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浩然(丰子恺纪念馆馆长)身为丰子恺的传承者和研究者,对于丰子恺的作品有着深厚的感情,正是这种感情促使他一步步踏着丰子恺留下的足迹,研究丰子恺作品,模仿丰子恺作品,并形成自己风格的创作,《我在缘缘堂(初集丰子恺研究日志)》为广大丰子恺作品爱好者和研究者提供了了解丰子恺的新途径。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我在缘缘堂(初集丰子恺研究日志)(精)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吴浩然 |
出版社 | 海豚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吴浩然(丰子恺纪念馆馆长)身为丰子恺的传承者和研究者,对于丰子恺的作品有着深厚的感情,正是这种感情促使他一步步踏着丰子恺留下的足迹,研究丰子恺作品,模仿丰子恺作品,并形成自己风格的创作,《我在缘缘堂(初集丰子恺研究日志)》为广大丰子恺作品爱好者和研究者提供了了解丰子恺的新途径。 内容推荐 《我在缘缘堂(初集丰子恺研究日志)》是一本吴浩然研究丰子恺的日志,记述了许多关于丰子恺书画艺术方面的研究,并有很多新的挖掘,对丰子恺的研究和挖掘工作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我在缘缘堂(初集丰子恺研究日志)》由海豚出版社出版。 目录 芭蕉篇 丰子恺与杨柳 独领风骚的丰子恺装帧艺术 优美抒情 清新可爱 子恺漫画可学?不可学? 《护生画集》版本考 《前尘影事》忆前尘 抒情漫画创始人 大树被斩伐,生机仍不绝 以小能见大,弦外有余音 《子恺漫画》编后记 《子恺画集》编后记 《学生漫画》编后记 《儿童漫画》编后记 《儿童生活漫画》编后记 《云裳》编后记 《人间相》编后记 《都会之音》编后记 《大树画册》编后记 《子恺近作漫画集》编后记 《客窗漫画》编后记 《画中有诗》编后记 《世态画集》编后记 《人生漫画》编后记 《子恺漫画全集》编后记 《毛笔画册》编后记 《子恺漫画选》编后记 《又生画集》编后记 《劫余漫画》编后记 《幼幼画集》编后记 《儿童新画册》、《学生新画册》编后记 《丰子恺画存》编后记 丰子恺漫画年表 樱桃篇 子恺肖像漫画的艺术魅力 子恺漫画中的"TK" 丰子恺与梅兰芳 丰子恺作回文诗 丰子恺绘画教科书 “日月楼”今昔 折不断的杨柳情 忆阿宝 无尽奇珍供世眼,一轮明月耀天心 丰子恺烟不离口 丰子恺为女儿手书结婚证书 李叔同也画漫画 缘缘堂的焦门 丰子恺岳母坟墓被盗 董桥写丰子恺 丰子恺的艺术成就 丰子恺曾用名和寓所名 丰子恺制作“天眼镜” 我画子恺先生 《杨柳风》拂面而来 “缘缘丛书”中的疑点和错误 “丰子恺艺术进大学”活动缘起 “恺缘楼”书缘 流光篇 二○○五年日记 二○○六年日记 二○○七年日记 二○○八年日记 二○○九年日记 二○一○年日记 二○一一年日记 二○一二年日记 试读章节 4月28日 调动工作 一吟老师于4月24日给桐乡市邢海华副市长写了一封信,信是打印的,也复印了一封寄给我看,内容是希望市里能给我调动下工作,让我有更多的时间研究丰子恺。我在市会展中心负责舞台灯光和电影,演出比较多,况且都是周末和晚上,一吟老师每次来桐乡,见我一面都比较难。因为市里有活动她来,而我正好很忙。信里她先是介绍了她目前的工作和丰子恺研究人才的匮乏,然后提到我的工作现状。她说:“他研究十分深入,是完完全全符合我要找的助手的条件。如果他的工作能空一些,也就是说,双休日有空,晚上的时间也属于他自己,那么他完全可以做我的无偿的助手。而且我不需要培训他就可工作。他也可以从我这里学到不少东西。将来我离世以后,他就是最好的接班人,甚至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信很长,约1800字。 我把信一连看了几遍,晚上甚至放在床头,脑海里一直在回忆和老人的交往点滴。