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足球根本不是圆的
分类 生活休闲-体育运动-体育理论与规则
作者 黄健翔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黄健翔是我国首屈一指的足球解说员,在球迷中享有极高声誉。其影响力与号召力不言而喻。黄健翔这些年身份多样,跨界发展,但他从未离开过足球。他将在2014年以一本《足球根本不是圆的》回归老本行——足球解说。借世界杯年的热潮,传播足球文化。而且2014年也正是黄健翔解说生涯20年,在《足球根本不是圆的》中,他把自己20年解说2000多场球赛的积累,以及各种你所不知道的球场、球赛的奇闻趣事、球星表面的光鲜亮丽与背后的辛酸苦辣,以轻松幽默、独树一帜的风格汇聚成了这本书。

全书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足球和足球不一样》正解不同体制下的足球,并发出“足球根本不是圆的”之喟叹;第二部分《他们的AB面》讲述各时代足球传奇巨星的各种轶闻;第三部分《事情原来如此这般》揭秘足球史上许多不为人知的秘闻,并对一些被以讹传讹的错误史实做出了修改;第四部分《大家一起涨点姿势》为高段位球迷准备,讲述了很多一般人根本无法知道的足球趣闻和知识。

内容推荐

《足球根本不是圆的》所有内容均来源于黄健翔个人20年解说生涯对2000多场精彩比赛的认识,是他近30年的足球知识积累和储备,为您讲述了各种您所不知道的球场、球赛的奇闻趣事以及球星表面的光鲜亮丽与背后的辛酸苦辣,以轻松幽默、独树一帜的风格汇聚成了这本书。他在《足球根本不是圆的》中用平实、简明而富有激情的语言将足球圈的各种故事娓娓道来,让您如同在听他的解说,意兴盎然而又身临其境。

目录

自序 足球根本不是圆的

第一部分 足球和足球不一样

 第一联赛,德国造

 漂不白的法国足球

 意大利足球的南北矛盾

 努力弥合战争创伤的前南足球

 拒绝世界杯的叛逆者

 阿根廷足球的战术分野

 哥伦比亚足球里的“毒”

 殖民主义和非洲足球的起源

 足球金矿的月之暗面

 中国足球的“建国大业”

 《足球小将》和日本青少年足球

 一个国家,两个联赛

第二部分 他们的AB面

 马拉多纳的偶像

 梅西的父子店

 加林查,巴西足球的符号

 尤西比奥的足球往事

 卡卡和他所代表的“白社会”

 加斯科因,为英格兰而喝

 和平战士德罗巴

 约翰·查尔斯,“我是歌手”

 《92班》的台前幕后

 “红二代”瓜迪奥拉

 俄罗斯的盖茨比和埃托奥的世界第一年薪

 被低估的战术大师

 从足坛恶汉到影帝

 恩克,生如夏花

 车王舒马赫的足球情缘

第三部分 原来事情如此这般

 贝克汉姆为什么出走曼联

 被误读的贝利

 罗纳尔多的生日之谜

 齐达内为何会“我顶你个肺”

 巴乔其实不是“忧郁王子”

 小罗为什么整掉标志性龅牙

  “伯尔尼奇迹”背后的阴影

 不存在的“死亡比赛”

 天价球员是怎么炼成的

 “鹰眼”是如何走向世界杯的

第四部分 大家一起来涨点姿势

 西班牙国家德比的前世今生

 伯纳乌的“极端南看台”

 弗格森和格拉斯哥教练群

 阿森纳的黄金时代

 超级球星的“越位”权

 足球史上最“伟大”的骗子

 让世界大战暂停的节礼日足球

 英超中的华人“土豪”

 没有最牛只有更牛的胸前广告

 教皇的会员证

 阿富汗的足球选秀

 邮票上的球王

代跋 他总归是那个说球的

试读章节

贝克汉姆为什么出走曼联

2013年11月,已经退休的弗格森出版了他的第二本授权自传。自传里有一个章节专门写了一个人,一个他说曾经堪称亲生儿子的球员,那就是贝克汉姆。

不过在书里爵爷对小贝颇多微词,看来他对小贝当年的离开至今不太能释然。关于贝克汉姆和老爵爷的恩恩怨怨,这些年来说法很多。那么,两人究竟是如何建立情同父子的关系,又怎么闹掰的呢?

