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卞庆奎主编的这本《世界名人爱情密码》收集了一些世界名人的爱情史,里面有哲学家、政客、将军、文学家……比如马克思跟燕妮,尼克松总统跟帕特,蒙哥马利将军跟贝蒂,都德跟阿拉。书里记载的是这些名人如何恋爱,如何追逐自己喜欢的人,把这些名人客观化、人性化,在这些客观化与人性化之中,可以察觉到他们离我们并不遥远,仿佛就在眼前。通过本书,可以领略到名人在恋爱中的风采、智慧、幽默。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世界名人爱情密码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卞庆奎 |
出版社 | 安徽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由卞庆奎主编的这本《世界名人爱情密码》收集了一些世界名人的爱情史,里面有哲学家、政客、将军、文学家……比如马克思跟燕妮,尼克松总统跟帕特,蒙哥马利将军跟贝蒂,都德跟阿拉。书里记载的是这些名人如何恋爱,如何追逐自己喜欢的人,把这些名人客观化、人性化,在这些客观化与人性化之中,可以察觉到他们离我们并不遥远,仿佛就在眼前。通过本书,可以领略到名人在恋爱中的风采、智慧、幽默。 内容推荐 马克思与燕妮,恩格斯与玛丽,蒙哥马利与贝蒂,尼克松与帕特,莫扎特与康斯坦斯,华盛顿与玛莎,陀思妥耶夫斯基与安娜……通过阅读由卞庆奎主编的这本《世界名人爱情密码》中这些名人们的爱情故事,可以提升读者的爱情与择偶观念境界。 《世界名人爱情密码》由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特别推荐! 目录 第一章 马克思VS燕妮:风雨同舟情不移 第二章 居里夫妇:献身科学的模范夫妻 第三章 尼克松VS帕特:互为彼此的精神支柱 第四章 戈尔巴乔夫VS赖莎:莫斯科的爱情童话 第五章 里根VS南希:生命中的角色 第六章 白朗宁VS巴莱特:诗一般的爱情奇迹 第七章 达尔文VS埃玛:红花与绿叶的依恋 第八章 列宁VS克鲁普斯卡娅:志同道合的夫妻典范 第九章 莫扎特VS康斯坦斯:夫妻恩爱苦也甜 第十章 维多利亚VS阿尔伯特:一代巾帼的纯真爱情 第十一章 布哈林VS拉林娜:海枯石烂情不变 第十二章 卢森堡VS约吉希斯:爱情因革命而精彩 第十三章 蒙哥马利VS贝蒂:爱就一个准星 第十四章 华盛顿VS玛莎:德高望重的天生一对 第十五章 恩格斯VS玛丽:两颗心一起跳动 第十六章 都德VS阿拉:为所爱的人付出一切 第十七章 陀思妥耶夫斯基VS安娜:家是宽容的港湾 第十八章 车尔尼雪夫斯基VS瓦西里耶娃:历尽磨难并蒂 试读章节 卡尔·海因里奇·马克思1818年5月5日出生于摩塞尔河畔特利尔的一个普通市民家庭,与燕妮·冯·威斯特华伦的家只有几分钟的路程。他的祖父马克思·列维是一名犹太人律法学家,他的父亲希尔舍·卡尔·马克思,后改名亨利希·马克思,生于1782年,同荷兰女子罕丽·普列斯堡结婚,生育多名子女,最终只有卡尔·马克思和三个女儿索菲亚、爱米尔、路易莎存活。 燕妮出生于普鲁士的名门望族,她的父亲路德维希·冯·威斯特华伦是一个商人,后来成了普鲁士政府一名枢密顾问官。 尽管家庭条件悬殊,但燕妮和马克思早在孩童时代就是好朋友,两人来往频繁,互相之间十分了解。一天,大家在一起兴趣盎然地游戏,时间延长了,笑声越来越爽朗,闲谈越来越漫无边际。轮到马克思走出圆圈了,他的眼睛被洒了玫瑰香精的纱围巾蒙着,他动作不敏捷,手脚不灵活,像小熊似的叉开两腿,用手帕打着空气,笨拙地站在原地。 “你走哇,找她呀,捉呀!”四周的人朝马克思喊叫。他歪歪倒倒地走了几步,突然以出其不意的灵巧动作跑起来,双手在黑暗中乱摸。 燕妮手提着连衣裙,在他面前转,用笑声逗引他,用麻纱手绢打他那准备捉她紧张的手指。追上这姑娘不是那么容易的,她钻过人手拉起的围挡,在花园里跑,马克思在她后面追。由于追不到她,马克思急躁地把蒙在眼睛上的围巾往头上一推,围巾像绕头巾一样,顶在他那黑黑的、向上梳着的硬发上。 “我认输,追不上了!”马克思喊道。 他俩在灯光旁边停下。 “您真的已经成了大人了。”燕妮惊异地看着他那刺一般的小胡子和黑黄的瘦脸,脸上长着一双不寻常的忧郁得逗人笑的眼睛。 他俩忘记了游戏,往家里走去,一面谈着马克思就要去波恩的事。马克思谈论着未来,谈论着大学和书籍,就像一个战略家谈论想要征服的土地一样——“任何时候我也不会满足,越是多读书,就越是深刻地感到不满足,越感到自己知识贫乏,科学是奥妙无穷的。