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全球断电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奥)马克·艾斯伯格
出版社 湖南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全球断电》(作者马克·艾斯伯格)并不是题材单一的类型小说,它包含有灾难、科幻、推理、惊悚悬疑、能源危机等各种畅销点,是一部集合各种类型小说之优点的巨著,极具畅销潜力。

《全球断电》(作者马克·艾斯伯格)具有灾难、推理、惊悚悬疑、能源问题等多种畅销卖点;仅在德国已售600000册,已售出十余国版权;德国亚马逊奥地利悬疑小说类第1名,有150篇读者好评,平均高达4.5颗星。德国《明镜周刊》推荐图书、德国《科学画报》2012年“年度科技小说”日本角川书店7月出版,上市四周印量达40000册。

内容推荐

《全球断电》讲述了这么个故事:寒冷的二月里,一场突如其来的大断电席卷了意大利全境。

很快,整个欧洲电网轰然崩溃,德国、奥地利、比利时、荷兰……电梯停转,地铁停驶,暖气停供,世界陷入前所未有的黑暗与混乱之中。所有的电力公司都找不出原因。

皮埃罗·曼萨诺,曾经的电脑黑客,在检查自家的智能电表时意外发现电表是被别人操纵的。他认为自己知道谁是这场断电事件的幕后主谋,可当他向有关当局举报时,却没有人理会他。只有欧洲刑警组织的波拉探长愿意相信他……

然而,波拉探长突然收到一封接一封奇怪的电子邮件,寄件人全部显示为:皮埃罗。这使得探长不得不转而怀疑是这位黑客暗中搞鬼。皮埃罗被迫逃亡。

停电还在蔓延,核电站徘徊在核泄露的边缘,数以亿计的生命陷入危机,一场攸关全世界的能源浩劫,进入倒计时。我们曾经熟悉的那个世界将在不久后完全“消失”……

《全球断电》的作者是马克·艾斯伯格。

试读章节

卡车的车门敞开着。曼萨诺绕到驾驶室前,惊得目瞪口呆。

对面车道上汽车的灯光为眼前的一幕渲染出了一种诡异的气氛。那边的车也三三两两撞成一团,交通完全堵塞了。灰绿色的小车已被挤扁,只剩一个座位的宽度,斜插在载重卡车的保险杠下。从发动机罩,确切地说是它的残片中冒出的蒸汽将这场景氤氲在一片迷雾中。一个身着无袖棉夹克、身材矮小健硕的男人站在彻底被撞变了形的车门边瑟瑟发抖。这是卡车司机,曼萨诺猜想道。他能看到那个人在呼救,但此起彼伏的喇叭声湮没了他的声音。又有人匆匆朝车祸地点赶来。曼萨诺冲到车前,眼前的景象却令他双腿发颤。

猛烈的撞击把小车的驾驶座彻底掀离了原位,死死地压在了副驾驶座上的女乘客身上。司机的身体早已毫无生气,坠在安全带上,头部奇异地扭着,软塌塌的安全气囊垂在身前。副驾驶座上的女人只露出头和一条胳膊。她的脸上布满血污,闭着的眼皮仍在微微颤动。嘴唇轻轻地一张一翕,几乎难以察觉。

卡车司机仍在徒然地努力呼救。

“救护车!”他朝卡车司机喊道,“您赶快叫一辆救护车!”

受伤的女人仍在喃喃地叨念着,曼萨诺却什么也听不清。他心存侥幸地试图在司机的脸上找出生命的迹象。他把手伸进撞碎的车窗,触摸着司机的颈部。因为他还记得这个急救知识——手腕上的脉搏不容易找到。毫无生命迹象。正当他继续摸索着脖子上的脉搏时,司机的头却突然以一种不可思议的角度向前垂了下来。曼萨诺吓得慌忙抽手,仍忍不住地阵阵作呕。

“没有信号!”卡车司机嚷道。

副驾驶座位上那个女人的嘴唇不再翕动了,只有呼吸时嘴角冒出的小血泡证明她还活着。

“救护车!谁叫一辆救护车来?”

