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失事,小男孩安迪意外来到现场,发现了唯一的幸存者——狼犬卡维克,雪橇大赛的冠军,但它已经奄奄一息。安迪费尽心思,卡维克终于康复。卡维克原来的主人听说它还活着,要求安迪把它送回。但卡维克不愿意跟原来的主人一起生活。它逃跑了,相距两千英里,它能平安回到安迪的身边吗?
沃尔特·莫里编著的《狼犬卡维克》讲述的是一个爱与归属的故事。一头拥有四分之一狼血统的雪橇犬,在近似残酷的生存环境中长大,“但独眼龙查理却只培养它的狼性”。当它遇到救助自己的男孩,“渴望陪伴、渴望爱、渴望被人关注是狗的天性,现在这些沉睡的天性正在卡维克的身体里复苏”。这头拥有狼血统的强悍的雪橇犬,经历劫难之后重拾勇气,并最终越过海湾,奔袭两千英里回到主人的身边。
《狼犬卡维克》是“传世今典动物小说”系列之一,由沃尔特·莫里编著。
《狼犬卡维克》是一个爱与归属的故事。
卡维克,这只拥有四分之一狼血统的雪橇犬,从小不被关爱,也不知关爱为何物。直到遇到小男孩安迪时,它才知道什么是爱。然而,安迪不是它的主人,它必须回到主人身边。卡维克该怎么办?安迪又该怎么办?
第一章 领头犬
独眼龙查理一把揪住一只小狗的脖子后面,把它拎起来打量着。他这一拎,捏疼了小狗娇嫩的皮肤。小狗扭动着身子,发出呜呜的声音以示抗议。但查理不管这一套,依旧仔细地打量着它。这时,呜呜声变成了狂吠声。突然,小狗猛地扭过头咬了查理一口,像针一样尖的小牙齿刺进了查理的大拇指。
独眼龙查理疼得甩掉了小狗,大手一扇,打得小狗在地上打滚。受惊的小狗痛得惊叫了一声,又挣扎着站起来,恶狠狠地重新向查理发动进攻j然而,查理的大手又打得它嗷嗷叫着满地打滚,它再一次挣扎着站起来,却第三次被打倒。当它又一次摇摇晃晃地站起来准备再次进攻时,查理手一扬,小狗便停住了——前几次的痛苦经历让它见识了这只大手的厉害。于是,小狗在草地上蹲了下来,紧紧地盯着那只扬起的手。那只手把它举了起来,它龇着牙大叫着,但却并不打算发动攻势。
“一下子就知道谁厉害了,你学得倒挺快。”独眼龙查理说,“不错,还知道要去斗,我喜欢。”
查理继续用他那只好眼端详着这个狂叫不止的小东西。“你有点儿狼的野性,”他说,“体形、爪子、脑袋和眼睛都不错,将来你一定能长得又大又壮,脑子灵,能吃苦,而且凶狠。”突然,独眼龙查理有了一个连他自己都惊讶的想法。
查理一直在驯养拉雪橇的狗,然后把它们卖掉。过去,他曾经两次试着参加在费尔班克斯举行的北美狗拉雪橇大赛。如果赢了,他的狗就会身价倍增,成为抢手货。但两次都因为领头的雪橇犬体力不支,让他最终输掉了比赛。一个集体要成功,必须有优秀的领袖,但查理一直没能找到这样的好狗。他仿佛看到眼前这个小家伙长成了一只训练有素的大狗,领着一群强壮的狗参加比赛。于是,再一次参赛的想法又萌发了。
“干吗不再试试呢?”他心里说,“再不参加就老得折腾不动了。得需要两年这小狗崽才能长大,变凶变狠,我要把它训练出来,两年时间我还是可以等的。这可是我参加这个比赛的最后一次机会了。”他对小狗说:“你要长大,变得聪明机灵、耐劳凶狠,不是像狼一样凶狠,而是像狼獾卡维克那样,它可是北美最凶狠的。长成它那样,到那时候咱们再看。”
在查理的注视下,小狗一直在露着小牙狂叫。它那双大大的黄眼睛始终没有从查理的脸上移开。最后,是查理不得不移开了目光。他一下子把小狗丢在地上,说:“去吧,快点儿长大。”小狗在草地上挣扎着跑开了。
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卡维克印证了独眼龙查理的全部预言,它长得又大又壮,而且聪明伶俐。查理在训练它的时候有意培养它像狼一样的野性。“领头犬一定得能拼。”他总说,“打得过队里所有的狗,才能让它们听话。”他对卡维克从不手软。卡维克从未听过一句夸奖的话,也从未感受过温柔的抚摸。于是,卡维克把自己对查理的愤怒发泄到了其他狗身上,而这恰恰是独眼龙查理所希望的。
其实查理也并非有意残忍,他要用狗来搏一搏,而且他也是按照北美比赛的严酷程度来训练这些雪橇犬的。只有把这群狗调教好,他多年以来的夙愿才有望实现。查理用鞭子抽它们,有时甚至用脚踹、用棍打,他的狗一旦做错了事就会遭到一顿暴打。日复一日,查理让这些狗不停地奔跑,直到把它们累趴下。他强迫它们使劲拉沉重的木头和冰块,直到它们再也拉不动。在他的调教下,这些狗变得健壮、耐劳而且凶狠,而卡维克也成了它们的领袖。
