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光之路》是影响力几代人的美国民谣教父伍迪·格斯里的自传。通过对生活琐事的描绘刻画了美国战时社会众生相。伍迪·格斯里一生为劳苦大众代言,在他的音乐中,可以看见人民容忍和对抗压迫的意志。本书由美国著名民歌歌手、民歌复兴运动的先驱、有“美国现代民歌之父”之称的皮特·西格作序。书中插图均为伍迪·格斯里亲笔。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荣光之路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美)伍迪·格斯里 |
出版社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荣光之路》是影响力几代人的美国民谣教父伍迪·格斯里的自传。通过对生活琐事的描绘刻画了美国战时社会众生相。伍迪·格斯里一生为劳苦大众代言,在他的音乐中,可以看见人民容忍和对抗压迫的意志。本书由美国著名民歌歌手、民歌复兴运动的先驱、有“美国现代民歌之父”之称的皮特·西格作序。书中插图均为伍迪·格斯里亲笔。 内容推荐 比“逍遥骑士”还早几十年,民谣歌手伍迪·格斯里就从俄克拉荷马州出发走遍了全美国,不是骑摩托,而是靠扒闷罐车、伸大拇指和徒步旅行。这也是他人生的发现之旅,他在途中创作的歌曲后来成为美国的文化遗产,然而歌曲只是他的部分遗赠。《荣光之路》这本不同寻常的自传,不仅呈现了伍迪·格斯里追求精神自由的鲜明个性,更记录了一道生动、真实、不能被忘却的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民间风景。 《荣光之路》伍迪·格斯里编著。 目录 再见,伍迪,认识你很高兴 001 向伍迪·格斯里致敬 005 第一章 尘烟中的士兵 001 第二章 空鼻烟罐 025 第三章 我谁的气都没生 053 第四章 新生的小猫 076 第五章 龙卷风先生 087 第六章 繁荣猎人 101 第七章 我们的帮派现在无敌了 130 第八章 灭火器 153 第九章 一列长啸飞奔的列车 165 第十章 垃圾袋 186 第十一章 寻寻觅觅的男孩 192 第十二章 烦恼克星 212 第十三章 去加州 228 第十四章 山上的房子 280 第十五章 一直没来的电报 298 第十六章 暴风雨之夜 311 第十七章 特选级 331 第十八章 十字路口 361 第十九章 驶向荣光的列车 387 后记 403 试读章节 第一章尘烟中的士兵 各种肤色的男人在闷罐车里颠簸着。我们站起来,躺下,挤在一起,拿彼此当枕头。我能闻见从自己被汗浸透的卡其布衬衫、裤子,还有别人的工作服、工装裤、肮脏松垂的套装上发出的酸臭味。我满嘴都是某种灰色的矿物粉末,这玩意儿在地板上有近一英寸厚。我们的熊样就像一群正走回坟场的行尸,在九月的热浪里,疲惫、刻薄、抓狂,咒骂着,冒着汗,说教着,胡言乱语。一些人在尘烟里挥着手,冲整群人嚷嚷;剩下的则虚弱不堪、病病快怏、饿得要死,或者醉醺醺,站都站不起来。这是一辆有先行权的直通快车,数我们这节车厢最难受,流浪汉都叫它“扁轱辘”。我坐在车厢的最末端,这里土更大,但没那么热。车轮飞转,时速六十英里。除了胡说八道、咒骂和火车的轰鸣,我能听见的只有车轮压过铁轨连接处时发出的叮当声。 