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第一节 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对美国东亚(亚太)双边同盟体系的研究
二 对中国多边外交和东亚多边合作体系的研究
三 对东亚两种体系的相互关系和可能走向的研究
第二节 既有的理论解释及其不足
一 权力转移理论
二 权力均势理论
三 国际制度理论
四 建构主义理论
第三节 一种新制度主义理论:“制度均势”理论
第四节 本书的基本结构与章节安排
第一章 中美制度均势与东亚两种体系的兼容
第一节 中国的多边外交与美国的“务实性交往”政策
一 冷战结束后中国多边外交的理论与实践
二 美国在东亚的“务实性交往”政策
第二节 东亚的制度政治与中美制度均势
第三节 多边合作体系与双边同盟体系在东亚的共存
第四节 制度嵌套交叠模式:两种体系的兼容
一 国际制度的互动与联系
二 制度嵌套交叠模式与两种体系兼容
第二章 六方会谈机制与美日、美韩同盟的兼容
第一节 中国多边外交与六方会谈机制的构建
一 朝核危机与六方会谈的建立
二 中国多边外交与六方会谈的演进
第二节 制度均势与美日、美韩同盟的制度变迁
一 制度均势视角下同盟的维持与变迁
二 美日同盟关系的强化
三 美韩同盟关系的调整
第三节 六方会谈机制与美日、美韩同盟的兼容
一 东北亚的制度均势与两种安全制度的兼容
二 制度的嵌套交叠:六方会谈机制与美日、美韩同盟的兼容
第四节 六方会谈机制化与东北亚多边安全机制的构建
一 美、日、韩、俄、朝的东北亚多边安全制度构想
二 以六方会谈机制化为基础构建东北亚多边安全机制
第三章 中美在东盟地区机制中的矛盾与兼容
第一节 中国多边外交与东盟地区机制的构建
一 中国与东盟地区论坛:安全多边机制的参与、接受与建构
二 中国与东盟“10+3”/东亚峰会:制度均势外交的灵活运用
第二节 美国的制度均势战略及其对东盟地区机制的影响
一 美国与东盟地区论坛:霸权国对多边制度的有限参与
二 美国与东亚峰会:排斥式制度均势战略与美国的反应
第三节 东盟的制度均势战略与平衡外交
一 东盟地区论坛:纳入美国和制衡中国
二 东盟“10+3”机制:对美国的排斥式制度均势战略
第四节 美国重返东南亚背景下中美制度均势和利益兼容
一 美国重返东南亚与制度均势战略
二 中美在东南亚的制度均势与利益兼容
第四章 未来东亚体系转型的中国外交政策启示
第一节 继续实施和完善制度均势战略
一 继续实施对美制度均势战略
二 完善对东盟的制度反均势战略
第二节 逐步完善自己的国际体系观
一 国际体系转型的新特点和中国面临的挑战
二 从东亚到世界:确立未来20年的中国国际体系观
第三节 提出构建东亚多边合作体系领导权的新理念
一 东亚多边合作体系领导权的可能模式与选择
二 东盟机制下的中美日合作领导模式
第四节 全面拓展与美国及其盟国的共有利益
一 理解共有利益
二 全面拓展中国与美国及其盟国的共有利益
第五章 中美制度均势战略与东亚体系和平转型
第一节 东亚体系和东亚机制的多样性
第二节 美国的东亚体系偏好:双边同盟为主和多边机制为辅
第三节 中国的东亚体系构想:多边机制与制度的嵌套交叠
第四节 构筑东亚未来:中美制度均势战略与东亚体系和平转型
附录一 中美在东亚的互动关系大事年表(1990—2010)
附录二 人名与专用术语英汉对照表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