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通胀来了你准备好了吗
分类 经济金融-金融会计-金融
作者 严行方
出版社 中国铁道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这是一个高通胀时代,我们的血汗钱越来越没有价值,您是否因此而焦虑、不安,而又无奈?经济发展速度越快,财富转移过程越明显,如何规划并壮大自己财富积累的过程就显得越重要。通货膨胀就像一只老虎,吞噬着每个人的财富。对政府来说,要千方百计把它关在笼子里;对个人来说,既然老虎已经出笼,你就得想方设法成为“打虎英雄”。

由严行方编著的《通胀来了,你准备好了吗》为您解读:什么是通货膨胀、为什么会出现通货膨胀、怎样战胜通货膨胀。也许只是小小的技巧,却能让您在这场钱袋保卫战中成为赢家。您准备好了吗?

内容推荐

《通胀来了你准备好了吗》由严行方编著。

《通胀来了你准备好了吗》讲述了:设想浴缸里浮着一只塑料盆。盆里装的是衣食住行等消费品,它们构成了CPI;浴缸里的水就是股市、楼市、政府投资等投资品,也叫资本市场。浴缸上方有两只水龙头,一是本国中央银行,二是外国中央银行。水龙头里放出来的水如果流入盆里,消费品价格就会被抬高,通货膨胀就出现了;如果流入浴缸,楼市、股市的肥皂泡就会被放大,资产泡沫产生了,会把塑料盆抬得更高。现在的国内形势是CPI一直向上走,通货膨胀一步步逼近。通胀来了,谁也躲不掉。您对它了解吗?您准备好了吗?

目录

第1篇 什么是通货膨胀

 1.通货膨胀的确切含义

 2.什么叫CPI

 3.什么叫核心CPI

 4.CPI权重及其调整

 5.通货膨胀和物价上涨的关系

 6.通货膨胀的标志

 7.别理会“结构性通货膨胀”

 8.结构性通胀就是全面通胀

 9.正确估量通货膨胀

 10.我国更适用GDP平减指数

 11.CPI为什么与你的感觉不符

 12.通货膨胀与痛苦指数的关系

 13.通货膨胀为什么总是被低估

 14.通货膨胀中谁最受伤

 15.拒不承认通货膨胀很危险

 16.通货膨胀危及社会稳定

 17.所谓通货膨胀容忍度

第2篇 为什么会通货膨胀

 18.国内货币发行太多

 19.国际货币发行太多

 20.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

 21.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

 22.混合型通货膨胀

 23.结构型通货膨胀

 24.财政赤字型通货膨胀

 25.信用扩张型通货膨胀

 26.国际输入型通货膨胀

 27.水涨船高,大水冲了龙王庙

 28.从“困难”到“纠结”

 29.自然灾害造成的减产

 30.工农产品剪刀差的缩小

 31.游资炒作导致的通货膨胀

 32.通胀预期导致的通货膨胀

第3篇 怎样战胜通货膨胀

 33.控制货币发行是关键

 34.治理通胀不只是稳定物价

 35.适当降低GDP增长速度

 36.适当放宽资本流出标准

 37.适当调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

 38.重点增加资源类资产配置

 39.分享资产价格上涨收益

 40.政府让利保障低收入人群

 41.别对价格干预抱太大希望

 42.加息对抑制通胀作用有限

 43.资产配置首选股票投资

 44.投资实物黄金随胀而涨

 45.投资大宗商品基金获利高

 46.千方百计增加个人收入

 47.理财期限不宜过长

 48.学做“海囤”

 49.学当“省长”

试读章节

1.通货膨胀的确切含义

通货膨胀现在已经成为一个家喻户晓的名词,可并不是每个人都了解它的确切含义。误解或曲解它的含义,只能给它添加更多神秘色彩并产生误导作用。

谈通货膨胀,首先要了解通货膨胀的确切含义。

所谓通货膨胀,是指因为纸币发行量超过商品流通中的实际需要量。从而引发货币贬值这样一种经济现象。这里包含两重含义:!是纸币的发行量超过了实际需要量,二是由此引发了货币贬值。这两者之间是紧密相连的。

具体地说是:只有当纸币发行过多引发了货币贬值;同时,这种货币贬值又是因为纸币发行过多引起的,才能称为通货膨胀。

相反,如果纸币发行过多并没有引发货币贬值(事实上这是不可能的);或者,这种货币贬值不是因为纸币发行过多造成的(这种情况倒有可能,例如地震期间物价上涨多少倍),就都不能算是通货膨胀(这时候虽然货币也贬值了,但不叫通货膨胀,而是称为物价上涨)。

