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毕淑敏医学心理小说精荟(中短篇选)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毕淑敏
出版社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白杨木鼻子

我是一位外科医生,做过的手术不计其数。单是给病人切除的胃,就是俗称为“心口”的那个东西,足够装满一马车。给我印象最深刻的病例,是一个女人。正确地讲,是那个女人的鼻子。

那时候我刚从医学院毕业,潇洒而热情。眼睛除了观察教授的操作,还关照漂亮的女护士。

“小伙子,我想从教你怎样戴工作帽开始,指导你成为一名出色的医生。”教授的目光像双筒显微镜,无遮拦地瞄准我工作帽边探出的那缕黑发。

我的帽子略微有点歪斜,像一个快乐的水兵。教授残酷地剥夺了我的潇洒,从此不得不经典地把帽檐压得很低,以至于使人怀疑我还有没有眉毛。

一天深夜我值班,楼道里突然响起急骤的跑步声。

医院里是不可以随便跑的,尤其是深夜。

只有一个例外,那就是有了极危重的病人。

急诊室里坐着一对男女。女人戴着大口罩,面目表情不清,端然坐着,双手顺在夹紧的两膝之中,脚尖恭顺地并在一处。那男人干瘪瘦削,眉头紧锁,嘴角翕动,两眼通红,像条被刮掉鳞的金鱼。

我的临床经验尚不十分丰富,一时竞分辨不出谁是病人。

“你……怎么了?”我朝他俩发问。

女人石像似的不动,男人小心翼翼地去解女人的口罩,动作极轻柔。

我终于发觉了一点怪异:那口罩样式古怪,过于平坦……不……不是口罩的问题,口罩很正常,而是……

口罩终于解下来了。我于是犯了一个医生的大忌,不由自主地惊叫了一吉——

啊!

口罩下是一个巨大的黑洞,向外冒着腾腾的白气,深不可测。

我竭力镇静住自己,才想起那被黑洞霸占了的地方,原来是长鼻子的部位。

没有鼻子的人面,是一种陌生的东西。平铺直叙到难以容忍。眼睛没有来由地同嘴靠得很近,两颊不可遏制地向黑洞滑去,只有失去血色的上唇,还像破败的灰墙狙击在黑洞的边缘。

它甚至不如骷髅好看。骷髅骨质洁白,简练和谐。眼眶、鼻准、口颊均为结构对称的洞穴,通畅练达,自成风格。

“这是用什么东西……搞的?”

我急切地想搞清凶器的性质。本想用“剜”或是“削”那种字眼,怕太刺激病人和她的家属,才临时调换为词意模糊的“搞”(护士在一旁紧张地登记,我已知道女人叫小茶,男人是她的丈夫老姜)。

“用刨刃,剃的。推木头的那种。”老姜用目光抚摸着创口,那里边缘清秀,想象得出凶器一定薄利如风。他回答得很清楚,用词也准确。

“是谁干的?”我怒火中烧,义愤填膺。这罪行太野蛮太凶残了。

不知何时,教授到了。他毫不客气地打断了我的问话:“要记住我们是医生,而不是法官。医生最重要的职责是挽救生命,修补人体。至于其他的事,自有其他的人去管。”

是的。我应该首先处理病人,可我不知道该干什么。我是个优等学生,可没有任何一本教科书上写过:鼻子被刨刃剃掉的病人该如何处置。也许我应该去读法医系,现在只有机械地服从教授的安排。

常规冲洗消毒,就像处理一颗虫牙被拔掉后的窟窿。小茶的脸庞在冰冷的消毒液下凝然不动,波光粼粼带有樟脑气味的液体,轻柔地在凝脂般细腻的皮肤上漫过,使这张一马平川的人面,像收藏已久横遭破坏的蜡制品。

平心而论,只要躲开脸中部那个巨大的三角形洞穴,小茶的脸还是很美丽的。眼睛像黑杏仁一样,反射出无影灯众多的光斑,如没有月亮的晴朗的星空。嘴有一个极精美的轮廓,像一颗饱满的花生米。

我不禁升起好奇:原来属于这张美妙绝伦脸庞的鼻子,是什么样子的呢?

这种时候想这种问题,似乎有点不伦不类。病人家属在一旁长吁短叹,我动作幅度稍大,小茶尚未反应,老姜就吸开凉气了。

“痛吗?”我问小茶。对这永远失去亲生鼻子的年轻女人,颇多恻隐,生恐自己弄痛了她。

“一点也不痛。那刨刃是新磨的,很利。嗖的一下,凉凉快快,像雨后的风。”

声音是从嘴和黑洞中一齐发出的,单调、刺耳、尖锐。没有鼻腔共鸣的声音,类似秋蝉或毒蛇的嘶鸣。

我感到沁人心脾的恐惧。不单因为这怪异的声音,更因为小茶脸上那似笑非笑的表情,她好像并不感到痛苦,甚或还有几分自豪。

伤口处理已毕。只要鼻腔切割根部不感染,生命便无妨。作为外科医生的职责,已告一段落。至于以后的事,那是整容医生的范畴。

看来,可以结束了。我用眼睛请示教授,发现他正在观察老姜的手。老姜的手虎口处生着厚厚的茧子,简直像那里多长了一块骨头。只有长年握持某种工具的匠人,才会这样积重难返。

