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绚丽如花》收录了陈伯吹儿童文学奖历届获大奖作品,是近三十年间中国儿童文学最优秀作品的一个汇编和总览。这些作品题材广泛,体裁多样。其中既有记录少年人成长心态和成长轨迹的小说,也有深受小朋友喜爱的低幼儿童作品;既有构思精巧的童话作品,又有妙趣横生的动物小说;既有声名卓著的老一辈儿童文学作家的力作,也有年轻一代儿童文学作家的精品。这些作品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展示了近三十年来中国儿童文学创作的可喜成果。本书由郑春华等著。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绚丽如花(陈伯吹儿童文学奖大奖作品集)/儿童文学桂冠书系 |
分类 |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
作者 | 郑春华//沈石溪 |
出版社 | 少年儿童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绚丽如花》收录了陈伯吹儿童文学奖历届获大奖作品,是近三十年间中国儿童文学最优秀作品的一个汇编和总览。这些作品题材广泛,体裁多样。其中既有记录少年人成长心态和成长轨迹的小说,也有深受小朋友喜爱的低幼儿童作品;既有构思精巧的童话作品,又有妙趣横生的动物小说;既有声名卓著的老一辈儿童文学作家的力作,也有年轻一代儿童文学作家的精品。这些作品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展示了近三十年来中国儿童文学创作的可喜成果。本书由郑春华等著。 内容推荐 《绚丽如花》收录了了陈伯吹儿童文学奖历届获大奖作品,时间跨度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到新世纪初期,是二十多年间中国儿童文学最优秀作品的一个汇编和总览。题材广泛,体裁多样。其中既有记录少年人成长心态和成长轨迹的小说,也有深受小朋友喜爱的低幼儿童作品;既有构思精巧的童话作品,又有妙趣横生的动物小说;既有声名卓著的老一辈儿童文学作家的力作,也有年轻一代儿童文学作家的新作。 《绚丽如花》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全面展示了二十多年间中国儿童文学的坚实足迹。本书由郑春华等著。 目录 走过三十年(代序) 老鼠看下棋 No!No!No! 圆圆和圈圈 来自异国的孩子(节选) 乱世少年 小狐狸花背(节选) 退役军犬黄狐 六个矮儿子 鸦鸦 龙风 失血的太阳 十二岁的故事 神秘的眼睛 风景 回归 同你现在一般大 楼道 过客 日子 鼓掌员的荣誉 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全集(节选) 出窍(节选) 大狗喀啦克拉的公寓(节选) 大芦荡(节选) 空巢十二月(节选) 试读章节 老鼠看下棋,看的不是我们常常玩的象棋,因为这只小老鼠虽然认识棋里边的象和马,可对那些将啊、士啊、车啊、卒啊,他却从来没看见过。所以他觉得象棋没意思,他喜欢看的是另一种棋——走兽棋。 那是一个好天气。一队戴红领巾的小孩子,来到森林里野游。老鼠听到声音,出来看热闹。他是一只住在野外的老鼠,他的洞就在森林边上。所以他只要蹲在洞口,就可以看到红领巾做游戏了。 老鼠心里不大痛快,因为今天早晨,他又去跟北边住的邻居大象要香蕉去了。他要三只,而大象却只肯给他一只,因此他挺生气,觉得大象简直跟老猫一样可恶。现在他蹲在自家洞口,看一队队红领巾排着队走。他看到每个小队的前边都打着一面小小的旗子,旗子上绣着各种各样不同的兽类。前边走的是一面绣着雄狮的旗子,后边的旗子上绣着老虎,又过去了一面绣着大象的旗子。