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工农红军创造的人间奇迹,是中华民族一部惊天动地的英雄史诗,是中国革命史上一座不朽的丰碑,是人类历史上无与伦比的伟大壮举。毛泽东同志指出:“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一完结,新局面就开始”。
这本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史料丛书编审委员会编写的《参考资料(2)(精)》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史料丛书”其中一册。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参考资料(2)(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史料丛书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作者 | |
出版社 | 解放军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工农红军创造的人间奇迹,是中华民族一部惊天动地的英雄史诗,是中国革命史上一座不朽的丰碑,是人类历史上无与伦比的伟大壮举。毛泽东同志指出:“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一完结,新局面就开始”。 这本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史料丛书编审委员会编写的《参考资料(2)(精)》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史料丛书”其中一册。 内容推荐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史料丛书》是以《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红军长征》为基础调整、修订而成,吸收了近年来红军长征研究的最新成果。丛书由综述、文献、大事记、回忆史料、图片、表册、参考资料等部件构成,共15册。收录了长征重要文献、已故将帅回忆文章、参加过长征的老同志口述历史等。史料主要来源于中央档案馆、解放军档案馆、有关省市区档案馆等部门。 这本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史料丛书编审委员会编写的《参考资料(2)(精)》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史料丛书”其中一册。 目录 国民党军堵截向川西北进军的中央红军 一、调整“追剿”部署 何键关于继续“追剿”红军的计划 (1935年1月9日) 王家烈通报湘桂川黔军部署电 (1935年1月10日) 蒋介石关于速渡乌江追击中央红军给薛岳电 (1935年1月12日) 薛岳关于“进剿”计划给蒋介石电 (1935年1月13日)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行营参谋团组织大纲 (1935年1月13日) 刘湘关于“围剿”中央红军部署给四川各县长的电令 (1935年1月13日) 蒋介石关于迅速开赴毕节及酉阳、秀山布防给龙云、何键电 (1935年1月14日) 何键关于“追剿”中央红军部署给刘建绪、薛岳等的命令 (1935年1月15日) 薛岳关于勿以偏师由黔出动给蒋介石电 (1935年1月15日) 二、阻击中央红军北渡长江 蒋介石关于在长江南岸“围剿”中央红军的计划 (1935年1月19日) 潘文华关于分段防守长江北岸给蒋尚朴、魏楷的命令 (1935年1月21日) 薛岳关于李宗仁、白崇禧、陈济棠同意协同“围剿”红军给蒋介石电 (1935年1月23日) 潘文华关于固守合江给陈万仞的命令 (1935年1月24日) 蒋介石关于速向黔西北追击中央红军给薛岳电 (1935年1月25日) 刘湘批准蒋逵关于长江公安舰队布防报告给各县长的命令 (1935年1月28日) 潘文华关于向土城进击给陈万仞、刘兆藜的命令 (1935年1月28日) 蒋介石委任龙云为“剿匪军”第二路总司令电 (1935年2月2日) 潘文华关于阻截中央红军西进川南给范子英、陈万仞、郭勋祺的命令 (1935年2月2日) 潘文华关于向高县追击中央红军给陈万仞、郭勋祺、范子英等的命令 (1935年2月4日) 薛岳关于向古蔺、叙永追击中央红军的部署 (1935年2月5日) 龙云关于在长江以南永宁河、横江之间地区聚歼中央红军的部署 (1935年2月7日) 潘文华转发刘湘关于在横江东岸消灭中央红军的命令 (1935年2月10日) 三、合围川南地区的中央红军 蒋介石关于划分第一、第二路军作战地域及限期消灭红军的电令 (1935年2月13日) 龙云关于放胆向威宁、镇雄“进剿”中央红军给孙渡等电 (1935年2月13日) 潘文华关于在叙永、古蔺以南地区消灭中央红军的命令 (1935年2月14日) 周浑元关于取何追击路线给薛岳电 (1935年2月14日) 薛岳关于向古蔺、营盘山“追剿”中央红军给吴奇伟、周浑元、 王家烈等电(1935年2月18日) 蒋介石关于在赤水河以西地区消灭红军的部署 (1935年2月19日) 四、阻击红四方面军在川北、陕南的进攻 邓锡侯关于移防南部给杨秀春、谢无圻的命令 (1935年1月14日) 田颂尧关于第二十九军防务部署给邓锡侯电 (1935年1月14日) 邓锡侯关于分段负责嘉陵江江防给第二十八、第二十九军前线各部队电 (1935年1月23日) 贺国光关于重新划定川军防区的命令 (1935年1月25日) 蒋介石命令川军将领不得擅离职守电 (1935年1月26日) 贺国光关于阻击红四方面军向川甘边地区发展的命令 (1935年1月26日) 蒋介石关于增援广元、昭化给邓锡侯电 (1935年1月26日) 孙蔚如关于在牢固关、宁强防堵红四方面军进入陕南地区给刘文伯、 王毅武的命令(1935年2月2日) 孙蔚如关于固守南郑的命令 (1935年2月9日) 孙蔚如关于固守褒城的命令 (1935年2月10日) 蒋介石令四川各军阀交出政权电 (1935年2月20日) 孙蔚如关于退守沔县的命令 (1935年3月9日) 国民党军围堵转战赤水河两岸的中央红军 一、围堵遵义地区的中央红军 行营参谋团关于消灭中央红军于赤水河以东地区的命令 (1935年2月23日) 蒋介石关于阻止中央红军越过遵义、桐梓、綦江线以东地区给 薛岳的手令(1935年2月23日) 薛岳关于在桐梓、綦江以西消灭中央红军给各纵队电 (1935年2月23日) 薛岳关于向松坎、桐梓“追剿”中央红军给周浑元、吴奇伟电 (1935年2月25日) 龙云关于采用外锁内攻之法“围剿”红军及迅速指挥滇军入黔 致孙渡电(1935年2月26日) 何键关于在湘西消灭红二、六军团及在黔东堵截中央红军东进的部署 (1935年2月26日) 薛岳关于向桐梓进攻给各纵队电 (1935年2月26日) 薛岳转蒋介石关于消灭中央红军于乌江以西地区的部署 (1935年2月27日) 薛岳关于向遵义急进给周浑元的电令 (1935~年2月28日) 薛岳关于调整第二步部署给各纵队电 (1935年2月28日) 唐云山关于忠庄铺战斗详报 (1935年2月28日) 王家烈关于丢失遵义经过给蒋介石电 (1935年3月2日) 蒋介石关于堵截中央红军与红二、六军团会合给周浑元、吴奇伟 的电令(1935年3月2日) 蒋介石关于统一指挥驻川黔各军的手令 (1935年3月3日) 何键转蒋介石关于急调第五十三师沿乌江布防给刘建绪等电 (1935年3月3日) 蒋介石关于收复遵义部署给刘湘、薛岳的电令 (1935年3月3日) 蒋介石关于在乌江以西、黔巴大道围歼中央红军的部署 (1935年3月3日) 蒋介石关于以凤冈、湄潭为目标截击中央红军给薛岳、吴奇伟电 (1935年3月3日) 蒋介石关于第四十七师驻防桐梓给贺国光的命令 (1935年3月4日) 刘建绪关于阻止中央红军与红二、六军团在黔东北会合给李云杰、 李韫珩等电(1935年3月4日) 薛岳关于不与黔军同在一线混合作战给周浑元电 (1935年3月4日) 薛岳关于战术问题给各纵队电 (1935年3月5日) 蒋介石关于暂取攻势防御给薛岳、周浑元电 (1935年3月5日) 薛岳关于在遵义附近合围中央红军的部署 (1935年3月6日) 二、围堵仁-环、金沙间地区的中央红军 蒋介石关于采用截击、伏击、夜袭之法与红军作战等问题给薛岳电 (1935年3月6日) 蒋介石关于红军对人民毫无骚扰、应严饬所属爱护民众给刘湘、 潘文华电(1935年3月6日) 蒋介石关于向黔西挺进给周浑元、吴奇伟电 (1935年3月7日) 蒋介石关于吴奇伟部主力向大渡口、刀把水转移给薛岳电 (1935年3月9日) 薛岳关于在赤水河以东地区消灭中央红军的部署 (1935年3月9日) 孙渡关于与唐宇纵、王家烈会商事给龙云电 (1935年3月10日) 何键转蒋介石关于第五十三师主力置于箐口南岸防堵中央红军 给刘建绪等电(1935年3月11日) 蒋介石给薛岳部连以上军官的训令 (1935年3月) 蒋介石关于在乌江以西、赤水河以东消灭中央红军的部署 (1935年3月12日) 蒋介石关于应注意向远方搜索给周浑元的手令 (1935年3月13日) 潘文华关于加紧筑碉防堵中央红军西进给郭勋祺等的命令 (1935年3月13日) 蒋介石关于注意搜索可能向赤水转移的中央红军给薛岳、周浑元、 吴奇伟的手令(_1935年3月13日) 蒋介石关于在长干山附近消灭中央红军的命令 (1935年3月13日) 蒋介石关于到鸭溪后主力向左翼延伸给吴奇伟电 (1935年3月14日) 蒋介石斥责薛岳、吴奇伟、周浑元的手令 (1935年3月15日) 蒋介石关于堵截中央红军西进电 (1935年3月15日) 蒋介石关于第五十三师防守遵义给薛岳电 (1935年3月15日) 蒋介石关于加强各部队联系以求防堵完备给吴奇伟、周浑元的手令 (1935年3月15日) 薛岳关于加速构筑碉堡的部署 (1935年3月15日) 蒋介石关于在鲁班场夹击中央红军给薛岳电 (1935年3月16日) 三、追堵再次西渡赤水的中央红军 蒋介石关于在古蔺地区消灭红军的部署 (1935年3月16日) 蒋介石关于严防中央红军再次东渡赤水给薛岳电 (1935年3月17日1 蒋介石关于防堵中央红军南渡赤水给周浑元的手令 (1935年3月17日) 蒋介石关于沿纳溪、毕节线赶筑碉堡工事给潘文华、孙渡电 (1935年3月17日) 蒋介石关于在赤水以西消灭中央红军的部署 (1935年3月18日) 龙云建议调整“围剿”部署致蒋介石电 (1935年3月20日) 薛岳关于“截剿”中央红军西渡赤水的部署 (1935年3月20日) 蒋介石关于在古蔺东南地区消灭中央红军的电令 (1935年3月20、日) 蒋介石关于加强赤水河一带防务给薛岳电 (1935年3月20日) 何键关于将乌江沿岸兵力东调给刘建绪、陶广等的命令 (1935年3月21日) 四、追堵由赤水以东地区南下的中央红军 蒋介石关于在赤水以东地区围堵中央红军给薛岳电 (1935年3月22日) 何键转蒋介石关于乌江守备部队暂勿撤退给刘建绪等电 (1935年3月23日) 蒋介石关于限令恢复桐梓给上官云相的手令 (1935年3月24日) 薛岳关于在茅台、仁怀、遵义一线取攻势防御给周浑元、吴奇伟、 孙渡、王家烈电(1935年3月25日) 蒋介石关于速到打鼓新场“协剿”中央红军给孙渡电 (1935年3月28日) 薛岳关于多派别动队阻截中央红军南进给周浑元、吴奇伟电 (1935年3月28日) 蒋介石关于速到镇西卫待命给孙渡电 (1935年3月31日) 蒋介石关于即向黑神庙转进给李韫珩的手令 (1935年4月1日) 蒋介石关于防堵中央红军北渡乌江给周浑元、万耀煌电 (1935年4月1日) 蒋介石关于加强乌江左岸店子场至六广渡一带防务给吴奇伟、 欧震的手令(1935年4月2日) 蒋介石关于李韫珩部主力迅向紫江前进电 (1935年4月2日) 蒋介石关于加强乌江北岸防务给周浑元、万耀煌、何知重电 (1935年4月3日) 蒋介石关于对中央红军南渡乌江防堵不力的通令 (1935年4月4日) 国民党军追堵进军云南抢渡金沙江的中央红军 一、阻止中央红军东渡清水江 蒋介石关于在清水江以西地区消灭中央红军给周浑元、吴奇伟、 李韫珩、王家烈电(1935年4月2日) 薛岳关于追截中央红军东进给周浑元等电 (1935年4月3日) 薛岳关于死守瓮安给梁启霖电 (1935年4月3日) 蒋介石关于廖磊部推进到平越、牛场堵截中央红军给李宗仁、白崇禧电 (1935年4月4日) 蒋介石关于向瓮安猛进给李韫珩电 (1935年4月4日) 蒋介石关于到湄潭布防给何知重电 (1935年4月4日) 蒋介石关于在瓮安地区“会剿”中央红军给吴奇伟、李韫珩电 (1935年4月4日) 蒋介石关于速向黄土哨、牛场一带侧击中央红军给廖磊的手令 (1935年4月5日) 蒋介石关于在芷江、洪江一线防堵中央红军给何键、刘建绪电 (1935年4月6日) 蒋介石关于向洗马河、宋家渡一带追击中央红军给孙渡电 (1935年4月8日) 蒋介石严责吴奇伟追击红军不力电 (1935年4月8日) 蒋介石关于第六十三师进驻瓮安给何键、刘建绪电 (1935年4月8日) 龙云关于滇军不得进入黔东地区给孙渡电 (1935年4月9日) 蒋介石在贵阳对国民党军高级将领的讲话 (1935年4月10日) 二、追堵中央红军进军云南 蒋介石关于各部向定番、安顺地区“追剿”中央红军电 (1935年4月9日) 蒋介石关于速至黔西、大定间集中给郭勋祺电 (1935年4月10日) 蒋介石关于向北压迫中央红军至安顺、镇宁地区给孙渡的手令 (1935年4月11日) 蒋介石令各纵队向镇宁、普定、定番等地“进剿”中央红军电 (1935年4月11日) 蒋介石关于堵截中央红军西进方案给吴奇伟电 (1935年4月12日) 蒋介石关于限期消灭红九军团给王家烈电 (1935年4月14日) 蒋介石关于调整部署准备“会剿”中央红军给吴奇伟、周浑元等电 (1935年4月16日) 李宗仁、白崇禧关于廖磊、王赞斌部到南盘江阻击中央红军给龙云电 (1935年4月16日) 蒋介石关于对中央红军采取积极攻势的训令 (1935年4月17日) 蒋介石关于向安南、关岭等地“追剿”中央红军的部署 (1935年4月17日) 蒋介石关于抽兵进驻兴义给龙云电 (1935年4月17日) 蒋介石关于向兴仁地区追击中央红军的部署 (1935年4月20日) 蒋介石关于战术问题给各部队的训令 (1935年4月20日) 蒋介石关于第十三师至宣威防堵中央红军给薛岳电 (1935年4月23日) 蒋介石关于在宣威至威宁要道设伏给龙云电 (1935年4月24日) 蒋介石关于龙云建议压迫中央红军于巧家方向给薛岳电 (1935年4月24日) 蒋介石关于消灭中央红军于滇黔边境给薛岳的训令 (1935年4月25日) 蒋介石关于向曲靖追击中央红军给薛岳电 (1935年4月26日) 三、阻止中央红军抢渡金沙江 蒋介石关于阻止中央红军在宁南、永仁一带渡金沙江的部署 (1935年4月26日) 蒋介石关于防止中央红军渡金沙江给龙云电 (1935年4月27日) 蒋介石关于“进剿”与“清剿”事给薛岳电 (1935年4月29日) 蒋介石令各地赶筑碉寨电 (1935年4月29日) 蒋介石请龙云直接指挥入滇各部队电 (1935年4月29日) 蒋介石关于第二、第三纵队向会泽、禄劝转进给龙云的手令 (1935年5月1日) 蒋介石关于加强金沙江江防给龙云电 (1935年5月1日) 龙云关于中央红军已破译国民党军密码事给蒋介石、薛岳、李韫珩电 (1935年5月2日) 蒋介石关于重新编印密码事给龙云电 (1935年5月3日) 蒋介石转薛岳关于追击中央红军部署给龙云电 (1935年5月3日) 蒋介石关于在金沙江以南地区消灭中央红军的部署 (1935年5月4日) 龙云关于江北未见川军布防给蒋介石电 (1935年S月6日) 龙云关于将中央红军压迫于会泽、巧家方向给孙渡等电 (1935年5月7日) 蒋介石关于防止中央红军到仁和以西地区渡江给龙云电 (1935年5月8日) 蒋介石关于向洪门、白滩进击中央红军给龙云、薛岳电 (1935年5月8日) 蒋介石关于向中央红军主力攻击给龙云、薛岳电 (1935年5月9日) 蒋介石关于李韫珩部向洪门渡进攻给龙云电 (1935年5月9日) 龙云关于中央红军已过金沙江请求处分给蒋介石电 (1935年5月9日) 附:代月、日、时电码表 附:电文报尾代字表 后记 试读章节 现查朱、毛残匪,大部仍在遵义、桐梓、湄潭一带,已陷仁怀、茅台,并连日在湄潭、遵义构筑工事,建设伪政治机关,似有休息整理,再图窜据模样。为[歼]该匪计,兹定围剿计划如下: 甲、方针 一、我军以追剿军蹑匪急追,压迫该匪于川江南岸地区,与扼守川南行动部队及各要点之防堵部队,合剿而聚歼之。 乙、指导要领 二、追剿军除第一兵团以一部围剿萧、贺,并派一部开驻酉、秀④,固守乌江东岸,即与徐⑨部连络外,其大部及第二兵团全部,并连合黔军,应于二月十五日以前渡过乌江,先行扫除湄潭、遵义之匪,而占领德江、凤江[冈]、湄潭、遵义、黔西之线,尔后追击行动愈速愈妙,使匪无喘息余地,尤须控置重兵于兵团左翼,俾得压迫该匪于川江南岸地区。 三、堵剿部队由川、滇军任之。川军对匪主力如犯重庆,则由南[川]与龙门场部队夹击之;如犯泸州,则由龙门场与泸州、纳溪部队夹击之;如向西窜,则第一步防堵于泸、叙、毕④线,并于横江、老鹳滩⑨及安边、叙府④间金沙江下段,叙、泸④大江一带,构成第二道防线。滇军应分任叙永、毕节线及老鹳滩、横江,衔接川军防堵。各该部队,应于本月三十日以前,完成各地区碉[堡】工事及通信设备,严阵固守,以待追剿军赶到,连络川军机动部队夹击之。如被匪窜过其防地时,则立即蹑匪追剿。 四、徐源泉部,以一部协同湘军剿办萧、贺,一部如限速接彭、黔@之线,连络友军防堵。上官云相部到达夔、万④、涪陵,扼要布防,并备切应。 丙、兵力部署 五、追剿军第一兵团,占领德江、凤冈、湄潭线后,以一部扼守原防,其主力须两师以上兵力,向绥阳、桐梓、松坎方向;第二兵团会同黔军,占领遵义、宾[黔]西,[向]古蔺、叙永方面兼程追剿。两兵团应切取连络,互相策应。其行进路线,由薛⑨总指挥负责,相机处理。 六、川军南岸总指挥潘文华⑨,正安穆④旅,松坎廖⑧旅,南川陈万仞两旅,每旅计三团。合江徐⑨团,叙府四团,赤水、古蔺侯㈣部,另以各县团防分任以西防堵,须依情况,连络第一、第二两兵团夹击聚歼之。 七、滇军应以十团以上之兵力,扼守叙永、毕节之线,并限于二月十五日部署完妥。如匪窜过该线,即连合第二兵团及川军,堵追围剿。另以三团防守安边、横江、老鹳滩及其上游。 八、徐源泉及上官云相两部主力为预备军,在指定地区待命。 本军企图在联合中、友大军@,于黔境乌江地带,图歼朱、毛残匪,但用兵之道宜慎。而预剿匪虽在境外,后方险隘及大江北岸,究应节节布置为大规模的纵深配备,方策万全。兹本此方略,特授蒋⑨旅长、魏④司令任务如左: 一、蒋旅长尚朴所部,负屏、宜⑨、南溪及南六各县⑨水陆防守之责。该部到达宜宾时,即以一团附叙南精选队、义勇队共二十中队,开赴古宋④,择要布防;余两团,一团位置于南溪,一团位置于宜宾。督同各县府,指挥团队,董率民夫,将大江北岸上起关河,下达木头灏碉堡工事,限日完成. 驻古宋之团,除在古宋附近布防外,并就红桥附近,选择南岸第一预备阵地。派官长会同该地县府,督饬团民,漏夜构筑,限时完成。 汉王山一线,为南岸第二预备阵地。由该旅长派员察勘规画,责成各当地县府专员,督率团队,征集民夫,漏夜完成。 