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末五代,随着社会的变迁,文化上也发生了嬗变:儒佛关系上,由“倡儒排佛”转向“儒禅互补”,禅宗由“不立文字”的“农禅”转向“不离文字”的“士大夫禅”。惠洪文字禅继汾阳善昭、雪窦重显、圆悟克勤以后,使文字禅进一步理论化、系统化。《惠洪文字禅思想研究》一书,作者张惠远深入经藏,熟读文本,在充分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把惠洪文字禅置于唐宋文化嬗变的历史背景中,文献考据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纵向比较、横向贯通,从禅学、诠释学的角度系统地考察了惠洪文字禅的形成与内涵、言说之道、语言特色、哲学意义与理论影响。
序言:世间千古逸格禅刘泽亮/1
导言/1
第一章 唐宋文化的嬗变与惠洪文字禅/13
第一节 唐宋文化的嬗变与前惠洪文字禅/15
一、儒佛关系的转变:从倡儒排佛到儒禅融合/15
二、禅宗言意观的转变:由“不立文字”到“不离文字”/18
三、前惠洪文字禅的三个阶段/22
第二节 惠洪文字禅的形成与内 /29
一、惠洪与文字禅/29
二、惠洪文字禅的形成与内 /43
第二章 以方便证实相:惠洪文字禅的言说之道/67
第一节 儒道入禅,文化整合/69
一、援懦入禅,儒释相融/69
二、以道言禅,道禅会通/79
三、以易明禅,易禅相融/89
第二节 禅教合一,藉教悟宗/98
一、禅教合一,宗教融通/98
二、重视经论,藉教悟宗/103
第三节 以诗通禅,诗禅相融/107
一、诗禅相通,以诗证禅/107
二、诗论禅韵,诗思妙谛/129
第三章 丽词绮语也关禅:惠洪文字禅的语言特色/141
第一节 丽词玄语显禅思/143
一、文采粲然,本自般若/143
二、玄言妙语,直通禅道/148
第二节 艳词绮语亦关禅/153
一、香词艳曲,凡情禅思/154
二、荤言醉语,与道无伤/159
第四章 惠洪文字禅的哲学意义及理论影响/169
第一节 惠洪文字禅的哲学意义/171
一、文字与实相的悖论/171
二、文字与实相的会通/174
第二节 惠洪文字禅的理论影响/187
一、惠洪文字禅与看话禅和默照禅/189
二、惠洪文字禅与紫柏真可文字禅/198
三、惠洪文字禅与汉月法藏禅法/208
结语/219
主要参考文献/230
后记/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