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丰亦的《珍妃传(中国晚清宫廷第一悬案)》为长篇历史小说。珍妃生逢晚清几千年封建传统文化发生撕裂、几被颠覆的时期,她不囿封建陈规陋习,勇敢地与光绪皇帝和维新派站在一起,为推进晚清政治进程发挥了极重要作用。这样一位具有传奇性的女子,却鲜见于作家笔下,有的只是后宫千娇百媚之一;本书却以这个小女子为主角,讲述她的爱恨,她的聪慧、她的侠义、将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清宫妃子形象呈现在读者面前。本书不仅取材独具匠心,而且以戊戌变法这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改革为历史背景,较真实地展现了那个时代中国内忧外患的政治格局,和一批具有先进思想的改革家为了国家的未来敢于斗争、敢于牺牲的精神,使得本书更具有了积极昂扬的气质。
风云突变的清朝末年,政局动荡,官场腐败倾轧,末代帝王家及一群文臣武将在内忧外患中艰难地进行国与家的取舍、爱与恨的决择,上演一场旷古绝今的浮世绘!
她与姐姐同时被选入皇宫,成为帝妃,过上了万千女子艳羡的锦衣玉食的生活。她以活泼可爱赢得帝王心,却招来众妃嫉恨,成为后宫宫心计靶心。在这波云诡谲的后宫中,她要如何才能安身立命?《珍妃传(中国晚清宫廷第一悬案)》中你将找到答案。
在解丰亦的《珍妃传(中国晚清宫廷第一悬案)》里,珍妃,光绪,慈禧……百载之前的人物粉墨登场。
她和光绪的爱情、她和谭嗣同惺惺相惜的知己之爱;荣寿公主和张荫桓的孽缘;三位宫女与太监的另类爱情;慈禧太后与情人的风风雨雨;用喜怒哀乐演绎着家国天下、儿女情长,一枝摇曳之笔,勾折出一阕晚清悲歌。
少年天子的震怒
光绪十六年(1890)夏。
“拖下去,打,狠狠地打!”
光绪帝甩手将一只薄胎瓷杯掷出,愤怒的吼声直透养心殿。
所有人都惊呆了。
这位面容清俊的皇帝虽脾气古怪,但像这样下狠劲还是很少见。
养心殿总管太监田福印打个哏,手一挥,几名魁梧的太监立即趋前将一名肥胖太监反拖了出去。那肥胖的太监满脸的疑惑,眼神里也没有恐惧,只是嘴里“哎哎”叫着,似乎对自己的命运还未有清醒的认识。
胖太监被拖到正殿南的门槛那儿,一只鞋被门槛别了下来,一个小太监跑上来两指一捏,将鞋扔出门外。
这时,胖太监似乎才回过神来,杀猪般大叫起来:“皇上饶命,奴才该死,奴才再也不敢了,奴才再也不敢了……”
田福印稳稳当当地走出养心殿西边的偏门,身子一转,面对着南边军机处值房和养心殿间的小空地。
胖太监被扔在墙角,嘴里一直在不停地喊着“皇上饶命”。看见田福印过来,他马上像狗一样趴在田福印脚边,磕头如捣蒜。
“苟公公,”田福印眼望着天,“皇上有旨,咱家也没办法。你就乖乖地领旨吧!”
