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漆蓝书简(被遮蔽的江南)(精)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黑陶
出版社 金城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漆蓝书简(被遮蔽的江南)》文字力求还原真实,多用白描的手法,摹山画水,细致入微。

在书中,作者黑陶使用了传奇、新闻、诗、公共语言抄录、书信、故事、日记、访谈、科学笔记、蒙太奇、年谱等多种体裁(手法),从各种角度掀开遮挡在江南之上的文化幕布,读来很耐咀嚼。

文字呈现了一个个的江南小镇和江南山水最平实的一面,从中体会它背后的古典气韵。语言是散文的,也是诗的,不华丽,但意象很密集;不高深,但有余味;不总是抒情,但可以看出作者的深情。

内容推荐

“脂粉苏杭”是对江南的一直以来的一种以偏概全式的粗暴的文化遮蔽,《漆蓝书简(被遮蔽的江南)》作者黑陶作为一名在场者和见证者,为读者展示出 “江南”这块土地久被遮蔽但确实存在的另一种美——激烈、灵异又质朴、深情。《漆蓝书简(被遮蔽的江南)》是一册凭借亲历体验,用个人视角努力呈示真实江南的地理空间和文学空间的文字集。叙写了大约五十座江南乡镇,地域范围涉及江苏、浙江、安徽、湖北、江西五省。所写乡镇全系亲历。在写作对象的选择时,作者自觉避开了那些世所熟知、已然丧失内里的江南旅游热点地,而带给读者的是默默居于背景深处的江南——漆蓝色的江南。

目录

石门湾:丰子恺家居生活中的旅行 001

河姆渡镇:河姆渡 012

新市:夜晚之黑与剧院之艳 018

千岛湖镇、深渡镇:新安江上 027

西屏:旧街 034

灵溪:“壮烈的蓝色荒凉” 041

斯宅:一千根柱子的房屋 048

俞源:宿相客俞俊浩家 058

石塘:大海 070

柳城:畲族镇 073

皤滩:南方食盐之路上的寂静废墟 081

方岩:母子 095

安昌:缓慢的,古老的 099

龙游镇:夜 107

报福:竹国 113

鄣吴:草幽木清,有人昌硕 119

陈村:桃花潭边 130

伏岭镇、马啸乡:徽杭古道 137

建平:一个复杂、涩热的夜,在等待黎明 147

查济:华美破败 152

梅山:关键词:恐惧、寂静 159

天堂寨镇:途与瀑 164

章渡:白亮与暮暗 170

齐云山镇:游齐云山记 176

黄田:船屋及其他 185

宏潭:山乡 191

唐模:古徽村 199

蕲州:三种颜色 209

九资河:往九资河之途 215

五祖镇:五祖寺之夜 221

浙源:吴楚分源 230

岭底:铜钹山三日 236

鹅湖镇:鹅湖会 252

戴埠:轮船码头湮没史 262

宝华镇:莲房之寺 272

鸿声:烈士与鸿儒 279

深溪:苏皖交界地的星空 286

大塍:捕鱼者说 293

阳山:浸透汗血的文化巨石 298

马地村:落叶骤雨 303

大浮:旋转庙会 307

宜城:M先生的少年经历 315

祝塘:民间藏书家李中林 321

屺亭:一位画家的一生 329

南方泉:湖滨友人 334

淹城:春秋故事 342

丁蜀镇:泥土与火焰交织之地 350

后记:双重感激 365

试读章节

石门湾:丰子恺家居生活中的旅行

到达石门湾是在冷清的初冬下午。市面奇异地冷清,宛如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风格的街上空荡荡的,少有行人和车辆。在“丁”字形街口,一个老人枯坐在他临时搭架起的炒货摊后。货摊上,并排而放的灰白大塑料口袋里,盛满着葵瓜子、西瓜子、南瓜子、散装饼干和油氽花生米等。看来已经长久没人光顾他的生意,老人似乎正打着瞌睡。

在灰旧褐红的街道上行进不久,莫名就感觉到丰子恺(1898~1975)的气息在进入我的感官。路面挖开、烂泥堆垒的镇街一侧,我们经过“桐乡县石门中学”时问路人:“丰子恺的缘缘堂怎么走?”“不远,很好找的!”指点清楚后,他热心地补充道。

