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已在中国的各行各业全面开花,信息化肩负起了改造和带动传统产业的重任,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仍在持续深入进行,而信息化与城镇化的融合又呈现出了加速的趋势。《智慧中国——中国IT产业投资路线图》作者尹沿技对过去多年的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总结,分析了IT产业发展内在驱动与外在推动因素,把新兴的物联网、云计算、智慧城市、地理信息等技术趋势系统地呈现在您眼前。此外,还选取了医疗、铁路、安防视频监控、移动支付、交通、建筑、管理软件、智能终端等八大领域的信息化应用进行分析,为读者展示了当前重点信息化应用的全貌。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后,IT业巨头IBM首席执行官彭明盛提出了“智慧地球”的概念,为全球经济结构的调整,叩响了发令枪。中国经济结构与产业转型迫在眉睫,为了顺应这一历史发展机遇,无论中国经济决策高层,还是各地方政府都纷纷以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经济结构调整和地方经济发展战略。“智慧城市”概念已经深入人心。
医疗信息化、铁路信息化、安防视频监控、移动支付、智能交通、智能建筑、管理软件、智能终端八大领域的信息化正如中国古代传说中周穆王所驾的八匹骏马,正以万马奔腾之势,在“宽带中国”这条信息高速公路上狂奔。
《智慧中国——中国IT产业投资路线图》作者尹沿技作为《新财富》最佳分析师,以宏观的视野,立足行业发展的中观层面,为您挖掘IT产业中的最佳投资机会。无论您是从事风险投资,还是IT行业实业投资;无论您是证券行业研究人员,还是证券市场的股票投资者,都会从《智慧中国——中国IT产业投资路线图》一书中获益良多。
(一)Google Search
Google的主要收益来源来自于它的网络广告收入。2008年Google广告收入超过170亿美元。Google的网络广告主要分为AdWords(关键字广告)和AdSense(文字广告的延伸产品)。AdWords即广告客户在Google上注册关键字,企业网站链接广告将出现在搜索结果页面的右侧,收费原则是点击付费,不点击不付费,默认点击在中国和波兰最低0.15元/次,在全球其他区域是最低5美分/次。AdSense则是建立一个“互联网广告联盟”,由Google帮其他的网站卖广告。具体来讲,当一个网站装上(AdSense)插件后,就会显示Google提供的广告。如果用户点击这个广告,Google就会向广告客户收钱,并跟这家网站分享这笔广告费。用户的点击数量直接反映的是广告客户的需求,所以Google的搜索通过云计算实现了一种按需收费的盈利模式。互联网流量监测机构comScore的年初报告曾显示,Google的付费搜索服务收入有增长放缓趋势。这一结果再次对Google单纯依靠网络广告作为其收入来源的商业模式提出质疑,点击付费模式未来很可能不像当初那样为Google带来巨大的收入和赢利。Google Search提供的SaaS服务,使得搜索用户不需要拥有超级计算机的计算能力和海量硬盘的存储量就可以从浩瀚的信息海洋中获取需要的信息。所有的计算均在(~oogle的云计算平台中实现。Google的云计算平台现在已经扩展到其他更多的应用程序,例如,Google Earth、Google Docs、Google Translation等。额外的资源只有在使用时才需要付费。
(二)Apple Store
苹果的App Store——“iPhone的软件应用商店”为第三方软件的提供者提供了方便而又高效的一个软件销售平台。它降低了人们进入手机软件这个领域的门槛,使得第三方软件的提供者参与其中的积极性空前高涨:适应了手机用户们对个性化软件的需求,从而使得手机软件业开始进入了一个高速、良性发展的轨道。最新由光速创投合伙人杰里·米刘公布的估算中指出,苹果从花在App Store的每1美元中拿走30美分,从10个月前商店开张至今苹果已经赚到2000万~4500万美元。计算依据这样的假设:免费程序同付费程序的比例在15:1至40:1之间。这意味着平均每个程序的价格是2.65美元。