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素描台湾(许戈辉与台湾名人面对面)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凤凰卫视出版中心
出版社 重庆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面对面,看台湾最真的样子!

  白先勇、方文山、张大春、陈文茜、李宗盛/……

  他们的足迹,勾勒台湾的身影,他们的故事,浸染台湾的文化,他们,让台湾文化圈如此异彩纷呈——

他们从各自的故事中走来,撑起了台湾文化的一片天空!

是什么,成就了他们?

来听听他们自己的故事。

凤凰卫视出版中心出品的《素描台湾(许戈辉与台湾名人面对面)》是来自宝岛台湾的声音。

内容推荐

凤凰卫视出版中心出品的《素描台湾(许戈辉与台湾名人面对面)》是来自宝岛台湾的声音。15个人,从文字的缱绻缠绵到演艺的多姿多彩,从政坛的纷纭繁杂到漫画的嬉笑怒骂,从舞蹈的腾挪婉转到雕刻的浑厚朴拙——生活是多元的,声音此起彼伏,故事各有其趣,汇集在一起却是如此和谐的一幅图、如此动人的一段曲——让我们从中瞥见了那些台湾的往事,艺术的侧面响过历史的声音。

《素描台湾(许戈辉与台湾名人面对面)》是人的故事,关于一个个在自己的经历中不停地往前、侧身、停止、挪转、再往前,继而功成名就的台湾文化界名人的故事;这也是族群的故事,关于那个生活在东南小岛上,以各样的方式探索自身,寻求自我发展的族群的故事;这也是文化的故事,关于在独特的历史背景造成的文化图谱下寻求传承、融合、转进、创新、解构、多元并举的文化的故事。小故事,背后却是大图景。

与台湾文化名人面对面,与台湾面对面。

目录

以文化的名义(代序)

文字

白先勇:一半是土一半是水

刘墉:走下来去爬更高的山

方文山:以中国风的名义摩登

张大春:文化是由父及子的传承

政论

陈文茜:我是一个冒险家

邱毅:我愿意为你挡死

高金素梅:苦难是人生的必修课

声影

李宗盛:每个人的快乐要自己负责

赖声川:从桃花源到眷村

王伟忠:眷村是个小中国

魏德圣:不曾遗落的梦

绘艺

朱德庸:漫画颠覆人生

蔡志忠:做思考的饥狼

林怀民:云门舞不尽

朱铭:因为专心,所以成就

试读章节

我们生活的时代,充满草根一夜暴富的传奇,而白先勇的笔下,却尽是贵族没落流离的故事。繁华散去,落寞凄凉;落寞凄凉,但又繁华艳丽。

这,就是我眼中的自先勇。

我震撼于那段刻骨铭心的感情。然而,无论在他的文字里,还是我们的谈话中,白先勇提到王国祥都一直使用“我的朋友”这个称呼。我猜想,他是否顾及外界的感受,所以从来不说“我的恋人”或者“我的爱人”……

当然,也许我太过狭隘了!三十八年,有多少恋人可以共同携手走过风风雨雨三十八载?又是怎样的深爱才能对抗生死相隔?!

所以,尽管白先勇的文字和言语充满柔性,但这柔中,蕴含着一种执拗的、不可摧毁的刚。

许戈辉:您的小说里,最开始就是一个父亲拿着枪在那儿站着,很粗暴的样子,是不是您的童年时代父亲的形象就是那样的?

白先勇:倒不是的。我父亲很骄傲的是,他是一员儒将。他对我特别宽待,我想可能因为我小时候生肺病生了好几年,所以他对我比较怜恤一点。

我们家十个孩子,我是第八个。我父亲不但没有打过我,连重话都没有一句。所以在我的印象里,我父亲倒不是那个样子的。不过我父亲是一个军人,有一种不怒而威的感觉。

许戈辉:父亲有没有什么样的教育让您至今难以忘怀?

白先勇:父亲教育我们非常严格,不许我们心中有一点特权的观念。比如我家里有些佣人,而我们在家里是绝对不可以骂佣人的,对待部属什么的都要平等。还有,广西比较落后、贫穷,战争的时候生活很清苦,所以那时候也比较朴素,因为是抗战时期。

许戈辉:但毕竟你们是一个大家族,而您又是家里比较小的孩子,还是会挺受娇宠的吧?

白先勇:是的。可是,父亲对我们的功课要求严格得不得了。可以这么说,在家里,只要功课好了,那待遇就宽了,功课不好是没有家庭地位的。

我知道功课不好没有家庭地位,所以拼命念书,在中学、大学的时候功课都蛮好的,就没有受到父母的责骂。我两个弟弟就不行了,他们还被打过。

白崇禧很注重孩子的教育,每走到一处,他都想办法让子女去最好的学校就读。

到重庆时,白先勇入读西温泉小学,那是很多军政要人和社会名流的子女读书的地方。少年时的白先勇活泼好动,很快和同学们打成一片,一起去河里游泳、去竹林里纳凉,也一起接受“蒋委员长”的视察和训话。他仍记得自己的战战兢兢和“蒋委员长”的黑披风、白手套。  .