“已经叫了!”一个穿西装的男人答道。他的肩上已经落了一层薄薄的积雪。

曼萨诺分辨不出自己脸上湿漉漉的是雪花还是泪痕。

围观者聚集得越来越多,车灯发出零星的细弱光线,透过围得水泄不通的人群投射进车祸现场。大家都在风雪中呆呆地凝立着。

曼萨诺冲围观者喊着,让他们散开。但所有人都原地不动,对他的话充耳不闻。直至此时,他才注意到车祸发生之前他没有意识到的情况。街上的路灯全部熄灭了。难怪周围如此昏暗。黑夜显得比以往更加阴森恐怖。他发现拿波里广场上没有一座房屋亮着灯,通向广场的周边街道上的窗子和广告牌也一片漆黑。只有远处的两所房子里透出隐约的灯光。

“老天,看看您都成什么样了?”一个穿连帽衫的男人问他,“您刚才在那辆车里吗?”  曼萨诺摇摇头:“怎么啦?”

那人指着曼萨诺左边的太阳穴:“您需要看医生,赶快坐下吧。”

直到此时,曼萨诺才感到了自己头上阵阵跳动的伤口,有温热的液体顺着他的脖子汩汩流淌。他的手上沾满血渍,也不知道是来自车祸遇难者还是他自己。他感到阵阵眩晕。

嘈杂的喇叭声渐渐变弱。他旁边那辆灰绿色小车残骸的喇叭却还在响亮地叫着,似乎永远不愿停下来。曼萨诺踉踉跄跄地朝它走过去,竭力不让自己失去意识。身旁的笛声凄厉地长鸣着,如同黑夜中最后一声求救的哀号。

预警信号不问断地鸣响着。与此同时,瓦伦蒂娜·康多图面前的监控器上,一排排警示灯正在此起彼伏地闪烁。

“真搞不懂,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她边叫边飞速地敲击着键盘,“频率忽然大幅窜升,紧接着就自动断电了。整个意大利北部黑了。忽然就这样了,一点预兆也没有!”

三年前,康多图被特尔纳公司。分配到这座位于罗马周边的控制中心担任系统管理员。自此,她每天工作八小时,管理着意大利电网的电力传输以及与邻国电网的电力交换。

第一次踏入这间布满了屏幕和多媒体幕墙的控制室时,她就有那种仿佛闯入了007电影中的奇妙感觉,直到今天她仍对此记忆犹新。在眼前这块六米宽、两米高的投影墙上,琳琅满目的彩色线条和方块在黑色背景的映衬下闪闪发光。这就是意大利电网。投影墙左右两边的显示器上显示着电网的即时数据。而康多图办公桌上的四个小屏幕上则显示着更多的数字、曲线和图表。

“其他地区已经变成黄色了。”她的同事——网络管理员乔瑟普·圣特尔利冲她喊道,“我正在跟米兰通话。他们试着重启,但是国家电力公司那边给的频率始终不稳。他们问我们这边行不行。”

康多图在心里诅咒着流感。这时候她本该早已在家休息了,但是换班的同事请了病假,其他替班的同事更是几天前就已病倒在床。所以坚守岗位非她莫属,尽管她早已疲惫不堪了。

“西西里也变红了!”

在电网的预警系统中,绿色表明供电良好,黄色表示出现紧缺,而红色则代表停电。这套预警系统全欧通用,因此任何一位网络管理员都能随时随地掌握电网出现的险情。在这个全面国际化的时代,建构这样的电网绝对是不可或缺的。

周边国家的情况看来尚且乐观。

“我看看能不能从法国、瑞士、奥地利和斯洛文尼亚引些电过来。”