通货膨胀虽然大名鼎鼎,可是并不是每个人都真正了解它。不只是普通读者,就连一些专家学者也往往会望文生义,或者故意误导政府和百姓。这虽然很不应该,却又是客观存在。

最典型的是:通货膨胀中的“通货”指的是流通中的货币,而不是“商品”。正因如此,人们才会把国际上信用良好、币值稳定、汇率坚挺的货币称为“硬通货”。黄金因为产量稀少,不像纸币那样可以随意发行,不大可能会出现因为“发行量过多”而导致“自身贬值”的情形,所以理所当然地成为一种硬通货。

明白了这一点就知道,当有人在那里大声嚷嚷地说现在还只是“部分商品”而不是“全部商品”的价格在涨,所以还不能称为“通货膨胀”或“全面通货膨胀”、至多只能是“结构性通货膨胀”时,你就知道你面前的说话者不是外行冒充内行,就是在故意误导你。因为只有把“通货”理解为商品才会有“结构性通货膨胀”一说,流通中的货币(人民币)是不可能有什么“结构性”与“全面”货币之分的。霸通货膨胀是一种特有货币现象

通货膨胀是一种特有的货币现象,它是在金银本位币制度取消、改为发行纸币后才出现的。从这一点看,通货膨胀的历史并不长。

读者知道,货币作为商品交换的一般等价物,已有几千年历史。在人类发展史上,贝壳、石头、食盐、牛羊、布匹等,都曾经充当过这种货币商品:一方面它是商品,另一方面又充当着一般等价物的交换功能。

后来,因为黄金和白银的体积更小、价值更大、质地更均匀,并且更便于携带、保管、分割,所以慢慢取代其他货币商品。从此,全球各国普遍从实物货币阶段进入金属货币阶段。

直到现在,许多国家仍然把黄金和白银等贵金属作为主币选用材料,把铜、镍等贱金属作为辅币选用材料,并且用立法把它确定下来。

通过对这个过程进行详细解剖可以发现,世界各国货币制度的历史发展大体上经历了这样一个阶段。

最早是银本位制,即以白银作为货币材料的一种货币制度,时间在16世纪后期。银本位制时间并不长、范围也不广,很快就被金银复本位制所取代。

所谓金银复本位制,是指黄金和白银同时作为货币材料的一种货币制度,这其中又分为三种类型:①平行本位制,即金币和银币同时流通,双方比价由金银本身的市场价值来决定;②双本位制,即金币和银币虽然同时流通,但双方比价由国家法律规定;③跛行本位制,即金币和银币虽然同时流通,但因为全球银价暴跌,所以规定金币可以自行铸造、银币则不能自行铸造,目的是让银币只能成为金币的附属货币。

由于金银复本位制无论理论上还是实践中都存在着许多缺陷,突出表现在金银比价经常变动、从而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现象,无法适应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发展,所以最终被金本位制取代了。

所谓金本位制,就是指以黄金作为本位币货币材料,在这其中又分为以下三个发展阶段:①金币本位制,即金币可以自由铸造、自由兑换,黄金可以自由输出、输入;金块(金条)本位制,即用金块来办理国际结算,黄金就不能自由兑换了;金汇兑本位制,即国内只能流通银行券,银行券不能用来兑换黄金。

容易看出,实际上从金块本位制开始,由于黄金不能自由兑换,只有在确实有需要时才能用纸币向本国中央银行兑换,这时候纸币就已经开始流通了。直到1929年发生全球性经济危机,各国货币制度受到严重冲击,客观上无法维持原有的金本位制,才纷纷改弦易辙,实行不能兑换黄金的信用货币制度。

这种信用货币制度,也叫管理通货制度,说穿了就是凭借国家的信用来发行和流通纸币,并且这种纸币不能兑换黄金。

为什么不能兑换黄金呢?说穿了就是,这时候连政府也不能保证它发行了这么多纸币后,是否能真的拿出这么多黄金来。所以,这时候的纸币根本谈不上含金量,其价值大小完全根据购买力大小来体现。