使人生具有意义的不是权势和表面的显赫,而是寻求那种不仅满足一己私利,且能保证全人类幸福的完美理想。”马克思毫无保留地吐露出深藏在自己心底的思想。 “以您的天资,您当然有所成就,获得您所希望的一切。”燕妮说。 他们来到凉台上,坐在冰冷的台阶上,继续谈天。花园里没有人了。屋里的人们在跳舞、争论、喧闹。 “我认为一个人应该选择一种活动,对于这种活动所依存的思想的正确性,他必须具有绝对的信心。这样的活动使他有可能最大限度地为人类工作,使他能够接近共同的目标。而每一种活动都只不过是达到完善地步的手段。” 燕妮在马克思身上探索到的力量,使她在内心里产生了巨大的几乎是母亲般的温情。她一只手放在马克思的肩上,突然说:“我愿意做您各方面永远可以信任的忠实的朋友,我愿意看到您成为一个不平凡的伟人。” 对于燕妮的理解与支持,马克思感到温暖极了。 马克思和父亲走在回家的路上,显得那样的快活,父亲忍不住问儿子为什么这样兴奋?“你到现在还在唱!”马克思的父亲巧妙地补充了一句。 马克思把凉台台阶上的谈话告诉了父亲,慨叹自己找到了第一个真正的朋友。 “亲爱的卡尔!”父亲经过深思熟虑非常慎重地说,“你找到了像你这般大的青年很少能够得到的幸福。你找到一个比你年长而且比你老练的品德高尚的朋友,要珍视这种幸福。真实的、十分理智的友谊是人生最美好的无价之宝,你能不能对自己的朋友信守不渝,永远做个不愧于她的人,那将是对你的性格、灵魂、心地以至道德的最好的考验。” 那年10月中旬,马克思动身到波恩求学。 1836年夏天,在波恩大学攻读法律的一年级学生马克思,回特利尔向自己热恋的姑娘求婚。世人皆说,马克思的求爱艺术是绝无仅有的,浪漫之中充满了幽默情趣。 一天黄昏,马克思和燕妮坐在摩泽尔河畔的草坪上谈心,马克思深情地望着燕妮轻声说:“燕妮,我已经找到心爱的人了!” 燕妮心里一颤,随后问道:“你爱她吗?” 马克思热情地说:“爱她!她是我遇见过的姑娘中最好的一位,我将永远从心里爱她!”燕妮强忍住感情,平静地说:“祝你幸福。” 马克思接着风趣地说:“我身边带着她的照片呢!你不想看看吗?”说着就把一只精美的小匣子递了过去。 燕妮打开小匣子,心中的疑团顿时解开。原来小匣子里装着一面小镜子,镜子里正映着自己那张绯红的脸庞。燕妮幸福极了,一下子扑进了马克思的怀里。 18岁的马克思和长自己4岁的燕妮约定了终身,按照当时的习俗,这是前所未有的。贵族出身、年华似锦的燕妮,被公认为特利尔最美丽的姑娘和“舞会皇后”,她接受过良好的教育,许多英俊优秀的青年为之倾倒,求婚者不乏其人,燕妮父母也希望找一个门当户对的豪门公子式的女婿。但燕妮本人却蔑视封建社会和资产阶级社会的一切传统观念,她瞒着父母把自己许配给一个市民阶级的子弟,虽然目前还完全不能预计和马克思共同生活的前途如何。马克思左思右想,觉得暂时还不能当着枢密顾问官的面向燕妮正式求婚,他只能向自己的父亲吐露秘密。他相信,父亲会在燕妮的双亲面前为一次成功的求亲做好各种准备。 1836年10月,马克思从离家不远的波恩大学转赴离家很远的柏林大学读书,这意味着他们之间要忠诚等待一段漫长的时间。在柏林,两情相悦所带来的心灵激荡以及种种悬念和焦虑,一度影响了马克思全心全力地投入学习。他曾向父亲坦率吐露,由于远离摩塞尔河谷,远离他的“无限美好的燕妮”,他已“陷入了真正的不平静之中”。困扰他的绝不是什么猜忌心,因为他对燕妮的爱情从未有过丝毫怀疑,只是想到不得不和她在漫长的岁月里长期分离,让他感到心情沉重。 于是,18岁的马克思执笔写诗,用诗抒发自己的感情和心声。追求燕妮(如果还是半秘密状态的话)的成功强化了马克思对浪漫主义和诗歌的兴趣。他在波恩和1836年秋天写的诗歌没有保留下来。后来写的编为三本诗集:《爱之书(第一部)》、《爱之书(第二部)》和《歌之书》,这三本诗集都是献给燕妮的。燕妮收到诗集掉下了悲喜交加的眼泪,她终生都细心地保存着诗集。马克思的榜样是海涅、歌德和席勒,他的诗歌包括了德国浪漫主义的、除政治上反进步和民族主义之外所有的著名主题。马克思在爱情诗歌的字里行间,把人类命运说成神秘力量的玩物,有着远离社会的、富有创造力的艺术家常见的主观主义和强烈的自我欣赏。面对与燕妮的爱情,他表示“面对着整个奸诈的世界,我会毫不留情地挑战,让世界这庞然大物塌倒,它自身扑灭不了这火苗。那时我就会像上帝一样,在这宇宙的废墟上漫步;我的每一句话都是行动,我是尘世生活的造物主。” P1-5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