对那时候的白先勇来说,读书或战事,都还没成为心上的压力。

直到因肺病而辍学几年后再入学校,他才感到了许多的不适应,也在父母每月对月考成绩单的查看中逐渐明白了成绩与“家庭地位”的关系。他开始发奋读书。

良好的成绩也让他有了阅读闲书的余地。在因病被隔离的时间里他开始阅读各种书籍,此时更经常光顾租书摊,看张恨水、巴金,也看鲁迅。少年的他还看不懂政治,只在书里看到爱恨的缠绵和“阿Q”的好玩,这都成了他后来写作的营养。

当然他也知道,这些书是要偷藏着看的——父亲让读的,还是四书五经和前后《出师表》。

许戈辉:能稍微讲一讲您母亲吗?

白先勇:我母亲是一个非常热爱生命、非常豁达、非常勇敢,而且非常有同情心、能对别人雪中送炭的人。

许戈辉:但是家里有十个孩子,妈妈哪顾得过来?你们会不会经常感到被冷落了?

白先勇:有,所以有母爱争夺战。

我算蛮幸运的,父母对我都还算器重,虽然我不是母亲最爱的,也不是父亲最爱的,可是他们俩都很爱我。但是其他孩子有的是妈妈党,有的是爸爸党,分成两派了。有时候父亲比较偏爱这一边,母亲比较偏爱另一些,总有这种情况的。

许戈辉:父亲、母亲都很爱你,那童年应该蛮温暖、蛮愉快的?

白先勇:应该是如此的。可是我童年发生了一件不幸的事,就是我得了肺病。为此我休了将近五年的学,而且是隔离,因为肺病会传染。

许戈辉:对一个小孩子来讲,那段时间一定非常孤独。

白先勇:对,所以那个时候我觉得好像失去童年了。

当时我的病挺严重的,开始是养病,躺在床上面,后来我就胡思乱想,这让我想象力特别丰富。

颠沛和寂寞,也许是白先勇少年时的两个关键词。

因为被祖母传染了肺结核,在重庆的时候,他被隔离在自家宅院后的一间山坡小屋里。一下子没有了同学、朋友的喧闹,唯有两个佣人的照料和父母间或的探看,他觉得格外寂寞。他会偷偷掀开窗帘,看着自家花园里正热闹举办着的宴会,觉得自己仿佛已被遗弃。

慢慢地,他习惯了这样的孤独。迁到上海后,他被“囚禁”在虹桥的一座洋房里,三年间都没有真正的访客,每日独与金鱼、小狗为伴,或埋首于阅读、想象。1946年12月,他被母亲带着去参加了宋美龄举办的一次圣诞派对,便是那时节格外的惊喜了。

直到他终究养好了病,重返校园入读南洋模范小学,才重新回到人世间的繁华。

在上海的十里洋场,少年白先勇被“大世界”的哈哈镜里自己的身影逗得大笑,一面又仰头看当时的“远东第一高楼”国际饭店,惊叹着“帽子都会掉落尘埃”。百货商场在他眼里闪闪发亮,自动扶梯又载着他“冉冉往空中升去”,让他兴奋不已。P3-5

序言

说来话长。

2002年5月,凤凰的新闻主持人刘海若在英国遭遇特大车祸,生命垂危,为了挽救她,我们把她接回大陆治疗。

海若来自台湾,当伤重的她来到北京的时候,在这个交通特别拥挤的大都会,有无数的车辆默默地停下来为她让路,为她祈福。

那时的海若没有意识,看不到这一切,但那场景,却感动了整个中国。

这也许不是刘海若有多大的影响力,而是中国文化用血浓于水的表达,呈现出的伟大力量。

两年后,海若受伤后首次回台,看着她的状态,许多记者私下问我们的台北记者:你们老板还会用海若吗?会不会放弃她?我们的记者回答:“一位父亲,不会用商业价值,来看他的孩子;你的问题,适合一般的老板,但绝对不适合凤凰的老板。”

我听到这件事,很感动。因为在我内心,一直都是把凤凰的记者、主持人当自己的亲人来疼来爱的。

在凤凰,吴小莉用亲和力扩大了凤凰的影响力;胡一虎用非常有魅力的口才,得到大陆有识之士的推崇;曾潦漪用顽强的坚守采访了许多重要人物;陈玉佳更是用自己的可爱与江南春先生续写了新一曲“陈江会”……

