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臣等著的这本《大学生党员教育培训理论与实践》内容扎实丰富、全面系统,从回顾总结党的十六大以来大学生党建工作和大学生党员教育培训工作入手,深刻分析了大学生党员的思想素质状况以及影响大学生党员教育培训实效性的国内外环境因素,探讨了大学生党员教育培训与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关系,总结了大学生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的基本经验,提出大学生党员教育培训要以科学的理想、信念、信仰教育为重点,以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章程》(简称《党章》)为主要内容,以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为主要任务,遵循大学生党员的成长成才规律,把握大学生党员教育培训的时代特点,构建大学生党员教育培训的体制机制,建立完善大学生党员教育培训的考评、监督机制。这对于各高校党组织抓好大学生党员的理论培训和实践锻炼,创新大学生党员教育培训的方式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张国臣等著的这本《大学生党员教育培训理论与实践》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在认真回顾、总结党的十六大以来学生党建工作、大学生党员教育培训取得的丰硕成果和基本经验的基础上,紧扣大学生党员的学习和生活实际以及大学生党员教育培训的总体目标,提出了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党员教育培训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重要内容和实现途径,对创新大学生党员教育培训方式方法,保持和发展大学生党员先进性,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大学生党员教育培训理论与实践》可作为大学生党员教育培训的教材,也可作为大学生党员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读物和党务工作者的参考用书。
序
第一章 大学生党员教育培训工作概述
第一节 大学生党员教育培训的科学内涵/1
一、大学生党员教育培训的内涵、特征/1
二、大学生党员教育培训的功能/5
三、大学生党员教育培训与思想政治教育/7
第二节 大学生党员教育培训的现实意义/10
一、培养坚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本质要求/10
二、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客观需要/13
三、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迫切诉求/14
第三节 大学生党员教育培训的总体要求/17
一、大学生党员教育培训的指导思想/17
二、大学生党员教育培训的总体目标/23
三、大学生党员教育培训的主要内容/26
第二章 大学生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的回顾与总结
第一节 大学生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的基本评价/31
一、党的十六大以来大学生党建工作得到蓬勃发展/32
二、大学生党员教育培训工作取得的主要成就/35
三、大学生党员教育培训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37
第二节 大学生党员教育培训面临的挑战/40
一、内在动力不足影响教育培训效果/40
二、影响教育培训效果的国内环境因素分析/42
三、影响教育培训效果的国外环境因素分析/44
第三节 大学生党员教育培训的基本经验/46
一、深化思想认识、强化组织领导/46
二、开展专题教育、抓好日常教育/48
三、构建实践平台、抓好典型宣传/52
第三章 大学生党员教育培训的原则与途径
第一节 大学生党员教育培训的主要原则/56
一、以人为本、注重教育和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原则/56
二、统筹协调、按需施教和营造氛围、潜移默化的原则,/60
三、自我修养、增强党性和与时俱进、改革创新的原则/63
第二节 大学生党员教育培训的体制机制/67
一、健全党委总揽全局的领导体制/67
二、建立多层次、全方位的教育实施机制/70
三、构建完备的教育培训保障机制/73
第三节 加强大学生党员教育培训的实践路径/75
一、强化理论培训和实践锻炼/76
二、创新方式方法,拓展教育平台/79
三、完善考评和监督机制/82
第四章 加强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
第一节 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对大学生党员的基本要求/85
一、马克思主义信仰是科学的信仰/86
二、正确的理想信念必须建立在马克思主义信仰之上/90
三、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大学生党员的立身之本/92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基础和行动指南/93
一、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94
二、毛泽东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与发展/96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98
第三节 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途径/101
一、大学生党员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现状分析/102
二、大学生党员要自觉学习马克思主义/103
三、大学生党员要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106
第五章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树立正确的世
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
第一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开展“三观”教育的根本指导思想/109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特征/109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引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旗帜/114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三观”教育的重要指导意义/118
第二节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强化“三观”教育/120
一、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掌握科学的认识方法/120
二、树立共产主义人生观,端正人生态度/123
三、树立集体主义价值观,创造有价值的人生/126
第三节 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途径/129
一、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高思想理论素质/130
二、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正确处理各种利益关系/134
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强化党性锻炼/137
第六章 加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教育,时刻牢记党的宗旨
第一节 深刻认识党的宗旨的科学内涵/140
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的形成和发展/140
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确立的依据/144
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的科学内涵/147
第二节 新时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继承和发展/150
一、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的执政理念/151
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全面体现了党的宗旨的时代要求/154
三、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是党的宗旨的具体化/157
第三节 自觉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160
一、正确认识、坚持和把握党的宗旨与发展市场经济的关系/160
二、树立正确的利益观,实践党的宗旨/163
三、牢记党的宗旨,做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大学生/164
第七章 加强组织原则和纪律教育,增强组织纪律I生
第一节 严格遵守和自觉维护党的纪律/169
一、党的纪律的内涵与特点/169
二、党的纪律是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基础/174
三、党纪观念和法律意识是对大学生党员的基本要求/179
第二节 民主集中制是党的纪律的重要内容/182
一、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182
二、民主集中制是党内严肃的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187
三、大学生党员学习和实践民主集中制的意义/189
第三节 坚持民主集中制,自觉遵守党的纪律/191
一、大学生党员在党内生活中要正确处理的几个关系/191
二、大学生党员在校期间要自觉实践民主集中制/195
三、大学生党员要做遵守和维护党的纪律的模范/197
第八章 加强党的作风教育,传承和弘扬党的优良作风
第一节 学习和掌握党的优良作风/199
一、党的作风的内涵与特点/199
二、党的优良作风的形成和发展过程/201
三、党的优良作风的内容/205
第二节 充分认识党的优良作风的重要性/211
_、党的优良作风是党的生命/212
二、正确认识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党风状况/215
三、党的作风建设的基本经验/219
第三节 传承和弘扬党的优良作风的途径/223
一、加强党性修养,培养良好作风/223
二、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塑造崇高品德/227
三、从现在做起,弘扬党的优良作风/228
第九章 加强义务和权利教育,增强党员主体意识
第一节 正确认识党员的义务和权利/232
一、党员义务和权利的内涵与特征/232
二、党员义务和权利是党的先进陛建设的根本保证/235
三、大学生党员履行义务和正确行使权利是保持先进性的基础/238
第二节 学习和理解党员的义务和权利/241
~、共产党员的八项义务/241
二、共产党员的八项权利/246
三、共产党员义务和权利的辩证关系/250
第三节 自觉履行党员义务、正确行使党员权利/251
一、大学生党员要强化主体意识,提高主体能力/252
二、大学生党员要自觉履行党员义务/254
三、大学生党员要正确行使党员权利/257
第十章 加强先进性教育,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第一节 正确认识和理解党的先进性/261
一、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261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党的先进性的集中概括/263
三、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需要/267
第二节 共产党员先进性是党的先进性的具体体现/270
一、党的先进性与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内涵及相互关系/271
二、共产党员先进性是历史的、具体的/273
三、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的基本要求/276
第三节 时刻保持先进性,发挥先锋模范作用/280
一、大学生党员要在创先争优中不断增强先进性意识/280
二、大学生党员要明确先进性标准,践行先进性要求/284
三、大学生党员要做到“五个带头”,展示先进性形象/287
主要参考文献/291
后记/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