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窗外风景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赵日超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窗外风景》作者赵日超有一支神奇的笔:多姿多彩,更多情多义。作者擅长写游记,这是他的强项,获得过多次旅游文学的奖项。他笔下游记的特色,就是多彩更多情。

今天,我们跟随《窗外风景》作者赵日超的脚步畅游南北,也跟着作者得到一次次心灵的洗礼。

内容推荐

今天,我们跟随《窗外风景》作者赵日超的脚步畅游南北,也跟着作者得到一次次心灵的洗礼。到大连日俄战争史迹前,看到“百年城雕”的无字书,又一次亲见侵略者践踏中国土地的铁证;到沧州,认识一位历史上直言敢谏的言官;到厦门,在琴声悠扬中感受到包容的品质;到苏州,仿佛听到古人在寒山寺悠远的吟哦声……数不清的“无字天书”,不仅让我们流连忘返,更让我们掩卷沉思。《窗外风景》作者问得好:“极目远眺,江山多娇。试问中华儿女,无字天书,今生阅读多少?”

目录

多彩更多情——赵日超散文读后随感(序一)

散文要凝聚更多的光点——赵日超散文《窗外风景》序(序二)

文学征途无倦客——读赵日超散文有感(序三)

品读城市

大连,一本无字的天书

梦里依稀看淮安

敲钟寒山寺

沧州,充满灵气的热土

上海世博园的记忆

包容的厦门

印象丽江

武夷山荤味记忆

情系海南

老淮安春色

名家访谈

听课北京

袁鹰说:报纸要为群众着想

京城花盛又逢君

李存修说:游记要唤醒人们自然保护意识

作家的秋空——与著名作家海笑一席谈

与君一席谈

抚摸岁月

老屋灯火

怀念

土豆情结

体验网络旅游

父亲的巴掌

邻里茉莉香

画中施河

窗外月季

不动军嫂心

寂寞花儿香

陈阳酒香

行游山水

情醉海南

大美天目湖

等你,在吴承恩故乡

有缘相聚千岛湖

清凉世界清凉山

韩信钓台思韩信

泰山游记

绿草荡的故事

湖石之缘

情感独白

莲香清幽伴旅程

兰有清芬梅有香

萤光的怀念

我在等你

小街

又是小荷盛开时

重温情书

小街上的女子

青春梦幻曲——致毕业班的朋友们

街头的时尚

深夜音乐写作

一颗红豆,相思几许

人生感悟

踏雪寻梅——周恩来故居印象

烟、酒、茶、咖啡与灵感

人生感悟

流淌的北大汪

文人的骨气

过年

北方的春节

复兴之光

未名藤

喜迎春酒馆

岁月留痕

又见草荡绿

那一只南翔的北雁

唱首岁月的歌给自己

阳光下的奶奶

油印的记忆

书缘

陈嘉庚的爱国情怀

婷子

乐于做“人梯”

我们村的支书

复兴铺路工

赞复兴水利工程队

感受麦收

师情母爱深几许

获奖感言

文艺评论

散文之散见

淡定安谧心法自然——巫丽萍的山水画品读

一位著名老作家的心声——读海笑的《惜时》有感

《青春》,美好的文学园地

人情练达即文章——李乃祥《岁月留痕》序

情融诗书画笔歌真善美——《王兆奎诗书画集》赏析

品画先神韵论诗重性情——读许文金《刘鹗诗话》有感

一部平实的历史读物——读施向平《车桥战役》

读胡真来工笔画荷花随感

人物风采

走在世界电梯科技前端的企业家——记江苏施塔德电梯有限公司董事长钱雪林

最有牛劲的诚信企业家——记江苏洪泽醉蟹酒厂董事长周飞

附:

今夜,梦在淮安——读赵日超先生散文《梦里依稀看淮安》

真善美的升华——读赵日超散文有感

后记

试读章节

自古燕赵多感慨悲歌之士。这里产生过一批享名中国历史的豪杰侠士。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燕地刺客荆轲,有“当阳桥头一声吼,喝断桥梁水倒流”的张飞,有血染沙场、舍身报国的狼牙山五壮士……沧州是燕的属地,这块土地是充满灵气的。中学读书时,这个被誉为果中珍品的金丝小枣之乡便深深地吸引着我。后来,我还知道古老的沧州曾因金丝小枣养育过一位好官,营救过一个义士好汉。因了这一层关系,我在中学读书时,就与沧州的一名学员交上了朋友,并在心底暗下决心,有机会一定去这片充满灵气的热土上走一走、看一看。