曾经让弗格森视如己出

据弗格森的回忆,小贝刚加盟曼联青年队的时候,身材很瘦削,眼中充满着天真和对足球梦想的渴望。这个形象和加里·内维尔自传中的小贝很吻合,加内回忆第一眼见到贝克汉姆时,觉得“他很瘦,头发擦得油亮油亮的,操着一口东伦敦腔的口音”。那时候小贝不过是个16岁的少年,对外面的世界很懵懂,眼里只有足球。

一年之后,小贝他们这批青年才俊就拿了英格兰青年足总杯的冠军,跟小贝一同出道一起夺冠的有斯科尔斯、吉格斯等人,这就是我们后来标榜的1992年黄金一代。弗格森对贝克汉姆是宠爱有加,不仅因为看着他成长,还有一个关键是年轻时候的小贝对足球非常非常执着。用弗格森的话就是:“从他的球靴第一次触碰到足球的时候,他就有一种强烈的欲望,要用最大的努力去展现自己的全部才华”。当时小贝除了在训练场上练球技,压根不出健身房的门,天天泡在那儿练身体和体能。所以贝克汉姆除了后来世人所熟悉的“圆月弯刀”之外,还是一个跑不死的球员。因为这份勤勉和刻苦,深得弗格森的赞许和宠爱。

辣妹改变了一切

弗格森说,贝克汉姆的变化发生在他22、23岁的时候,那也就是1998年左右。他那时突然注意到,“贝克汉姆开始给自己拿主意了,而那些主意阻碍他成为世界上真正伟大的球员”。那个时间节点,恰好是98年法国世界杯前后,也就是贝克汉姆认识维多利亚的时候。

“辣妹”组合成员维多利亚给贝克汉姆打开了一扇门,之前贝克汉姆只知道一心踢球,但维多利亚让他意识到,他身上还有足球之外的商业价值。他不仅可以成为足球明星,还能成为时尚明星,娱乐明星,大众偶像。小贝的价值观就是从认识维多利亚之后开始慢慢改变的,或者说没以前那么纯粹,逐渐开始多元化。所以,有人开玩笑说,在认识辣妹之前,小贝是弗格森的小贝,之后成了维多利亚的小贝,是辣妹维多利亚从弗格森那里抢走了小贝。

首先,小贝的世界不再只有足球,他开始想要在足球之外成名。弗格森回忆了一件小事。2000年曼联有一场和莱切斯特城的比赛,赛前最后一天训练,贝克汉姆在下午3点到了卡灵顿训练基地,戴了一顶帽子,但身后跟着一排狗仔队,差不多有20个摄影记者。小贝是很受欢迎,但还不至于普通训练都有这么多狗仔队跟着。爵爷就纳闷了,问他这是怎么回事。后来爵爷搞明白了,原来贝克汉姆当时弄了个新发型,所以戴着帽子不让拍。当天晚上球队聚餐,贝克汉姆还没脱帽子。这下爵爷有点不高兴了,就让他把帽子摘下来和球员一起吃饭,但小贝也很倔强,断然拒绝。弗格森想想也没办法,俱乐部的规定里没有说吃饭必须摘帽,要想借此发飙罚款也不行。

但是第二天在赛前的热身,弗格森发现贝克汉姆的还戴着帽子,这下聪明的爵爷恍然大悟,原来贝克汉姆是想在这场全世界直播的比赛中突然亮出新造型,一下子给大众媒体带来爆炸性效果。因为小贝在当时可是世界潮流的引领者,他的发型一下子就会在全世界被效仿,并成为话题。弗格森这下真怒了,摔下一句话:“你要么把这该死的帽子脱了出去热身,要么你今天就甭想上场了。”贝克汉姆虽然也满腹怨怒,但没办法,只得把帽子摘了。

结果帽子摘下一看,贝克汉姆的新发型竟然是个光头!弗格森乐了,“弄了半天你遮遮掩掩就这么个造型,一个别人什么都看不着的发型?”现在听起来就一滑稽段子,但在当时弗格森就已经非常清楚,贝克汉姆这个孩子已经被大众媒体、经纪人和妻子宠坏了,“他是是我执教过的唯一一个选择名利的球员,他给自己设了一个人生目标,就是要在足球世界之外扬名。”弗格森在自己的书里这么写:“我有时候真想问他,孩子,你到底在干什么啊?”

