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中国女作家名篇选读/北京开放大学经典读本系列丛书
分类
作者 荒林//鄢冬
出版社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荒林和鄢冬编著的《中国女作家名篇选读》中描绘一幅由众多优秀女作家拼成的文学地图,从春秋卫国的许穆夫人,到当代作家张洁、王安忆、铁凝,再到海外作家严歌苓。文本的呈现,不只是个静态的展览,在千年历史的滚滚尘埃中,这些文本之间也存在着动态而感性的联系。女性文学的未来,最终将指向何方,让我们从她们的足迹中,寻找其间的奥秘吧。

内容推荐

荒林和鄢冬编著的《中国女作家名篇选读》内容介绍:中国教育问题不少,甚至比较严峻,严峻到有入忘记了我们的传统文化,中国人若丢掉了传统文化,中华民族何以称得上伟大?在当今商品经济日益深广、物质追求更多的社会,中国人若没有传统文化的精神作为支撑,何以称其为真正意义上的人?中华民族若没有传统文化,中国修齐治平的理想又何以能彰显光大?一起来翻阅《中国女作家名篇选读》吧!

目录

载驰/许穆夫人

胡笳十八拍/蔡文姬

如梦令/李清照

声声慢/李清照

笑/冰心

两个家庭/冰心

三八节有感/丁玲

莎菲女士的日记/丁玲

生死场/萧红

纪念鲁迅先生/萧红

谈女人/张爱玲

金锁记/张爱玲

倾城之恋/张爱玲

隐身衣/杨绛

致橡树/舒婷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舒婷

山上的小屋/残雪

爱,是不能忘记的/张洁

无字/张洁

小鲍庄/王安忆

长恨歌/王安忆

富萍/王安忆

哦,香雪/铁凝

玫瑰门/铁凝

孕妇和牛/铁凝

风景/方方

饥饿的女儿/虹影

天下第一楼/何冀平

私人生活/陈染

一个人的战争/林白

亲亲土豆/迟子建

烦恼人生/池莉

城南旧事/林海音

霸王别姬/李碧华

十年/林中英

扶桑/严歌苓

试读章节

从《胡笳十八拍》的创作背景来看,蔡文姬经历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两个时期,一是羁居匈奴之地;二是归汉之后。这两个阶段也是蔡文姬主要的创作期,相比较而言,她的文采和热情所编织的大部分锦绣诗歌都集中在寄居塞北大漠时期。由于被俘至匈奴蛮荒之地,这个出身书香世家的弱女子一开始表现出了惊恐和忧虑,接着是哀怨和愤怒,再后来慢慢归于平静。这样的情感轨迹在诗歌中也能寻见。女诗人把悲愤和哀怨都注入诗篇中,当我们阅读这些诗歌时,便可以感受到渗透在文字背后的诗人的那颗激动而哀怨的心。然而,如果只是一味地哀怨、控诉,只会让诗歌表露的情绪太过浮躁而失去了中和之美。其实蔡文姬的控诉不完全是非理性的,她试图以自己为圆心,勾勒出属于她自己的女性王国。这个王国是构建在女性本位基础之上的国度,因此,对于现实中所遭受的种种磨难,在蔡文姬看来都不应该是她或者其他女性所应该承受的。她的第八拍开头两句“为天有眼兮何不见我独漂流?为神有灵兮何事处我天南海北头?”颇有屈原问天之气魄,宛如晴空霹雳、空谷箫音,蔡文姬的愁怨被抬高,最后被升华,她的诗突破以往游子思妇诗的那种绮靡悱恻之感,诗句自然而然就裹挟一股强大的气流,这股气流在每个读者的内心横冲直撞,取得震撼人心的余音回响。

蔡文姬的问天之“愤怒”并不是空穴来风,作为乱世中的蔡文姬而言,身负双重悲剧:作为汉人,她成为胡人的俘虏,身份认同感的迷失,是蔡文姬的第一重悲剧;要想在胡地生存下去,她又不得不接受异域文化,对于自小家境优越、受儒家礼教洗染的她来说,自尊心受到了严重的打击,自我价值的认同不能顺利实现,这是第二重悲剧。但以上两重都不足以说明她命运的多舛,对于女诗人蔡文姬而言,最沉重的一重悲剧是,作为女性,被左贤王掳走,在匈奴的十年岁月中她做了左贤王的妻子,为他生儿育女,而当曹操把修汉书的使命赋予她时,她又不得不放弃自己在匈奴经营的幸福家庭,来迎接民族的使命。蔡文姬在这一过程中并不能把握自己的命运,对于蔡文姬个人来说,归汉或是不归汉,完全可以取决于个人意愿。然而一旦上升到民族和国家意志的高度,蔡文姬的自主权就被剥夺,她变成了一个符号,一个空荡荡的不能拥有个人空间和生命的符号。作为女性和母亲,蔡文姬的妻性和母性必须被民族和国家大义所压制,这也许只有在那个年代才会存在的故事,但却极具警示意义和讽刺效果:一方面,她别无选择:另一方面,她又不得不选择。