“看来,咱们俩是同行喽。”教授对老姜说。老姜正充满怜爱地看着小茶,被这突然的问话吓了一跳,几乎是本能地点点头,又立即摇头。

“我哪能跟你比呢?您是修理人的,我是修理木头的。”

“你是个木匠。这么说,这件事就是你干的了?”教授压得很低的白帽子耸起一道粗重的棱。我知道,白布遮掩下的眉毛皱缩起来。

我想教授一定是被这张没有鼻子的女人脸唬得思维混乱。老姜一定得捶胸顿足,因为不仅不可思议,而且近乎诬陷。退一万步讲,即令真系他所为,也断乎不会承认。

不想,我错得一败涂地。老姜很痛快地回答:“是我。”

也许我惊愕之色过于外露,老姜受了委屈,指着小茶:“你叫她说!是不是我?”

“是哩是哩。你别看他这个样子,真是个好木匠。刨刃磨得最快。冬天若吃涮锅子,让他给刨羊肉片,薄得能透过书上的字。”

小茶的声音像急刹车时轮子与水泥路面的尖啸。

这一对男女!吃他们的涮羊肉,只怕自己的鼻子也会掉进火锅。

教授深长地叹了一口气:“你们之间发生过什么事,我没有兴趣。我只想问一下,用刨刃刨下的那个东西,还在吗?”他的眼内充满天真的渴望,像一个企盼压岁钱的孩子。

“在。在。”老姜忙不迭地回答,回头白了他年轻但已经不美丽的妻子一眼:“我说拿上,你说没用了。怎么样,还是我想得周到吧!”声音中流露出抑制不住的骄傲。

事情愈发变得令人瞠目结舌。老姜掏出一个很干净的手绢包,窝在手心,一层层打开。于是我看见一条鼻梁骨朝下的完整的人鼻子。

教授不动声色地翻看着,像在鉴别这条鼻子的真伪。我猜他也感到好奇。没有谁在这个角度观察过人人都有的鼻子。司空见惯的东西,仅仅换一个方位,就变得令人惊诧不已。它玲珑剔透,曲线优雅,就像一件小型乐器。P1-4

目录

白杨木鼻子 他故事 医者

冰雪篱笆 她故事患者

术者 她故事医者

紫色人形 TA故事患者

天衣无缝 她故事患者

预约死亡TA故事医患

阑尾刘 他故事医者

生生不已 TA故事患者

最后一支西地兰 他故事 医者

女人之约 她故事患者

教授的戒指 TA故事医患

梦坊 TA故事患者

序言

说真的,我也不知道什么是医学心理小说,只是觉得自己做过医治人们生理疾病的医生,也做过医治人们心理疾病的医生,当我写作的时候,就会不由自主地融入这一部分经历,常常以一个生理和心理的医生角度来看人,看这个世界。记得鲁迅先生说过,从喷泉里涌出的都是水,从血管里流出的都是血。从这个角度讲,我笔下滴落的文字,多带着来苏水和心理诊所的气味。现在我把它们归拢在一起,就成了这部书。

当初我为什么要写它们呢?

首先是为了自己的需要。

忆起刚当医生那会儿,我整日生活在骇然中,对病痛与死亡噤若寒蝉。一次又一次面对残喘的生命却无力挽回的绝望感,铁颚一般蛀咬我脆弱而敏感的年轻神经。为了掩饰虚弱,我只能以缄默面对死亡,内心惶恐无助。有时一个日久生情的病人死去,心碎的感觉翻江倒海,竟觉万念俱灰。随着年龄渐长,读书稍多,我才意识到这种悲痛欲绝的凄凉感,来自对死亡的抗拒和回避。当我开始写小说时,病痛和死亡自然成了素材和主题。生存就是向着死亡的进发。生命存在,死亡也离得不远,交织在一起就是斑斓人生。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的病痛,都是死亡派来投石问路的先锋。如何面对它们的联手围剿,是人生的大课题。

生命之箭始终向着死亡的目标飞翔,终结的靶心早已傲然矗立。人的生存是一个向着死亡的存在,这不单是一个抽象的哲学问题,更是每个人非常具体的行动路线。

我当心理医生时,访客盈门。尽管人们前来探讨的问题五花八门,甚至千奇百怪,但核心的聚焦点,几乎都要落在你如何看待生命这一命题上,百试不爽。其准确度之高,令我由惊奇生发出敬畏。