其余有关防务,如船只之收集管理,水路要隘设哨盘查,北岸沿江电话,各要地递步哨,夫站设备,粮秣区处等要件,均须随时督同各县长认真办理,以臻严密为要。 二、魏司令楷所部,负泸、纳④、江安沿河防守之责。该部到泸后,即区划地段,分派部队,并督同泸、纳、江安县府各派团队,董率民夫,构筑大江北岸上起木头灏(与蒋旅部队衔接),下达弥陀岩碉堡工事,限日完成。 其余与防江有关,如船只之收集管理,渡口之稽查及北岸沿江安设电话等事,均须随时督同各当地县府认真办理,以臻严密为要。 三、工事完成后,应即分派团队,分段防守。军队则位置于适当之紧要地区,以作骨干而便督率。 四、总司令部正调遣兵舰,并配备装甲商船、汽划武装,必要时即派来分段游弋江面。该旅长、司令应预为计算何地紧要,可容某种舰艇回旋使用,具报。 五、除分令该各县遵照外,仰即遵办。并将办理情形,图报查考。 六、余在泸县考棚。 蒋旅长尚朴 魏司令楷P24-26 序言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工农红军创造的人间奇迹,是中华民族一部惊天动地的英雄史诗,是中国革命史上一座不朽的丰碑,是人类历史上无与伦比的伟大壮举。毛泽东同志指出:“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一完结,新局面就开始”。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强占我东北三省,虎视眈眈地窥视整个中国,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在艰难困苦中奋力为改变中国的面貌和中华民族的命运而斗争。但国民党反动派置民族危亡于不顾,顽固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向革命根据地接连发动大规模“围剿”,企图消灭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工农红军。由于党内“左”倾教条主义的错误领导,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在党和红军面临生死存亡考验的紧急关头,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从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红军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和第25军先后进行了长征。中国共产党领导红军跨越滔滔急流,征服皑皑雪山,穿越茫茫草地,突破层层封锁,粉碎了国民党上百万军队的围追堵截,克服了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和张国焘的分裂主义错误,纵横十余省,最远的行程二万五千里,胜利前进到陕甘宁地区,实现了红军主力的大会师,取得了长征的伟大胜利。 伟大的红军长征,开辟了中国革命继往开来的光明道路,奠定了中国革命胜利前进的重要基础。这一伟大历史事件,翻开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新篇章,正确解决了关乎党和红军前途命运的全局性问题,从思想上确保了红军长征的胜利;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为夺取抗日战争胜利,进而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打下了坚实基础;培育了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的精神,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为中国革命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具有更深远意义的是形成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革命成熟的坚强领导核心,为中国共产党从挫折走向胜利提供了重要保证。 红军长征胜利后,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进行了一次又一次波澜壮阔的伟大长征,夺取了一个又一个举世瞩目的伟大胜利。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紧紧围绕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举旗定向、谋篇布局、攻坚克难、强基固本,开辟了治国理政新境界,开创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局面。 