对抗弗格森,自以为大于主教练

敲响贝克汉姆在曼联“丧钟”的事件,发生在2003年。当时弗格森对贝克汉姆越来越失望,因为他发现贝克汉姆不仅没有成长为他曾经期待的真正伟大的球员,更重要的是他对比赛的投入、积极性都在下滑。

2003年足总杯第五轮,曼联对阵阿森纳。这场比赛之后发生了著名的“飞靴门”事件,这事两个当事人从来没有直接谈过,所以很多都是媒体揣测,或者小道流言。爵爷这次终于在自传中还原了真相——

曼联失利之后,弗格森非常生气地告诉贝克汉姆,他要为第二个维尔托德的进球负责,因为小贝在丢球之后没有回追,“他甚至连慢跑都没有!”爵爷说。但是贝克汉姆不这么看,当时小贝已经28岁了,可能他认为以自己的资历或者地位,已经不需要像个愣头青小伙儿一样满场飞奔了。

输球大家心情都不好,小贝回了几嘴为自己辩解。这触碰到了弗格森的底线,他可是弗格森爵爷,俱乐部最有权威的人,在曼联谁能比他大,谁能不服他的管教?当时爵爷也是一肚子怒火,两人站着相隔只有3,4米,中间放着一排球靴,爵爷走上前去飞起一脚踢中一只球靴,正中小贝的眉骨。贝克汉姆跳了起来想要冲向弗格森,但身边的队友按住了他。

那件事之后弗格森本来想给两个人找个台阶下,过了几天之后他拿着比赛录像带又找到贝克汉姆,跟他分析为什么应该要回追维尔托德,但当时小贝满脑子都是对抗爵爷,哪里听得进去,拒不认错。再加上当时飞靴门闹得是满城风雨,弗格森意识到自己必须要做一件事,就是把他卖去皇马。当时俱乐部总裁肯扬完成了这笔交易,1800万英镑,加附加条款。

价值观相左,情意不再唯有敬意

这件事过去已逾十年,小贝认识弗格森也超过22年了。后来贝克汉姆也曾回过老特拉福德,接受采访时向弗格森示好,表示弗格森是最伟大的教练。弗格森也一样大度,说小贝是个“好小伙儿”,两人之间没有所谓的仇恨、怨气。只是弗格森对贝克汉姆,有种恨铁不成钢的失望感,这种感觉到现在还有。“他只差这么一点,就能成为最顶尖的球员”、“只差这么一点,就是曼联历史上最伟大的球员”这些话里满是唏嘘感慨。

但能不能评价贝克汉姆的选择就是错的呢?毕竟成功的路不止一条,小贝后来成了英格兰头号体育偶像,成了全世界最有商业价值的体育人物之一。

到现在,弗格森可能更能理性看待两人当初的冲突了,他说自己是“彻底的足球人”,而贝克汉姆则是“足球的时代偶像”。人生目标不同,理想不同,最终走两条路,实在正常。

P146-150

序言

足球根本不是圆的

在为这本书整理照片的时候,翻开过去的相册,看到刚刚坐上解说席还略显青涩的自己,如同看另外一个人,很是陌生。

要说,时间真是最无情的东西。一转眼,这都是我解说生涯的第20个年头了。20年,2000多场球,勾勒出一条清晰可见的生命线,有欢乐,有自得,有痛苦,有惶惑……

多少年来,一直有朋友问我怎么会走上这条路,甚至我自己也一直这样追问。我既不是学体育的,也不是学新闻的,更不是学播音主持的,而是外交部唯一直属院校――外交学院的毕业生,怎么就干上了体育解说这个行业呢?