第一次踏进金丝小枣之乡是在1998年,第一个接待我的主人(现为我的岳父)也是一位“义士好汉”。他豪爽粗犷的性格使我领略到这块灵性的土地人性之耿直。他向我介绍沧州栽培金丝小枣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自古有“日食仨枣,终生不老”的说法。1996年,金丝小枣因以其独特的风味和极高的营养价值被誉为果中珍品,沧州被命名为“中国金丝小枣之乡”。勤劳智慧的沧州人创下了四个“全国之最”——全国金丝小枣种植面积最大!单产量最高!总产量最多!质量最好!使沧州具备了“世界小枣看中国、中国小枣看沧州”的雄厚实力。

到枣乡行,感枣乡情。畅游“世纪枣林”;欣赏300余个品种形态各异的枣果;仰视“千年枣树王”;拜谒一代文宗纪晓岚,开天辟地盘古爷;过一把边采边尝的枣瘾。鲜明的枣区特色和田园风格,这枣乡集历史人文民俗风情于一体,让我领略到枣乡独特的风采。

沧州曾营救过一位义士好汉,那是在孩提时听说书的讲《水浒传》里的豹子头林冲。至于唐朝进士出身,直言敢谏,生于沧州的好官袁高,那是在《茶山诗》里才知道的。林冲和沧州有缘,发配到沧州。沧州成全了林冲,让他们一起走进了中国文学史;也从此使高俅和暗害他的奸佞小人留下了千古骂名。人算不如天算,只要你是好人,居心叵测的小人让你失去的,这块有灵性的水土会变个法子再给你补上。历史公平地给林冲和他逢凶化吉的地方——沧州,留下了千古美名。

说到好官袁高,那更是沧州的骄傲。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对他的官品和人品做了充分的肯定。唐德宗贞元元年,新州司马卢杞遇赦,德宗任用他为饶州刺史,当时在朝中任给事中的袁高立即上书反对。在任命诏书颁发后,袁高说:“杞之执政,百官常如兵在其颈,今复用之,则奸党皆唾掌而起。”德宗大怒,左右谏官退却。袁高、陈京等顾其左右说:“汝等勿退,此国大事,当以死争之。”袁高在任用卢杞上直言敢谏,不怕得罪皇帝和权贵。他在任京畿观察使、湖州刺史的时候,于兴元元年用《茶山诗》向皇帝反映湖州农民因赋税、贡茶造成疾苦的同时,不顾朝廷加罪,自作主张减少贡茶是抱着丢官杀头的决心去干的。他在给皇帝的诗中写道:“动生千金费,日使万姓贫。”“悲嗟遍空山,草木为不春。”“未知供御余,谁合分此珍。”他告诉皇帝,因赋税常常要耗去大量的费用,这会使人民一天一天地贫困下去,而采茶农民的悲叹之声充满深山,连草木都为之含悲而失去了盎然的春意,又有谁知道,皇帝用不了剩余下来的贡茶分给哪些权贵了呢?袁高如此不怕丢官丢性命为民请命,能不令后人敬佩吗?因此,他不仅是沧州的骄傲,也是历代为官者的楷模。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哪里有人杰,哪里的大地就有灵气。古老的沧州,用她的乳汁和关爱养育了一个好官,成全了一个义士好汉,为后人留下了美谈和崇敬。P21-22

序言

《窗外风景》作者有一支神奇的笔:多姿多彩,更多情多义。作者擅长写游记,这是他的强项,获得过多次旅游文学的奖项。他笔下游记的特色,就是多彩更多情。

旅游文学是我们中国从古到今文学园地一大宝藏,林林总总,佳作如林。回想我自己童蒙年代由中过进士的祖父亲自授课的启蒙读物中,就有《古文观止》。他老人家并不是从第一篇《郑伯克段于鄢》教起,而是先教《桃花源记》《醉翁亭记》和《岳阳楼记》《赤壁赋》。如同教《唐诗三百首》《千家诗》一样,他规定必须背诵,一字不差地记住。我对古典文学的一点启蒙知识和最初的兴趣,正是从背诵游记名篇开始,直到如今。

旅游文学今天进入一个好时期,人们生活水平提高,自然就产生开拓眼界、增加乐趣的要求,促进了旅游事业的兴旺。同家人或朋友一起,成群结队畅游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北到黑河,南到海南,更走出国门,不仅去西欧北美的通都大邑和名胜古迹,更到南太平洋、印度洋的岛国,无远弗届,处处都有中国人的游踪。每一处旅游景地,也都为游人提供大量文字和图片资料,引经据典,搜集古人诗词、名家文字都为名胜增光生色。旅游文学的发展,成为当代散文一个具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特色的景观。