老鼠心里盼着,他想,如果在队伍里出现一面绣上老鼠的旗子,那该多有意思啊!可惜的是,红领巾们全走过去了,而他盼的那面老鼠旗,到底没有出现。 这是今天发生的第二件让他生气的事情。 还有第三件使他生气的事情哪!那是在他看下棋的时候发生的。让我们还是从头说吧! 红领巾们高高兴兴地玩着,有的唱,有的跳,有的采标本,有的朗诵诗歌。这些都引不起老鼠的兴趣,反而使他厌恶。大家都知道,老鼠是个盗窃犯,他晚间出来偷东西,全仗着白天休息。可这些小孩子嘻嘻哈哈地吵闹,他还能睡觉吗?他真想把这些小家伙一下子撵出森林去。假如他是老虎的话,大吼一声,或者可能做到这一点。然而事实上,他只不过是一只小小的老鼠,他扯破喉咙地“吱吱”叫,也不过比蚊子“哼哼”的声音稍微大点儿罢了。 于是他只好走出洞来,看下棋。 下棋的小孩子有好几拨,但都是下象棋的。我们前边讲过了,老鼠对这种棋没兴趣。后来有一种棋把他吸引过去了,那是几个小孩在土坎下边下着的,他们一边下棋一边嚷:“我的‘狗6’吃你的‘猫7’!” 什么,什么?老鼠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了,难道还有这么大快鼠心的事情吗?他的世代仇人老猫,竟被狗吃掉啦!他急忙凑过去看。唔,原来是下棋哪!不过不管怎么说,下棋也好,真事也好,反正猫被吃掉是使他万分高兴的事情。 “我的‘狼5’吃你的‘狗6’!”又一个小孩子嚷着。 真有意思!这么吃来吃去,倒也让老鼠开心。他又往前凑了凑,站在土坎上,抬起前爪碰碰一个小姑娘的拐肘顶儿。 “喂,你们这是下什么棋呀?”他龇着牙问。 小姑娘低头一看,原来是一只老鼠,她急忙把胳膊缩回去。但这个姑娘是个挺文静的红领巾小队长,她不好意思不搭理老鼠的问话,就回答说:“走兽棋。” 老鼠捻着胡子,点点头。这时候下棋的孩子们下得更热烈啦! “我的‘豹4’吃你的‘狼5’!” “我的‘虎3’吃你的‘豹4’!” “我的‘猫7’吃你的‘鼠8’!” 这最后一句话把老鼠吓坏了,他简直想拔脚逃进洞去,如果不是那个小姑娘及时提醒他的话。那个小姑娘说: “喂,老鼠先生,这棋里边还有你哪!” 老鼠脸色苍白地摸摸胸口,应了一声。 “你呀,”小姑娘像是在故意吓唬他,“你是走兽棋里最后的一个,顶小的一个,‘鼠8’,谁都可以吃你!” 老鼠凑到棋盘跟前,探头看看。原来在一张硬纸上,画了些格子,上边摆了一些圆圆的木头棋子儿。棋子儿上刻着各种兽类的图形,还标明了它们的等级。果然,在那个刻着老鼠模样的棋子儿上,标着个“8”字。 那么谁又是第一号的兽类之王呢?老鼠寻找着,啊,看到啦! 原来那个标着“1”的棋子儿,上边刻着的竟是只大象。 老鼠听人说,狮子是兽中之王。可这走兽棋上,狮子却还在大象的后边,他是“狮2”。老鼠不服气,大象究竟有什么了不起,他不就是长了一根长鼻子吗?于是他提出了抗议:“你们这棋搞错啦!为什么大象跑到了狮子前边?还有,你们干吗把我排在最后一个?” 这就是他今天第三次生气的原因。 红领巾们听到“吱吱”的叫声,循声一看,原来是一只小老鼠站在土坎上嚷着哪!看他那气急败坏的样子,大家笑起来。一个小孩子回答说: “你问大象和狮子谁该在前边吗?当然是大象。因为大象不但力气比狮子大,而且性情平和,喜爱劳动,还常常帮助人。所以我们人类才把他放在走兽的第一位哪!” “至于你嘛,小老鼠,”另一个小孩说,“你当然要排在最后一个啦!你看看这些棋子儿里,哪一个不比你大!” “我能够吃甲虫!”老鼠想了想,又补充说,“青蛙也打不过我!” “可甲虫是昆虫类呀,我们把青蛙分在两栖类里,它们跟你不一样。我们这是走兽棋,甲虫和青蛙不是走兽嘛!” “老鼠先生,你想想,还有什么走兽比你小,你提出来,我们把他排在你后边。” 孩子们不再理这个忿忿不平的老鼠了,他们又自管去下棋了。老鼠可还在费力地想哪!他不信,走兽里难道真的就没有一个怕老鼠的东西吗? 忽然,他又一次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了,因为他听到一句使他十分震动的话: “我的‘鼠8’吃你的‘象1’!” 