Geek.com网站的Christian Zibreg进行了类似的分析,他使用略微不同的假设(即免费程序同付费程序的比例为10:1)计算出,苹果公司正以每天30万美元的速度从App Store获取收入——1.1亿美元一年。虽然所有在APP Store上载收费类应用程序的开发者都必须将收益的30%支付给苹果公司,但是通过完善的支付和结算体系,极大地保障了开发者的利益,同时也极大地激发了开发者的热情。Apple Store的云计算模式具有PaaS和SaaS的双重特性。对于软件开发者,Apple Store提供了程序开发的平台(如iphone);对于用户,则提供了软件方面的服务。开发者不需要考虑基础设施的构造以及网络的建设,用户也不用在自己的手机保存大量的数据。Apple Store为开发者和用户构建的云实现了开发平台和软件服务的紧密结合,这一创新的模式给Apple带来了巨大的收益。
(三)Salesforce
作为云计算和CRM(客户关系管理)领域的领导者。Salesforce在全球已有超过上百万家企业客户。用户按照需求“租用”CRM的相关模块,并按月支付一定的服务费用,将一切数据托管在Salesforce网站的云中。Salesforce旨在以云计算为基础的信息管理服务代替传统商业软件技术,并以“软件终结者”作为公司愿景。Salesforce不销售任何IT技术,只是销售服务。如果一个程序在Salesforce的平台上开发出来,只有当这个程序被客户使用的时候,客户才需要付费,如果不使用则不需要付费。另外,企业客户不需要购买设备,不需要购置数据中心,也不需要购买昂贵的服务器来存储数据,这样就大大提高了企业的销售效率及业务竞争力。Salesforce.com最近成为首次获得超过10亿美元年度收入的企业云计算方案公司,使云计算以及按需收费的盈利模式成为商业软件的发展趋势。从某种意义上说,像Salesforlce这类的SaaS模式对传统的软件使用授权模式进行了很大调整。在传统状况下,人们使用软件所花费的成本可以拆分成很多部分。一个软件最上层的价值是其知识产权,因此,用户必须为这部分开发商自己的投入付费;接下来则是各种各样的软件运行库程序;再接下来则是支撑整个软件的运行环境,这其中还包括大量的基础设施,同时也包括开发商使用的开发工具等。因此,看起来简单的客户端软件许可证,其中包含了大量组成要素。这些要素的成本都由软件用户来承担,而且多数时候,除知识产权部分的费用外,用户的每一款软件都在重复投资。SaaS模式之所以能存在,就是将知识产权之下的费用一次性付清,从而让用户只需支付知识产权的费用,这样成本自然更低。
目前在线CRM已经成为中国管理软件的发展趋势。在线cRM之所以越来越受到企业用户的青睐,是因为这种轻量级的信息化产品,不但能让企业老板迅速把自己的客户和销售人员管理起来,投入成本低,效果可控,而且也改变了中小企业传统的看法:认为客户管理软件庞大,这种费时费力的软件不符合中小企业需求。在线CRM的出现使得中小企业也能够用得起看似“大软件”的CRM系统,与大企业在营销管理上同台竞技。目前在线CRM已经占据中国多半市场,除了客户关系管理软件服务,像国内XTools、金蝶、用友伟库网这种SaaS公司已经开始为它们的付费用户部署“企业云”,以实现从采购到销售的一条链云服务。P46-48
我们的时代正处于信息化的第三次浪潮中,泛在的网络社会使得世界日趋扁平,信息化正深刻地改变和影响着人类社会。改造传统产业、引领智能生活,信息化无所不在,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正成为投资热点。
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最主要问题,是如何解决短期保增长和长期调结构的矛盾。依赖投资拉动、货币超发所描绘的中国经济发展蓝图已经显露出种种后遗症,经济结构转型迫在眉睫!大力发展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必由之路径。
在第三次浪潮所带来的信息化大发展中,美国众多高科技公司无疑成为时代的弄潮儿。IBM、微软、亚马逊、谷歌、苹果成为每一时代的领军企业,引领着技术与盈利模式的创新。对比中美资本市场,在美国前十大市值公司里,IT公司占据5席;反观中国A股市场,前十大市值公司均为金融与采掘业企业;美国上市公司市值贡献中,科技股比重超过20%;而在中国资本市场,这一比重不到6%。这一巨大差距,或许正是中国经济调结构的方向!我们相信,中国未来IT产业的发展前景无限光明。