我在桐乡举目无亲,因热爱丰子恺艺术,而得到了老人那么用心的关照,很是感动。每想到这里,眼泪就在眼眶里打转,常常暗自下决心努力,不让老人失望。 6月8日 关于书法 我从小喜欢书法,初学欧阳询,得田英章老师指点。至今还保存着他给我的批阅。后转学北魏,于张猛龙碑和始平公造像用力最勤,师从济南大学的安建华老师。有时我也常常研习赵之谦和于右任的笔法。来到桐乡后因喜欢丰子恺书法的率真和风致,便转学丰子恺书法。或许是因为有点书法基础吧,很快上手。我写后常呈给一吟老师指导。 在桐乡买了房子后,我请叶瑜荪老师给我书房取了斋号“恺缘楼”,意思是:“你藏有很多丰先生的书,也算是和丰先生和缘缘堂有缘吧。”我相信这个缘分。叶老师建议请一吟老师题名,就更有意义了。我就赶忙给她写了信。6月5日,她回信道:“我对书法其实毫无研究,也无功底。在新加坡展出时,书法家邱少华向我指出:‘你的小字比大字好。’他说得客气,意思就是‘你的大字不好’。”她说给我的题字没写好,特别是“楼”字。如果不满意下次可以再写。收到墨宝后我赶忙回信说:“很是满意,感谢您。已在装裱装框。” 信中她还说:“我其实很喜欢我父亲的书法,若能每天临一二小时,实在是一种福气。可惜我没有这份福气。每天忙忙碌碌‘为他人作嫁衣。’”我有点理解一吟老师了,发现她每次到桐乡来,都有很多人拜访她,要她的画、字,还有请她改文章等。当然也有不少人请吃饭,她也蛮烦的。但又无奈。 7月14日 一吟老师改错 近期演出少,晚上写了不少字,用红宣纸写的,有时兴致来了,甚至写一个通宵。临习了子恺先生的几幅长卷,感觉甚好。选了三张邮寄给一吟老师指点。今天接到她的来信:“我已从北京回来第四夭。一回家,又是忙。今天略松些,才仔细读了你的信。我没有你的耐性,写信很潦草。现简复如下:先指出两处:1.长持(应该是此)以往;2.乐此不废(疲)。不过,或许你的写法也对,是书法体。或许竟是我的错。你红宣上的字,写得不错,有些小的不足之处,只能面谈,不能靠写信传达。以后有机会见面谈吧……你说你把《文人珠玉》临了一遍,不是要浪费很多时间吗?你的时间只是业余,怎么会那么多?想必是工作速度快。”接到信后,我回了电话,说自己有时会写很晚,甚至通宵达旦,收不住笔。她劝我尽量少开夜车,对身体不好。 12月3日 《日本少年文学》一书 一吟老师来信告知:1936年6月上海儿童书局出版过《日本少年文学》一书,钱子衿编译,丰子恺、郁达夫校阅,丰子恺画封面,郁达夫序言。书内收了十篇日译的童话。问我是否可以查到此书。“钱子衿又名钱青,桐乡籍,今已耄耋,不知在上海还是何处,无消息。”我对钱子衿不熟悉,在网上搜索了下。查到她有本著作《拿破仑》,中华书局1947年初版,中华文库初中第一集。《日本少年文学》只存黑白电子封面,书毫无线索,在国家图书馆等也没查到。(附图1) P212-213 序言 折不断的杨柳情 明川 我借用了吴浩然的一篇文章作序文题目,是有相关意念的。 杨柳,是丰子恺先生一生最钟爱的树木,屡屡见诸笔下,是文是画,总蕴深情。他曾称许杨柳“有一种特殊的姿态,它长得很快,而且很高;但是越长得高,越垂得低。千万条陌头细柳条条不忘记根本,常常俯首顾着下面,时时借了春风之力而向处在泥土中的根本拜舞”。“不忘本”是关键词,乃源自情字。情,折不断,就是一种永恒专注。 喜欢丰先生的画与文字的人很多,研究者也不少,但吴浩然的出现,却有点异数。老远由北方移居江南,只为了一段丰氏缘缘,已经够异数;一头栽进丰子恺先生的研究事业,对丰先生文与画作的寻索考源,那种锲而不舍精神,处处显现着永恒专注,也非一般丰迷所及。读过他全力编撰的“缘缘丛书”,及他细意编就的各种丰书,自能体察我所说的异数并非虚言。 浩然把心力全放在丰先生作品的整理、搜佚、寻源等等工作上,让丰先生画作,得以接近全貌重现,这必须凭着折不断的情了。 这本书满载着浩然追随丰先生一生艺术生活足迹的纪录,捧书细品,当感情缘俱在,而隔代承传,也证丰先生感召不绝。 纷纷浊世,愿有清流洗心。是为序。 2013年10月12日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