桌的大学教室写了一抽屉废稿之后,得以在《福建文学》上发表小说处女作《在一个小站》,责编黄文山后来做了该刊的主编,前不久亦已退休了,忘记那是哪一年了,。大概是大学毕业不久,他告诉我,那个短篇处女作当年差点获奖。文山先生文弱如水不似山。陈丹青说过:“鲁迅先生的模样真是非常非常配他,配他的文字,配他的脾气,配他的命运,配他的地位和声名。”我想,如果某个文学刊物的编辑亦应该配某类长相的话,文山先生给我的印象,一个地处东南一隅的编辑,就是他这般瘦瘦高高的样子。

已然去了另外一个世界的老编辑韦君宜说过知青作家因为青年失学,学业根基不深的话。这是很对的,我虽然不是知青,但属于那个失学的年代成长的写作营垒中的一员,虽然搭末班车在高考恢复之后上了省属综合性大学,亦自知亏欠甚多,在一个禁锢加上横扫一切牛鬼蛇神全无敌的时代,无知如我,连“美学”一词也是上大学之后才听说。然而,这一代,如果说还有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的欣慰的话,那无疑是生活的历练和积累。事实上,小说既是写作的艺术,亦是生活的红氍毹上进一步思考的艺术,没有坚实的生活感受,徒有一腔喷薄的想象力和表现力,也是行之不远的。当然,最好是两者的互为表里,相得益彰。

常常为浩瀚书城里浩荡的书河浩叹,却始终不肯掷笔,究底,一则,写作算是一门健脑的运动,类似下围棋打桥牌,据说可避免大脑早衰;二则,写作人多少都有些自恋,总觉得自己写了一些别人不曾写过的东西,或者,最好的是下一部(篇),于是多半不肯遽然停笔。

是耶非耶?读者明鉴。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 11: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