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第2版)》是作者林德宪绿色建筑研究之精华,尤其包含大量亚洲与世界各国气候风土与耗能特色之比较解析,使内容兼具地方特色与国际视野。本书以古西洋神话Ouroboros神兽传说为序幕,展开生态气候的绿色建筑理论,最后以当今许多绿色建筑政策追求高科技化与商业化的陷阱为隐忧,提出理想的绿色建筑发展愿景。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绿色建筑(第2版) |
分类 | 科学技术-建筑-建筑理论与文化 |
作者 | 林宪德 |
出版社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绿色建筑(第2版)》是作者林德宪绿色建筑研究之精华,尤其包含大量亚洲与世界各国气候风土与耗能特色之比较解析,使内容兼具地方特色与国际视野。本书以古西洋神话Ouroboros神兽传说为序幕,展开生态气候的绿色建筑理论,最后以当今许多绿色建筑政策追求高科技化与商业化的陷阱为隐忧,提出理想的绿色建筑发展愿景。 目录 第二版自序 第一章 永远的欧伯罗斯 1-1 绿色建筑的展开 1-2 绿色建筑发展史 1-2.1 绿色建筑起源于能源危机 1-2.2 “乡土建筑”与“生态建筑”两大思想脉动 1-2.3 地球环境危机 1-2.4 经济全球化加速地球环境危机 1-3 建筑产业对环境的破坏 1-3.1 建筑产业破坏山林 1-3.2 建筑是高污染产业 1-3.3 建筑物也是鸟类杀手 1-4 绿色建筑的胎动 1-5 绿色建筑评估工具的热潮与隐忧 1-6 市场淘汰机制的“能源证书制度” 1-7 亚洲观点的绿色建筑 第二章 绿色建筑的风土美学 2-1 玻璃大楼混淆建筑风土 2-1.1 玻璃大楼起源于温室建筑 2-1.2 大玻璃建筑是能源杀手 2-2 人类生活圈与建筑环境技术的发展史 2-2.1 建筑风土的气候分区 2-2.2 人类发源干热带 2-2.3 人类以“穴居”与“火塘”征服寒带 2-2.4 人类以“干栏”与“吊床”征服雨林 2-2.5 人类以“帐篷”与“泥土”前进沙漠 2-2.6 热湿气候是最难控制的气候 2-3 建筑气候风土论 2-3.1 由Bergmann法則谈起 2-3.2 由建筑能源见证“建筑气候风土论” 2-4 “建筑气候风土论”的建筑美学 2-4.1 寒冷气候的“保温文化”就是“墙面文化” 2-4.2 干燥气候的“保温文化”是另一种“墙面文化 2-4.3 热带的“遮阳建筑美学” 2-4.4 泛亚热带的“保温遮阳并重文化”建筑美学 2-5 建筑气候风土美学(小结) 第三章 建筑的通风文化 3-1 台风建筑文化 3-2 形塑建筑通风文化 3-2.1 Sind的通风塔 3-2.2 千栏民居的通风除湿智慧 3-3 必要换气量的需求 3-4 “封闭型通风文化”与“开放型通风文化” 3-5 通风潜力 3-5.1 通风的定义 3-5.2 通风潜力 3-6 浮力通风设计 3-6.1 利用中庭烟囱效应的通风设计 3-6.2 通风塔建筑设计 3-6.3 浮力通风与空调的矛盾 3-7 风力通风设计 3-7.1 善用季节风与地形风 3-7.2 “深度低于14m”的平面配置 3-7.3 热湿气候的多孔隙导风建筑文化 3-8 建筑通风文化(小结) 第四章 生物多样性环境设计 4-1 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4-1.1 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4-1.2 认识“生态金字塔” 4-2 绿化量设计:生物多样性环境设计的第一步 4-2.1 绿化量的CO2固定量指标 4-2.2 绿化的CO2固定效果评估 4-3 绿地生态质量设计 4-3.1 串连绿地生态的项链:生态绿网设计 4-3.2 建造绿地的生态驿站:小生物栖地设计 4-3.3 乱中有序的生命力:植物多样性设计 4-3.4 生态基盘建设:土壤生态设计 4-4 生物共生建筑设计 4-4.1 生物光害防制 4-4.2 对鸟类友善建筑设计 4-4.3 对生物友善的建筑设计 4-5 小结 第五章 建筑水循环设计 5-1 基地保水的课题 5-1.1 生态保水的都市防洪政策 5-1.2 不透水化环境加速都市热岛效应 5-1.3 宛如塑料布包起来的都市环境 5-2 基地保水设计 5-2.1 直接渗透设计 5-2.2 贮集渗透设计 5-3 建立节水型社会 5-3.1 全球水资源危机 5-3.2 杜绝耗水型文化 5-4 绿色建筑节水设计 5-4.1 采用节水器材 5-4.2 设置雨水贮集利用系统 5-4.3 设置中水系统 5-5 绿色污水处理 5-5.1 不用水的堆肥马桶 5-5.2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 5-5.3 把水还给河川 5-6 小结:可持续建筑水循环设计 第六章 建筑围护结构节能设计 6-1 建筑节能的意义 6-1.1 建筑是人类的第三层皮肤 6-1.2 建筑节能设计是建筑风格的雕刻师 6-2 都市节能规划 6-3 建筑围护结构的节能对策重点分析 6-4 开窗节能设计 6-5 选用好的节能玻璃 6-6 外遮阳节能设计 6-7 绝缘保温设计 6-8 双层外皮(Double Skin)在温热气候得不偿失 6-9 屋顶节能设计 6-10 小结 第七章 建筑CO2减量设计 7-1 建筑产业的CO2减量问题 7-2 建筑物CO2排放量评估 7-2.1 建筑躯体CO2排放量 7-2.2 建筑规模与CO2排放量 7-3 建筑物生命周期CO2排放量评估 7-4 建筑LCCO2评估的国际比较 7-5 水泥建筑物是环境杀手 7-6 建筑CO2减量对策 7-6.1 “结构合理化”是CO2减量的第一步 7-6.2 “建筑轻量化”是CO2减量的第二步 7-6.3 “使用再生建材”是CO2减量的第三步 7-7 小结 第八章 绿色营建 8-1 建筑环境污染 8-1.1 建筑废弃物的环境污染 8-1.2 室内环境污染 8-2 绿色构造 8-2.1 推广钢构造建筑 8-2.2 推广木构造建筑 8-2.3 高性能混凝土 8-2.4 建筑耐久化设计 8-2.5 旧建筑物再利用的省思 8-3 绿色施工 8-4 绿色室内装修 8-4.1 俭朴装潢 8-4.2 绿色建材 8-4.3 本土建材 8-4.4 “绿色建材”设计实例 8-5 小结 第九章 绿色建筑的隐忧 9-1 “越简单”是越好的绿色建筑 9-2 “高科技”绝非拯救地球的万灵丹 9-3 “适当技术”的原则 9-4 “俭朴建筑美学”的原则 9-5 绿色建筑商业化的隐忧 9-6 四倍数绿色建筑革命 9-7 小结 附录一 世界绿色建筑评估系统发展简史 附录二 台湾地区建材生产及运输CO2排放量表 参考文献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