苟太监先前见田福印的靴尖呈外八字,心里总算松了一口气,可他一扭头,田福印的脚就变成了丁字形:右脚尖直抵左足弓。可惜苟太监并没有看到这一微妙的变化,他已经被按到木凳上,脸朝下,屁股朝上,裤子被褪到大腿根处,头和手脚也被人按住。只听行刑太监“噗”的一声往手心吐了口唾沫,接着,“啪”的一声响后,两个尖厉的声音传来:
“一!”是侍刑太监的报数声。
“啊——”是苟太监杀猪般的号叫声。
宫里行刑的廷杖长五尺,圆五分,实心青竹造就,平常打上蜡,拿羊皮布反复揉搓,颜色青里透红,油光可鉴。此刑由来已久,清廷一直沿循明例分“用心打”和“着实打”,具体怎么打由监刑者决定:如果脚尖张开就是“用心打”,执刑者会手下留情,最多打个残废;如果脚尖相对就是“着实打”,执刑者会杖杖入骨,下下刮肉,要谁死谁也活不成。田福印心思独开地在两种打法之外另创“用着打”,暗示是脚尖抵足弓成个“丁”字。这种打法在打残废与打死之间,虽然打不死受刑者,却会使其生不如死。
廷杖还在继续,侍刑太监的报数声一声声传来,“二十……二十五……四十……”苟太监的惨叫声已由刚开始的尖声号叫变成了小声闷哼,他的身上早已是血迹斑斑。
苟太监是慈禧太后派来专门服侍光绪帝日常起居的,表面上的职衔是养心殿首领太监,实际上是慈禧太后安插在养心殿的一颗“钉子”。对这样一个人,养心殿的宫女、太监见了他恭恭敬敬,“苟公公”“苟公公”地叫得十分亲热,可私底下对他恨得要命,因为这养心殿除了皇上,其他人的命都捏在他的手里,一不小心,就可能连自己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所以今天苟公公撞在这帮太监手底下,岂能不丢半条命!一声声号叫传进东暖阁,光绪帝仿佛是听着这声音更加恼怒,在屋子里疾步走来走去,抬起一脚,将面前的小方桌踢翻,桌子上的瓷瓶“砰”的一声摔得粉碎。屋子里侍候的宫女、太监吓得大气也不敢出,全都瑟缩着脑袋,生怕主子将怒气发泄到自己身上。过了一会儿,或许是发泄够了,光绪帝缓缓地踱到暖炕边,倚在暖炕上的小桌旁,望着小桌子呆呆不动。
“皇上,”田福印轻轻走进来,低头向光绪帝禀报,“苟太监已经晕过去了,六十杖了……”说着抬眼悄悄观察着光绪帝的表情变化。
光绪帝没有说话,仿佛在凝神听着外面太监的报数声,只听报数太监数到了“七十”,才轻轻皱了皱眉,朝着田福印扬了扬瘦削的下巴。
得到主子的示意,田福印喊声“嘛”,倒退着出了东暖阁。
一会儿工夫,廷杖声和行刑太监尖细的报数声消失了。光绪帝在屋子里重重地“哼”了一声。
这位执掌天下的皇帝刚满二十岁,身材不高,面皮细白,看起来眉清目秀,但由于生在皇家,身上自有一股不怒自威的天子威仪。
此时,他的脸上除了因愤怒引起的潮红,还印上了一丝忧愁,仿佛有什么东西堵在喉咙,想吐却吐不出来。方才,光绪帝下旨要苟太监去传太医,谁知苟太监却说要先禀明慈禧太后,等慈禧太后首肯后才能去。光绪帝一听立刻怒火中烧,他知道慈禧太后之所以对自己的一举一动了如指掌,就是这个苟太监报的信,没想到他仗着有慈禧太后撑腰,越来越不将自己放在眼里,他决定给这个不知道谁才是主子的苟太监点颜色,顺便杀鸡儆猴,让养心殿那些吃里爬外的家伙看看,他这个皇帝,并不是个空架子!所以他明知道苟太监是慈禧太后的人,依然下旨将其严惩。
过了一会儿,光绪帝的怒气似乎消了,便唤田福印去传太医,然后离开东暖阁,来到西暖阁的“勤政亲贤殿”,偎进软炕式的宝座里。
自雍正以来,已连续有七位皇帝在“勤政亲贤殿”里居住、办公。大清开国之初,皇帝是住在乾清宫的,圣祖爷康熙帝去世后,继位的雍正帝为表孝心,移居养心殿,此后便一直住在这儿。从那时开始,养心殿这个西六宫最南边的殿堂,便成为大清朝的政治中枢,决定着大清朝的命运。中国自有宫殿以来,从没有哪一座宫殿的重要性可与之比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