伟大的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的宝贵精神财富。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我们编辑出版《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史料丛书》。丛书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运用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和战争观,全面系统完整地汇集了红军长征的重要战役战斗、重要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等历史资料,史实权威准确、史料价值珍贵。既是加强长征历史研究和学术交流的重要支撑,也是弘扬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的生动教材。这套丛书的出版,对于全面反映红军长征历史,大力弘扬伟大长征精神和民族精神,充分展示我党我军的辉煌历程、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凝聚实现中国梦强军梦强大力量,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史料丛书》是以《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红军长征》为基础调整、修订而成,吸收了近年来红军长征研究的最新成果。丛书由综述、文献、大事记、回忆史料、图片、表册、参考资料等部件构成,共15册。收录了长征重要文献、已故将帅回忆文章、参加过长征的老同志口述历史等。史料主要来源于中央档案馆、解放军档案馆、有关省市区档案馆等部门。 丛书编辑中难免有不当和疏漏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史料丛书》编审委员会 二○一六年八月 后记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史料丛书·参考资料》(1)(2)(3)(4),是在解放军出版社1992年版《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红军长征·参考资料》的基础上调整、修订而来。 《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红军长征·参考资料》,是陆军指挥学院和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共同编纂的。在资料收集过程中,得到军事科学院、国防大学、成都军区、兰州军区、中国文史出版社,以及江西、湖南、贵州、云南、四川、甘肃、陕西等省军区和省档案馆、雅安地区档案局的大力支持。池黎明、何辉儒、陈集忍、杜小燕等给予了大力协助。《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编审委员会办公室、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共中央党校党史教研室、红二方面军战史修改委员会办公室、红四方面军战史修改委员会办公室、北京档案出版社、《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红军长征》卷其他各册编辑组,在审定工作中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红军长征》编委会办公室主任仲兆良对本书编纂工作给予了具体指导,本书通编由李孝民、金新果负责完成,金新果完成文字和注释校订。《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编审委员会办公室张东霞、特邀编审古灵参加书稿审查。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史料丛书·参考资料》调整、修订过程中,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编审委员会办公室李平编审牵头,军事科学院徐占权、康月田,军委联合参谋部政治工作局李艳梅,军委政治工作部办公厅蔡向东等专家参加了审稿工作。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