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次 报告会快报
宋国青:当前宏观经济形势
哈继铭:中国经济过热的风险
李扬:国际储备分析
周其仁:成本优势的变化
第2次 报告会快报
林毅夫:下半年宏观经济走势
王建:中国经济的短期和长期问题
袁钢明:放松货币化解通货紧缩?
宋国青:“防冷重于防热”
周其仁:房价的确是一个政治问题
第3次 报告会快报
宋国青:通货紧缩阴云散去,汇率调整机会
再来
梁红:中国宏观经济展望
张曙光:拓展内需,提升消费
卢锋:人民币实际汇率趋势演变
平新乔:增长方式转变与政府行为
林毅夫:解读“十一五”规划建议
第4次 报告会快报
易纲:当前世界经济的失衡和对策
胡大源:环境经济评估与预测
许宪春:经济普查年度中国GDP核算的变
化
卢锋:我国劳动生产率增长速度估测——经
济普查结果解读
宋国青:谁来控制内需?
第5次 报告会快报
林毅夫: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几点思
考
蔡防:新农村建设新在哪里?
余永定:中国宏观经济形势
宋国青:宏观经济景气状况和调控
周其仁:争议四起的经济原因
第6次 报告会快报
林毅夫:2006年上半年宏观经济形势
卢锋:人世五年看农业——我国农产品贸易
和供求演变趋势
李振宁:股权分置改革的经验和启示
梁红:汇率、贸易顺差和宏观调控
高善文:理解中国的通货膨胀问题
宋国青:中国投资率太低
第7次 报告会快报
樊纲:当前宏观经济形势
宋国青:国内收入分配偏斜导致消费率下
降
夏斌:如何看待和运用外汇储备
卢锋:外汇储备过万亿美元的现象透视
周其仁:收入分配的一个倾向与另一个倾
向
平新乔:中国地方财政支出规模的膨胀趋势
与公共管理成本
第8次 报告会快报
林毅夫:关于人民币汇率问题的思考与政策
建议
易纲:当前宏观经济金融形势和货币政策分
析
黄海洲:全球流动性与中国宏观经济政
策
宋国青:人民币升值效果显著
卢锋:我国资本回报率与投资增长关系
周其仁:关注医改——医疗服务的资源动
员
第9次 报告会快报
林毅夫:中国当前经济的主要问题与出
路
黄益平:中国经济的增长潜力
施建淮:中国资本账户开放的进展及评
论
卢锋:我国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的政策调整问
题
诸建芳:警惕“要素红利”的逆转
宋国青:人民币汇率与中国贸易
第10次 报告会快报
林毅夫:内外失衡条件下的政策选择
宋国青:货币过快增长引起通胀趋势
陈志武:从“钱化”和资本化看流动性问
题
周其仁:小产权,大机会
卢锋:近年棉花进口增长与滑准税争论
第11次 报告会快报
易纲:美国次贷危机——起源、传导与启
示
汪同三: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
肖耿:中国股市的社会与个人风险及回
报
卢锋:粮价走势观察
宋国青:总需求增长渐缓,居民收入增长较
快
周其仁:农村建设用地转让的选择
第12次 报告会快报
林毅夫:访欧答问三题
易纲:市场机制调整见效,经济失衡正在收
敛
宋国青:生产弱共振,需求强脱钩
祝宝良:2008年中国经济发展的几大趋
势
贾康:中国财税体制、政策与改革
周其仁:通货膨胀与价格管制
第13次 报告会快报
徐滇庆:房价变动趋势
卢锋:输入型通胀理论的实证探讨
张曙光:先收租、后交利,收租与减税并
行
沈明高:成本正常化——推动通胀还是挤压
利润?
宋国青:内需猛烈增长
第14次 报告会快报
许善达:1994年税制改革的问题和未来展
望
董保华:中外劳动合同法的比较与启示
卢锋:中美经济外部失衡的镜像关系
龚方雄:宏观经济中的不确定性以及政策性
风险
宋国青:农产品价格与通货膨胀
周其仁:中国要力争独善其身
第15次 报告会快报
黄海洲:理解全球金融危机
卢锋:格林斯潘做错了什么?
陈兴动:国内需求可以支持的中国经济增长
是多少?
宋国青:收入财富大调整
周其仁:体制政策要靠前
第16次 报告会快报
易纲:零利率和数量宽松货币政策是否有
效?
王庆:2009—2010年展望——复苏之路如何
走?
卢锋:奥巴马新政的四大看点
平新乔:关于增值税与营业税及个税起征点
的研究
宋国青:需求快速回升的可能性增大
第17次 报告会快报
梁红:全球金融危机下的中国资本市场与宏
观经济
王志浩:2009年中国经济展望
宋国青:企业负债率支持信贷高增长
施建淮: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问题与改
堇
陈平:经济波动、汇率共振和中国对策
卢锋:经济追赶与国际货币体系演变——人
民币占优策略探讨
第18次 报告会快报
张涛:进一步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
度
王志乐:全球公司——跨国公司发展的新趋
势
卢锋: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
汪涛:复苏与调整——中国经济展望
孙明春:中国经济展望——资产价格通胀的
重现
宋国青:出去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