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科斯莫杰米扬斯卡娅编著的《卓娅与舒拉的故事》是卓娅和舒拉的母亲柳·科斯莫杰米扬斯卡娅写的一部描述卓娅和舒拉如何成长为苏联卫国战争英雄的纪传体小说。故事当中的卓娅和舒拉出生在一个农村家庭,在父母的教育之下成长为优秀青年。但在姐弟俩刚刚懂事的时候,德国法西斯便利用闪电战的战术,大举进攻他们的祖国,践踏他们神圣的领土。这一沉重的打击以及巨大的灾难残酷地降临到整个民族的每一个人身上。苏联毕竟是个不甘屈服的国家,在这血与火的锤炼面前,在国家、民族都面临生死存亡的时刻,苏维埃人民毅然决然点燃了复仇的怒火,尤其是苏维埃广大青年男女,纷纷扛起枪来奔赴前线,成为对抗德国法西斯的主力军。由于他们的英勇表现,为国家抛头颅洒热血,给予侵略者当头一棒,扼制了其日益嚣张的侵略野心。
《卓娅与舒拉的故事》是卓娅和舒拉的母亲柳·科斯莫杰米扬斯卡娅写的一部纪传体小说,讲述了卓娅和舒拉成长为苏联卫国战争英雄的动人事迹。《卓娅与舒拉的故事》中对每个人物的感情和姐弟俩的成长历程都有十分详细的描写。卓娅和舒拉的优秀品质和崇高人格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外读者。
白杨村
在唐波夫省北部,有一个叫做“白杨村”的村子。据老人们说,这里曾经确实存在过一片茂密的白杨树林。但是在我孩提时代的记忆当中,那片树林早已被人们忘却了。村子周围是一望无边的农田,地里种植着黑麦、燕麦和黍米。但是村子附近却被大自然修饰得沟沟壑壑,很难找到一块完整的地面。日子一长,那些沟壑变得越来越大,在村子最边缘的房子简直就像随时要从这些陡峭的坡上掉到沟里去了似的。冬天一来,未能饱腹的狼群就出没在这些沟壑中。小时候我很害怕在冬天的夜里一个人走出屋子:冰冷,一点生气都没有,到处都是白雪皑皑,一望无际,时不时还传来狼嗥的声音。有的时候真的是狼的叫声,有时却是精神过于紧张造成的错觉。
然而,每当春天一到,到处都焕然一新。草原上开满野花,铺满了辽阔的绿草。那里绽放着红色的、蓝色的、金黄色的野花,看上去好像闪烁的火星。雏菊、铃铛花、矢车菊,你完全可以成抱地采回家去。
我们所住的这个村子很大,大约住着五千人。几乎每家每户都有人外出打工挣钱,有的到唐波夫,有的到平兹,甚至还有到莫斯科去的。贫苦农家的一方小土地,养不活一个家呀。
我出生在一个和睦的大家庭。我的父亲奇奠菲·西蒙诺维奇-丘里科夫,在村公所里任文书。他虽然没受过什么教育,但却能读书识字,就算是说他博学见识广也不过分。他喜欢读书,平时和别人辩论时,总是爱引经据典。比如有一次,他对他的辩论对手说:
“我记得,我曾经读过一本讲天体的书,您的说法和书上讲的完全两样……”
我在家乡的小学读过三年书。1910年的秋天,父亲带我去了基尔山诺夫城,报考了一所女子中学。从那时起,一晃过去了差不多四十年,可是几乎所有的事情至今仍历历在目,就像是昨天刚发生一样。
中学校舍是两层的楼房,这让我很惊讶,我从来没在我们白杨村见过这么高大的房子。我紧紧攥着父亲的手,跟着他走进学校的前厅,羞答答地停下了脚步。面前的一切都是那么新奇而陌生:宽敞的门,石板地,带有栏杆的大楼梯。有很多女孩子已经来到了这里,都有家长陪着。这些女孩子们看起来就像是这所雄伟的学校中新鲜的、富丽堂皇的装饰品一样,这让我感到非常难为情。基尔山诺夫是一座县城、商埠,在这些跟我一样来报考这所学校的女孩子中,只有很少的一部分是来自农家的。我记得有一个女孩子,一看就知道是富家子弟,脸红红的,胖胖的,她那长长的发辫用蓝色丝带系着。她用异样的眼神傲慢地打量着我,然后咬着嘴唇非常不屑地转身过去。我向父亲那边靠了靠,父亲轻轻抚摸了一下我的头,好像在说:“别怕,我的孩子,相信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后来我们上楼去了,在那里有学校的工作人员接待,把我们一个个地先后带进一问大房间里去。有一张长桌子摆在那个大房间的正中间,桌子对面坐着三个考试委员。我到现在还清晰地记得,我答完了所有的题目之后,就已经忘记什么是害怕了,于是便大声地朗诵了下面的诗句:
以后,我们要让瑞典人睁眼看看,
我们在这里建起的城市,
气死这些傲慢的邻人……
从房间出来我发现了在楼下等我的父亲。我高兴极了,飞快地向他跑过去。他也走上了楼梯来迎接我,脸上洋溢着欢乐……
从此便开始了我的中学时代。如今每当我回忆起那段时期,心里总是能泛起温暖和感激之情。阿尔卡基·别洛乌索夫在学校里是我们的数学老师,他的课讲得很好,人也很风趣。他的太太叶利萨维塔·阿法纳谢夫娜是我们的文学和俄语老师。 每当叶利萨维塔·阿法纳谢夫娜走进教室时,脸上总带着微笑,我们也顺势跟着她微笑。她每时每刻都显得那么活跃、年轻、和蔼可亲。她在讲台后面坐下,沉思地看了看全班,什么开场白都没有说,就开始朗读:
树林解下紫色的衣裳……
听她讲课我们一点都不觉得疲倦。她一边认真地讲解给我们听,一边陶醉于她所讲述的情景。她给我们讲解俄罗斯文学拥有感人的力量,因为它既包含鼓舞力量的思想和情感,又包含深刻的人道精神。