有约摸十到十五个人在唱: 这辆车不拉赌徒、 骗子、贼和闲逛的大人物; 这辆车正在驶向荣光, 这辆车! “整辆破车就这一节操蛋的‘扁轱辘’,可咱们没辙,不坐也得坐!”一个大城市口音的敦实小伙在我身边摇晃着,在工装裤里摸找他装烟叶的粗布袋。 “那也比走路强!”我在他旁边坐下,“我的吉他在你眼前戳着没事吧?” “没事,为了你能音乐不离身。你都唱哪种?点唱机里的歌?” “多谢,我刚抽过,”我摇摇头,“不是那种。听那种街头小曲恐怕打不了胜仗!” “太娘了?”他舔着卷烟纸,“全是俏皮话,嗯?” “对咯,”我说着把吉他抱到腿上,“除了大把无聊的傻逼俏皮话,得整点别的才能把仗打赢!得卖把子力气!” “你那模样可不像卖力气干过活的,老兄!”他从鼻子里擤出一小股烟,踩灭了火柴,“你懂什么叫干活?” “老天作证,先生,我可跟你一样卖力气啊!”我把手指头举到他眼前,“有水疱为证!” “你怎么没去当兵?” “那些白大褂死活不让我过。我跟大夫合不来。” 一个四十岁上下的金发男人用胳膊肘顶了顶我的左肋:“你俩小子聊打仗呢?我有种感觉,过不了几分钟,在这儿你俩就能见识一场。” “怎么说?”我环视车厢。 “小子!”他伸直了腿,靠在墙上,我注意到他腿上套着个铁撑脚,“他们管我叫瘸子惠特尼,战斗观测员。” “战斗观测员?” “嗯。隔着三个街区我就知道街上有肉搏战,提前一个钟头我就能预测要打群架。我把消息事先漏给那些小伙子,他们就知道怎么下注了。” “你现在发现要干架?” “我闻到一场大的,绝对大的,要见点血的。再过十分钟吧。” “嘿!大块儿!”我拿胳膊肘捅了捅右边的大个,“惠特尼说他闻到了要干一场大的!” “嗷!别理那贱瘸子,他止疼药吃多了。我们在芝加哥都叫他P.G.惠特尼!谁知道他在明尼苏达又叫什么。” “你他妈的放屁!”瘸子站起身在我们面前晃来晃去,“起来!看我把你俩的脏脑袋踩瘪!给你们扔湖里去!” “冷静,老兄,冷静,”大块头用鞋底子蹬住惠特尼的小肚子不让他靠近,“我可不想揍瘸子!” “你们都小心点!别绊倒了砸了我的吉他!”我赶紧往边上挪了挪,“对!某战斗观测员!你预测要打架,结果按你说的时间没打起来,怎样,你只要自己挑事干一架不就行了!” “看我拿那八音盒开了你的卷毛脑袋!”瘸子朝我迈了一步,哈哈大笑着抹去脸上的泥灰,然后又冷笑了下,对我说,“太他妈对了!没错!我是无业游民!我没法不是。看看这腿,没了,萎缩了!你瞅瞅你,他妈这么龌龊,还唧唧歪歪的,你懂啥叫努力工作、诚实生活不?狗娘养的,你不就是去流动工人常去的酒吧,放下你的小八音盒,卖唱赚你娘的小费嘛!” 我对他说:“你咋不去跳湖呢!” “我就在这待着!”他指着我腿上的吉他说,“好嘞,老天作证,我还就坐你身上了!” 我一把抱起吉他,滚过三四个人脚边,躲过了惠特尼。而他一转身,撕心裂肺大叫着向后跌坐下去。我紧紧抓着吉他,努力保持平衡,跌跌撞撞穿过车厢,歪到了一个老人身上。他正弯着腰,脸挨在墙上,只听他呻吟着:“这是我扒过的最操蛋、最难坐的闷罐车。” “你干吗不躺下?”为了不摔倒我只能靠着墙,“你怎么站得住啊?” “疝气。站着还能好受点。” 五六个伐木工打扮的人从身边连吼带骂蹭了过去:“这么大土我再也受不了了!”“别挡道,哥们!”“让我们过去!我们要去车厢那头!” “你们几个到了那头也好受不了!”我冲他们喊着,上牙膛被土蛰得难受,“我都试过了!” 一个身形魁梧的男人,穿着长筒靴,伐木工裤外面卷着红色羊毛袜,停下来打量着我:“你算老几啊?宝贝儿,我坐个车还得让你教?我要喘不上气了!” “请便,先生,不过我告诉你了,到了那头你更撮火!”