言外之意是说,如果这时候的政府没有了信用,你也就别奢望这种纸币会有多少含金量。不用说,这种情况下发生通货膨胀是必然的。

从时间上看,全球发生通货膨胀的历史还只有短短几十年。翱通货膨胀的实质是纸币发行太多

谈到通货膨胀的概念,必须明确指出一点:那就是通货膨胀实质上是纸币发行太多造成的;没有纸币流通,也就不存在通货膨胀。

纸币流通规律认为,如果纸币的发行量超过它所象征性代表的金银货币量,就会发生贬值,表现为物价上涨,从而出现通货膨胀。相反,如果纸币发行量低于它所代表的金银货币量,则会出现通货紧缩。

容易看出,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都只有在纸币流通条件下产生,因为这时候的纸币只体现为一种政府信用,并不表明其他什么。

通货膨胀中的“通货”,即流通中的货币,包括纸币、铸造币和信用货币(支票等)。在我国,就是指人民币。由于通货膨胀一词在中文中的含义往往会给人一种人民币价格上涨的错误联想,所以有人提议把通货膨胀改为“物价膨胀”,但并未得到广泛采纳并使用。P3-5

序言

”涨”!

这是国内某网站公开推选出来的2010年年度关键宇,并且在当年265个提名汉字中以绝对优势当选。网站的推荐理由是:“涨,刺痛了大多数人的神经,让民众纠结于发展与生存;涨,拷问社会基本保障及社会福利,追问财富均衡发展。”

想当年,台湾歌星凤飞飞在《掌声响起》中唱道:“孤独站在这舞台,听到掌声响起来,我的心中有无限感慨…·”不是吗,我们每个人站在这经济舞台上,听到“涨”声响起来,心中同样充满无限感慨f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在以涨价领跑的2010年,价格上涨成了这~年中人们最多的感慨。“菜奴”、“蚁族”、“鼠族”、“蛋形蜗居”等词语的出现,都与涨价有关:“豆你玩”、“蒜你狠”、“姜你军”、“糖高宗”、“苹什么”、‘油自他去”等词语的出现,更是直接由农产品价格暴涨派生而来。令人担忧的是,进入2011年后这种价格上涨速度还在加快!

2011年是农历兔年。如果说在妇孺皆知的龟兔赛跑中,工资上涨是“乌龟”、物价上涨是“兔子”,那么现在可恨的是物价上涨这只兔子很勤劳,跑起来兔不停蹄,早就把乌龟远远撂在后面。

为什么什么东西都在涨?有人开玩笑说,这是因为现在的人“太贱”了。玩笑归玩笑,要真正研究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及治理对策,无论从个人角度还是国家层面看,都是一项重要、紧迫并且有意义的工作,这正是本书要探讨的话题。

物价上涨的主要原因,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看,都是货币发行过多造成的。在我国当然也不例外。谁要是漠视或者拒不承认这一点,不但无助于问题的解决,而且会把问题变得更糟,甚至祸国殃民。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货币的大量超发呢7归根到底是投资比重不合理。在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社会总投资的主体是社会投资(非政府投资),政府投资比重很小:而在我国,政府投资比重大,在全球金融危机发生后,为了刺激经济,更是纷纷推出重大投资项目,这就对社会投资空间形成严重挤压;社会资金无处可投,又不愿意坐等贬值,就只好投向大宗商品、房地产、股市,这样就更加剧了通货膨胀。

从纵向比较看,在过去10年里,我国广义货币(Mz)与GDP比率始终全球最高;在过去20年里,我国GDP规模比1978年增长92倍,可是广义货币增长了810倍}仅仅是2008年和2009年这两年,我国就投入4万亿元人民币刺激经济,每年增发的银行贷款高达9万亿元人民币。从横向比较看,目前我国的GDP约占美国GDP总量的1/3,可是货币发行量却是美国的1_6倍。对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吴晓灵一针见血地指出:“过去30年,我们是以超量的货币供给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

一个典型例子是,2011年初银行发行的真钞被百姓误以为是假钞,不少人怀疑市场上出现的诸如“AOA0000001”冠字号码排列的人民币能不能正常使用。对此,虽然中国人民银行出面澄清,近期调整了人民币纸币冠字号码排列方式,因为原来的号码排列组合已不够用,所以只能启用新的号码组合,但还是不免让人感到尴尬。

不用说,钞票印得太多,就必然会导致通货膨胀;在数量庞大的货币超发下,任何本来可以用作调控经济的手段都会变得软弱无力,甚至黔驴技穷。这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局面。