当然,真正能成为游记的上乘之作并不容易,不仅需要作者的历史文化知识和描摹山川景物的本领,更需要在字里行间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意境。《岳阳楼记》被誉为游记的典范,千古传诵,而范仲淹作此文时,并未去过洞庭湖登过岳阳楼,他是应时任巴陵郡太守的好友之邀而作的。在概括地描摹洞庭湖“浩浩荡荡,气象万千”的壮丽景色后。就以浓墨重彩论述不同人物登岳阳楼不同的“览物之情”,最后升华到思想感情的最高境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从此成为一代代仁人志士、千万莘莘学子为人处世的格言。我们每次读《醉翁亭记》《赤壁赋》《黄州快哉亭记》《登泰山记》等名篇,都能得一次感情的升华和心灵的感受。至于《大唐西域记》《徐霞客游记》《老残游记》等代表性著作,收获自然更丰,就不用多饶舌了。

今天,我们跟随《窗外风景》作者的脚步畅游南北,也跟着作者得到一次次心灵的洗礼。到大连日俄战争史迹前,看到“百年城雕”的无字书,又一次亲见侵略者践踏中国土地的铁证;到沧州,认识一位历史上直言敢谏的言官;到厦门,在琴声悠扬中感受到包容的品质;到苏州,仿佛听到古人在寒山寺悠远的吟哦声……数不清的“无字天书”,不仅让我们流连忘返,更让我们掩卷沉思。作者问得好:“极目远眺,江山多娇。试问中华儿女,无字天书,今生阅读多少?”

是的,我们都不妨想想:今生阅读了多少?

《梦里依稀看淮安》一文,特别牵动我这个淮安儿子的心,离开家乡八十年了,蓦然回首,真正是“梦里依稀”了。其实,我离开家乡时才是十岁的孩子,所谓“梦里依稀”,无非是儿时的家庭生活和听到有关故乡的片言只语,对这座值得每个淮安人自豪的历史文化名城几乎一无所知。作者以一部书(《西游记》)、一座府衙、一座古刹、一座桥(胯下桥)、一条街(河下镇湖嘴大街)和一棵树(周恩来故居的腊梅树)这种独具特色的手法,详细铺陈淮安的种种,引人入胜,更发人深思。比如府衙的那副楹联:“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旧时代竟有如此有胆有识之士,在堂堂府衙上做如此掷地有金石声的宣言,今天读了,仍令人敬佩而且敬畏。在这副楹联前,时下那些人前唱高调,背后干坏事的官员,如果还有点良知,应该出几身冷汗!

我的记忆里,除了上述几个“一”之外,似乎还可以有“一道城墙”和“一条巷”。淮安那道高大严整的城墙姿影,至今还留在脑海里。儿时就听长辈说起:淮安府的城墙,同扬州府一样,是全苏北地区最好的城墙。记得除东、西、南、北四个城门外,南北还有两座角楼,担负着运河畔的嘹望任务。当年民间曾流传一副有地方特色的趣联:“南角楼,北角楼,南北角楼望南北。东长街,西长街,东西长街买东西。”如今,东西长街还在,南北角楼跟那道城墙早已夷为平地,只能在梦里去“望南北”了,不免引起许多惆怅。因而想起新中国成立初期,北京城墙存废之争,曾经热闹了好些年,名家学者都参加热烈争论,最后终于服从“建设需要”的大局,将好端端的且相当完整的九城全部拆除,在北京市民和许多外来人的心里留下永远的遗憾。如今在崇文门西边保存了一段,辟为“城墙遗址公园”供游览之用,还立了告示牌,请游人小心保护,真是早知今日,何必当初?话扯远了,就此打住。

我也记得淮安城里那些具有文化底蕴和历史风尘的巷子:驸马巷、麒麟巷、双桃柳巷……还有凡办喜事人家花轿必定要绕道走一次的多子巷,不知如今尚存否?最难忘的是北门内的窦娥巷,传说是《窦娥冤》主角的故里。那窦娥是淮安历史上可以和漂母、梁红玉齐名的女性名人,她是遭到贪官酷吏的一件冤案,感动上天,六月飞雪,由元代第一位杂剧名家关汉卿写成《感天动地窦娥冤》,流传至今,感动了、教育了一代代观众和读者。徜徉在那条安静的小巷里,眼前就会闪现出一位蒙冤受屈、孤苦无依的弱女身影,耳边就会唱起愤懑的呼声:“……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天地也(啊),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啊),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啊),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哎,只落得两泪涟涟……”想起古代淮安人以这个冤死的弱女命名她住过的巷子,实在叫后辈人敬佩之至!

