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寓言故事/最经典的中国故事
分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作者 王尧天//孙静斋//金常德
出版社 辽宁少年儿童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如果说神话是瑰丽的宝石,那么寓言就是闪亮的明珠。中国古代的寓言,是带有警喻和讽刺意义的故事,是既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又有比喻意义的文学形式,它通过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借物喻人等艺术形式,把故事中包含的道理和意义具体地表现出来,使读者从中获得启示和借鉴。

《寓言故事》收录了一系列寓言故事,作者是王尧天、孙静斋、金常德。

内容推荐

《寓言故事》内容介绍:我国是寓言的故乡,古代留下了丰富而珍贵的寓言遗产。阅读古代寓言故事,从作者的奇思妙想中体会其充满哲理的寓意,对于开发智力,修养品德,学会看问题的方法,提高个人素质等,无疑都有重要的启迪作用。因而从古至今寓言故事都是人民,尤其是少年儿童欢迎的文学体裁。

《寓言故事》的作者是王尧天、孙静斋、金常德。

目录

总序

前言

猫头鹰搬家

云和风雨

发怒比赛

养豹捕鼠

浅水小鱼

马与虎斗

火石与火镰

海鸥与家燕

害怕影子和脚印的人

望洋兴叹

罔两问影

鲲鹏展翅

雁奴放哨

龙王选婿

龙的对话

牛联宗

三只动物与风

南山雕

夸氏国的老师

义乌

梁鸯饲养禽兽

造父学驾车

楚厉王击鼓

昼夜荣辱各半

听于无声

轮扁凿轮

桓公好紫衣

愚公之谷

桓公责备工师

虢君不醒

九方皋相马

渔夫辞赏

楚王好细腰

一鸣惊人

目不见睫

樊姬之力

五种昏暗

炳烛而学

弓匠获释

齐景公出猎

齐景公求雨

晏子使楚

晏子辞婚

晏子的车夫

赎越石父

食鱼无反

烛邹主鸟

二桃杀三士

齐侯之鞋

不知天寒

射箭脱靶

四肢无心

水土不同

释车而走

社稷之臣

寻梦中仇人

螳臂当车

踊贵屐贱

涸泽之蛇

悬牛头卖马肉

虎会答赵鞅

螳螂捕蝉

东郭先生

郄雍捕盗

掩耳盗钟

赵襄子学驾车

一祝万诅

富翁的尸体

不拾遗金

林回弃璧

两小儿辩日

驼背老人粘蝉

孔子游吕梁

抱瓮老人

津人操舟

子夏问孔子

三豕涉河

曾参杀人

曾子杀猪

一岁之麦

不式降民

苛政猛于虎

追女失妻

赵简子涕泣

王良驾车

与狐谋皮

百发百中

灵丘老人养蜂

高山流水

田饶辞哀公

嗟来之食

爰旌目饿死

好卖弄的猴子

吹角学龙鸣

子产被骗

师文学琴

鲁侯养海鸟

任公子钓鱼

二人相马

伯乐遇千里马

因小失大

叶公好龙

东野稷驾车

弥子瑕失宠

东施效颦

孟家学施家

还珠买椟

自相矛盾

愚子与愚父

流浪儿献技

刻舟求剑

老虎模型

呆若木鸡

轻死而得生

监门之女

高阳应盖房

穿井得人

割肉相啖

丢衣寻衣

薛谭学歌

试读章节

诗句里的“枭音”的典故,就出自于《猫头鹰搬家》的寓言故事:

从前,有一个村庄,房前屋后都栽上了树木。从远处一看,青绿一片,好像森林一般。春天一到,各种各样的鸟成群飞来,落在树上,每到早晨,百鸟齐鸣,把村民从梦中吵醒,人们不仅不嫌吵闹,而且都愿意欣赏这诗情画意的晨景。

有一天,一只猫头鹰飞来了,在树上搭了一个窝,准备在这个村庄安家落户。百鸟见猫头鹰来到,讨厌它的叫声,不愿意同它做邻居,都远走高飞了。

猫头鹰的叫声非常难听,它还耐不住寂寞,不管黑夜还是白天,高兴了就叫几声。村民们都讨厌它的叫声,就联合起来驱赶它。它落到谁家的树上,谁家就往外哄。猫头鹰一看这个村庄不能住了,就往东飞去。

斑鸠遇到了飞行中的猫头鹰感到很奇怪,就问它:“你这是往哪里去啊?”

猫头鹰说:“我要往东边搬家。”

斑鸠说:“你刚在这个村庄落户,为什么要搬家呢?”