当然,除了国内货币超发外,国外通货膨胀压力的输入、通货膨胀预期、游资炒作、房地产开发过度挤占农田、自然灾害造成的农产品大面积减产等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为通货膨胀推波助澜。

所以,国内《2010中国人民生活品质指数报告》显示,2010年我国城乡居民生活品质满意度不仅比5年前明显下降,而且对短期生活品质改进的信心也在显示跌落。所有这一切,都表明社会风险在增大。  可怕的是,国内许多人包括经济学家,大多漠视这种风险的存在,甚至认为我国根本就“没有”或“短期内不会出现”通货膨胀,或者用“结构性”通货膨胀和“温和的”通货膨胀这样的词语打马虎眼。

通货膨胀的实质是政府对人民利益的剥夺,使得富人账面资产缩水和收入减少,使得穷人因为生活成本提高而直接降低生活水准。所以,如果说通货膨胀让富人恐惧、让穷人受伤,一点也不为过。

这里有个例子能较好地说明问题。1977年,成都市有一位女工汤玉莲,从每月20元的工资收入中省吃俭用,几年攒了400元在银行存了一年期定期存款。当时这400元可以买到一套房屋,或50瓶茅台酒。可是等到她2010年想起来还有这回事,并且想从银行里取出这些存款时,一算连本带息才只有835元,只够买1瓶茅台酒;买房就更别提了,就连付一个月房租也不够,如果买商品房只能买O.1平方米。

这就是通货膨胀效应——在这33年间,如果你有余钱买房、买古董、买黄金、买玉石、买股票、买基金,都有可能抵御通货膨胀冲击。甚至因祸得福。会因为拥有这些资产而增值;相反.如果你偏爱储蓄、存款甚至喜欢把现金放在床底下。那么你必然不能逃脱货币贬值的厄运。

对于普通百姓来说,简简单单一句话要想保证自己的血汗钱不受损失,家里绝对不能持有大量现金和活期存款,即使存定期也不如添置资产更容易抵御通货膨胀,直至保值、增值。当你读报纸时,看到有报道说这几天银行存款正在大搬家,居民纷纷把储蓄从银行提出转入股市、购买商品房时,如果你能比他们领先一步,你就占优势了。

这不是要你和政府对着干,而是世道就这么现实。虽说通货膨胀面前人人平等,可是通货膨胀对穷人的杀伤力更大。

因为同样是家庭资产,先不说数额大小,仅仅从构成上看,富人的资产基本上体现为金银珠宝、店铺房产、股票基金,银行存款极少。不是他们没钱,而是他们不喜欢存钱,或者根本就是负债经营,所以通货膨胀越厉害,他们从资产涨价中得到的好处越多。而穷人的资产呢,基本上是银行储蓄,只不过是定期储蓄和活期储蓄的区别罢了。~方面是他们的积蓄少,不够创业也不敢创业,不够买房也买不起房,所以只能存在银行里,眼巴巴地望着银行贷给富人们去投资、经商、增值。

面对通货膨胀,穷人的财富不断向富人转移,正如上面汤阿婆的故事。要想扭转这一局面,唯一的办法是学富人的样,在资产保值增值、抵御通货膨胀上做文章。

试想,如果汤阿婆当年不是把这400元存在银行里,而是买了一处旧宅,现在至少也是百万富婆;说不定还会因为这套摇摇欲坠的旧房面临拆迁,一下子分到好几套新房,成为千万富婆呢!

2011年3月14日温家宝总理在答记者问时说:“通货膨胀就像一只老虎,如果放出来就很难再关进去。”确实,百姓面对已经出笼的老虎,要想不被它吃掉,又无路可逃,唯有练就一身本领:成为打虎英雄。

据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研究中心教授钟伟研究,改革开放80年来我国OPl年增长速度虽然只有_4.8%,表面上看没有出现严重通货膨胀,但实际上,由于各口径货币供应量极速增长,政府已经巧妙地、不知不觉地取走了居民财富的大部分。过去只有购买柴米油盐等生活必需品要用钱,教育、住房、医疗等基本上是公费;现在全部都充分货币化。可以说,以后要用钱的地方还很多,这些都必将推动政府发行更多货币,推动通货膨胀。

有鉴于此,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越来越快,财富转移过程也会越来越明显,如何规划并壮大自己的财富积累就显得尤为重要。

通胀来了,谁也躲不掉。你对它了解吗?你准备好了吗?这正是本书要助你一臂之力的地方。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23:3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