我只能说,冥冥之中一直有一种力量在暗示我,指引我。

我的爷爷和我的父亲都是铁杆球迷,这让我在很小的时候就知道了什么是足球。跟爷爷、父亲一起守着一台7吋黑白电视看1978年阿根廷世界杯,在刚刚改革开放一切恢复正常的1970年代末,被父亲带着去现场(南京的五台山和公园路体育场)看刚刚恢复的甲级联赛。

谁也不会想到,足球运动的不可抗拒的魅力,从那时起,就对我的一生产生了巨大的无可逃遁的影响。无论是我自己还是父母,都不曾想过,这样一份普通的兴趣爱好,居然最后成为我的安身立命之本。哪怕后来读书上学工作,一路走来似乎离足球越来越远,但最终还是逃不掉躲不开地,鬼使神差地吃了足球这碗饭。

回想起来,我应该感谢这种冥冥之中的命运指引,让我得以把爱好变成工作,并乐在其中。我清楚地记得,我第一次坐上解说席的时候,心里像“我来了,我看见了,我征服”的凯撒一样,我告诉自己,我对足球看得很清楚,我懂足球,我就是为说球而生的。

可是吃足球饭相当长一段时间后,我竟发现自己越来越看不懂足球,所以2001年十强赛中卡之战我在解说席上质疑比赛的古怪,所以我在2008年公开斥责杜伊出卖中国足球……过后很多人都说我疯了――我真没疯,我只是抛出了我当时的不解和愤懑,我觉得任何一个真正关心中国足球的人都有权发出那样的声音。

我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身处足球这个江湖才使我越来越不懂足球,才让我觉得足球无迹可寻,不知道它要往哪滚。提起足球,懂不懂的都爱说一句不明觉厉的话:足球是圆的。这是前西德主教练赫贝格的名言。如果足球是圆的,怎么从来就滚不到中国足球这一旮旯里?

这些年,我多少从这个江湖跳脱开来,有时间、有心绪,也能更客观地去思考一些问题。当然,我所思考的,一定还跟足球有关,这是我永远躲不开的。  于是便有了我的自媒体节目《黄﹒段子》,于是便有了这本书。这是第一辑,接下去还会有第二辑,第三辑……都是我对足球的一些认识和理解,是我20年来2000多场球,球里球外的积累。

你在里面不会看到虚妄的道理,大都是一些知识,一些故事,不同人、不同国家、不同的足球,以不同的方式滚动。我之所以把这些理解拿出来跟大家分享,是希望你们能跟我一起思考,帮着我试图解开这个谜底,足球到底是什么,中国足球又到底是什么?

在这里,我首先要感谢20年来一直跟我在一起的球迷朋友,感谢给我出主意让我做《黄﹒段子》这个自媒体节目的朋友,感谢乐视体育给我提供自说自话的平台,感谢我的策划团队。也有必要说明的是,做这样一档个人烙印很深的脱口秀节目也是受了我的兄弟高晓松做《晓说》的影响,是他给我了灵感。感谢每一个在我足球之路上陪伴我的人。没有他们,也许就没有这本书。

黄健翔

2014年2月

后记

他总归是那个说球的

春节前小聚,健翔又被大伙逼着唱了一首《你不是一个人》。那是他的首支单曲,发行于2007年的春天,其时他已离开央视去到凤凰卫视,主持一档叫《天天运动会》的谈话节目,开创了中国体育脱口秀的先河。

那一年结束的时候,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健翔离开了凤凰卫视,《天天运动会》也就跟着寿终正寝。作为节目的总策划,我当时在接受某媒体采访时说,“《天天运动会》不会就此结束,只会换一个平台,换一种方式继续……”

这个自我暗示式的期许一等就是6年。6年后中国迎来一个汹涌的自媒体时代,黄健翔的个人自媒体节目《黄·段子》应运而生,我有幸仍作为节目的总策划而存在。

从《天天运动会》到《黄·段子》的6年,是健翔人生变化最大的6年,有人说他完成了从一个体育解说员到横跨体育、娱乐和时尚多界明星的蜕变。这话不算错,看看他这些年来主持的节目,有综艺的、有唱歌选秀的、有职场的,甚至有财经的,相形之下老本行反而显得稀薄了不少。

但是每到大赛,他依然是被无限追捧的那个人。2008年欧洲杯,健翔在CSPN解说,在当时CSPN落地的南京、济南、沈阳等城市,CCTV5的欧洲杯收视率降到冰点;2010年南非世界杯,他在新浪主持《黄加李泡》,秒杀国内所有的关于世界杯的节目。