对于卡维克来说,所有人类都和独眼龙查理一样。卡维克像是和查理达成了一个停战协议。卡维克服从查理的管理,但他却从未害怕或屈服于查理的粗暴行为。
成年卡维克只吃一条小鱼便可跑一整天,它的长相很像一只来自北极的狼:灰白的皮毛,黝黑的脸,巨大的脑袋,强健的下巴以及像刀一样锋利的牙齿。它的腿修长而强壮,爪子宽厚,前胸宽阔。结实的肌肉使它拉起雪橇来力大无比、耐力十足。卡维克奔跑起来健步如飞,它低着大大的脑袋,微眯着黄眼睛,仿佛自己正面对着一个快如闪电的对手。它从小就知道要死盯着查理的眼睛看,这个方法它一直没有丢掉。
卡维克不训练时,查理总是把它拴起来,否则就会惹麻烦。当地有几只狗曾在卡维克没有被拴起来的时候挑衅它,结果一眨眼的工夫就被卡维克通通咬死了。
卡维克就是这样被训练出来的。现在独眼龙查理终于可以带着他的雪橇犬队伍最后一次参加北美狗拉雪橇大赛了。
费尔班克斯热闹非凡。来自北美各地区的队伍都齐聚这里,共同角逐这场史上奖金最高的比赛。查理明白处境对自己完全不利,他的队伍没有参赛经验,大家下注时也不会站在他这一边。但他相信卡维克一定能行,他把自己全部的积蓄都压在这只高大凶狠的领头犬身上,而卡维克也真的没让查理失望。
亨特公司的总经理办公室就位于费尔班克斯的主要街道上。那天,乔治·亨特先生走出大门来到街上,恰好目睹了卡维克冲向终点赢得比赛的一幕。他看到卡维克带的队伍奋力冲过终点,累得精疲力竭,就连雪橇上的查理也累得弯下了腰。欢呼雀跃的人群蜂拥而至,一下子把胜利者围在了中间,相机啪啪地狂闪,号角声、人群的呼喊声和欢笑声不绝于耳。在一片喧闹中,六个广播员声嘶力竭地宣布着得胜者的名字和成绩。
亨特可不是第一次遇到这样的场面,每年的比赛都这么热闹。
他正想走开时,人群分开了,他又一次看到了卡维克带的队伍。队伍中几乎所有狗都累得趴在了雪地上,只有领头犬卡维克还站在那里,昂着头,竖起两只尖尖的耳朵,完全不理会周围的一切吵闹和人群。它有王者的风范,配得上冠军这个称号。虽然刚刚跑完遥远而艰辛的赛程,但它看上去仍然很警觉。只要主人有令,它还可以继续往前冲。
亨特的头脑里突然闪过一个念头,这个念头把他吓了一跳:莫非卡维克是一只狼?
但是狼不能做领头犬啊。卡维克确实具有像狼一样健壮的腿,它的身子也像狼一样瘦。
“太不一般了!”亨特低声赞叹道。他走到大街当中想看个究竟。
P1-6
与动物同行
在这个世界上,人类从来无法孤独行走:
在来自北欧并影响世界的圣诞节传统中,圣诞老人一直驾着驯鹿拖拉的雪橇为孩子送去礼物;《丁丁历险记》中的丁丁的身后总会跟随着勇敢忠诚的宠物小狗白雪;而在电影《我是传奇》中,当世界末日到来的时候,导演也明白至少要给孤独的男主角留下一个伙伴——头德国牧羊犬。
人们已经习惯在动物身上寄托自己的情感。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元好问这句词历来广为世人所传颂。但恐怕没有多少人知道这首词的诞生却源于一对大雁。元好问赴并州赶考,在汾水边遇到一个猎人。猎人告诉他,早上自己捕到了一只大雁,把它杀死了,另一只雁本来已经逃出了罗网,却一直悲鸣不肯离去,后来竟然撞地而死。元好问感慨万千,向猎人买下了这两只雁,将它们合葬在汾水岸边,垒石为茔,称之为“雁丘”,并作《雁丘词》记之。
人类将动物作为原型进行创作早在石器时代就已经开始了,很多原始人留下的岩画记载了人和动物最初的接触、角逐和相互影响。
人类在文学创作中书写动物,其实也是在不断地寻找自身在进化过程中丢失的一部分。
动物文学一直是文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世界范围来说,动物文学发展到今天,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上都取得了非凡的进步。很多优秀的动物小说被介绍到中国,杰克·伦敦的《荒野的呼唤》和《白牙》、欧内斯特·汤普森·西顿的《我所知道的野生动物》、艾瑞克·莫布里·奈特的《灵犬莱西》、维·比安基的《森林报》,当然还有钦吉斯·艾特玛托夫的《永别了,古利萨雷》,等等。不过,即使如此,仍然尚有很多优秀的动物小说并没有进人中国读者的视野。
