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上篇 模式建构
第一章 社会福利发展路径——从制度覆盖到体系整合
第一节 制度覆盖:既是丰碑又是起点
一 扭转局面的标志性事件
二 扩展局面的创新举措
三 改善局面的新起点
第二节 制度整合:既是重点又是关键
一 制度碎片化——一个合理过程的不尽合理的结果
二 制度整合——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能关键
三 制度整合——既要具备条件又要积极作为
四 制度整合的可行方案——底线公平方案
第三节 体系整合:既是理念又是政策
一 资金保障与服务保障的整合
二 劳动就业与福利制度的整合
三 教育发展与福利制度的整合
四 政府转型与福利建设的整合
五 社区建设与福利建设的整合
第四节 结语:福利体系整合是现代国家体制整合的基础
第二章 西方社会福利模式评析
第一节 西方普遍主义的福利思想
一 普遍主义福利思想的经典阐释
二 普遍主义福利思想的理念基础
第二节 西方普遍主义的福利实践
一 社会福利服务的普遍提供
二 社会福利支出的增长
三 公民基本需要的满足
四 普遍主义福利的典范
五 普遍主义福利的排外性
第三节 发达国家的社会福利改革
一 发达国家福利改革的背景
二 发达国家福利改革的新思维
三 发达国家福利改革的评析
四 西方普遍主义福利模式的启示
第三章 东亚社会福利的模式探讨
第一节 东亚福利制度的背景与基础
一 东亚福利制度的文化背景
二 东亚福利制度的政治背景
三 东亚福利制度的经济基础
第二节 东亚社会福利普遍整合的实践
一 日本福利制度普遍整合的实践
二 韩国福利制度普遍整合的实践
三 新加坡的中央公积金制度
第三节 东亚福利制度的类型分析
一 东亚福利制度的类型争论
二 东亚福利制度的相似特征
三 东亚福利制度的经验借鉴
第四章 当代中国社会福利的模式分析
第一节 社会转型与福利制度变迁-
一 计划体制时期的社会福利
二 市场体制时期的社会福利
三 社会建设时期的社会福利
第二节 当代中国社会福利的特征
一 执政理念影响社会福利发展
二 面临的社会问题极为复杂
三 奉行特殊福利观念
四 政府的职能定位摇摆不定
五 家庭的作用突出,市场机制和社会机制作用有限
第三节 中国社会福利发展的任务
一 继续扩大社会福利的普遍性
二 尽快提高社会福利的整合性
三 彻底消除社会福利的特权化
第五章 普遍整合福利模式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普遍福利理论
一 普遍福利理论的提出
二 普遍福利理论的内容
三 普遍福利理论的意义
第二节 基础整合理论
一 基础整合理论的提出
二 基础整合理论的内容
三 基础整合理论的意义
第三节 底线公平理论
一 底线公平理论的提出
二 底线公平理论的内容
三 底线公平理论的意义
第四节 适度普惠与全民共享思想
一 适度普惠思想
二 全民共享思想
第六章 普遍整合福利模式的基本特征
第一节 社会福利体系的普遍性
一 社会福利对象的全民性
二 社会福利内容的全面性
三 社会福利形式的综合性
四 福利提供主体的多元性
五福利供给方式的多样性
第二节 社会福利体系的整合性
一社会福利管理机构的整合
二 社会福利制度体系的整合
三 社会福利政策体系的整合
四 社会福利信息系统的整合
五 社会福利监控体系的整合
第七章 普遍整合的社会福利制度
第一节 底线福利制度
一 底线福利制度的特征
二 底线福利制度的项目
第二节 非底线福利制度
一 非底线福利制度的特征
二 非底线福利制度的形式
第三节 跨底线福利制度
一 跨底线福利制度的特征
二 跨底线福利制度的形式
第八章 普遍整合的社会福利机制
第一节 普遍整合的社会福利责任机制
一 社会福利体系责任机制概述
二 普遍整合的责任分担机制
三 普遍整合的责任共担机制
第二节 普遍整合的社会福利调节机制
一 调节机制概述
二 社会福利体系调节机制情况
三 社会福利体系调节机制的设计
第三节 普遍整合的社会福利供求机制
一 社会福利体系供给主导机制
二 社会福利体系需求主导机制
三 普遍整合社会福利体系的供需平衡机制
中篇 制度建设
下篇 民意基础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