三重悲剧下的蔡文姬,依然傲然独立。她的《胡笳十八拍》伴随着古琴而入人肝肠。思乡之苦和思家之苦构成作品的两大主题,而与常人不同的是,蔡文姬式的悲苦是线性的而不是交错的,于匈奴之地时思念故土故乡,归汉后又思念丈夫和儿子。蔡文姬在对“小家”表达思念的同时,也是对所谓“民族使命”的反抗——尽管她的这种反抗是柔弱的,但却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十六拍兮思茫茫,我与儿兮各一方。日东月西兮徒相望,不得相随兮空断肠。”三国鼎立的前夜,诸侯混战,中原战火纷飞,塞外更是刀兵四起,蔡文姬生而有苦,颠沛而流离,命运的每一次波动,都可寻见时代匆匆的身影。蔡文姬的命运是和汉、匈奴两个民族命运联系在一起的,这也许是她的伟大之处,但同时也是蔡文姬的悲哀之处。今天的我们在对蔡文姬表达无限惋惜和爱怜的同时,也将慢慢体会,当把《胡笳十八拍》作为当时历史的聚焦点时,窥见的那一卷波澜壮阔的历史图景,那一抹绕人魂灵的浓茶。活在历史尘埃中的,是诸如蔡文姬等流亡女性的泪和血,是无辜百姓的尸首和控诉,是曹操、左贤王、董祀等一干枭雄们的豪情与残暴,这些元素混在一起,随着蔡文姬指尖如怨如诉的琴声,都被公正、逼真又艺术化地呈现并绽放,流传至今。P8-9

序言

由胡晓松校长、雷原与王宁宁教授主编的北京开放大学经典读本系列丛书分两辑共二十四本,即将问世。

两辑丛书有一些基本的特点

第一,注重对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的解读,以此体现述而不作的治学精神。对这些经典的阐释有利于奠定文化基础,厚积薄发,使我们的文化永远有一个凭借。中国传统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绵延不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我们有经典著作,并且我们对经典永远保持着一种敬意,使经典著作成为我们传统文化的根本与源泉,如此,也使我们的文化自始至终有一个中心。

《<论语>导读》、《<大学中庸>导读》不仅加了拼音,还加了注解与导读。《论语》、《大学》、《中庸》被列入《四书五经》,自宋之后一直作为科举考试的主要内容。今天以这种敬意与温情对待仍然是必要的,民族文化的传承既离不开这种精神,也离不开这种做法,在复兴中华传统文化的伟大事业中,今天我们仍然需要这种精神与态度。中华民族即使遇到磨难或灾难,有这样那样的不测,若还有几部经典,我们能朗朗上口地背诵下来,记在大脑里,藏在心中,用在实践,我们的中华民族就必然有复兴之日。背诵和研读经典,有熟能生巧的意义,修身养性,启迪智慧,自觉觉他,这必将对改变人生的气象具有积极作用。

第二,经典条理化,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使读者易于把握并有针对性。诸如《自然的智慧——<老子>》从五个方面解读《老子》,即信仰,常道,常名、贵生与为政。与现实社会紧密结合,作者提出自然经济思想,还提出自然财富与人为财富的概念,针对的正是现代经济生活中为财富而财富,不惜以毁坏生态环境为目的的问题。我们一方面在创造人为财富,但同时在毁坏自然财富,创造与毁坏孰多孰少,难以估算。作者认为今天的增长忽略了对自然财富破坏的统计,如果细细计算,可能在很多方面是负增长。真是应了老子无为胜似有为的观点,不能不令人深思。

第三,综合性强,突出了一个“博学”的特点。有对义理类的经典著作的解读,有考据类的历史疏通,有辞章类的文学、诗词、歌赋赏析,有依据艺术独创与影响广泛等标准写成的《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经典选读》、《台港名家名作选读》、《中国现代诗歌经典选读》,甚至还有体现女性主义倾向的《中国女作家名篇选读》,以及渗透于我们生活各个层面的政治、经济、养生、农村、知识论方面的著述,等等,具有博通的特点。

第四,重在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修齐治平的理想,用另一种说法即是重在治道。举例来说,像《<乡村建设理论>述要》,关于乡村建设问题,至关重要,农耕文化在全世界范围而言都应属于基础文化。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文化可分为游牧、农耕、商业三种类型。在此三种文化中,游牧、商业文化均有向外依赖性,其生产方式必须依靠与农耕文化的交换才能实现,不交换则不能满足人们基本的需要。因此,商业文化必须依靠强力促使贸易交换的进行或者依靠强力掠夺农耕文化下的粮食等,否则无以生存。就今日世界来看,粮食生产不仅是人生存的根本保障,也是生态环境不被破坏的根本保障。农耕文化倡导“天人合一”,人与自然是和谐的。在农耕文化下人们崇尚和谐,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勤劳、俭朴,这对建设“和谐社会”、“和谐世界”意义重大。

中国文化自1840年之后,遇到了西方商业文化的冲击,中国传统文化原有的一切被打破,中国文化要再一次在新的形势下、在全球范围内重新设定自己的治理模式,此时的文化侧重在治道方面。本系列丛书正好体现了这一特点,抓住了时代的脉搏。如丛书中《中国经济思想史撷要》与《<三民主义>导读》等书都有此倾向。

序写到这里,我对北京开放大学编写这样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坚持“人文为本”的系列丛书感到由衷的欣慰。欣慰之余,我还真希望能将经典系列丛书像以前我曾经写过序的《国学经典选读》一书一样,继续在通识教育中发挥作用,使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能在我们的正式学习和教育体系中得以体现,甚至在建构终身学习体系中得以体现,用真正优秀的中国文化培植我们的民族元气,岂不更好!

中国教育问题不少,甚至比较严峻,严峻到有入忘记了我们的传统文化,中国人若丢掉了传统文化,中华民族何以称得上伟大?在当今商品经济日益深广、物质追求更多的社会,中国人若没有传统文化的精神作为支撑,何以称其为真正意义上的人?中华民族若没有传统文化,中国修齐治平的理想又何以能彰显光大?

我不但很乐意为北京开放大学经典系列丛书写序,我还希望北京开放大学以此系列丛书作为素质教育、通识教育读本,列入选修学习内容,向更多的大学生和市民读者推广。改革教育体制势在必行,开放大学或许能成为教育改革的星星之火然后成其燎原之势吧!

壬辰春月 汤一介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3 16:3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