天哪!难道这是真的吗,还是自己在做梦?他,一个小小的老鼠,竟能把那么大个儿的大象吃掉!他有点不敢相信,恰好另一个小孩也提出了问题: “你的‘鼠8’凭什么吃我的‘象1’?” “走兽棋规则里这么规定的嘛!” “不合理,不合理!” 那个文静的小队长插话了,她说: “这个‘吃’不是真吃,是打败的意思嘛!” “那老鼠也打不败大象啊!” “不对,照棋规里讲,老鼠是可以打败大象的,因为老鼠能够钻进大象的鼻孔里去。那时候大象就难受了,他只好乖乖地向老鼠投降。” 老鼠听到这里,他捏住前爪儿,拼命地捶自个儿的后脑勺。他在生自己的气哪!为什么这样一个“真理”,直到今天,他才第一次听到呢?如果早些日子就掌握了这个“真理”,那么日子就要好过得多了,那时候他跟大象要三只香蕉,他还敢只给一只吗? 小孩子结束了下棋,到别的地方玩去了。土坎上只剩下小老鼠一个。他还在幻想哪!别看他长了只小得可怜的脑袋瓜儿,可他的想象力倒还十分丰富呢!他设想有那么一天,他真的钻进了大象的鼻孔,那时看大象该怎么狼狈吧!大象一定要说好话,讨饶。能轻易地饶他吗?连三只香蕉都舍不得给,只给一只,冲这一条就不能饶他。何况——他找来找去,却又找不到大象别的缺点,只好继续想:何况,总得纠正“鼠8”这个不合理的地位嘛!凭什么把老鼠排到第八?既然老鼠可以吃掉——或者说打败大象,那么大象就应该把第一的地位让出来。P1-4 序言 今年是陈伯吹儿童文学奖创办三十周年,“三十而立”,值得庆贺。虽然在历史长河中,三十年只是短短的一瞬,但对于一个民间的儿童文学奖项来说,能健康地坚持走过三十年也属不易。而且这三十年,正处于我国改革开放风起云涌的历史新时期,我们这个奖见证了中国儿童文学发展繁荣的盛景,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1981年,陈伯吹先生捐出自己积蓄的稿费,设立了这个奖,当时叫“儿童文学园丁奖”,后来为了与教育界的“园丁奖”加以区别,1988年更名为“陈伯吹儿童文学奖”。前十九届评奖都是每年一次,自2000年起,为了提高获奖作品的质量,改为两年评一次奖。到今年为止,已举办了二十四届评奖。 陈伯吹儿童文学奖是陈伯吹先生留给我们的一份宝贵遗产,是他无私奉献博大胸怀的最好体现。创办这个奖的初衷就是为了鼓励儿童文学创作,它的定位可以理解为“立足上海,面向全国”。这是一种脚踏实地的务实风格,不奢求“全国性大奖”的名声,也不闭关自守、孤芳自赏。正是在陈伯吹先生精神的光照下,这个奖历经岁月,越来越具光彩,为儿童文学的繁荣、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在海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 陈伯吹儿童文学奖诞生在上海这座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具有“海纳百川”气度的大都市,彰显出上海城市文化形象的独特魅力。上海是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发祥地之一,曾有“中国儿童文学半壁江山”的美誉;上海拥有相当齐整的、在全国有极大影响力的作家群体,上海的儿童文学创作一直在全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改革开放初期在上海出现陈伯吹儿童文学奖可以说是应运而生,是“天时、地利、人和”的结果。我们为之骄傲,并为这个奖的不断成长而欣喜。 为了办好陈伯吹儿童文学奖,我们一直在努力。 三十年来,陈伯吹儿童文学奖记录了我国儿童文学发展变化的可喜足迹,也记录了三百多位获奖作家辛勤耕耘的重要成果。在长长的获奖名单中可以看到,有德高望重的前辈大家,有卓有建树的中青年创作高手,也有初出茅庐的新人,还有港台地区的名家,几乎涵盖了三十年间中国儿童文学界的佼佼者。