猫头鹰说:“村里人都讨厌我的叫声,因此我要搬家。”

斑鸠说:“你如果能够改变自己的叫声就可以了;如果不能改变自己的叫声,搬到东边去,东边的人还会讨厌你的。”

本则寓言来源于西汉刘向的《说苑·谈丛篇》。

这则寓言故事说明如果不彻底改变自己的缺点和毛病,到哪里也是不会受到欢迎的。

春天来了,云布满了天空,和风吹着细雨滋润着大地上的万物。人们觉得风、云、雨配合得非常和谐。

有一天,云突然笑着对风说: “我能出能归,能现能隐,不像你一旦刮起,就难以收回,一天完了,就变得无影无踪了。”

云又对雨说:“如果不是我为你遮住了天空,挡住了太阳,你怎么会垂下银线下起倾盆大雨呢?天下的人都对你感恩戴德,却忘了我的功劳,我要到天公那里去告你。”

风听了叹息着说:“你能自己出来吗?你能自己回去吗?要不是我把你牵引出来,再引导着把你送回去,你就会成为呆傻不动的云,成为顽固不化的云,连山神都会讨厌你的。”

雨也斥责道:“让阴暗的乌云整天笼罩着宇宙,让污浊的云气整天弥漫着天空,天公也未必宠爱你。因为我滋润大地上的万物,才掩盖了你的罪过。不然的话,为太阳赶车的羲和也会扬起长鞭驱赶你的,那你将用什么本领来抵抗呢?”风和云越说越恼,于是便拼斗起来。雨停止了降落,大地一片干旱,万物都要枯死了。

天公知道风和云争斗的消息非常忧虑,就命令天龙去解决问题。天龙扬起颈毛,鼓动着长须来到了这里。它吞云吐雾地施展了一番自己的本领,终于把云治服了。云再也不敢狂妄,只好跟在天龙的后边乖乖地走,龙快它也快,龙慢它也慢。

风在后边帮助指挥,让云向东,它不敢向西;让云向西,它不敢向东。风还根据人们的需要,随时把云朵掰开,或者把乌云吹散。它还可以把飘散的云朵集在一起,布满天空,然后下起滂沱大雨。等雨下足了,风再牵动着云把它送到山下的泥土里去。

天下的黎民百姓,看见天又下雨了,万物生长了,生活有了依靠,大家都很高兴。他们又仰起头来,向着天空感恩戴德地歌颂道:“雨水滋润着万物,这都是靠云的力量呀!”

本则寓言来源于清代方浚颐的《二知轩文存·厄言》。

这则寓言故事把云比做争功的人,说明一项有益的功业,必须各方配合,才能完成,单独强调一方的作用是不对的。  从前,传说月亮里有个蟾蜍,太阳里有只三足乌。一天,蟾蜍和三足乌相遇,三足乌戏弄蟾蜍说:“你不过是一堆肉,跳起来高不过一尺,你能干什么呀?”蟾蜍生气地说:“我不跟你计较,你也别羞辱我!”三足乌看见蟾蜍生气了就说:“像你这样,还能发怒吗?”蟾蜍说:“我发怒的时候,把肚子鼓起来,可以遮住月亮的光辉;张开我的下巴,可以把月球吞掉;瞪起我的眼睛,天上的群星都不能发光。你不相信,等十五那天看。”十五那天,月亮果然无光。

另一天,蟾蜍遇见三足乌问道:“十五那天我发怒你看见了吧?没害怕吗?”三足乌说:“你那点小本领,我能害怕吗?我要是生气,振动一下翅膀,能遮住太阳;张开我的嘴,能啄太阳的身体;只要用我的三只脚一踏,天下就不得安宁。你要不信,等下月初一时我发怒给你看。”到了下月初一,太阳果然无光。

又过了些日子,三足乌见到蟾蜍时问道:“我发怒时的情景怎么样?”蟾蜍说:“开始时,我认为自己的威力已达到极点,谁知你的威力竞超过了我。”给太阳赶车的羲和听见了,说:“嗨!这算什么,我赶车快走,拉车的六条龙不敢停留。我施展我的燥热,云彩不敢出来,雨不敢下,风不敢刮,整个大地变得赤热,沟壑之处,草木不生,所有的河流都会变得干涸。你们如果不信,我发怒给你们看看。”从此以后,大地果然干旱了半年,草木都枯死了。

后来,羲和见到三足乌问:“我发怒的威力,你看怎么样?”三足乌恐惧地说:“原来我只认为自己的威力达到顶点,却不知你的威力超过了我呀!”这时,风神飞廉、雷神丰隆、雨神屏翳听了,一同对羲和说道:“我们也展示一下发怒的威力给你看看。”于是飞廉刮起了风,屏翳下起了雨,丰隆响起雷声,没日没夜,漫山遍野地发作起来,长达半年之久。

天下人叹息地说:“掌管大自然的神呀,靠着至高无上的权柄,私自比赛发怒,天下的万物生灵,究竟犯了什么罪呀!”

