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企业,做公司,没有人不希望做大做强,那么在这个过程中,老板需要做哪些调整呢?通常情况下,在最初创业时,老板都是事必躬亲的。谈客户、跑贷款,什么钱该花,什么钱不该花都一一过问、认真打点。可以说,在这个阶段,老板主要是管事。
一旦企业做大,随之而来的事情就会很多,可你的精力是有限的,你浑身是铁能碾几颗钉?这时老板就要把自己变成一面旗帜——利用自己的权力与影响力,去管理企业,去影响他人。
所以说,小老板要着重管事,大老板要着重管人。那要要怎么用人,怎么管人呢?李伟的《大老板管人小老板管事(从平凡到卓越的领导智慧经典珍藏版)》将为您解答。
《大老板管人小老板管事(从平凡到卓越的领导智慧经典珍藏版)》的作者是李伟。
《大老板管人小老板管事(从平凡到卓越的领导智慧经典珍藏版)》:
找到正确的方法,找到正确的人去实施。正是从小老板到大老板要改变的管理方法一一个企业的成长,其实就是人成长的过程。人长一分,事业就长一分,企业就成长一步。大公司和小公司,其领导者的行为区别是什么?核心的一点就是“小老板管事。大老板管人”,领导者的行为修炼。就是如何从管事到管人。
当然,我们所说的“大老板管人。小老板管事”也不是绝对的。大老板也要管事——最起码要过问大事。不能既放权又放手,对大小事情一概不知,就易被别有用心的下属蒙在鼓里;小老板也要管人。不会管人,事也管不好。
150.用人贵在精
著名的“苛希纳定律”告诉人们:在管理工作中,如果实际管理人员的人数比公司本应该具有的管理人员的人数多两倍,公司所有人员的工作时间就要多两倍,公司的工作成本就会多出四倍;如果实际管理人员多出了三倍,大家的工作时间也会相应的多三倍,工作成本就会多出六倍。也就是说,企业应当正确地了解自身实际的工作量,保证所有的员工都真正地投入到自己的工作当中。如果一个企业拥有两名员工,做的却是一个人的工作,那么显然这对企业而言是不利的,工作成本的增加和企业效益的增长并没有形成正比。 根据“苛希纳定律”,我们会发现,很多始终处在人才缺乏状态的中小型企业,实际上并不缺少管理人员。很多公司相信,管理人员的数量越多,每个人负责的员工越少越集中,那么管理的效果就会越好。就如同一块大蛋糕,分蛋糕的人越多,每个人分到的越少,就可以一口把它吃完。
以这样的角度来看,老板们的主张似乎很有道理,但“苛希纳定律”给人们的一个提醒是:如果一名管理人员足够完成管理上的工作,那么你为什么要增加自己的成本,去得到同样的效益呢?
管理大师德鲁克举过一个例子。他说,在小学低年级的算术入门书中有这样一道应用题:“两个人挖一条水沟要用两天时间,如果4个人合作,要用多少天完成?”小学生回答是“一天”。而德鲁克说,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可能要“一天完成”,可能要“4天完成”,也可能“永远完不成”。两个管理者可以成功地管理两个团队,但如果管理人数换成了两个,达到的效果却不一定加倍。
用人贵在精。法国工程师林格曼曾经做过一个极为有趣的实验:他让三组人进行拔河比赛,而这三组当中,每一组的人数都不一样。然后,林格曼通过测力器来对这三组人在拔河中所使用的力量进行测试,而结果令他惊讶不已:越是人少的那一组,个人所使出来的力量越大。换句话说,当一个小组当中拔河的人数众多时,人们就会产生一种依赖心理,希望别人能够出更多的力,由于这种思想的存在,使得他们在用力时会不知不觉地放松。
同样的情况在管理中也会出现。当两个管理者加人到同一个管理队伍中时,他们会自然而然地觉得自己应当承担的责任被别人分担了,因此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会产生依赖另一个人的心理,自身的责任感就会随之降……
P160-161
做强做大的资本
——从平凡到卓越的领导智慧
做企业,做公司,没有人不希望做大做强,那么在这个过程中,老板需要做哪些调整呢?通常情况下,在最初创业时,老板都是事必躬亲的.谈客户、跑贷款,什么钱该花,什么钱不该花都一一过问、认真打点.可以说,在这个阶段,老板主要是管事.
一旦企业做大,随之而来的事情就会很多,可你的精力是有限的,你浑身是铁能碾几颗钉?这时老板就要把自己变成一面旗帜——利用自己的权力与影响力,去管理企业,去影响他人.
所以说,小老板要着重管事,大老板要着重管人.
诸葛亮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是智慧的化身,然而,不能及时调整自身的角色,导致了他一生的缺憾.在刘备初起家时,那时“兵不过三千,将不过关张”,所以他事事亲为,这是对的.然而,等蜀国做大的时候,他仍然是事必躬亲——李严在刘备眼中是仅次于孔明的人物,刘备临终时,“严与诸葛亮并受遗诏辅少主,以严为中督护,统内外军事,留镇永安”.目的很明确——刘备是让诸葛亮在成都辅刘禅主政务,让李严屯兵永安拒吴并主军务.诸葛亮秉政,本应充分发挥好李严等人的作用,然而他仍是“事无巨细”,惹得李严很不高兴,两人矛盾日益加深.后诸葛亮以第五次北伐为借口,削了李严的兵权,调往汉中负责后勤工作.又因运粮事件,诸葛亮抓住了李严的把柄,“乃废严为民,徙梓潼郡”.废了李严后,诸葛亮就亲自抓起了运粮等后勤事宜,耗费了无数精力.诸葛亮为蜀汉呕心沥血,但终其一生也没有培养出一个能够独当一面的领导团队,以致在他死后“蜀中无大将”,从而使得国家倾覆.
诸葛亮是个很好的谋臣,却不是一个好的领导者.
管理大师们常说的:“找到正确的方法,找到正确的人去实施.”正是从小老板到大老板要改变的管理方法——一个企业的成长,其实就是一个人成长的过程.人长一分,事业就长一分,企业就成长一步.大公司和小公司,其领导者的行为区别是什么?核心的一点就是“小老板管事,大老板管人”,领导者的行为修炼,就是如何从管事过渡到管人.
当然,我们所说的“大老板管人,小老板管事”也不是绝对的.大老板也要管事——最起码要过问大事,不能既放权又放手.对大小事情一概不知,就易被别有用心的下属蒙在鼓里.小老板也要管人,不会管人,事也管不好.
有人说,管理是一门艺术,而不是科学——我想是有道理的,正如管人管事是一个整体,我们很难把它割裂开来.具体如何实施,方法来自于实践——只能靠领导者们长时间的揣摩,才能指挥若定,进退自如.
由于时间仓促,作者水平有限,本书仍有许多不足之处,还望同行们来电来信指出,本人电子邮箱是aboutb00k@126.com,愿共同探讨,共同进步.
李伟
2012年9月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