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三人行(速泰熙杨志麟刘佳访谈录)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李计亮
出版社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速泰熙先生以“书籍设计”最为显著,倡导“有根的现代”理论与创作。杨志麟先生以“水墨”最为钟情,倡导“自由设计”理论与“自由水墨”创作。刘佳先生以“影像”最为迷恋,倡导“纪实性的艺术”。他们对自己没有限定,但都在用自己的艺术语言参与时代的变革,以个人的历史与时代的历史形成交汇。李计亮编著的《三人行(速泰熙杨志麟刘佳访谈录)》对三人进行了采访比形成了这本访问文集。

内容推荐

李计亮编著的《三人行(速泰熙杨志麟刘佳访谈录)》中的三个人是师生三代人,速泰熙先生原先在中学教授化学,因此,杨志麟先生既是他的化学学生,又是他的美术学生,他们的师生情谊从杨志麟十三岁时一直持续至今。杨志麟先生是刘佳先生的平面设计硕士生导师,他授课内容的纷杂,或多或少导致了刘佳先生的最终选择。

无可否认,我们都处在了一个非凡的变迁时代,带着一种历史观去了解过去、感受现在,并在不知晓未来的一个节点去观察历史,这是作者采访、编辑《三人行(速泰熙杨志麟刘佳访谈录)》的目的。

目录

前面的话

速泰熙

艺术的“化学反应”

艺术滋养

“化学”反应

南艺艺事

艺术的升华

书法、篆刻

身份转换

形态变化——出版社的书籍装帧设计

升华之美——南艺后的书籍设计

有根的现代

壁画设计

家具设计

儿童画、动画设计

设计理念

杨志麟

“85”口述

“新潮”之前

“江苏青年艺术周

“红色·旅”

“'85”中国现代艺术展

自由水墨

回归水墨

自由之境

文人匠心

“第四种人”

“意派”、“叛徒”

自由设计

设计态度

设计之路

设计理念

设计文化

师生因缘

刘佳

“杨门”印记

油画年代

关于时间和声音的装置——记南艺外教课程

大头针刺穿我的“纸”

探索与选择

重新的迷茫

郭德纲的启示

探索另一种语言

影像·日记

《祭·纪》89现代艺术二十周年、《意派·世纪思维》纪录片

老照片的坚持

《忘乡》决心走上一条不归路

访谈人物语录

后记:或是一个开始

试读章节

马上就要70岁了,我觉得还有创造力,还能在设计的第一线,这些都与前面的观念、经历分不开。设计不是只能吃年轻饭,其他艺术也是这样。像毕加索的创造力就不得了,其艺术形态一直在改变,我觉得这是“创造崇拜”的典范,是生命力的一种表现。除了“创造崇拜”。支持我们创作的,还有一种力量,就是“真心热爱”。

我们争取做出好东西,哪怕少一点,这样的人生才有意思。我经常和我的学生讲,你挣的钱再多也会用完,如果你搞几个能流传下来的作品它就永远在那里陪着你,时间越久越有价值。

古人说“学而知其乐,方可谓之学”。能在写中找到乐趣,自然不会乏味。为了证明自己的一个观点、见解,能找到一个相应的理论,固然更好。理科的一些训练,培养了我的问题意识。现在很多做书籍设计的人,只是尽可能的把书设计的更好,而不关乎书籍的真正地位与价值。恰恰是我赚了一个便宜,很多人都不关心这个事情。我去关心一下,就做了很多人不容易做的事情。

现在是商品社会,大家都在追求经济效益的时候,时间就是金钱,谁还愿意为这种艺术花这么多的时间呢?我觉得创作是一种大快乐,这种快乐是用金钱替代不了的,它会永远跟着你。

书的内容不仅是可以阅读,书的设计也是可以阅读的。有审美价值,可以欣赏。一本书的设计在于创造性,设计含量要更高。你不能重复别人,也不能重复自己。

我觉得人的物质生活达到了一定程度以后,精神生活更要提高。椅子不仅仅是一个可以坐的工具,更是一种对美的追求。家具设计就是一种对美的探索,也承载了更多的文化内涵,特别是“后明式家具”。这个探索非常有趣,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我认为,中国明式家具的艺术文化理应得到尊重、承传与发扬。所以提出“有根的现代”艺术理念,就是既要有中国文化的根,又要有鲜明的现代气息,对传统的优秀文化不能仅仅原封不动地继承,还要有所发展,有所前进,让传统文化富有生命活力,而不成为一个一成不变的标本。

“有根的现代”的理念在我的书籍设计、绘画、家具设计、壁画设计中都有体现。他是我设计的指导思想,也是我常用的一种设计方法。中国文化的根太博大精深,很多优秀的古文化元素都能成为设计之根,成为现代设计的出发点。  书籍设计作为书的“第二文化主体”的本质,是书籍设计的本体美:以书籍设计的美来表现传达文本内涵精神,同时给读者以审美享受,提升书的品味。也就是说,书籍的“第一文化主体”是书籍文本的思想与内容,“第二文化主体”就是书籍的形态之美、视觉之美、触觉之美。因此,书籍设计之美,也可以因为自身的价值成为独立的审美对象。

现代社会主要是用图象来把握世界,传递信息。图像语言的价值越来越高,甚至占着主流和统治的地位。我们的设计就是把信息、概念、思想视觉化、图像化。所以,设计在现代文化中地位也越来越高。

