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冉闵大传(北地沧凉)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荆洚晓
出版社 团结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冉闵,何许人也?一个比文天祥、岳飞更加重要的民族英雄。其武力排行榜第一名,项羽远在其后,众多军事爱好者心中最大的英雄,十战十捷,气吞山河。汉族几乎亡种灭族,今天仍然存在于中国,应该感谢冉闵。荆洚晓编著的这本《冉闵大传:北地沧凉》为我们讲述的就是这位历史人物的故事。

内容推荐

什么是英雄?其实很难有一个准确的答案。后人能做的,也仅能在汗青中,从那些连刀笔也刮削不去的印记里,去寻找,去追忆……

在乱世之中,当饿馁漫野、汉人沦为奴隶的时刻,有这么一个人,在胡人的国里,开仓济民;当闻鸡起舞的英雄或是忧愤而逝,或是死于非命之时,有这么一个人,斩杀了纵容胡儿任意欺凌汉人的不仁夷酋;当大晋的剑,再也不能卫护江北的犁时,有这么一个人,立起了汉人的国。

这个人,有着许多污点.或是天生便背负的原罪,例如他父亲是胡人的养子,于是他一出生便成了胡人的养孙;或是知错后改的,例如发起了“杀胡令”,而后方知这种民族灭绝的行径并不正确;或是,属于刀笔吏的精采,例如他开仓济民,便安上一个以树私恩的荆棘的冠……

这个人叫冉闵,本书《冉闵大传:北地沧凉》便是一部冉闵的演义。

《冉闵大传:北地沧凉》由荆洚晓编著。

目录

第一回 不平问长刀 权柄系甲士

第二回 破敌无说意 膻腥惹心裂

第三回 伤子非虎毒 训徒全师严

第四回 于喋血局看黑白 从坐隐处说纵横

第五回 木棉凋零血为蕾 刀丛凛冽节作旗

第六回 谋深隙渐生 除害局已成

第七回 死而不僵深埋祸 禁止令行方生威

第八回 蜀汉能持唯谨慎 细柳可倚因禁明

第九回 蚁附不成蚁皆溃 虎贲难押虎竞威

第十回 苏武难免牧胡羊 关羽亦有捉放曹

第十一回 避乱何处是桃源 怜子如何不丈夫

第十二回 皇英不容共湘竹 昆仲相煎病豆箕

第十三回 为忌逼伐晋 被泪忍吞炭

第十四回 抽薪星火散 高呼还复来

第十五回 去留终须断 华夷不相存

后记

试读章节

路边酒家二楼临窗的桌子,穿着士子长袍的中年汉子端坐在那里,楼下少年的纷争,却分毫不差尽收眼底。就算不看他身后那些眼神如刀的护卫,那士子衣袍,却又如何掩得去他身上的沙场行伍气?看到棘奴杀人退敌,这汉子点头道:“当断立断,可以为将哉!程公以为如何?”

坐在他对面的高冠老人笑道:“将军沙场常客,自无虚言。”

此时那中年汉子本正举杯,突然一滞,却是见楼下棘奴带着三名少年,犹自向齐王府而去,不禁叹道:“之前听说他父年当年方十二,便纵横军阵之间,进退有方。我张豺偷生沙汤数十载,原不信此等样事,今日见其子,怕也不过十一二,真有大将之风,奇哉!”

“不过破釜沉舟故事,暴虎冯河之勇……”那高冠老人背后的侍从,不服气地这么说。意思便是这棘奴也没什么大不了,最多也就是匹夫之勇罢了。张豺听了失笑,只是摇了摇头,却不说什么。要知道这破釜沉舟说来容易,做起来难,并且也不是万试万灵,不须用这招的时候用了这步,便又是自陷死地了,但这些却如何去和一个未经战阵的少年分说?

“大言不惭。”高冠老人扫了那侍从一眼,方自道,“若太尉回护,他自不须退却;若太尉不为他出头,他此时退缩,又能逃到哪里去?此子不凡,他日不立大功,必成大害!”

张豺看那棘奴已远去了,笑道:“他父亲少年的事迹,且不去提,但长成后极善战却是无假,然而最后也是阵上亡;我看此子早慧,或成大将,然而太过血性,恐怕亦难善终……”

他们在楼上,终归离得远,却没听清楚被棘奴手刃的胡人少年所说的话,自然也不知道太尉石虎此时不在襄国郡城,以为太尉听得下人回报,便会赶来平复这风波。若是痛爱棘奴,便令齐王放还那民女;若是回护亲儿,便当喝退棘奴,料想以平日石虎对棘奴的回护,最不济也是打骂一顿,不至有性命之忧。

那位持了玉佩去寻太尉的的少年,此时失魂落魄地在中山王府门前徘徊,他喃喃自语:“如何是好?五百刀斧手,五百刀斧手!我常炜不过一黄口小儿,偏偏肩担着兄弟的性命,计将安出?”