本则寓言来源于宋代陈傅的《止斋文集》。

这则寓言故事说明统治集团内部的斗争,哪怕是他们为逞私心而争强斗胜,者除给人民大众带来巨大的痛苦和无穷的灾难。P6-11

序言

在少年儿童的成长过程中,讲故事是启蒙益智的重要途径,这早已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史所证明,为人类文化的发展史所证明,为无数文化名人、文学家、艺术家的成长经历所证明。

我国伟大的文学家鲁迅先生,他的童年时代,可以说就是在讲故事的浓厚文化氛围中度过的。他的祖母,他的保姆长妈妈,他的叔祖周兆蓝,都曾给他讲了许多生动有趣的故事。鲁迅回忆说:“那是一个我的幼时的夏夜,我躺在一株大桂树下的小板桌上乘凉,祖母摇着芭蕉扇坐在桌旁,给我猜谜,讲故事”(《朝花夕拾》《狗·猫·鼠》);长妈妈“教给我的道理还很多,例如说人死了,不该说死掉,必须说‘老掉了’……”叔祖周兆蓝“说给我听,曾经有过一部绘图的《山海经》,画着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三脚的鸟,生着翅膀的人,没有头而以两乳当做眼睛的怪物……”

苏联伟大作家高尔基,童年时代也受到了故事的良好熏陶,给他讲故事的人就是他的外祖母。在高尔基看来,外祖母就是一位卓越的教师。她聪明、慈祥,精通俄罗斯语言,知道许多童话和歌谣,她给高尔基讲了许多童话故事。她讲的故事,在幼小的高尔基心里埋下了未来伟大作家的种子,在他幼小的心灵中培养起了对于祖国语言的爱,培养起了对于真理和正义的憧憬与追求……

这两位文化名人的童年经历,说明了讲故事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作用。这种作用,应该说就是“最经典的中国故事”编辑出版的动力。出版“最经典的中国故事”,就是要为讲故事创造条件,就是要给讲故事的人提供资料,就是要为具有阅读能力的少年儿童提供优秀的读物,就是要为广大读者提供建设文明社会的精神食粮。

“最经典的中国故事”,包括《神话故事》、《寓言故事》、《成语故事》、《笑话故事》、《志怪故事》、《世情故事》、《民俗故事》、《断案故事》共八种,概括了八个文化层面上重要的、优美的、脍炙人口的故事。故事配有插图,图文并茂,既适于阅读,又适于鉴赏。

神话故事,是中华先民通过想象以征服自然力的精神创造,是原始初民在生产力低下的情况下对于宇宙和自然的认识,尽管这种认识不是一种科学的反映,但是作为意识形态的神话,却具有艺术的“永久的魅力”。

如果说神话是瑰丽的宝石,那么寓言就是闪亮的明珠。中国古代的寓言,是带有警喻和讽刺意义的故事,是既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又有比喻意义的文学形式,它通过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借物喻人等艺术形式,把故事中包含的道理和意义具体地表现出来,使读者从中获得启示和借鉴。

成语,就其自身来说,是语言中的固定词组和短句,由四个单音节组成的居多,其中有一部分是由其所包含的故事概括而成的。这些故事有的是寓言,有的是笑话,有的是历史事件,有的是志怪,有的是世情故事,等等,是内容丰富的文学作品。

古代笑话是中国古代文学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蕴涵深刻的思想意义于讽刺、幽默等喜剧手法之中的一种文学形式。它的特点是引人发笑,通过引人发笑的艺术手段,或嘲笑一种错误思想,或讽刺一种愚蠢行为,或否定某种人的虚伪品格,或揭露某种人的丑恶本质……总之是寓教于乐,警醒世人。

志怪故事,记述的是神仙精怪、魑魅魍魉,虽然描写的是异妖鬼狐、梦幻魂魄,虽然故事离奇诡谲,但究其实质,不过是古代社会生活的折光反映而已。

世情故事,亦即人情故事。它包括古代的短篇小说、唐宋传奇以及其后的评话小说、讽刺小说、侠义小说、公案小说、谴责小说等反映世态炎凉、悲欢离合的短篇故事,长篇的世情故事(如《红楼梦》之类的故事)不在此丛书范围之内。

民俗故事,是反映民俗活动的起源、民俗活动内容的短篇故事,包括反映民间节令习俗的故事,是反映一个民族的风土人情、风俗习惯的重要资料。

断案故事,是公案故事中的一种,是以侦查、取证、判案、定案为内容的世情故事,其中歌颂公正断案、批判贪赃枉法是故事的重要组成部分……

八个方面的故事,从不同角度不同程度地反映了中华历史的发展过程,反映了中华民族各个历史阶段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汇聚了中华儿女在创造精神文明进程中给后人留下的宝贵思想财富。其中,无论是正面的积极的歌颂性的故事,还是反面的消极的讽刺,胜的故事,都具有深刻的认识意义和高度的审美价值,它从正反两个方面给人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这些故事,或散见于古代的文献典籍中,或集中在各种各类的故事集中。不管是散见的还是集中的,其在书面上大多是文言的。因为是文言的,所以难以看懂。因为篇章多为短小的,有的甚至是零散的、片断的,所以有些故事缺乏完整性。为了便于少年儿童阅读,我们把故事编写成完整的白话故事,每篇故事的结尾,还加了“评语”,从思想性和艺术性两方面做些分析评论,供阅读时参考。

本套丛书汇集了国内著名的插图画家张成思、赵明钧、李德庆、杨希峰、关硕、齐林家和刘廷相等,他们虽然有的年事已高,有的工作繁忙,但大家都以极其认真的创作态度、极强的责任心,完成了极具收藏价值的插图画稿,在此我们一并深表感谢!《也是集续集》出版了,人们才看到了类似于今天的相声的表演形式。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书中记载的《大人来了》的表演。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 3:5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