健翔曾跟我说,现在主持的节目类型繁杂,但在他自己心里只分两种,一种是体育节目,另一种是其他。“主持其他节目的时候,我只是一个艺人。但回到体育节目,回到足球,我才真正回到我自己。”

昨天是一条消逝的河,我们总试图去抓住它,但最后抓住的其实是我们自己的手势。黄健翔只有一个手势——一个说球的手势。

跟6年前的《天天运动会》相比,《黄·段子》更“私有化”,一改传统谈话节目的多人对话方式,而完全采取了黄健翔的个人脱口秀模式。这可以更方便地使健翔将他对足球的理解、足球知识的储备以及20年来的足球经历,以一种极其自由地方式倾倒出来。

李承鹏曾经说过,跟黄健翔同时代的足球解说员是不幸的。这相当于曾经在一场比赛中负责盯防乔治·贝斯特的球员法尔法克斯说起乔治·贝斯特:“我没法摸到他,我和他距离最近的一次,就是赛后握手。”

几乎不会有人否认黄健翔是为足球解说而生的,是一个天才的解说员。但任何天才的成功其实都需要勤奋做注脚。在他坐上央视解说席之前,作为一个疯狂的足球爱好者,就已经养成了收集各种足球资料、知识和故事的习惯,而且这个习惯一直保持到今天。而他这个习惯也正是《黄·段子》作为一档日播节目的保证。

将《黄·段子》的内容整理出书是我给他的建议,这是一个依然保有深度阅读习惯的人的私心。2006年4月在出版了他个人的第二本书《像男人那样去战斗》后,健翔一度丧失了写作的兴趣,所幸这种兴趣又因为《黄·段子》节目的出品重新被激发出来。这是球迷之幸,也是他个人之幸。因为这会让我们看到一个真正的足球知道分子。

他总归是那个说球的。而写,是另一种讲述。

颜晓华

书评(媒体评论)

我最值得炫耀的一次看球经历,就是曾经有幸在马德里跟黄健翔观赏过皇家马德里与拜仁慕尼黑的比赛。健翔对足球的真知让我非常惊艳,对体育的真爱让我无比感动。也许因为竞赛场上,公平、正义、勇气是体育存在的前提,黄健翔在社会生活对这些价值的倡导与追求,使他的影响力超越了体育解说,给社会带来了源源不断的正能量。

——新东方联合创始人、真格基金创始人 徐小平

我不太懂球,但凑个热闹什么是常有的事,碰到不清楚的,我就听听老黄怎么说,有了他的正解,我那帮徒弟就蒙不了我。虽然老黄来德云社玩票演出说过相声,但是怕我占他便宜当他大辈儿,所以一直不肯入社学艺。可没想到他偷偷说上段子了,虽然是足球段子,但要想说的好,你早晚得来德云社拜师!

——著名相声演员 郭德纲

不但足球不是圆的,地球也不是圆的,至于谎言是不是圆的,要看了老黄的这本书才知道。

——著名音乐人 高晓松

我认识健翔快20年了,自己踢球30年,作为—个足球人,就觉得他这个说球的很靠谱。我踢球他看得懂,他说球我听得懂,彼此能理解,这太难得。我退役后更多是从事用头脑来思考足球的工作,所以更想听他讲讲更多层面的东西,《足球根本不是圆的》是个选择。

——前国脚 郝海东

我几年前做《大鹏嘚吧嘚》时,还没有自媒体的概念,也是一个人一张嘴说。当时想把节目做成日播,后来发现难度太大,就改成周播,渐渐又觉得周播也有些力不从心,正在考虑是否要改成年播。所以当健翔兄最早和我说要做一档日播的自媒体脱口秀,我嘴上没说什么,心里却是“呵呵”。不过现在他可以“呵呵”我了,我看《黄·段子》的速度都赶不上他更新的速度了。还好他又配套出来这本书,帮我们这些球迷解渴。看完之后一喜,以后你们谁再跟我聊足球,不信我侃不过你。

——”屌丝男士”大鹏(董成鹏)

足球是圆的,标准的球体,对每个爱它的人都很公平;足球又不是圆的,披上那历史、政治、经济、宗教、恩怨情仇的外衣,它就不单是体育,而成了我们的人生。你想知道足球到底是什么吗?看这本书给你讲讲台前幕后的道道。

——著名足球解说员 贺炜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19:3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