这是中山王府的门房给他透露的消息,叫他快去劝棘奴回转。因为齐王府里,是常备五百精锐刀斧手的。不知也罢,常炜抄起趁手的家什,自去与棘奴赴难便是;如今却知五百刀斧手,如此便是多他一个,也绝不会多出一丁点胜算!棘奴的性子,却是劝不回头的。要救兄弟性命,他便需想出法子才是,但他又有什么法子可想!他咬牙将玉佩捏实,只埋头向城外兵营而去,却是不论如何,也要寻着中山王,才能救得伙伴一命。

小院里那半棵扭曲的老树,被雷击之后却仍顽强地存活,或者等到春季又能抽出新的枝芽。胡须苍灰的汉服老者,拈须看着这棵树已有大半个时辰,老树那进裂的卡占皮上自有万千沟壑。

在他身后十步,那身着兽口吞肩诸葛笛袖铠的羯胡贵人,尽管浑身上下的甲片,雪亮不染尘埃,但他站在那里却无端透着深重的血腥气味。他抱着手中的头盔,一簇红缨洒在臂上,从身后望,宛似是杀得人多,平素累在甲中的血不经意渗出来一般。

“先生……”

羯胡贵人方一开口,那身着汉服的老者便截住他话头,“先生?先生者,当能解惑,当能言传,能身行……中流击楫,驱逐胡虏,方当得先生之称,先生,已逝哉!”面对胡人,他这言辞非但是当着瞎子说灯笼,更胡缠蛮打,愣是不想让对方开口了。

那贵人身后侍卫无不咬牙按刀,只是那贵人却不为意,笑道:“孤知先生有奇才,何不辅佐于我……”这已不知是第几次他想招揽这老者了。汉末刘备有三顾茅庐传说,但他来劝这老者,怕已不下三十次。

但这老者依然如前一般,丝毫不为所动,连答理一声都没有,所谓视若无物,不外如此。羯胡贵人也不以为意,只是示意手下人把两口箱子抬上来,对那老者道:“数年间,孤的孙子多得先生教导指点,弓马娴熟竟隐然为这襄国左近少年之翘楚……”

“你孙子唤作石闵,我教的学生乃是冉闵,全不相干。”那老者冷笑说道,“阁下不必自作多情。”冉闵,便是棘奴的大名了。因棘奴的父亲少年时战败被俘,被石虎认为养子,故之棘奴出世,自然便也成了石虎养孙。这却是与生而来的,半点不由棘奴作主的事体。

这杀气森然的羯胡贵人,便是杀人无数的石虎石季龙,他听着那老者的话,却不动怒,把手一拱,自告辞而出,行至门口,却停下来回首抚须大笑道:“先生何必自欺?敢问先生可曾听闻过狼孩吗?那狼孩由狼抚养长大,便自纵横山林,如狼行、如狼居、如狼猎食,不能混于世人!”

“人非禽兽。”那老者极为平淡地答道。

石虎嘿嘿讪笑,点了点头,只是道:“如此,先生便好好教导你的晋人学生冉闵便是,孤拭目以待之。告辞,先生留步。”那老者连身都没转过来,何谈留步?只是石虎却始终不失礼仪,水磨工夫做到十足。

行出那小院,白有手下牵了座驾过来,石虎身材魁梧,跨上高头大马更添几分彪悍气势,策马前行之际环目四顾,长街之上竟无人敢与之对视。那紧跟在石虎身后的贴身亲卫,不禁也暗暗称奇,到底这院中老者是什么人?居然能在太尉的气势之下,不动如山。

P5-7

后记

暴力,我不以为能解决问题;放弃暴力,在太平里,仍可以通过正常的途径解决许多问题。但在乱世中,谁若放弃暴力,也许谁便可以被解决。故之我反感暴力,但也不会因此而去反感身于乱世为了保存自己、族群而使用暴力的人。

冉闵这个人物,不必讳言,他的一生就是一部暴力史。事实上我也不太认同诸如“没有了冉闵,汉民族就将灭绝”之类的假设。南方的晋朝,尽管苟存残喘着,但于冉闵存在的那个年月,它仍在喘着气。

民族灭绝的做法,必然是不对的。而冉闵最后的失败,也恰好证明了这一点。但处于当时的历史人物,必然有着他的历史局限性。就我个人而言,认为范文澜先生在《中国通史》最后的结论还是很中肯的。

写这本书的起源,是因为网上各种关于冉闵的伪史料,实在太多了。某日和友人J谈起,居然有说郑太后是男人的!也有伪造的《五胡食人录》之类;还有某位网友只是用“或曰”的方式写的《杀胡令》,最后也被流传为冉闵所书..千奇百怪,不一而足。

友人J有感于此,便建议整理冉闵生平,做一部传记出来。当时也觉得此言颇善,于是便着手去做。结果入手才发现,涉及的史料、疑案、互证、证伪,着实太多了,根本就不是非断代史职业研究者所能达之事。

于是J君便提议,不如写一部演义。

开始我是犹豫的,但在J君不断的鼓动下,便也就着手去做。

所谓演义,正如汉末三国无秀才只有茂才、三英不曾战吕布、硬安在诸葛身上的空城计、“奉天子以令不臣”的改动等等;还是可怜的张叔夜,明明便拿了宋江的,却在小说中被弄得罢官,去到《说岳》还诈降金国被封鲁王等等。类似的,本书自然也是有的。

例若斩那楼奇史无载有关冉闵事,征高力,晋书说是与李农、张贺度同发等等,还有一些时间上事件的编排,作为演义该有的杜撰虚构,尽皆有之。史有所载的,文中也尽数附上出处,并无误导看客之意。

本来这则后记,我是不太愿写的,但连“或曰”式的《杀胡令》都能被流传极广,并且以为真者,不在少数。那原作的网友也曾发帖自白,却少有人愿意理会。以防荼毒,方自有此后记,以免相误。

诚然,君若强行要将拙作当作史实,而不顾正史——恰恰看本书时偏偏又略过此后记;或是此书稿交付编辑以后,若以为本就是演义,又不是传记,何必画蛇添足?浪费纸张、极不环保——彼言也善,故之这后记干脆删去,不附于书后。

我实在也是全然无法可施的。

毕竟人只能要求自己不去做某事,却不能要求他人不做某事。

于此记之,求心安就是。

荆洚晓

2011年7月12日凌晨于珠江畔

是夜雷暴轰然电蛇乱舞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6:4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