听着叶利萨维塔·阿法纳谢夫娜的授课,我明白了:教师是一门高尚的艺术工作。如果要成为一个真正的好教师,必须具备如下这些条件:活泼的心灵,清晰的头脑,当然,还必须十分喜欢孩子。叶利萨维塔·阿法纳谢夫娜尽管口头上从来没说过喜欢我们,可我们都知道她是喜欢我们的,不用任何解释。从她看我们的眼神中,从她有时亲切地把手放在我们的肩上的举止中,还有从她在我们任何人失败时所表现出来的伤心中,我们每个人都能够体会到她对我们付出的爱。我们也同样热爱她的一切:她的青春年华,她庄重而美丽的面容,愉快且善良的性格,以及她对自己这份工作的热爱。直到我后来长大成人,抚育自己的孩子的时候,还经常能回忆起我十分敬爱的阿法纳谢夫娜老师,每当我遇到困难的时候,我常常想道:假如她在这里的话,她肯定会告诉我应该怎样做。
另外,让我怀念基尔山诺夫中学的还有其他的一些事情:我十分爱好绘画,我的美术老师也发现了我的才能,但是我从来没有希望过自己将来能成为一位出色的画家。
有一次,美术教师谢尔盖·谢苗诺维奇·波马佐夫对我说:您在绘画方面很有天赋,但您还需要学习,而且一定要学习。
他和叶利萨维塔·阿法纳谢夫娜是一类人,自己也很热爱所从事的那门学科。我们上了他的美术课,学到了颜色、线条、比例、远近画法等知识,也了解到了构成整个美术精神的重要因素。那就是需要对生活十分热爱和学会时时刻刻理解生活,并且从每个方面表现出生活。谢尔盖·谢苗诺维奇给我们介绍了列宾、苏里柯夫、列维唐等大画家的作品。他有一本非常大的画集,很多精致的名画复制品都收录在内。从那时起,到莫斯科的特列契雅科夫美术馆去的想法便在我心里产生了……
然而,尽管我希望继续学习的愿望是那么强烈,但对于自己的境况来说也明白这是不可能的事,因为我家里穷苦,过日子过得很艰难,我的双亲需要我的帮助。完成了中学的学业,我便返回家乡去了。
P1-3
《卓娅与舒拉的故事》是卓娅和舒拉的母亲柳·科斯莫杰米扬斯卡娅写的一部描述卓娅和舒拉如何成长为苏联卫国战争英雄的纪传体小说。故事当中的卓娅和舒拉出生在一个农村家庭,在父母的教育之下成长为优秀青年。但在姐弟俩刚刚懂事的时候,德国法西斯便利用闪电战的战术,大举进攻他们的祖国,践踏他们神圣的领土。这一沉重的打击以及巨大的灾难残酷地降临到整个民族的每一个人身上。苏联毕竟是个不甘屈服的国家,在这血与火的锤炼面前,在国家、民族都面临生死存亡的时刻,苏维埃人民毅然决然点燃了复仇的怒火,尤其是苏维埃广大青年男女,纷纷扛起枪来奔赴前线,成为对抗德国法西斯的主力军。由于他们的英勇表现,为国家抛头颅洒热血,给予侵略者当头一棒,扼制了其日益嚣张的侵略野心。他们用青春和鲜血保卫了自己的祖国,捍卫了民族尊严,并向祖国、向人民提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德国法西斯入侵苏联之后,那时还在就读九年级的卓娅便离开了家,加入了游击队,走上了保卫祖国的最前线。在一次秘密行动中卓娅不幸被敌人逮捕,顽强不屈的卓娅受尽了德军对她种种非人的折磨,但她并没有泄露一丁点儿游击队的秘密。最后,惨无人道的法西斯刽子手绞死了她。弟弟舒拉自幼与卓娅情同手足,他在得知姐姐在前线牺牲的消息之后,怀着满腔的愤怒接受了坦克学校的培训,并且发誓为姐姐报仇。过了不久,舒拉驾驶着坦克奔赴前线,与战友们奋勇杀敌,在一次次的战斗中屡建功勋,先后获得了卫国战争一级金质勋章和红旗勋章。最终在1945年4月的一次战斗中不幸牺牲在了自己的岗位上。
卓娅和舒拉出生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那正是一个呼唤英雄以及创造英雄的年代,苏联卫国战争中涌现出的一个个优秀的青年代表,便是千千万万与法西斯抗战到底的民族英雄,卓娅和舒拉便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他们的英雄事迹以及崇高的人格和形象令世人敬仰。他们不仅仅是苏联人民的英雄,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英雄。苏联会永远记住他们,世界会永远记住他们,历史的烟尘永远都无法遮蔽他们革命英雄主义的灿烂光辉。
《卓娅与舒拉的故事》自从在我国上市以来,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以及各阶层读者的热烈欢迎,尤其是广大青年学子从中汲取了丰富的营养成分。它教育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年读者。它教会孩子们如何尊老爱幼,如何刻苦学习,如何发展兴趣和乐于助人。同时它又教育成年人如何哺育新生代的孩子们,培养他们正直、坚定和不屈的性格以及认真负责的做事态度。尽管如今时代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可是这本书的意义并没有被磨灭。卓娅和舒拉两人将祖国、人民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两人舍弃了自己的小家,为了全苏联人民解放这个大义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他们这种人生意义正时刻感动着人们,而且激励着有志之士更加刻苦奋进,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改革来说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值得我们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