翻阅每一届的获奖作品集,可以看到不少脍炙人口的名篇,看到众多赏心悦目的佳作。这些精心评选出来的儿童文学精品充分展示了陈伯吹先生一贯倡导的“为小孩子写大文学”的人文关怀和艺术追求,是可以传之久远的宝贵财富。 三十年来,我们的评奖始终在追求卓越,并力图有所创新,以利于推动儿童文学的进一步发展。2003年,我们增设了“杰出贡献奖”,专门奖励终身从事儿童文学事业、并为儿童文学做出突出贡献的德高望重的老作家。这不仅是对成就卓著的老作家的致敬和褒奖,对儿童文学事业的后来者也是一种很好的激励。至今,已先后有任溶溶、鲁兵、任大星、圣野、周晓五位著名作家获此殊荣。今年,我们又设立了“特别奖”,专门对一些有突出价值、有特别意义、评委会认为需要加以鼓励的项目给予奖励。首次“特别奖”授予了《上海少年儿童报刊简史》。这部专著完成了陈伯吹先生的一个遗愿,填补了上海儿童文学研究的一个空白,在儿童文学界、少儿出版界产生了良好的反响。 三十年来,我们参与组织了诸多文学活动,其中有对故去的前辈作家的纪念会,有各种作家与作品的创作研讨会,有每年一次的“上海儿童文学金秋笔会”等,还组织了儿童文学作家进校园讲课,协办了征文比赛等。我们协助了“陈伯吹纪念馆”、“陈伯吹陈列馆”的建立,并在宝山庙行建立了儿童文学创作研究基地。我们还资助了数种儿童文学专著的出版,协助出版了“陈伯吹儿童文学桂冠书系”等。虽然我们的财力不大,能力也有限,但我们当竭尽绵薄之力,发扬光大陈伯吹先生的精神。 三十年的经验告诉我们,文学评奖是个系统工程。一个奖项,应该有权威性,有信誉度,有影响力,才能长盛不衰。因此,我们要抓好评奖的各个环节,精心组织,规范操作。三十年来,我们的评奖流程在不断完善,不断进步。比如,我们加大了征集参评作品的力度,认真组建每一届评委会;我们制定了获奖作品必须得到评委半数以上投票的规则,确定了评委会要给杰出贡献奖、大奖和特别奖写出评语;我们精心安排颁奖活动,努力做好宣传工作,等等。“细节决定命运”。为了陈伯吹儿童文学奖能更好地发展,我们必须用更高的标准来要求,要付出更大的努力。 三十年的经验告诉我们,文学评奖需要眼光。眼光是尺度,是品质,是追求。有眼光才能发现真正有价值的作品,发现有潜力的新作者,发现应当提倡的艺术理念和需要扶持的创新意识;才能不为纷繁的创作现象所迷惑,不为汹涌的商业潮流所裹挟,从而坚持正确的文学方向,真正起到引领作用。每一届的评奖结果都是评委会的眼光与责任心的反映,从中能看到对文学的理解和对信念的追求。我们希望每一次交出的答卷都能对得起作者和读者,对得起艺术的良心,经得起时间的检验。 三十年的经验告诉我们,要长期坚持办好一个奖,离不开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帮助。陈伯吹儿童文学奖这一路走来也有起伏,也遇到过困境。陈伯吹先生曾数次在文章中写道,在这个奖面临经济窘迫的时候,宋庆龄基金会及时地施以援手,上海市中小学幼儿教师奖励基金会也承诺给予长期资助。特别是有两位上海教师闻讯后主动汇款捐资,虽然钱不多,但一片真诚令人感佩。今天,在陈伯吹儿童文学奖三十周年的时候,我们深怀感恩之心:要感谢广大儿童文学作家的热情参与,感谢陈伯吹儿童文学奖各协办单位的有力配合,感谢给予捐助的社会团体和个人,感谢各种媒体的积极宣传……陈伯吹先生三十年前亲手栽下的这株幼苗,正是在众手浇灌之下,才有了今天的绚烂盛开。我们会铭记大家的殷殷关爱,这是我们前进的最大动力。 回顾陈伯吹儿童文学奖三十年的历程,不仅有收获,更有期待。我们清醒地知道,前面的路还很长,还要加油。为儿童文学事业奉献一生的陈伯吹先生是我们的榜样,他的精神将永远激励我们,不断开拓进取,为更美好的未来而奋斗。 陈伯吹儿童文学委员会 2011年8月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