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养老有方(老老恒言中的长寿之道)/宝葫芦健康生活书系
分类 生活休闲-养生保健-健康百科
作者 耿引循
出版社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耿引循所著的《养老有方(老老恒言中的长寿之道)》依托《老老恒言》,力争最大化地把原书精华呈现给读者,同时又根据现代生活实际做相应修正和拓展。读过此书,你会感到健康长寿不是离我们很远,不是高不可及,只要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只要能坚持下去,人人都有尽享天年的权利,人人都有望获得健康和长寿。

内容推荐

清代著名养生大家曹庭栋所著的《老老恒言》,参阅了307本古书,上至《周易》,下至《张文仲备急方》,把自己的养生心得一一记下;他的养生方法不近丹药,不求仙方,唯从日常做起,内容细致、方法简单,是中医养生读物中罕见的,被后世奉为“养生圣经”。

耿引循所著的《养老有方(老老恒言中的长寿之道)》正是依据《老老恒言》的内容,以通俗的语言编写而成。《养老有方(老老恒言中的长寿之道)》没有晦涩难懂的医学知识,有的只是操作性很强的养生感悟。它告诉你衣食住行皆可养生,行走坐卧均有学问。

目录

第一章 长寿之人言长寿之事

1.长寿是世人的普遍愿望

2.寿未至高龄者,不足以言养老

3.曹庭栋与他的《老老恒言》

第二章 恬淡虚无摄生养心

1.去留无意,宠辱不惊

2.淡泊名利, “戒之在得”

3.儿孙自有儿孙福,该放手时就放手

4.服老是一种智慧

5.心存感恩,知足常乐

6.学会宽容

第三章 文化消遣怡情养性

1.智者寿——活到老学到老

2.笔墨挥洒,陶冶性情

3.观弈听琴,恬愉为务

4.力所能及,心旷神怡

5.花鸟鱼虫,自寻乐趣

第四章 安静平和宁心养神

1.静坐内观宁心神

2.好睡眠养心神

3.午后小睡养精神

4.不同季节的午睡

5.老年人宜闭目养神

6.白天不妨打个盹

7.排除杂念静心安神

第五章 注重细节起居养生

 【安寝】

1.入睡困难可试用“操”、“纵”二法

2.睡眠的姿势及朝向

3.餐后不宜马上睡觉

4.就寝熄灯,寝而不语

5.冬宜冻脑,卧不覆首

6.暖腹睡眠最宜人

7.不提倡裸睡

 【晨兴】

1.老年人起床有讲究

2.漱口叩齿保平安

3.晨起锻炼要避雾

4.早餐最宜喝淡粥

5.曝背养阳

6.天人合一,顺时起居

 【盥洗】

1.发宜常梳,脸宜多洗

2.热水洗手洗脸好处多

3.老年人洗浴不宜过频

4.空腹不宜洗澡

 【夜坐】

1.安睡之妙诀

2.隐灯静坐

3.睡前不可谈天说地

4.夏夜纳凉须防夜寒

5.散步也是一种催眠的方法

 【见客】

1.老人待客不必拘礼

2.居家待客服装不必过于正规

3.老人待客应量力而行

 【出门】

1.老人出门要看天气

2.老人出门前的准备

3.老人出门有三宝:鞋子、马扎和帽子

第六章 五味调和饮食养生

1.酸苦甘辛成四季各有所宜

2.低盐饮食保健康

3.食物健脾好处多

4.饮食中的冷、热之道

5.长夏是补脾的好时节

6.怎样进餐更健康

7.老年人饮食是越烂越好吗

8.养成饭后漱口的好习惯

9.煮饭煮粥的学问

10.饮茶的利弊

11.午后适当饮酒有利于疏通血脉

12.吸烟危害大-

13.饮食习惯各有不同,适合自己就好

14.提倡蒸食

15.米是人体精气之源

16.食不必精,称意就好

第七章 散步导引运动养生

 【散步】

1.即使在室内也应时时缓步

2.饭后散步好处多

3.散步时最好不说话

4.老人散步应量力而行

 【导引】

1.老人不妨学一点导引术

2.卧功——仰卧练腰腿

3.立功——站立练腿臂

4.坐功——巧练耳目动腰身

第八章 防疾慎药智慧养生

 【防疾】

1.视听有度,避免过劳

2.老年人性生活应遵从自然之道

3.不要让背部受风

4.夏季应防暑气

5.饭后不宜急走

6.要学会顺应天地四时

7.防病就在生活点滴中

 【慎药】

1.小病可用饮食来调理

2.如何用好人参

3.对自己的身体应做一个有心人

4.用药一定要慎重

5.调理好饮食起居胜过服长生药

6.老年人如何调理脾胃

7.内心淡定是一副良药

8.长生不可尽信药

第九章 穿衣戴帽服饰养生

 【杖】

1.拐杖是老年人的好帮手

2.拐杖的选择

 【衣】

1.衣不必华,适体就好

2.依据天时随时增减衣服

3.备件“背搭”护胸背

4.姜汁浸衣可治风湿、寒嗽

 【帽】

1.皮帽不可轻易戴

2.要想不受风,护住风门和肺俞

3.春秋两季可戴空顶帽

 【带】

1.老人系腰带不宜太紧

2.腰带佩囊中的生活细节

 【袜】

1.膝部要保暖,袜口宜宽松

2.双脚四季都应暖

3.药袜可治病

 【鞋】

1.好鞋好在“鞋底”