大陆人与台湾人的融合,来自一种天然的、不由自主的情感,就像我们不能选择自己的故乡。

这种情感只能来自心灵,来自血脉大河连接起来的文化。

它超越地域、超越政治、超越利益,甚至超越人本身。

2005年,我想说服李敖先生在阔别50多年后重回大陆。

李敖开始并没有同意。但我R1一个理由说服了他。

我说,于右任、张大千、林语堂等去到台湾的文化名人,都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最终却带着无法叶落归根的遗憾客死他乡,您应该代替他们实现这一代人对故乡的拳拳之心和未了心愿……

果然,他来了。因为他说过一句特别有名的话,不能因五十年的隔阂而无视五千年的文化。

泪痕莫滴牛衣透,数天涯,依然骨肉,几家能够。

“日月潭的上游是黄河”。作为看不见的精神纽带,文化之手牵引着台湾文化名人来到凤凰这个舞台上,传递他们的侠骨柔情和勇敢担当。《李敖有话说》、《新闻骇客赵少康》、《解码陈文茜》使凤凰的收视率创下新高。傅佩荣、蒋勋、白先勇、林怀民、方文山、高金素梅等文化名人都在这里张扬文化的魅力,展示学术的风采。

他们把自己变成了意味深长的文化符码,用自己的努力,证明了每个人不仅可以而且应该更胜一筹。

我们的《名人面对面》节目,是一档在狂热“追星”文化氛围下的顽强坚守的节目,至今已经坚守了十年。这个平均年龄仅有27岁的摄制组倾力采访台湾文化名人的举动,是年轻一代文化情结的体现,令人欣慰。

有人说,中国已经进入了“名人文化时代”。对各类明星的追逐和崇拜,成为一些人的生命意义。媒体变成了“媚俗”的代名词。

那么,凤凰的价值取向、道德取向会向何处去?

我们选择的是文化坚守,不因收视率和商业利益而妥协。

我们选择的是弘扬中华文化,传递正义、正直、尊严与学识,从而成全我们的责任感、成就感。

我们选择的是用真诚解读各种文化现象,不仅仅是对名人生活状态的纪录,还包括对他们生命的解读,对他们内心成长的诠释,力求呈现出名人身上那真实普通的一面。

我们选择的是以包容之心对待不同的观点和不同的文化。无论是靠付出、坚持和实力而成就的名入,还是靠包装、靠美貌、靠绯闻成名的“名人”,我们都看作是生活的题中应有之意。恰如不挑剔的口味,无论东西南北,无论川粤鲁豫,无论酸甜苦辣,还是臭不可闻,均能得其妙而食之。让大家知道,如今的世界,已经不应该是非黑即白,你死我活,文化应该越来越多元,我们也应该越来越包容。只有共生,才能共荣。

《名入面对面》的主持人许戈辉虽然年轻,但已经是凤凰的“老臣”。她原是CCTV的主持人,出道之时已经做得很好,据说让当时的观众有“惊艳”之感。她的文章也幽默俏皮,气象万千。但是她到了凤凰之后,却在自己的主持生涯中遭遇了困惑。

那是2000年《名人面对面》这档谈话节目刚刚创办的时候,戈辉有时像个学生似的谦和地提问,有时又像与朋友在促膝谈心……不久,戈辉身边的观众和朋友对她提出了质疑,认为她太善良也太温和了,不能像奥普拉、丹·拉瑟、拉里·金等大牌主持人那样,有把被访者逼到角落里无处可藏的能力与手段。

面对质疑,戈辉迷惑了很久,也与我进行过探讨。我告诉她的办法是“锐气藏于胸,和气浮于面”。说起这个办法,需要回顾我给凤凰主持人和评论员提出的言论准则:“积极、善意、建设性”。

我认为,这三条里,最重要的是“善意”。更进一步地解构,就是亲善、友善、和善。有了善,_才会积极地沟通与理解,才会充分考虑态度与语气,才会有爱。当你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善意与爱,就会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设性意见。

戈辉终于找到了感觉。

她讲过一件事,美国一位专门为儿童画漫画的老奶奶塔莎过世了,但塔莎奶奶的一句话却在孩子们的心里生了根:“在你漫步在林间的时候,如果仔细盯住蛇的眼睛,你会发现,蛇也会微笑。”蛇被人视为阴险、冷酷的动物,但塔莎奶奶能看到蛇的微笑,说明她内心深处有多大的善意。

从此,谦和地与你谈心,就成为戈辉的主持风格。

她相信,善意是最能打动人心的品德。

她说,尖锐应该是主持人思考和观察、剖析的角度,而不应该是提问的态度。

因为有了戈辉亲和自然的采访,大陆与台湾的文化人与文化力终于有机会在凤凰这个平台上相互交织、相互激荡,产生创新的锐气,更加自信与雍容。

弘扬中华文化之路遥远艰辛,两岸文化入的互动值得期待,因此,请允许我以文化的名义,向读者们推荐这本书。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7: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