东拉西扯,散漫无稽。权当是同家乡的同行徜徉于运河堤上或是小巷里边走边聊天吧。在远离故乡的京城,期待读他不断问世、越写越精彩的新作。

2013年秋日

后记

在升学难、跳出农门难的80年代初期,文学曾成为农村中学孩子的精神灯塔。1984年中秋节上学前,祖父曾对我说:“苏秦说六国失败后,居然‘妻不下缍,嫂不为炊’这句话的含义你应该是懂的。”也就是在这一年,我已爱上了古诗文,写了100多首打油诗。现在想来,那就是文学。

1989年,在同学忙于备战高考时,我正忙于参加《精短小说报》文学创作培训班学习,其间还收到了该报主编王也的鼓励信。之后我又参加了江苏省作协《春笋报》举办的小作家班的培训,培训班的老师有范小青、傅晓红、姜琍敏等江苏名家。值得庆幸的是,其间,时任江苏省作家协会党组书记、副主席、著名作家海笑来信鼓励我,使我坚定了文学跋涉的信心和勇气。

文学路上有贵人。杨光中老师是我的恩师。我与他起初只有一面之缘,那是1994年,《青春》杂志在淮安举办文学笔会。那年头乡镇经济比较困难,每年机关只发两次工资。那次,我因掏不出20多元的培训费,而错过了培训。也就是在笔会散会后,我请一位并不熟悉的人递上我的散文作品给他,他在人群中答应回宁后给我复信。杨老师可谓是慧眼独具,像伯乐相马那样在稿堆中发现新人作品。

文学之路漫长。其间还有很多贵人,有熟悉的,也有陌生的。他们中有人对我说,你写的作品不少,可出一本书;也有人说,你写的作品不多,但质量还行,不妨分分类,拿出来,与文友交流。我还收到不少作家赠书,也有出版社的编辑与我联系,当然这都出自好友对我作品的推荐。

2009年5月22日,我应邀参加了中国散文学会颁奖会,我的《情醉海南》有幸与中国散文家协会副会长丁一等7人一并荣获随笔一等奖。中国散文学会会长、著名学者林非参加了颁奖会。那天是王宗仁老师为我们颁的奖,还给我们做了一场精彩的散文讲座。前不久,当我用手机给散文大家王宗仁老师发短信请他作序时,他欣然应允。

袁鹰是淮安人,用他的话说:“我是淮安县人。”带有乡音的话语里可听出他对故乡的眷恋。20年前,我在乡镇当临时工,做些端茶倒水的杂活。无奈中,我创办了淮安市复兴文学社,编印了小报《田野之花》,那时我冒昧地写信给他,请他担任文学社顾问,没想到,身为散文大家,又是著名编辑家的他,竟然一口应允。转眼20年过去,当我将我的作品邮寄给他,告诉他我计划出一本散文集,没想到已90高龄的他,竞对我有的作品字斟句酌,对书名提出建议,还抱病挥毫写下了洋洋洒洒2300余言的读后随感。

陈建功曾是中国作协一线领导之一。近日,我给他发了3次手机短信,3个电子邮件,他竟是每信必复,彬彬有礼,丝毫没有“官长”之气。更何况,他还正在关国,躲在女儿那里进行创作。当我将袁鹰、王宗仁老师写的序发给他,他看后立即发来了祝贺短信。说“很高兴得知散文集即将出版,拜读二位前辈大序,为你高兴。都是德高望重的人物,年龄又很高,难得写得这么感人”,他要我“向袁鹰、宗仁转达祝愿”,并向我“鞠躬拜年”……

也许本书中最可读的部分,就是袁鹰、王宗仁老师的两篇大序和中国作协陈建功副主席从海外发来的祝贺短信,最值得欣赏的就是海笑老的题签“窗外风景”,最值得重视的就是曹业慧书记对文中廉政文化的看重,这些是我要特别感谢的。此外,还有本书的编辑雷容。之前我与他并不熟识,仅在电话里沟通交流,一段时间后,真应了朋友的话:他为人实诚,但办事认真,极富个性。也正是因为他工作的责任心,才使《窗外风景》的设计,装饰更为精美,内涵更丰富。当然,我还要感谢一路上有众多的领导好友、同行同道:王红莉、杨文杰、张久、王少保、包国江、杨培德、赵其金、叶小燕等……我和他们一同观赏窗外的风景。他们永远是我的朋友。  大地上的一切总是要生长的,譬如花草和稚子;总是要成熟的,譬如思想和果实。生命是离不开呼吸的,其实“呼”是在出一口气,“吸”是在争一口气。可我是个慵懒的人,并非是我用心不专,只因我为而不争,写写停停,至今已经30年,也该出一本薄书了。

赵日超

书评(媒体评论)

今天,我们跟随《窗外风景》作者的脚步畅游南北,也跟着作者得到一次次心灵的洗礼。到大连日俄战争史迹前,看到“百年城雕”的无字书,又一次亲见侵略者践踏中国土地的铁证;到沧州,认识一位历史上直言敢谏的言官;到厦门,在琴声悠扬中感受到包容的品质;到苏州,仿佛听到古人在寒山寺悠远的吟哦声……数不清的“无字天书”,不仅让我们流连忘返,更让我们掩卷沉思。作者问得好:“极目远眺,江山多娇。试问中华儿女,无字天书,今生阅读多少?”

——袁鹰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9:1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