2.外出鞋宜紧,居家鞋宜宽

3.冬鞋宽大保暖,夏鞋轻便防潮

4.老人居家最宜穿布鞋

第十章 卧房杂器环境养生

 【卧房】

1.卧房宜静宜简,对外联系应通畅

2.卧室冬防寒夏防暑的妙招

3.卧室的光线以柔和为佳

4.做好卧室的保温层

5.卧室一定要防潮

 【床】

1.一张好床对老人十分重要

2.如何让床避开湿气

3.床的冷暖

 【帐】

1.驱蚊首选用蚊帐

2.如何用植物驱蚊

 【枕】

1.枕头的高低与长短

2.枕头的填充物

3.别忘了耳枕、膝枕

 【席】

1.席子不可长时间铺

2.老人适合用温和柔软的席子

3.席子的清洁与保养

 【被】

1.被子保暖一定要宽大

2.什么质地的被子保暖

3.夜半天凉要添被

 【褥】

1.贴身的褥子每年应换新絮

2.褥子要常晒

3.夏天用什么褥子

4.铺毡子可防湿气上身

 【便器】

1.老年人便器不可或缺

2.大小便与排气均不可忍

3.如何通利小便

4.观二便可了解健康状况

 【杂器】

1.眼镜

2.按摩器具

3.痰盂

4.取暖和降温器具

5.饮食小器具

6.拂尘

 【书室】

1.书室的光线要明暗适度

2.书室要防风

3.书室应清新卫生

4.书室要防湿

5.书室的窗户

 【书几】

1.书桌实用就好

2.书桌以香楠木品质最佳

3.书桌面冬夏冷暖要适宜

4.书桌摆放的位置

5.书桌下设个滚脚凳

 【坐榻】

1.老人书房常用的椅子

2.要防椅子后面的风

3.解决冬季椅子冷的方法

第十一章 水米火候粥食养生

1.粥最宜人

2.择米第一

3.择水第二

4.火候第三

5.食候第四

附录

上品三十六

中品二十七

下品三十七

后记

试读章节

长寿之人言长寿之事

1.长寿是世人的普遍愿望

健康长寿和永葆青春一样,十分诱人。那么何为长寿呢?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的著作《左传》中就把“寿”分为上、中、下三等,称“上寿一百二十岁,中寿百岁,下寿八十”。意思是说,120岁者称为上寿,100岁者称为中寿,80岁者则称为下寿,也就是说,只有年龄超过80岁的人才有资格用“寿”字。

美国学者海尔弗里根据细胞分裂次数来推算人的寿命,得出的结论是:人的寿命应该为120岁。这一研究结果与我们的祖先对寿命的看法是完全一致的。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的寿命也在延长,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最新的成年人年龄划分方法:44岁以下为青年人,45~59岁为中年人,60~74岁为年轻的老年人,75~89岁为老年人,90岁以上为长寿的老年人。按照这个标准,当下的绝大多数人可能都与“长寿”二字无缘了。但是,“延年益寿”一直是人类本能的美好愿望,人人都希望自己能长寿,能健健康康地尽享天年。

“寿”在人们心目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我国许多名胜古迹都有“寿”字的石刻、碑匾。历代对帝王的祈福是“万岁!万万岁!”,翻译成英文是“长长的生命”之意。民间对老人最常使用的一句祈福词是“寿比南山不老松”,即以“南山松”作比喻,企盼健康长寿。

汉字是非常有意思的,古人将字拆开,称八十八岁为米寿,九十九岁为白寿(意为一百少了一岁),一百零八岁为茶寿(意在八十八上面又加了廿)。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与金岳霖同庚,1983年,两位老先生在做八十八岁“米寿”时,冯友兰写了两副对联,一副给自己,一副送金岳霖,对联的前两句是一样的,“岂止于米,相期以茶”,意思是不能止于“米寿”,期望能活到“茶寿”。

自然界一切生物的生命过程都是由生命诞生、发育、成熟、衰老、死亡这几个阶段组成的。我们知道龟是长寿的,但曹操在《龟虽寿》中写道“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这就是自然规律。人类作为高级动物也未能超越这一自然规律,对这一点我们应有清醒的认识——生命是有尽数的。