外研社倾力打造的“传世今典·动物小说”系列丛书的宗旨,就是想把更多优秀的动物文学作品介绍给中国的读者。
继第一辑推出的四本动物小说之后,第二辑的四本也顺利翻译出版。
这四本,也是关于狗的。
我自幼喜欢狗,也以狗为题材创作过一些作品,我的长篇小说《鬼狗》,就是为纪念陪我度过童年草原生活的两头乳白色蒙古牧羊犬而作。
在我的童年时代,在内蒙古大兴安岭地区,还能够见到一些以原始方式狩猎的猎人。由于无钱购置猎枪,他们以原始的猎刀和长矛为武器,沿用最古老的方式猎杀熊和野猪等大型猛兽。在狩猎中,他们唯一的助手就是自己的猎犬。
这种更接近于蛮荒时代的狩猎方式异常危险,需要猎人与自己的猎犬完美的配合。不管狩猎成功与否,用这种方式狩猎的猎人只要稍有不慎就会发生危险,轻则受伤,重则殒命。那些被广为传颂的猎人的身上都会留下即使愈合之后也异常可怕的伤疤。而对于猎犬来说,受伤是不可避免的,很多时候,狩猎总是伴随着猎犬接二连三的死亡。不过,通过这种实战中的淘汰,剩下的往往是最精悍凶猛的真正的猎犬,它们基因中那种捕猎的欲望被最大限度地激发出来。它们伤痕累累,冷漠、凶狠,对待野兽毫不留情,懂得在完成猎杀的同时保护自己,而在主人的生命受到威胁时,它们会毫不犹豫地以自己的性命与野兽相搏。正因如此,只有那些最优秀的狗才能成为猎人最好的伙伴和助手,协助猎人捕杀猛兽。在那个远去的听起来更像传说的时代,猎犬与自己的主人一起缔造了一个又一个关于勇气的传奇。
具体来说说这四本小说。
《荒野奇缘》中讲到一头在荒野中求生的爱尔兰赛特犬。目前世界上有四百多个犬种,这些犬种之间在体型大小上差异巨大——从巨人般的德国大丹犬到手可盈握的墨西哥吉娃娃犬,当然,这不过是人类出于狩猎、守卫、陪伴等多种功能考虑的定向繁殖的结果。不过,一旦有机会回到荒野之中,它们隐藏于身体中的那种与上万年前分道扬镳时的狼并无区别的狂野血性就会再次被唤醒,它们可以像自己的祖先一样捕猎、顽强地生存。文中叫做肖恩的赛特犬,尽管最初仅仅是作为一头展示犬而存在,但是当突发意外进入荒野之后,那些潜伏的本能迅速回到了它的身上,它开始捕猎,在与野狗的争斗中求生,直到最终回到人类身边,这也是所有赛特犬最向往的归宿。
《狼犬卡维克》讲述的是一个爱与归属的故事。一头拥有四分之一狼血统的雪橇犬,在近似残酷的生存环境中长大,“但独眼龙查理却只培养它的狼性”。当它遇到救助自己的男孩,“渴望陪伴、渴望爱、渴望被人关注是狗的天性,现在这些沉睡的天性正在卡维克的身体里复苏”。这头拥有狼血统的强悍的雪橇犬,经历劫难之后重拾勇气,并最终越过海湾,奔袭两千英里回到主人的身边。
在《猎狮犬》中,提到的是一种并不被大众所了解的小型梗犬——凯恩梗犬,这种体重不会超过七千克的小型猎犬以其旺盛的斗志、令人称叹的勇气和永不放弃的精神成为北美猎人不可或缺的狩猎助手。在这种猎犬的帮助之下,猎人最终杀死了肆意猎杀牲畜并伤害人类的山狮。但是,我们是否考问过,这种数万年前即游荡于北美大陆的完美猫科动物,顶级的猎手,为什么会堕落成为袭击牲畜的杀手?探其根源,仍然是因为人类在幼年时将其捕获囚禁,使这自由生灵的心理极度扭曲,进而在习性上发生了可怕的改变。当然,最终人类也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了代价。但将山狮捕杀不是唯一的办法,在现在与未来,怎样恢复被人类在近百年内破坏的自然秩序,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并迅速寻找到解决方式的一个重要课题。
《雪地逃生》里,主角是一头猎鹿犬与哈士奇的混血犬,它协助主人到最偏远的北方地区救助遇险的科学家。如果没有这头名叫奇里的狗的帮助,恐怕人类永远无法走出那片无尽的荒野。此书也可以作为在北方丛林里遇险后的生存指南,里面罗列了几乎所有的生存技艺。当然,归根结底,结论只有一条:狗是人类最好的朋友。
外研社再次译介的四本动物小说,与之前的四本,是近几年国外动物小说译介中的精品,今后还会翻译引进更多的优秀动物小说作品。让我们期待这个“传世今典·动物小说”系列,为动物小说爱好者带来一次又一次真正意义上的饕餮盛宴。
格日勒其木格·黑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