在天寒地冻的二月,电网脆弱的平衡本来就难以为继。每到冬天,河流都会进入枯水期。水电站的发电量几乎会缩减一半。冬季俄罗斯对天然气供给的限流已经持续了三周,这首先导致中欧地区出现了严重的能源短缺。在午间和晚上的用电高峰期,他们即使用尽电站的发电量,仍不得不从国外输电。这一程序主要由电脑控制,它只需几毫秒即可完成对电流的调整,各站的管理员则起到最终的监控作用。其间全网频率只允许在五十赫兹上下轻微浮动,不然就会使发电机严重受损。因此,浮动频率一旦超标,电脑就会自动对部分网络实行断电。

对康多图来说,投影墙上的红色区域表明,电脑几乎已将拉齐奥和阿布鲁佐以北的所有地区从网络中断开。西西里也未能幸免,只有半岛南部仍在供电。三千多万人口正在黑夜中如坐针毡。P8-10

后记

我的这部小说纯属虚构,不过其中的诸多情节取材于现实。2009年开始写初稿时,我便计划把核电站指示信号系统被操控这样的题材加入其中,不过直到2010年发现了“震网”蠕虫病毒。这个题材才被看好,还有诸如核电站应急冷却系统的潜在危险题材也是在福岛核电站事故后才受到关注。

我希望把现实中的这两个事件写入小说能起到良好的效果。

写这部书的过程中我查阅了诸多资料,还与能源、信息和救灾等领域的专家进行了多方探讨。他们中的很多人给我提供了丰富翔实的资料,不过都不愿意在这里透露姓名,这无可厚非。

网络也是我创作的另一个源泉。这里我想特别提到几点:

维基百科是我能顺利完成这部作品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2010年5月,教育、研究和技术影响评估委员会发表了一篇题为《现代社会的弱点与危机——以大规模长时间断电为例》的基于技术影响评估议程项目的报道,印证了我在写初稿时进行的一系列研究。我将其中的研究成果也写进了书里。这篇报道在德国内政部的主页上就可以下载。作者们还把相关成果写成了一部书,题目是《断电后会发生什么——大面积及长期断电的后果》,由西格玛出版社出版。

有关医院情节的灵感来自于普利策奖获得者施瑞。芬克斯2009年8月25日发表于纽约时报上的一片文章,内容是关于2005年飓风卡特琳娜过后,新奥尔良医疗中心的艰难时日。

而关于网络重建的情节,则是基于罗斯托克大学电力学院的弗莱德’普利维茨和曼弗雷德·克鲁格的文章。

另外,我还把二战后饥荒时代的某些情境融入了书中,以此纪念我的祖辈和父辈。

我想说,可利用的素材太多了。不过谁也不知道,如果真的断电会发生什么。为了不让这本小说变成恐怖袭击者的指导手册,我对一些复杂的技术细节做了相应的处理。同时为了增强小说的可读性,一些技术细节也做了相应的简化。当然,也可能有一些疏漏之处,这些都请大家多多谅解。

在这里,我要感谢所有给我提供帮助的人,没有他们我不可能完成这本书。

我还要特别感谢我的经纪人米歇尔·盖博和他的团队,还有我的审稿人埃雷诺·德莱尔、出版人尼古拉·巴特斯、编辑凯尔斯汀·冯·杜布什茨,当然还有布朗瓦莱特出版社的整个团队。我还要特别感谢我的一位匿名支持者,他孜孜不倦地向我提供了诸多IT方面的知识,并对书稿进行了再次审核。

我要感谢我的父母,当然最重要的还有我的妻子,感谢她对我的一切批评、鼓励、忍耐和激励。

我还要感谢您,亲爱的读者,感谢您对这本书的青睐。

书评(媒体评论)

故事情节扣人心弦,读者在阅读时常常紧张得连大气都不敢出。

——《鲁尔日报》,德国著名报纸

真实可信、精彩绝伦!

——《为您》,德国知名生活杂志

这本书的精彩之处就在于它真实而可靠地还原了生活。读者在阅读每一页的时候都会由衷地想道:“对,事实就是如此。”昨天晚上,我上床之前特意去卫生间按了一下电灯开关,当灯泡亮起来的时候,我心里真是大松了一口气!

——安德烈亚斯 埃施巴赫,德国著名科幻作家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10:39:32