作为在资本市场长期从事信息技术研究的从业人员,我们对行业研究抱有极大热诚,对中国IT产业充满信心。这正是出版《智慧中国——中国IT产业投资路线图》的初衷和动力。我们希望能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让更多的投资者关注这一中国未来最具发展潜力的新兴行业,投身到第三次浪潮之中。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统计口径等历史原因,我们在本书中重点阐述的是以软件服务业为代表的IT产业,而这一概念的范畴涵盖各大行业信息化,正是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希望所在。
我们欣喜地发现,信息化已在中国的各行各业全面开花,信息化肩负起了改造和带动传统产业的重任,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仍在持续深入进行,而信息化与城镇化的融合又呈现出了加速的趋势。我们对过去多年的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总结,分析了IT产业发展内在驱动与外在推动因素,把新兴的物联网、云计算、智慧城市、地理信息等技术趋势系统地呈现在您眼前。此外,我们选取了医疗、铁路、安防视频监控、移动支付、交通、建筑、管理软件、智能终端等八大领域的信息化应用进行分析,为读者展示了当前重点信息化应用的全貌。这八大领域不仅是信息化应用的重点,也是我们未来最为看好并且市场潜力最大的几个方面。正如中国古代传说中周穆王所驾的八匹骏马,我们认为这几大信息化应用领域正以万马奔腾之势,呈现出加速增长的态势。最后,我们对IT企业的发展趋势也提出了一些前瞻性的观点。
从长期看,我们的观点终将被市场证实或是证伪,市场以不同的视角和方式做出不同的选择。我们认为,这就是所谓在各个方向上进行自由选择和探索的伟大尝试。而本书的出版,也是资本市场行业研究的一种尝试。
本书总结了我过去多年IT行业研究的经验得失,希望能借此与更多的投资者分享。无论您是从事VC、PE等实业投资,还是二级市场股票投资,我们希望本书能为您提供一个研究IT产业的方法论的指引或启发,能让您对IT产业有一个直观而全面的概览。我们始终对市场怀有敬畏之情,也在不断地犯错和试错中前行,因此,本书中的错误甚至谬误可能在所难免,也希望得到您的批评和指正。
正如凯恩斯所说:“战胜时间和消除我们对未来的无知所需要的智慧,要超过起跑在枪响之前所需要的智慧。”在研究与投资的过程中,无知和不确定性如影随形。我们从不认为深度研究或者紧密跟踪,就能找到最好的投资标的或者投资的最好时刻。但这是我们可供倚赖的为数不多的次优的方法之一。因此,我们一直坚持这样的理念:深度了解我们研究的行业,坚持专注、坚持深入。愿本书能对您投资中国IT产业有所助益。
本书是笔者过去多年IT行业研究的经验和心得,在此由衷感谢曾工作过的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以及目前就职的民生证券研究所对笔者的帮助和支持。在本书的撰写中,得到了目前所在研究团队的各位同事的无私帮助,他们分别是卢婷、李晶、沈海兵、鲁雯、彭俊斌、张彤宇、郑平。此外,本书出版过程中还得到了其他一些领导和朋友,尤其是《中国证券报》杨光和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王永长老师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表示诚挚感谢。
当然,本书只是一个阶段性总结,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信息技术正逐渐渗透和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新的投资机会不断涌现,唯有持续的学习和探索,才能保持研究的价值。
勤能补拙,我们会不断地深入探寻,为中国IT行业研究贡献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