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后危机时期国际经济金融结构与中国金融政策》中收录的文章,是作者巴曙松围绕“国际经济金融结构”这个主线,从不同侧面的一些思考。全书共分四编,内容包括:后危机时期的国际经济金融结构变化;后危机时期的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及政策应对;后危机时期的中国金融结构重塑及监管改革;后危机时期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路径。
第一编 后危机时期的国际经济金融结构变化
后危机时期国际经济金融结构新趋势/3
国际经济结构外部不平衡:渐近修复,阶段反复/12
后危机时期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的市场与政策因素/30
后危机时期亚洲金融发展的新环境/36
量化宽松环境下的国际金融市场结构变化/39
美元大幅波动:后危机时期国际金融结构变化的标志/48
《巴塞尔资本协议Ⅲ》与后危机时期国际金融监管的发展趋势/58
美国后危机时期金融监管改革法案内容及评析/65
从繁复向简单回归:后危机时期国际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展望/72
第二编 后危机时期的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及政策应对
从次贷危机到主权债务危机:国际经济“二次危机”背景下的中国宏观政策应对/83
在国际经济再平衡进程中立足内需,推动中国经济结构转型/88
后危机时期中国经济结构转型需要金融结构转型/96
城市化与潜在增长率:基于长期视角的中国城市化增长效应评估/104
人口结构变化显著影响中国经济后危机时期走势/120
后危机时期中国房地产市场的结构转型/138
从人地匹配角度观察中国经济的结构调整/147
中国保障性住房进入与退出制度的政策改进/198
第三编 后危机时期的中国金融结构重塑及监管改革
后危机时期的中国金融监管改革/205
中国金融结构重塑的重点应是促进双轨制利率体制的平稳渐进并轨/211
后危机时期中国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条件与时机选择/216
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影响的国际经验及启示/221
监管新标准下中国商业银行的资本缺口及其应对/230
金融结构重塑背景下的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挑战与路径/234
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发展:现状与趋势/245
人民币有效汇率参考一篮子货币:机制转换与趋势/250
第四编 后危机时期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路径
加快制度建设步伐,促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269
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亟待金融业经营模式转型/276
在服务小微企业中寻求支持经济结构转型和提高银行利润的双赢/281
将小微金融发展作为后危机时期金融体制改革的重点/285
后危机时期的中国债券市场:风险管理体系建设与人民币国际化的互动/304
后危机时期中国信用评级体系的改革发展趋势/313
后危机时期中国央企产融结合之道/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