有些人盲目追求长生,为此,他们炼丹、服石,认为生命从此可以永恒。我曾参与《中国宫廷医学》一书的编写,对历史上盲目追求长生的帝王做过一些考证,在《唐会要》卷五十二中写道:“秦始皇、汉武帝志求长生,延召方士……以为祷祠神仙,可求不死。二主溺信之。始皇遣方士人海,求三山灵药,遂外匿不归;汉武以女妻方士栾大,后亦无验,栾大竞坐腰斩……贞观末年,有胡僧白天竺至中国,自言能制长生之药,文皇帝颇信待之,数年药成,文皇帝因试服之,遂致暴疾……古人云:‘服食求神仙,多为药所误。’诚哉是言也。”史书中记载了不少为企求长生而信神信巫,祈求于“神仙家”和“炼丹家”,服食金石而上演的悲剧。仅以唐朝为例:唐宪宗因服石,“暴成狂躁之疾”,卒年43岁;唐穆宗效法宪宗长年服用金石,臣下屡次劝谏,他口头答应,实际上一直没有间断,在位4年,33岁而亡;唐武宗服石,“喜怒失常”,“未几卒”,唐宣宗为此处罚了蛊惑武宗服石的道士,但后来唐宣宗自己也“好神仙、饵丹药”,后背生疽而亡……这样的悲剧曾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现。

但也有十分明智的君王,如在《圣祖仁皇帝圣训》中记载了康熙的一段话:“吾人年老而经事多,则自轻易不为人所诱,每见道士自夸修养得法,大言不惭。但多试几年,究竟如常人,齿落鬓白,渐至老惫。观此,凡世上之术士,俱欺游人而已矣。神仙岂降临人世哉?”康熙不信神仙,不信丹药,活了69岁;乾隆更长寿,活了89岁,自称“古稀天子”。

企盼长寿是世人的普遍愿望,虽然人人都应当享有寿至天年的幸福,但事实上能达到长寿标准,即活到90岁以上的人毕竟还是极少数。大多数人在年轻的时候疲于生存,不大注意保护自己的身体,到了晚年往往疾病缠身。

P1-3

序言

写在前面的话

有一位老人,他学识过人,著作多被收入《四库全书》;他75岁时参阅了307本古书,上至《周易》,下至《张文仲备急方》,把自己的养生心得一一记下;他的养生方法不近丹药,不求仙方,唯从日常做起,内容细致、方法简单,是中医养生读物中罕见的,被后世奉为“养生圣经”——他就是清代著名养生大家曹庭栋,他写的书名为《老老恒言》。

本书依托《老老恒言》,力争最大化地把原书精华呈现给读者,同时又根据现代生活实际做相应修正和拓展。全书没有晦涩难懂的医学知识,有的只是操作性很强的养生感悟。它告诉你衣食住行皆可养生,行走坐卧均有学问。读过此书,你会感到健康长寿不是离我们很远,不是高不可及,只要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只要能坚持下去,人人都有尽享天年的权利,人人都有望获得健康和长寿。

编者

2011年9月

后记

2010年5月份中国轻工业出版社编辑找到我,想让我帮助解读一本清代的老人生活用书《老老恒言》。此书我早有所闻,但始终没有系统读过,加之该书成书于200多年前,无论是文字还是内容,都与今天有一定的距离,因此感到压力很大,一时不敢应允。我对出版社的编辑说,给我些时间,让我先静下心来读读此书再谈解读的问题。

该书作者是清代著名养生学家曹庭栋,他自幼体弱多病,所以在博览群书时,特别留意养生之道。74岁时他得了一场大病,在养病期间,他将自己对养生的感受一一记下,他的养生方法不靠丹药、不靠仙方,而是从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入手,内容细致平实,方法简单易行。老人博学多才,他在写作时还参阅引用了大量古书,帮我们阅读了大量本该我们自己来阅读的书籍,向我们提供了自古以来诸多的健康信息。在人们越来越关注健康的今天,我感到此书是一本很好的生活指南,它不仅是写给老年人的,教给老人如何养老:同时又是写给年轻人的,在教给年轻人如何照顾好老人的同时,也教会年轻人自己如何生活。

于是,我不揣浅薄,开始了解读工作。前前后后,将近一年,今天,本书终于成书了。

我要感谢我的家人和朋友,他们在我写作期间给了我宝贵的支持和鼓励。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可冀先生在得知我要出书的消息后,欣然为本书题词:“融古汇今,倡导健康老龄化。”陈老是我的前辈,是老年医学方面的专家,治学严谨,德高望重,能够得到先生的认可,我很满足。

最后我要感谢阅读本书的读者,无论你是正在安享晚年的老年朋友,还是正在为父母操心惦记的年轻人,只要大家共同关注老年人,关心老年人,用心生活,科学养老,我们的小家和大家就能其乐融融,我们所倡导的健康养老观就有用武之地。

耿引循

2011年9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7 17:4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