从地图上可以更为清晰地看出,京杭运河从东北方向流至石门时,拐了一个大弯,折而向南,故此,地处江南腹地的石门,称石门湾,也是古之所谓“吴越分疆”之地。

故乡在石门湾的丰子恺,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我心仪的一位作家、江南名士。他享受于世俗又超拔于世俗,潇洒风神与浓重的理想主义色彩共存,是法名为婴行的居士,得魏晋之真气——?我认为——?丰子恺是明清士人“公安三袁”等(明代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湖北公安人,分别著有《白苏斋集》《袁中郎全集》《珂雪斋集》;叶绍袁,江苏吴江人,明亡后隐遁为僧,著有《叶天寥四种》《秦斋怨》;袁枚,清代浙江杭州人,著有《小仓山房集》《随园诗话》《子不语》)在二十世纪的一个余绪。他整个的创作生涯,展示了文学朴素的初始意义:叙述自己的生活,物质的和精神的个人生活。

在寻往缘缘堂的路上,还经过街边的一个敬老院。门厅里两张靠两侧墙壁安放的长拉凳上,闲坐着五六位老人。数十年的时光风霜,使此刻的这些子恺故乡人显得格外沉敛。他们都很和蔼,几位老太看起来特别洁净,老汉都戴了冬帽。一个双手笼了袖的老汉,看见生人仍很安静;另一位穿褐黄棉袄、戴军棉帽的则笑眯眯地问我从哪里来。我给他们拍照,他们并不躲避,微微笑着,看我的镜头。

“陈生记酱油店”在拐向缘缘堂的一条僻街口头,这是一间幽暗旧店。店堂里堆满了蒙尘的酒坛酱坛。门口光亮处的曲尺柜台旁,一个顾客正拎了空瓶来零拷酱油。店主帮他拷好后,他们并没有就此分手,而是相互不紧不慢地点了一支烟,闲闲地说起话来。我从店堂里穿过,店内空气中弥散的酱油和黄酒的陈旧味道,让我想到童年故乡的老街。酱油店的僻街上,还有:闭门的米店、一位推了自行车的孩子进了家门、一所黑瓦小屋的窗口在飘出淡青的炊烟、一只黑猫在一张空空的竹椅旁踯躅……

很快,就走上了一座很大的桥。这,就是丰子恺笔下常提到的“木场桥”。“……我家染坊店旁的木场桥……原来是石桥。我生长在桥边,每块石头的形状和色彩我都熟悉。但如今已变成平平的木桥,上有木栏,好像公路上的小桥。”(《胜利还乡记》,写于1947年)只是,现在桥又变成了崭新的水泥大桥,由子恺先生的女儿丰一吟题写了桥名。桥下,就是著名的后河,它是运河的支河。在桥堍河边,有一座素墙黛瓦、绿树秀美的院落十分醒目,不用问,它应该就是缘缘堂了。

缘缘堂之于丰子恺,有物质和精神的双重意义。这幢“费了六千金的建筑费”的住宅,全是丰子恺用开明书店所赠的一支红色派克自来水笔写出来的?(如同郁达夫的“风雨茅庐”)。“缘缘堂构造用中国式,取其坚固坦白;形式用近世风,取其单纯明快。”整幢建筑“高大、轩敞、明爽,具有深沉朴素之美”。所以,新堂落成之后,丰子恺视为至宝,“倘秦始皇要拿阿房宫来同我交换,石季伦愿把金谷园来和我对调,我决不同意。”

于“民国二十二年春日落成”的缘缘堂(即1933年,此时丰子恺已经出版了20多本书,有了一笔积蓄),“至二十六年残冬被毁”,丰子恺全家“在缘缘堂的怀抱里的日子约有五年”。缘缘堂并不奢华,它的大体格局是:“正南向的三间,中央铺大方砖,正中悬挂马一浮先生写的堂额……西室是我的书斋……东室为食堂……堂前大天井中种着芭蕉、樱桃和蔷薇……后堂三间小屋,窗子临着院落,院内有葡萄棚、秋千架……楼上设走廊,廊内六扇门,通入六个独立的房间,便是我们的寝室。秋千院落的后面,是平屋、阁楼、厨房和工人的房间——?所谓缘缘堂者,如此而已矣。”