P248-249

序言

一百年的时间不长,艺术与艺术教育的发展如此之快,使得百年攸忽即逝。一百年的时间不短,艺术热潮与时代激情的脚步纷至沓来,使得百年精彩纷呈。而对于我来说,历史的认知存在着种种想象,这种想象给后一代人留下很多误读的空间,我采访、编辑这本书,是通过当事人还原各自的经历,尽可能通过个人的口述,还原一个不添加编辑主观色彩的历史,以作为百年艺术教育史的一个参照。

《三人行》中的三个人是师生三代人,速泰熙先生原先在中学教授化学,因此,杨志麟先生既是他的化学学生,又是他的美术学生,他们的师生情谊从杨志麟十三岁时一直持续至今。杨志麟先生是刘佳先生的平面设计硕士生导师,他授课内容的纷杂,或多或少导致了刘佳先生的最终选择。

速泰熙先生以“书籍设计”最为显著,倡导“有根的现代”理论与创作。杨志麟先生以“水墨”最为钟情,倡导“自由设计”理论与“自由水墨”创作。刘佳先生以“影像”最为迷恋,倡导“纪实性的艺术”。他们对自己没有限定,但都在用自己的艺术语言参与时代的变革,以个人的历史与时代的历史形成交汇。杨志麟先生是我的硕士生导师,朝夕相处的两年多时间,让我有了相当长的观察时间,这也是我最先对他进行访谈的原因。其后,我又通过他找到了速泰熙和刘佳两位先生。我觉得这三个访谈的价值在于他们在特殊的历史时间与进程中面对着艺术与艺术教育的态度,他们一致认为技术的传承次于精神的传承。这对于研究中国当代艺术史与当代设计史提供了最直接的第一手资料,其研究价值远远大于“被修饰”的文字。

无可否认,我们都处在了一个非凡的变迁时代,带着一种历史观去了解过去、感受现在,并在不知晓未来的一个节点去观察历史,这是我采访、编辑本书的目的。当然,我更希望借此机缘,能得到更多有识者的帮助。

后记

2010年的秋天,我进入了南艺工业设计学院,师从杨志麟教授。我知道他是…85美术新潮”中的先锋人物,所以在入校之前阅读、收集了大量的相关文献资料。记得第一学期,上他的“当代文化理论与设计思潮”课程作业题目是“时间、地域、角色”,我不假思索地联想到了“’85美术新潮”的历史,觉得很兴奋。写了一个寒假之后又发现,我对这段历史并没有设定一个“答案”的能力,更谈不上下一个结论。虽然文章已成形.却无些许突破。为此,我纠结了好长一段时间。

2011年的春天,我的长兄李东霖与我交谈中提议:“’85美术新潮”的历史能不能作为硕士论文进行研究呢?”当时,我甚感欣喜。后来又觉得偏离了交互设计研究方向,就放弃了,但我始终在思考如何去实现。2012年的春天,毕业论文开题,我听从导师意见选择了与本专业相关的研究方向。可是,“’85美术新潮”的研究怎么办呢?我与导师多次沟通中,记忆最深刻的一句话是:“’85的大多数人还活着……”这对我触动很大。我明白此话的意思,,本想通过他联系高名潞、栗宪庭诸位先生,还有那些参与过…85美术新潮”的人。可惜,我的时间、精力、经费等都有问题。再者,我还真的没有想好,该如何面对这段历史。于是,我想先做一个杨志麟先生的专访,最起码有一个好的开始。  .

2012年的夏天,杨志麟先生的专访结束后,整理出来的文字足有六万之多,即便精简也要三万有余,作为文章发表成了个问题。为此,我竟失眠数日。2012年,正是南艺建校一百周年,这是很好的契机,从师生三代人的艺术经历去反映不同时代的价值观与历史变迁,就显得更有意义了。一不做二不休,便形成了今天的《三人行》。速泰熙先生是位近七十岁高龄的人,还在不停地做设计,真是难得!他在描述每一件设计作品时,我都能深切地感受到创作的激情。他对艺术的热情也激发了我对他个人的艺术理解。刘佳先生比我大六岁,算是同龄人。他对艺术的种种思考,让我产生了许多反思。虽然整理文字的过程比较辛苦,但速泰熙、杨志麟、刘佳三位先生的热情都令我感动,也促进了我的成长。

2012年4月访谈开始到8月结束,在酷暑中勉强收工,行程竟四个月有半,访谈达十八次之多。中间虽也穿插毕业论文的撰写,但关于三代人艺术与艺术教育的思考,始终没有停止过。最好的证据,莫过于此书的出版。尽管没有怎么偷懒,打字的速度还是如此之慢。我数个夜晚与录音笔那头的声音进行交流,尽可能完整、正确地呈现文字。

《三人行》的出版策划人是浙江美术馆的李东霖先生,我的长兄。他的研究专业是美术史论,我的思想形成与他长期灌输相关的理论知识有关,成为对我影响最大的人。此外,他在精神与物质方面也给予了我很大的鼓励和支持,让我常抱襟怀,难以言谢。

非常感谢奚传绩先生的教导,褚庆立博士的指点,以及王天宇、王高行、章利民、袁鸿波、徐月霞、岳鹏飞、邹洁、赵越、南京艺术学院的同仁对本书所投入的热情与帮助1

2013年的夏天,我将硕士研究生毕业。我相信,访谈之路才刚刚开始!

不足之处,敬请批评!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6:4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