我又转向那个老人,“我能帮你什么吗?”P1-4 序言 亲爱的格斯里先生: 我十分荣幸地为您颁发内政部保护署奖,并以您的名字命名一家邦纳维尔电力管理局分局,今后它将名为“伍迪·格斯里分局”,以此表达对您的肯定与敬意。是您的努力与贡献,使我们的人民更加珍视自己的传统和国土。 您在歌中唱道“这片土地属于我和你”,这是发自一颗美国心的声音。您在歌中有力地表达了每一个美国公民对这片土地和它所蕴藏的奇迹的认同。您向歌曲中注入了一颗和自然一样开阔的心,我们也因而幸运地拥有了能真正唱出我们的爱和情感的音乐——要知道我们自己无法这样生动地表述这片土地……“从加利福尼亚到纽约岛——从红杉林到墨西哥湾流。” 您的表达绝非对自然美景的信口评论,而是在我们利用国土和保护国土的努力中,成为一种活生生的、在呼吸、在歌唱的力量。这片土地的伟大之处,就是有像您这样有创造天赋的人在为之努力,并讲述看它——讲述邦纳维尔大坝的力量和驾驭它的人,讲述林肯公路之长和设计它的人。您概述了那些卓绝的努力和深深的信念,还有所有爱我们的国土并为保护她而战的人。 后记 ` 自《荣光之路》1943年首次出版,伍迪·格斯里和他的歌曲就从美国的这一边传到了那一边。 1936年至1954年期间,伍迪·格斯里创作了一千多首歌曲,他在变得家喻户晓时,也成为亨廷顿氏舞蹈病的受害者。 《这片土地是你的土地》《鲁本·詹姆斯》①《汤姆·乔德》《丰美的牧场》《艰难的旅途》《再见,认识你很高兴》《工会女佣》②《帅哥弗洛伊德》《前进,哥伦比亚》《尘暴区难民》《大风吹过老土路》和《驶向荣光的列车》——随着伍迪·格斯里作品的曰渐流行,他的歌曲与歌中所唱的河流、森林、草原和人民一起,已然成为美国的一部分。 他的上述代表作品以及另外几十首歌曲,也被其他民谣歌手传唱和录制。皮特.西格、琼·贝兹、汤姆·帕克斯顿、“织工”、“彼得、保罗和玛丽”、茱蒂·科林斯、奥黛塔和杰克·艾略特等音乐家,都通过对格斯里歌曲的忠实翻唱表达了对他的爱与钦佩。 伍迪的歌和吉他,使他成为各地受压迫群众的代言人。不过他也歌唱美国的美,一种他坐货运火车穿越全国时从洞开的车厢门里看到的美。他从开阔的公路上看美国,零距离地接触美国人民。 1943年,他和他的老友、民谣歌手西斯科·休斯顿参加了美国的商船队,目击了海外的战争和世界。 战后,他短暂地重返皮特·西格、李·海斯和米勒德.兰佩尔组成的“年鉴歌手”乐队,写了他的第二本书《美国民谣》③,收录了三十首歌曲和速写作品。他的散文和诗歌作品集《生而为赢》④由罗伯特.谢尔顿编辑,在1965年发行。他也成为海斯和西格组建的“人民的歌”⑥的成员,该组织亦被称为“革新主义歌曲作者新联盟”。 伍迪·格斯里一生共经历三段婚姻,育有八个孩子;1967年10月3日于纽约市去世.终年55岁。 书评(媒体评论) 伍迪·格斯里终生坚守的音乐形式,无论在任何时候,想必都是我们必须带着敬意加以珍惜的一件瑰宝。 —村上春树 我写的第一首重要的歌曲是关于伍迪·格斯里的。他是我的精神导师。 ——鲍勃·迪伦 当民歌之父伍迪·格斯里在吉他上写着“这把吉他会杀死法两斯”时,没有人比他更相信音乐的力量。 —张铁志 “这片土地,是他的土地……”不曾有谁比伍迪·格斯里更好地抓住了它的本质,远在这一句流行起来之前伍迪就在如实地讲述它:不同于政治家、教授、媒体和其他自诩权威的人士,伍迪不是在旁观,而是在经历,从俄克拉荷马州的平原到加利福尼亚的群山,再到曼哈顿寒冷的山谷。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