缘缘堂见证着世事沧桑。1937年11月6日,丰子恺家乡石门湾遭日寇飞机轰炸,全镇顿成死市。缘缘堂后门外不远处也落下炸弹数枚。丰子恺全家于当天“傍晚的细雨中匆匆辞别缘缘堂”,避难到距石门湾三四里外的村子南沈浜——?丰之妹妹家在此村。没想到11月21日他们就永别缘缘堂,浮家泛宅,逃离火线,“经杭州、桐庐、兰溪、衢州、常山、上饶、南昌、新喻、萍乡、湘潭、长沙、汉口,以至桂林”,开始了八年离乱的逃难生活。在6日到21日之间,丰子恺曾回缘缘堂取过一次书,永诀缘缘堂的情形在他的笔下记叙得相当动人:“黑夜,像做贼一样,架梯子爬进墙去……室中一切如旧,环境同死一样静……捡好书已是夜深,我们三人出门巡行石门湾全市,好似有意向它告别。全市黑暗、寂静,不见人影,但闻处处有狗作不平之鸣……忽然一家店楼上发出一阵肺病者的咳嗽声,全市为之反响,凄惨逼人。我悄然而悲,肃然而恐,返家就寝。破晓起身,步行返乡。出门时我回首一望,看见百多块窗玻璃在黎明中发出幽光。这是我与缘缘堂最后的一面。”(《辞缘缘堂》,写于1939年)

直到1945年抗战胜利后,丰子恺一家才于1946年返回江南,暂住上海朋友家中。歇息几日后,丰子恺便迫不及待地去石门湾故居看个究竟。现实宛如重现了《诗经》中的《黍离》或《东山》篇章。凭着荒草地上的一排墙脚石,丰子恺约略认定了书斋的地址,“一株野生树木,立在我的书桌的地方,比我的身体高到一倍,许多荆棘,生在书斋的窗的地方”;至于灶间,“但见一片荒地,草长过膝”。那一晚,“我们到一个同族人家去投宿,他们买了无量的酒来慰劳我,我痛饮数十盅,酣然入睡,梦也不做一个。次日就离开这销魂的地方,到杭州去觅我的新巢了”。(《胜利还乡记》,写于1947年)

眼前的院落,果然就是缘缘堂的所在地。

P1-5

后记

双重感激

这是一册凭借亲历体验,用个人视角努力呈示真实江南的地理空间和文学空间的文字集。

“脂粉苏杭”是对江南的一种以偏概全式的粗暴文化遮蔽。此种遮蔽,时日已久。就我而言,江南是一个巨大、温暖的父性容器,它宽容地沉默着,让我任性地在其中行走和书写。作为一名在场者和见证者,我所努力追寻、说出并倾心热爱的,是“江南”这块土地久被遮蔽但确实存在的另一种美,江南的异美——激烈、灵异,又质朴、深情。

江南的核心层面当属乡镇,本书近五十篇文童,叙写了大约五十座江南乡镇,地域范围涉及江苏、浙江、安徽、湖北、江西五省。所写乡镇,全系亲历。为逼近真实,同时也是因为个人的好恶,在写作对象的选择时,我自觉避开了那些世所熟知、已然丧失内里的江南旅游热点地。

散文,中国文学里这一古老而伟大的文体,使我在本书的写作中充分享受了表达的自由。按照我的理解,散文永远包含着除韵文之外的一切汉语文章。由此,散文的疆域接近于无限。书中,我贪婪地使用了传奇、新闻、诗的断片、公共语言抄录、书信、故事、日记、访谈、科学笔记、蒙太奇、年谱等体裁(手法)。虽然时时节制,写作的过程仍给予了我秘密的近乎淋漓尽致的书写幸福。

是“江南”和“散文”,使我获赠了这册来自底层.犹如漆蓝色书简的文字集。因此,我的内心,充满了双重的感激。

黑陶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19: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