人是一种高级生物。在温饱满足之后,便有爱与尊严的需要。世上所有吃饱饭以后的烦恼,基本上都是与此有关。追问到最后,都与如何看待生死有关。

城里的人们几乎看不到死亡,死亡被封闭到医院雪白的帏帐之后,被浓重的药水浸泡着,与世隔绝。工业社会将正常的死亡从乡间搬到了城市,从渐行渐远的自然消解变成了充满人工痕迹的抢救。我至今对“抢救”一词心怀惴惴。这是一个直接从工业化大生产中移植来的术语。君不见“抢购抢兑抢修抢班夺权”……凡事只要“抢”,就有了紧迫与暴烈的味道。在正常情形下,死亡是不需要抢的,死亡是渐进和缓释的。

人们对于死亡的好奇与探索是与生俱来的。人为地封闭了解死亡的天然途径,只为疑惧和恐吓留下了空间。见缝就钻的商人,岂能放过这一块令人垂涎的黑色蛋糕?荧幕上充斥的死亡是夸张和不自然的。为了种种剧情的需要和商业的噱头,死亡被随心所欲地描述成:恐惧的、黑暗的、血腥的、冰冷的、丑陋的、残暴的、惊世骇俗和匪夷所思的……如果说夸张渲染只是一方面,那么另一个方面就有充满诱惑的效果。在一些作品中,死亡被描绘成一幅精致画卷,凄美妖娆、缠绵悱恻并具有神话般的可逆性等等。

作为艺术的死亡,可以有其发挥的空间。但是这种描述在人们对正常的死亡缺乏认知的空白之处膨胀,特别是对青少年来说,它所起到的传授和导向的力量就变得诡异而虚伪。

死亡是生命的正常部分,死亡是生命的最后部分。死亡是成长的最后阶段,死亡是我们生活中不可分割的有机体。在现代医疗技术的帮助下,绝大多数的死亡,可以是平静的,安宁的,洁净的,有尊严的。

当我们能够坦然地接受死亡,生命的质量因此而提升。死并不是失败。既不是病人的失败,也不是医生的失败。死亡是可以接受的必然之路。

人的一生,除了阳光和欢颜,一定包括病痛和死亡。有读者曾问我:你先是当医生,每天见到的都是愁眉苦脸的病人,然后又当心理医生,来的人都向你倾倒苦水和垃圾,你怎么能够亲眼目睹无数死亡和灾变,而不晦暗和悲观,这如何做到呢?

我并非金刚不坏之体,也常悲痛欲绝痛不欲生。好在它们并不会长久地统辖我的全部身心,而是能在一个比较短的时间内消化崩解,让我重返温暖。生命和死亡,是我们人生的两个翅膀,只有都清楚思索过了,翅膀才算硬了,你才能飞翔。恍然大悟地发现原来死亡不过是人生的最后发展阶段,穿过之后,依然可以从容和达观,依然可以美丽和安详。

我在阿里11年,在那些没有暴风雪的晚上,会一动不动地仰望星空,因为太无聊了,没有报纸没有电视,甚至也不能聊天,因为所有的话都已经说完。那时我没有读过康德,不知道面对星空和面对内心,是人类最庄严的时刻,只是以一个年轻人的幼稚在想——最渺小的星星,也比一个人的生命要长久得多。人生有清晨,人生也是有夜的。夜晚过去了,就诞生黎明。黎明是我们的,夜晚也是我们的。无论白天还是夜晚,我们都期待安宁与尊严。

因为死亡横在路上,生才显得弥足珍贵。生固欢喜,死亦从容。善待生死,平缓离别。亲爱的读者们,我知道有一天我将如飞而去,与人间永诀。我对于病痛和死亡的思索,我对于死亡的慨叹,我对人的心理的探索,便都在我曾经写下的这些文字中。它们曾经帮助过我,让我逐渐达观安宁起来。我现在将一些有关医疗和心理治疗题材的小说聚拢在一起,和读者们分享这些故事。

长篇小说部分加以浓缩凝练,为的是能够节省大家的时间和金钱。如果你翻阅后喜欢,可以找长篇小说的原文来读。如果你不喜欢,便就此打住,损失的时间和金钱也都比较局限。

感谢我的责任编辑和插图作者,感谢他们付出的智慧与时间,感谢他们创作性的劳动,让此书蓬筚生辉。

毕淑敏

2012年12月8日

内容推荐

毕淑敏所著的《毕淑敏医学心理小说精荟(中短篇选)》死亡被描绘成一幅精致画卷,凄美妖娆、缠绵悱恻并具有神话般的可逆性等等。《毕淑敏医学心理小说精荟(中短篇选)》讲述死亡是生命的正常部分,死亡是生命的最后部分。死亡是成长的最后阶段,死亡是我们生活中不可分割的有机体。在现代医疗技术的帮助下,绝大多数的死亡,可以是平静的,安宁的,洁净的,有尊严的。

编辑推荐

毕淑敏所著的《毕淑敏医学心理小说精荟(中短篇选)》将长篇小说部分加以浓缩凝练,为的是能够节省大家的时间和金钱。如果你翻阅后喜欢,可以找长篇小说的原文来读。如果你不喜欢,便就此打住,损失的时间和金钱也都比较局限。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3 13:1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